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玉鎮

三盛玉鎮

三盛玉鎮,位於農安鎮西北35千米。面積292平方千米。人口36151人。鎮政府駐三盛玉。轄向陽、原野、紅山、大崗、架蘇台、解放、三盛玉、四道崗、頭道崗、西河堡、幸福、西林、辛店共13個村。

基本信息

鄉鎮歷史

三盛玉鎮三盛玉鎮
三盛玉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歸東修區管轄,治所在大崗。1926年為七區,設三盛玉鎮。1984年成為建制鎮。鎮北界臨前郭縣境,農安至永安鄉、前郭縣深井子鄉公路,經過此鎮。境內屬風沙乾旱地區,是造林較多的鄉鎮之一,農田防護林工程已見成效,林帶成網,綠樹成蔭。全鎮有8條天然水溝,由東向西流入波羅泡子,解放戰爭時期,長農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拉拉屯(今幸福村)在該鎮西北。鎮轄原野、架蘇台、紅山、頭道崗、四道崗、向陽、三盛玉、辛店、大崗、西林、解放、西合堡和幸福13個村。薯類總產僅次於伏龍泉鎮。利用頭道崗水庫發展養魚、種植水稻,利用坡地平原種參成功。西合堡東北2公里處有一大沙坑,呈橢園形,草木叢生,沙丘高30米,坑內水深,舊稱"白沙澗",俗稱"大沙坑",出產魚蝦。境內產矽砂,銷往北京、大慶等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三盛玉中心國小進行初等教育實驗。農村體育活動活躍,湧現出3戶"體育之家",被省、市評為體育先進鄉。農民業餘作者所創辦的油印文學期刊《沃土》,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教育事業

三盛玉鎮三盛玉鎮
吉林省農安縣三盛玉鎮關工委根據未成年人不同層次,採取不同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

小學生主要是進行良好行為的養成教育。重點是規範其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習慣。他們在小學生中開展了"五小"活動,即在家做父母的小幫手、在學校做同學的小夥伴、在社會做幫人律己的小標兵、在公共場所做環保小衛士、在獨處時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開展了學雷鋒"五個一"活動:看一部好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讀一本好書--《雷鋒日記》;唱一支好歌--《學習雷鋒好榜樣》;開好一個會--"向雷鋒學什麼"中隊會;為社會為人民做一件好事。通過這兩個活動,使孩子們知道了應該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中學生進行以"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幾年來,先後在中學生中開展了"三觀"、"三好"、"三德"教育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通過這些教育活動,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對青年農民進行科技致富教育。開展了"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開辦科技講座,請縣關工委科技報告團的老專家深入村、社給青年農民講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瓜菜種植技術、畜禽飼養技術。開展了送科技到戶活動,鎮關工委編印了"種子處理"、"農藥使用"等科技材料,由中小學生送到各家各戶,對普及科學知識起到了很好作用。

青少年中的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主要是開展關愛教育。鎮、村、校關工委共籌集助學資金1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267人。同時開展了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活動。

經濟發展

三盛玉鎮三盛玉鎮
三盛玉鎮變壓力為動力,解放思想,主動出擊,拓寬招商渠道。季度招商引資開局良好,落位項目5個,正在洽談的項目5個。

落位的5個項目

1、菊花加工項目。由吉林市客商姜國棟投資500萬元建設,占地2萬平方米,選址在原辛店村磚廠廢棄地。項目建設手續已辦完,設備已訂購,同農民簽訂400公頃菊花種植面積契約,投資者向鎮政府交了20萬元風險金,確保農民每公頃純收入不低於8000元的風險金。4月初建廠,7月末投產。

2、花生食品加工項目。由吉林糧谷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建設,年加工花生4000噸,主要是對花生脫殼分級,一級花生出口,二級花生加工熟製品,三級花生加工花生油。占地1萬平方米,選址在西林村部東側。土地補償金已發放農民手中,項目建設手續已辦完,落實花生種植面積1800公頃。4月中旬建廠,10月末投產。

