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林鄉

楊樹林鄉

楊樹林鄉是一個農業大鄉,農業是全鄉的主導產業。楊樹林鄉位於農安縣北部36公里,地處長春、松原兩市之間。全鄉幅員面積268.4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多為沙質酸鹼土壤。因此地風沙、乾旱,為固風沙,栽有大片楊樹便得名。鄉政府駐常家屯,轄太平莊、偏臉子等12個村。楊樹林鄉狠抓牧業發展,注重了規模化飼養,培育了一大批養殖大戶,新建牧業小區10個,突出區域特色,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

基本信息

鄉村概況

楊樹林鄉楊樹林鄉
楊樹林鄉位於農安縣北部36公里,地處長春、松原兩市之間。面積279平方千米。人口38044人。鄉政府駐常家屯。轄太平莊、偏臉子、紅光、牛尾巴山、東白令、白山、楊樹林、楊家窪子、西白令、五里坨子、東林等12個村。
楊樹林鄉光緒十五年東半部為農儉社,西半部為農新社,光緒三十三年東半部為身區,西半部為東修區。1931年屬三盛玉區所轄,淪陷時期設楊樹林村,1949年為楊樹林區,1958年9月,西部歸三盛玉人民公社,東部歸哈拉海人民公社,1961年建楊樹林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鄉。鄉所在地位於農安縣城西北36公里,北鄰前郭縣境,屬風沙乾旱地區,農安縣城公共汽車經由三盛玉至楊樹林。

據當地傳說,1917年有李家弟兄從山東來此開荒立屯,為防風固沙,栽種40垧楊樹做為防風林,相繼來此者均效仿李家植樹造林,楊樹林由此得名。

楊樹林鄉盛產西瓜,尤以東、西白翎村和楊家窪子村產量最多。馬鈴薯產量高,種植面積較多,總產居農安縣第三位,馬鈴薯蟲口少,無腐爛,易保管,質量較高。粉坊遍及整個楊樹林鄉,粉條銷往各地。生豬存欄是農安縣內較多的鄉鎮之一。

楊樹林鄉的部分村屯水井含量高,僅八家子村就有30%的婦女因氟中毒分娩後開始彎腰。1987年,已打防氟水井22眼,地方病氟中毒基本得到控制。

新農村建設

楊樹林鄉楊樹林鄉
楊樹林鄉位於農安縣北部,地處長春、松原兩市之間。全鄉幅員面積279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多為沙質酸鹼土壤,耕地19335公頃,鄉村耕地16933公頃,農田防護林網1127條,林地總面積5719公頃,森林覆蓋率25.6%。
楊樹林鄉是一個農業大鄉,農業是主導產業,2008年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不斷更新觀念,突出特色全面發展,注重強農固本,調整了作物種植結構,開展了經常性的新農村建設實用技術培訓,加強農用基礎設施建設。楊樹林鄉機電井達到574眼,增強了抗禦各種自然災害能力,預計2008年楊樹林鄉糧食總產可達15萬噸,比2007年增產25%。

楊樹林鄉還狠抓牧業發展,注重了規模化飼養,培育了一大批養殖大戶,新建牧業小區10個,突出區域特色,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楊樹林鄉開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推動了牧業大發展,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噴灌工程

全程噴灌工程

楊樹林鄉噴灌場景
金色的陽光下,節水噴灌器灑著“銀霧”澆灌著綠油油的菜畦和麥田,這是農安縣楊樹林鄉的喜人景象。
2000年春,農安縣低溫少雨,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然而,楊樹林鄉的土地卻綠油油的,因為這裡的農民學會給黑土地“加油”了。
楊樹林鄉十年九旱。1997年5月,楊樹林鄉被列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治旱成為主攻項目。到1999年年底,國家投資1078萬元,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配套投資467萬元,農民集資466萬元,建起一個農作物生育期全程噴灌工程。2000年春,這個擁有192眼噴灌井、179套節水噴灌設施的工程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楊樹林鄉農民抓住井灌設施全面啟動的有利契機,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大豆、小冰麥、瓜菜、雜糧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至全鄉耕地面積的51.4%,全部集中在井灌區。
據悉,1999年楊樹林鄉楊家窪子等村引進了小冰麥優質品種,並實施全程水澆噴灌,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4500公斤,比沒有水澆的地塊平均增產1500公斤。僅此一項,該項目區1999年增產糧食近1055萬公斤,農民人均增收217元。
看著長勢喜人的小麥苗,六家子村11組農民張有才情不自禁地吟出一段順口溜:“搞井噴,敢投入,發家致富有新路,乾旱地里長出‘搖錢樹’。”

養殖技術

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

楊樹林鄉微生態發酵床養豬
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有20萬平方米牧業園區,生豬飼養採用獨特的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模式,不僅徹底改變了傳統養殖方式中的髒、亂、差現象,還給廣大養殖戶帶來很大利益。

