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安鎮

開安鎮

開安鎮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吉林省會長春市與農安縣之間,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70公里,處在以省城為中心的50公里半徑經濟發展黃金圈內。南距長春30公里,北距縣城30公里,地位坐標東經120°北緯44°。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常年主要風向為西南風,年平均降水量為535毫米,無霜期138天,有效積溫2810度。是發展現代工業和效益農業的理想地區。伊通河、新開河流經境內。地下水源豐富,且水質優良。豐水區深水井日可產水500噸以上。長白鐵路和“302”國道縱貫南北,東連長白鐵路,西連302國道,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概況

開安鎮鎮政府
全鎮面積311平方公里,耕地1.8143萬公頃,下轄一個街道辦事處,23個村,人口61300人,共238個村民小組,150個自然屯,農戶12340戶,勞動力24500人,有26所中國小校,兩所鄉鎮級衛生院,一所社會福利中心。集中供養92人
開安鎮幅員廣闊,土質肥沃,物產豐富,資源優勢顯著。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年產量已處於14萬噸階段性水平上,增值潛力巨大。鎮東部和北部的沿河地區盛產水稻,年生產能力達3000噸以上,且米質優良。鎮西北部地區所生產的葵花、小綠豆、紅小豆等小雜糧,品質好,效益高。全鎮公路沿線保護地栽培的西瓜、香瓜遠銷吉林延邊北京等地。
開安鎮畜產品豐富。生豬飼養量居全縣之首,年出欄生豬30餘萬頭,是全鎮的主導產業。黃牛發展到2萬頭,羊15000隻,鵝5.5萬隻,雞30萬隻。整個畜牧業產值占總產值的50%以上。

歷史

開安鎮冬天的小村
清代為長春廳恆裕鄉下九甲所屬,宣統三年(1911)屬長春府恆泰鄉,1914年屬長春區合隆。淪陷時期是長春縣的開安村。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為長春縣政府所在地。1952年10月9日由長春縣劃歸農安縣,1984年11月為建制鎮。鎮位於縣城南30公里,是長白鐵路的開安站,圖烏公路在鎮西2.5公里處通過。鎮轄開安、上台子、張馬三家、新開河、萬寶、石場、西溝、庫金堆、山東窩堡、孫家屯、三合、萬來12個村。伊通河在鎮內流經5個村,新開河村水稻種植面積較多。鎮內地下水較豐富,水質好。開安中心衛生院設備比較完善,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成績顯著,1976年到1985年,先後10次接待過世界衛生組織和21個國家的代表團參觀考察。鎮辦職業高中,為全縣培養幼師做出較大成績。

經濟

開安鎮開安鎮
2005年全鎮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300元,實現財政收入529萬元,財政稅收150萬元。
1、以玉米為主的糧食生產穩步提高。
開安鎮是農業大鎮,玉米面積始終在1.5萬公頃左右,玉米總產量達到16萬噸以上,每年收入在1.35億元左右。畜牧業的發展促進了糧食轉化,年可轉化玉米10萬噸,因養豬多,豬糞下地,減少化肥投入,每公頃減少500元,農民種地成本相對降低,每公頃玉米農民純收入達到6000元左右。
2、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牧業經濟長足發展。
畜牧業是該鎮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畜牧業年收入3.5億元,占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效益較好,是全省有名的畜牧業大鎮。尤其是生豬業更是該鎮的優勢產業,現在全鎮65%的農戶養豬,年出欄商品豬在30萬頭以上,轉化玉米1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的60%。全鎮有可繁母牛2萬頭,。另外全鎮年出欄肉雞、蛋雞、大鵝等40萬隻,牧業小區總數達到9個。
3、勞務輸出經濟日益壯大。
開安鎮共有人口61500人,勞動力23450人,可以說勞動力較多。幾年來,經過政府組織,農民參與,外出打工掙錢,已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所認識。2005年開安鎮外出打工人員9640人,其中向國外輸出96人。農民已經嘗到了甜頭。
4、工業經濟逐步發展。
合隆劃歸長春市區後,開安鎮作為農安縣的南大門,是接受長春市輻射最近的鄉鎮。縣委、縣政府從打造半小時長春市經濟圈長遠規劃出發,根據開安鎮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決定規劃建設開安鎮工業集中區
2006年3月13日又經市政府批准為市級工業集中區,可接納長春市退城進郊的各類企業項目。集中區以開安鎮孫家屯村三北路中心,控制面積為7.2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43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1.43平方公里。去年年底前,園區2.3公里的主幹道已修完,並有3戶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落戶園區。以工業集中區為主的工業經濟也將發展得越來越快。
5、特色農業發展較快。
幾年來,開安鎮加大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出口菜大棚蔬菜瓜菜和其它經濟作物收入在1700萬元以上。到現在為止,以萬寶村為龍頭的出口菜生產基地,種植出口菜200餘垧,主要種植花椰菜甜豆荷蘭豆等品種,產品由高榕公司銷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以上台子村為龍頭的甜瓜生產基地和以庫金堆村為龍頭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也在逐漸擴大規模。