3、服裝加工項目。由個體老闆耿柏松與日本客商合作投資500萬元建設,占地0.5萬平方米,選址在鎮派出所北側。項目經營採取企業購買設備,對工人進行集中培訓,產品分散到農戶家加工生產的辦法進行。建設規劃手續已辦完,正在辦理土地審批手續。4月中旬建廠,6月中旬投產。

4、建材市場項目。由個體老闆武鳳海投資300萬元建設,占地2萬平方米,選址在鎮政府西側。各項手續已辦完,4月中旬動工。

5、玉米秸桿飼料加工項目。由吉林糧谷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建設,占地1萬平方米,選址在花生食品加工項目東側。土地手續已辦完,正在考察設備和市場。

正在洽談的5個項目:

1、水泥製品加工項目。計畫投資1000萬元,占地2萬平方米;

2、5萬噸酒精加工項目。計畫投資1億元,占地6萬平方米;

3、礦泉水項目。計畫投資500萬元,占地0.5萬平方米;

4、輪胎翻新項目。計畫投資200萬元,占地0.5萬平方米;

5、服裝加工項目計。劃投資300萬元,占地0.5萬平方米。

黨政建設

三盛玉鎮招聘現場
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各鄉鎮、各部門要把提升民生整體水平作為重大戰略任務,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為確保全縣的民生工作不斷取得新實效,民生狀況不斷得到新改善,民生水平不斷躍上新台階,特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民生行動計畫

(一)促進就業行動計畫

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以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為重點,全面實施創業帶動、政府購崗、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重點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地促進就業。

1.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

2. 設立小額貸款創業基金100萬元,支持困難群體就業、創業。

3.開發公益性崗位500個,重點面向下崗失業人員中的“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群體。

4.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達到2400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800人。

5.對“零就業”家庭實行即時就業援助,出現一戶解決一戶,“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6.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和職業技能培訓3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達到1.1萬人;職業技能鑑定達到1000人。

7.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勞務輸出30萬人,其中縣外輸出16萬人,域內轉移到二、三產業14萬人;勞務收入達到21億元。

8.農民工工資清欠率、農民工工資當期支付率達到100%。

主要責任部門:縣勞動社會保障局

(二)社保擴面行動計畫

以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為目標,以擴大城鄉居民參保面為重點,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險制度,擴大參保範圍。

9、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新增2100人,達到2.7萬人。

10、失業保險參保人數新增2000人,達到3.5萬人。

1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2萬人,參保率達到98%;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萬人,參保率達到73%。

12、理順、啟動在職職工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工作。

13、提高1.2萬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人均月增加約70元。

14、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政策。2007年,將“4050”人員按當年實際繳費額度享受補貼的標準由30%提高到50%,其他人員按當年實際繳費額度的15%享受社會保險補貼。

15、城鎮各類有經濟收入人員中尚未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凡達到就業年齡的,均可參保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等非工薪收入者,最早可以從1995年7月起計算參保年限參保繳費。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在最長不超過5年的情況下允許延長繳費達到15年。

16、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卡繳費方式,發放社會保險繳費卡3000張,方便參保人就近及時繳費。

主要責任部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局

(三)衛生保障行動計畫

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目標,以公共衛生、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鞏固和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成果,強化社區衛生服務設施建設,切實加大惠民醫療政策措施的落實力度,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17、籌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醫師進社區”活動,完善“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方便社區居民就醫。

18、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92%以上。

19、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年內完成縣醫院綜合樓建設並投入使用,完成16個鄉鎮衛生院基本建設達標任務。

20、組織縣城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支援人數達到26名。

21、舉辦中醫電診在職醫生培訓班,培訓人員達到100名。

22、在縣醫院和縣中醫院設立城市低保和農村特困人員惠民門診和惠民病房,惠民病床不少於床位總數的5%,達到20張以上。

23、對城鄉特困、危重和困難的外來務工家庭孕、產婦分娩實施醫療救助,按每例2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24、推行屬地公立醫院部分醫學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25、切實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構建城鄉公共衛生安全網路。縣、鄉醫療機構疫情網路直報率達到100%。進一步完善疫情處置應急預案,確保疫情發生時及時、有效啟動。

