澄潭村

澄潭村

澄潭村隸屬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位於新昌縣西部,距縣城12公里,為新昌縣除縣城外第一大市鎮。地處澄潭江畔河谷盆地,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全村南北長而東西窄,地勢平坦。由東街、南街、西街、北街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組成。共有1717戶,405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54人。有耕地1641畝,其中水田1287畝。另有蠶桑、水果等經濟林地450畝。共有姓氏70餘個,其中百人以上大姓有張、王、沈、俞、陳、呂、徐、朱等40個。80年代以來,澄潭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半數以上的農業勞力從事家庭工業、商業、飲食服務業和運輸業等非農業生產。至1992年底,共有汽車、三輪卡車等私人運輸客車26輛,擁有電視機1240台,多數家庭裝有私人住宅電話。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澄潭村澄潭村

流經村區東部的澄潭江,古稱朗渡溪,源於磐安縣尖公嶺,全長91公里,為曹娥江幹流。舊時,澄潭、鏡嶺等地貨物全賴此江水上運輸。50年代,江上尚可通竹筏,後因泥沙淤積、河床升高停航。1969年,村東北部江面上建起長164米、寬6.5米雙曲拱型鋼筋混凝土大橋一座,為新昌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大橋。

澄潭為新昌縣內古村落之一。早在南朝梁代(502~557),長潭地名已見諸文字記載。不久,改名槐潭,後復稱長潭。清雍正年間(1725~1735),改名澄潭。但自古至今,本地人文字雖寫澄潭,口頭仍沿襲舊稱叫長潭。原屬豐樂鄉,民國初年起屬澄潭鄉(鎮)。1949年後,為澄潭區公所和鄉人民政府(人民公社)駐地。1985年起為澄潭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古今文化

澄潭村澄潭村美景
古代澄潭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不少文人墨客泛舟剡溪,飽覽此地田園風光,詩文唱和,流連忘返。唐代著名詩人方乾曾吟詩讚美澄潭山水:截灣沖瀨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掠草並飛憐燕子,停橈獨飲學漁翁。波濤漫撼長潭月,楊柳斜牽一岸風。便擬乘槎應去得,仙源直恐接星東。南朝梁代,時居剡縣的王羲之四代孫、梁武帝時曾任武毅將軍的王超之,遨遊剡溪,溯江至長潭,因慕此地山水清奇而卜居。死後葬長潭西山。長子遜之奉母杜氏在墓旁築室居住,即今西山庵。遜之18代孫王火龠為南宋左丞相、平章軍國重事,在澄潭建有相府,內有沂春園、蒼雪觀、望春堂閒遠樓等。為娛雙親,從各地採集大量奇花異木、奇岩怪石修建東花園、西花園,築假山,並仿其祖造流觴曲水。同時,將長1030米的街道敷設上913塊直鋪石板(青石板),以利交通。此地至今尚有不少松花石(矽化木)留存,其他遺蹟依稀可尋。

蠶桑之村

澄潭村
澄潭養蠶繅絲歷史悠久。清末,澄潭的養蠶業已頗負盛名。30年代辦有初級蠶桑職業學校和錦綸絲廠,家庭手搖、腳踏繅絲機遍布。澄潭集散的蠶繭數量、質量均居全縣之冠,在整個紹興地區也名列前茅。所產蠶種品質優良,杭、嘉、湖、紹等地均來此採購。據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農學報》載,新昌蠶種,西境最多,專銷杭嘉湖三府,每歲所入,約10餘萬元。1933年《中國實業志》載:新嵊兩縣的產蠶中心澄潭鎮,在種業興盛時期,每當出種時,輒開不夜之市。故澄潭素有蠶桑之村的美稱。
澄潭開設集市始於清末。農曆每月三、六、九日為集市日,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為廟會。20年代前後,已開闢有小豬行、竹木行、柴炭行3個專業市場。外地客商前來設店經營,先後開設酒坊、染坊、水作坊。30年代,又改農曆單日為集市日。時澄潭集市已聞名遐邇,為縣內蠶繭、茶葉菸葉竹木等農副產品主要集散地。來此趕集的有方圓50里遠近的本縣及鄰縣村民。現設有供銷社1家,網點12個,個體商業76家,飲食服務業36家,還建有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等。每逢廟會或年、節,鏡嶺、回山及嵊縣、天台、磐安、東陽等鄰近縣(市)的10多個鄉鎮的村民都前來趕集,日交易人數逾萬人。

當地特產

有糕點茶食、豆製品、湯包春餅等。澄潭香糕以香、脆著稱。此外,大酥糖麻棗麻片桂花球等均屬上乘。澄潭香乾醇香濃郁,口感滑潤,韌性好,切細絲不碎。外地來澄潭者總要帶去一些澄潭產的糕點茶食和豆製品等土特產,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

經濟發展

澄潭村澄潭村幼稚園
40年代初,澄潭只有1家榨油廠和1家碾米廠,以及酒坊、染坊、醬坊、水作坊等。50年代,先後開辦了農機修造廠、建築木器廠等企業。80年代開始工業才有了較大發展。現有工業企業139家,其中集體企業8家,聯戶企業17家,個體企業114家,共有職工1812人。工業門類有機械、繅絲、建材、印染、食品等。主要工廠企業有掛車廠、絲廠、印染廠、面磚廠、水電站等。其中澄潭絲廠共有職工341人,擁有繅絲機120台,1992年產值684萬元,稅利68萬元,是新昌縣人民政府命名的重契約,守信用單位。澄潭面磚廠利用本地優質陶土燒制的面磚、釉面磚遠銷上海、江蘇、杭州、寧波等地,深受用戶歡迎。澄潭水電站裝機容量450千瓦,利用澄潭江豐富的水力資源,年發電180萬度,緩解了本地大電網供電不足的矛盾。1992年工業總產值3370萬元。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其次是小麥、玉米、黃豆、番薯、馬鈴薯等。澄潭是新昌縣黃豆的主要產區,據專家測定,澄潭地區有種黃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產黃豆顆粒飽滿,色澤金黃。
澄潭與新昌縣城、嵊縣縣城,以及鏡嶺、西坑、東茗、遁山等鄉鎮均有公路輻射相通;新建成的新昌至磐安縣公路縱貫村區南北。此外,經過澄潭的班車還有鏡嶺至上虞曹娥、新昌至義烏市的長途班車,交通堪稱便利。澄潭至縣城的郵電通訊已實現電纜化,並開通了500門程控自動電話。

村莊建設

清光緒二年(1876)創建的沃西書院,1944年創辦的沃西初級蠶桑職業學校,分別是現澄潭國小澄潭中學的前身。澄潭中學、國小均為縣重點學校。並有文化站、圖書館、廣播電視轉播站、影劇院等文化設施。
澄潭醫藥衛生事業以中醫中藥出名。民國初期,開設有天生堂、林鶴堂、吳濟堂3家藥鋪。40年代末,有寶善堂、養元堂、延慶堂、壽林堂、仁濟堂、景生堂等藥鋪。現設有鎮中心醫院。
宋代以來逐漸形成的南北狹長的聚落格局已發生變化。兩條與舊街相垂直的新街正在興建。其中一條長565米、寬25米的主要街道已基本建成;另一條長500餘米、寬30米的新街已破土動工。新建的街道兩旁矗立著銀行、保險、供銷、財稅、郵電等部門的辦公及營業大樓。占地1萬平方米的建材市場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商業綜合大樓業已奠基,占地2000平方米的供電大樓即將動工。西北部開闢占地30畝的個體工業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正吸引著外地能人前來投資辦廠,興辦經濟實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