農業

開安鎮開安鎮
開安鎮是全省聞名的養豬大鎮,年出欄豬30萬頭,直接轉化玉米0.75億公斤,基本沒有餘糧。按畜產品市場價格粗略計算,全縣僅轉化玉米就可實現增值3.62億元。飼料加工、獸藥獸醫業形成產業群和產業鏈。以中谷、信德、大嶺、隆生、正陽、宏遠為主的23戶飼料加工企業,年產量35萬噸。飼料銷售網點遍布城鄉,40多家域外廠家在農安設立銷售處、代辦處,全縣2000多人從事飼料銷售。縣內有大型獸藥企業兩戶,獸藥銷售店100多家。

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形成並帶動了畜產品加工產業。吉林正業集團投資6億元,興建集生豬繁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產業化龍頭企業。吉林天歌鵝業集團投資5000萬元,去年在小城子建設鵝舍孵化廠,今年出售鵝雛35萬隻,9月初,年加工350萬隻大鵝的屠宰車間和熟食製品車間開始試生產。依託臨近的德大、皓月,發展肉雞和肉牛,年出欄肉雞5000萬隻、肉牛30萬頭。畜牧業還帶動了30戶小型屠宰加工企業的發展。萬金塔鄉的7戶大型羽絨加工廠,使這裡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羽絨銷售市場,年成交額達5億元。

不斷壯大的經紀人隊伍,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暢通。全縣從事畜禽生產、銷售、加工的經紀人達2500多人,僅開安鎮就有500多名生豬經紀人。全縣修建大型畜禽交易市場17處,運輸車輛450多台。外地客商紛至沓來,年外銷量超過5000萬頭(只),銷售額達35億元。

加速“三農”裂變,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畜牧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全縣近17萬人轉移或參與到畜牧產業中,占勞動力總數的46%。

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經測算,農民飼養一頭豬獲利350元,一頭牛獲利850元,一隻鵝獲利30元。萬寶村年出欄3萬頭商品豬,人均收入3000元。全縣畜牧業人均收入占農民收入的40%。稅源廣進,財政後勁足。畜牧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了稅源,每年從畜產品相關的企業中實現稅收近千萬元。華正食品和天歌鵝業兩大龍頭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稅收2.6億元,縣財政收入將翻一番。

形成了綠色牧業和綠色農業的良性循環。通過飼養畜禽積造農家肥,節省化肥投入。全縣畜禽一年可積造農家肥1000萬立方米,大大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特別是用雞糞做底肥,比用化肥效果好。今年一立方米雞糞價格為200元,增肥了地力,發展了綠色農業,減少了農民投入,促進了糧食增產。

城市建設

開安鎮開安鎮
幾年來,該鎮大力發展經濟,政府的財力不斷增強,農民的收入不斷增長,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鎮96%以上的居民住上了磚瓦結構房,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了75%以上。同時政府也不斷地加大了對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基礎設施逐年完備。有兩條高壓輸電線路從鎮內通過,鎮內有兩個低壓變電所,電網遍布村屯,能夠滿足農業和工業生產用電;中國網通、中國鐵通通信網路在鎮域全面鋪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信號覆蓋全鎮,信息四通八達;全鎮23個村全部建成電話村,有7000戶農民安裝有線電話。全鎮建有聯通和移動四座發射塔,信號覆蓋全鎮,通話上網方便快捷。
政府加大了對所轄23個行政村道路的改造,實施了“村村通”工程,兩年來共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60公里,另外還有省、市、縣、鄉四級柏油路50公里。現在即使沒有通水泥路的村也都通上了砂石路,雨晴即可行車;鎮內有中國小26所,兩所鎮級衛生院,一個新落成的社會福利中心。