主要責任部門:縣衛生局

三盛玉鎮三盛玉鎮
(四)扶弱助困行動計畫

以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城鄉社會救助長效機制為目標,以適時提標、分類救助為重點,對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積極開展各類救助。大力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使貧困人群和特殊群體都能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6、城市低保達到8700戶、17000人,年人均享受低保資金1020元;農村低保達到11400戶、28000人,年人均享受低保資金360元。

27、提高優撫對象的生活補助標準。落實國家關於老兵生活補助提標政策,適時提高老兵生活補助標準。老兵生活補助人均年提高40元,達到240元。為老兵建房100戶。

28、開展“兩節”慰問貧困戶、貧困助學、大病救助、慈善義診等社會救助活動,年救助總數達到3.6萬人次。

29、加大對殘疾人的救助力度。新增殘疾人就業150人;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100人;為貧困殘疾學生、殘疾家庭子女、殘疾兒童助學70人;為肢體殘疾人提供輪椅、拐杖60台(付);為貧困殘疾人老年白內障免費手術150例;為重度精神病患者免費住院治療達到40人;為輕度精神病患者免費送藥500人;為貧困殘疾人家庭聾啞兒童免費語訓20人;為貧困殘疾人改造危房100戶。

30、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體給予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進一步落實減、緩、免訴訟費用措施,確保符合法律規定的困難公民都能獲得必要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辦案達到75件,法律援助辦案達到230件。

主要責任部門:縣民政局司法局法院殘聯

(五)教育均衡行動計畫

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促進城鄉、校際、群體、職普均衡為重點,全面實施城鄉對接、薄弱校改造、素質教育提升、貧困學生幫扶等重點工程。

31、全面啟動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改造、維修危房1.5萬平方米,磚瓦化程度達到97%,樓房化程度達到35%。

32、普通高中招收推薦生比例在2006年15%的基礎上再擴大10%,招生人數達到320人以上,接收學校達到2所以上。

33、完善農安職教中心建設。年內招生1000人,在校生達到2400人。

34、組織縣城優秀教師支援農村教育。支教人數達到10名,免費培訓農村教師30名。

35、組織優質資源學校與一般學校互派教師交叉任教,交叉任教教師總數達到30人。

36、免除城市低保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書本費,補助寄宿學生一伙食費。

37、對縣城低保家庭未升入高中的學生,推薦到縣職教中心免費就讀,並幫助尋找就業崗位。今年內,推薦到職教中心就讀的學生達到30人以上。

38、繼續實行“職業教育券”制度。職業學校貧困生資助總額達到28萬元,資助貧困生達到560人。

39、做好839名農民工子女及930名農村“留守兒童”的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確保農民工子女與縣城學生接受同等教育。

40、繼續開展貧困生救助活動,被救助貧困學生達到1萬人以上。

主要責任部門:縣教育局。

(六)文化繁榮行動計畫

以不斷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目標,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為重點,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豐富城鄉居民文體生活。

41、開展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達到10場以上,其中,組織廣場文化活動5場以上;舉辦一次黃龍府文化活動周活動;籌拍一台反應現實農村題材的黃龍戲;啟動建設黃龍寺,完成審批手續和各項準備工作。

42.、開展送圖書、送文藝下鄉和“打造歡樂莊稼院、農村文化百村行”活動;為農村民眾放映數字電影1.8萬場以上,其中放映科教致富電影7000場以上。

43、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5萬戶,達到6萬戶。

44.、城鄉有條件的休閒廣場和大型居民小區新安裝3條健身路徑。在新農村建設試點的3村1鎮安裝籃球架桌球台

45、開工建設農安體育場

46、縣實驗國小、德彪國小的操場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

主要責任部門:縣文體局教育局

(七)生命健康行動計畫

以保障城鄉居民的生命健康為目標,以提高食品、藥品、飲水安全為重點,集中開展打擊制假、販假專項整治行動,實施農村改水等重大項目建設,構築人民民眾生命健康的安全螢幕障。

47、將兩家子水庫列為水源保護區,嚴格依法保護飲用水安全。縣城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48、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今年籌資10590萬元,實施347個氟病屯改水工程,建設供水管網1800公里,解決11.9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年底前,含氟水得到解決。