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經2000年~2003年的科研、完善、推廣,以成功完善的技術,持有國家專利,並已發展到中國十七八個省市,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徹底改變了傳統養殖方式中的髒、亂、差現象,效果令人驚嘆。
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在中國國內推廣五年時間裡,得到南北方使用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戶的認可。溫度問題是眾多養殖戶共同關注的問題,根據南北方地理位置和溫度的差別,建舍結構有所不同。發酵床專用育生菌也不同,有專業的部門給予專業的指導,發酵床養殖業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吉林省惠農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專利技術———發酵床養豬,套用養殖業5年內,受到農業部門的關注,有關人士多次參觀微生態圈舍,國內多家媒體也紛紛作出報導。2007年12月中央七套《科技苑》欄目來到吉林惠農生物的吉林、遼寧兩地微生態發酵床圈舍進行實地跟蹤採訪,推廣普及微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
在寒冷的冬季,北方氣溫降到零下30℃時,發酵床圈舍溫度可控制在20℃左右,縮短了傳統的冬季飼養周期,節省了1/3的糧食。
在長江以南夏季高溫期,通過圈舍結構利用好落地窗通風,留取部分水泥圈面,配合圈面的菌種調整等多種方式使室內溫度低於室外溫度,夏季可安全度過高溫期。

東白鴒村

東白鴒村簡介

1、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狀況

楊樹林鄉東白鴒村
東白鴒村隸屬於農安縣楊樹林鄉,位於農安縣城北偏西約40公里處。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地勢比較平坦,坡度較小,相對高差在10米左右,北高南低,相對全鄉地勢較低,部分土壤鹽鹼化。東白鴒村屬季風區中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4.6℃,年平均降雨量507.7mm,無霜期145天,年有效積溫2982.7℃,農作物一年一熟。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豐富,飲用水和生產用水均為地下水,屬於比較乾旱地區,主導風向為西南風。

東白鴒村下轄17個村民小組,1265戶,分布在16個自然屯,總人口5628人,勞動力2682人。2005年末實有耕地27975畝,人均耕地4.97畝。2005年,東白鴒村地區經濟總產值6488萬元,其中農業占45.2%,養殖業占22.3%,村辦企業占10.1%,其他占22.1%。農民人均收入4500元,略高於農安縣4200元的平均水平。

2、產業發展狀況

東白鴒村產業主要由種植業和養殖業構成。種植業以糧食為主,糧食以玉米為主。2005年玉米種植面積1500公頃,占耕地面積的80%,總產1350噸,產值1215萬元。特色作物主要是元蔥、大蒜、辣椒,種植面積200公頃,產值300萬元。養殖業以豬、牛、羊、雞、鵝為主。2005年豬出欄2萬頭,牛存欄1420頭,羊存欄4800隻,鵝出欄5萬隻,雞出欄20萬隻。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年屠宰大鵝80萬隻的金鴒鵝業,2005年屠宰大鵝4萬隻,農業產業化經營處於起步階段。

3、公共事業發展狀況

東白鴒村是全國綠化千佳村,綠化率達到25%。農民住宅87.9%是磚房。16個自然屯有12個安裝了自來水,自來水入戶率71%。東白鴒村有70公里道路,期中37%實現了硬化。東白鴒村內有一所國小,設13個班,在校學生343名。東白鴒村有衛生院一所,能夠進行X光、B超、心電圖、普通化驗等檢查和常見病治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加人數達到95%。農戶以秸稈作為主要燃料。

東白翎村農民,大部分合理負擔均由村辦企業收入解決,從1987年實行村民養老金制度,對考取大中專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度。以於連江為首的村黨支部廉潔奉公,被吉林省、長春市命名為文明村。

要想農民聽你的,就得帶農民致富

2004年免收農業稅後,東白鴒村村官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調動村民積極性。

說楊樹林鄉的東白令鳥村是個經濟強村,村黨支部書記於連江是中國勞動模範,東白鴒村的黨支部極具向心力,農民特別聽村幹部的話。

楊樹林鄉豐收
東白鴒村有耕地1930公頃,人口5596人。針對村大、人多的實際情況,長期以來,村黨支部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工作重點來抓,先後建立了磚廠、農機隊、養牛場、養豬場、雪糕廠、麵粉廠等12戶集體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建起了醬菜廠、鍋爐廠、糧庫等3戶民營企業,集體企業固定資產超過1500萬元,每年村里從企業獲利超過80萬元。東白令鳥村集體企業發展快得益於“支部+公司”的模式,該村創建了東白令鳥村農貿服務公司,最佳化了支部職能,為企業發展拓寬了市場空間,對內黨支部對企業實行集中領導,對外公司承攬企業生產經營業務。集體經濟的壯大加快了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村里先後投資400多萬元於公益事業———投資38萬元建學校,更新桌椅;投資19.8萬元建村民醫院;投資34萬元對高低壓電線進行改造;投資25.3萬元建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投資75萬元修屯屯通磚路;投資11萬元為貧困戶建房;每年拿出3萬元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福利金和對考上大、中學的學生髮放助學金;投資14萬元對16個屯進行規劃、綠化;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大型農機具,組建農機隊,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乾。只有集體經濟強大了,村黨支部才能硬起腰桿說話,村裡的公益事業才能發展起來。”談起村幹部與農民的關係,於連江這樣說道:“就拿春天幫農民買種的事來說,為了買到適應本地、高產高效的玉米種子,村幹部們三次跑f吉林省農科院,幫農民買回比市場價低20%的玉米良種,可使農民種地少投入10多萬元。農民聽說這樣的事能不高興嗎?還有,去年通過優惠政策引進的糧庫在收購民眾玉米時,每公斤多給農民二分錢,令農民多收入20多萬元。以後在農業生產上農民能不聽村幹部的嗎?”

吉林鄉鎮(三)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坐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