農村建設

開安鎮文化娛樂
開安鎮黨委採取典型引路,因村致宜的辦法,限期、限量、高標準完成了全年“新農民之家”建設任務。
自“新農民之家”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開安鎮黨委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督戰,靠前指揮,各村黨支部積極配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力打造“新農民之家”,建設黨員民眾滿意的農村科技文化陣地。
2006年,開安鎮把集體經濟實力強、村黨支部積極性高的萬寶村、陳家村、萬來村、龍勝村等九個村進行了建設。這些村“新農民之家”建成後,面積都達到了120平方米以上,能容納100~200人開展活動,各村制定了“新農民之家”的管理辦法、培訓規劃、鄉規民約,對“新農民之家”日常管理、硬體建設、活動開展,做出明確規定,既加強了對“新農民之家”的規範管理,又保障了“新農民之家”作用的充分發揮。
截止2006年年底,已建成“新農民之家”9個。占全鎮23個村的40%,計畫2007年年底將其餘的14個村全部完成。開安鎮利用已建成的“新農民之家”積極開展科技法律政策培訓民主評議電話教育文化娛樂等活動,通過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和聘請專家講課等形式,共培訓黨員幹部和農民5000多人次。
開安鎮的“新農民之家”已經成為培養新型農民的搖籃。先行點建成後中組部、省市委組織部、和縣委領導多此到這裡調研指導,對開安鎮“新農民之家”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

庫金堆村

開安鎮大棚蔬菜
走進農安縣開安鎮庫金堆村,就可以感覺到春的氣息。該村300多棟蔬菜大棚在大地中白浪翻滾,大棚里黃瓜苗葉上帶著水珠,西紅柿苗開出了小花,辣椒苗舒展著嫩葉,到處是生機盎然的景象。
庫金堆村是遠近聞名的大棚蔬菜村。現在,全村共有大棚、溫室344棟,總面積達37公頃,共有268戶農民搞大棚蔬菜種植,去年僅此一項該村農民就收入400多萬元。近年來,該村農民為了提高蔬菜質量,他們種菜時不施化肥,西紅柿不抹催熟劑,不用高濃度的農藥,主要用農家豬糞做底肥,生產出黃瓜、西紅柿、豆角等蔬菜口味純正,深受用戶青睞,產品暢銷長春、松原等地的市場。種一個1000平方米的大棚,春天一茬蔬菜可收入1.2萬元,秋天一茬還可收入9000元,扣除費用3000元,兩茬蔬菜純收入在1.8萬元左右。現在該村有各種機動運輸車500多台(輛),機車250多輛,90%以上的農民家裡安上了固定電話,有的農民還使上了手機,如今,該村農民已是戶戶有存款,家家住磚房。

一汽大興機械廠

開安鎮一汽
 一汽大興機械廠,位於農安縣開安鎮王義經濟開發區,占地313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983平方米,總投資960萬元,主要為一汽輕型汽車生產消音器、進排氣管等配件產品,此項目於1999年7月立項,2000年初正式投產,每年可為一汽生產近70萬件產品,年產值2億元,利潤200萬元,稅金150萬元。

景財彩葉苗木園

開安鎮櫻花
長春市景財彩葉苗木園,占地面積90畝,坐落在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許馬村(長春市北30公里處)302國道長春方向右手邊,交通便利。
彩葉苗木園幾年來同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市林科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及院校合作。
 主要以彩葉樹的引進、篩選、訓化、擴繁為主,現已有訓化5年以上的彩葉苗木13個品種:紅葉山杏紫葉海棠紅葉海棠紅葉李中華金葉榆金枝垂柳紅稍柳紫葉稠李山桃稠李(黃桿)、日本國花-櫻花、韓國國花-無窮花東北紅豆杉花楸

吉林鄉鎮(三)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坐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