49、切實加強糧、菜、肉等食品的安全監管。縣城兩個大型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各零售商店及哈拉海、前崗、農安鎮、燒鍋、靠山、合隆、開安7個重點蔬菜生產基地,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平均合格率達到90%以上;開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率達到100%,屠宰檢疫率達到100%,產地檢疫率達到90%以上。

50、開展食品衛生、“五小”衛生、醫療市場、醫療廣告四項整頓。縣城的食品衛生合格率達到95%;鄉鎮的食品衛生合格率達到90%。

51、強化藥品市場監管。藥品、醫療器械生產和經營企業監督覆蓋面達到100%。農村藥品供應網路覆蓋面達到100%。

主要責任部門:縣水利局、環保局質監局藥監局農業局牧業局工商局衛生局

(八)環境提升行動計畫

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和水平為目標,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強化治理整頓為重點,積極開展省級衛生城創建活動,集中開展空氣污染、噪聲擾民、市容環境等專項整治活動,切實加強生態設施建設,為城鄉居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52.縣城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級天數保持在320天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65%以上。

53.取締縣城內主要街路兩側的廢品收購站5個。新設垃圾箱15個。

54. 全部取締德彪街、寶塔街、寶安路、興華路上的流動商販、店外經營。鋪裝新竣工樓房人行道6處,面積3000平方米,修復破損人行道1500平方米;規範實驗中學早市、文化街早市、商貿街晚市及固定攤位的經營行為,確保交通暢通、環境整潔、無擾民噪聲。嚴厲打擊亂貼亂畫、破壞花草樹木行為。

55.、建移動公廁1座,翻建和改建舊式公廁3座。

56、重新選址垃圾處理廠,完成可研和環評編制工作;開工建設1座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57、改造政府廣場草坪和寶安路樹島,新植濱河出口和政府後院小區。對其他出口、街路、景點及部分巷道進行樹木補植、花卉栽植和草坪改造。新增綠地6.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25%,人均綠地9平方米。

主要責任部門:縣建設局環保局、供水公司、環衛處、行政執法局。

(九)利民惠民行動計畫

以便民惠民為目標,以滿足民眾基本生活需求為重點,加快居民住宅開發步伐,著力解決居民住房、出行等重點問題,不斷改善市民的生活條件。

58、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新建住宅小區60萬平方米。

59、逐步實現縣城規劃區以內公共運輸全覆蓋。對縣城區主要街路的公交站桿、站牌進行標準化改造,改造總數達到10個。適當延長公交線路營運時間。新增公交線路1條。

60、改善民眾出行條件。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00公里,通村率達到95%;改造縣級公路150公里,好路率達到60%;新建通屯公路202公里,通屯率達到50%以上。新建、維修農村危橋7座,新開闢客運線路3條,新設農村候車亭、候車牌5個。

61、改造淨水廠設備,提高輸水能力。新建1座二次供水加壓站,改造供水管網2.75公里,改善二次供水設施20處。新安裝一台二氧化氯發生器,日消毒滅菌達到2.5萬噸。

62、實施“引氣入城”工程。新建供氣管網10公里,燃氣用戶發展到3000戶。

63、全面完成不達標鍋爐整治任務,拆除小鍋爐5台,縣城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

64、組織相關部門,動員社區、物業、居民共同參與,解決縣城住宅樓“黑樓道”問題。

65、全面完成重點污染企業的污水治理任務。

66、進一步擴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覆蓋面。新建連鎖店55個,連鎖店的總數達到346個,村連鎖店覆蓋率達到90%。

主要責任部門:縣建設局交通局環保局供水公司三產辦

(十)平安農安行動計畫

以構建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目標,以確保全全生產、社會穩定為重點,深入開展“綜合治理、平安創建”活動,構建城市安全管理網路,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的安全感。

67.加強生產監管,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減少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

68、新增6噸的消防水車一台。

69、加強治安綜合治理,重點打擊殺人搶劫盜竊詐欺等與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犯罪活動,確保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逐年提高。命案破案率達到88%以上。

70、加大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偵破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逃必追。

71、組建安全監控指揮中心,實現110、119、122“三網合一”,提高快速反應、聯合行動能力。

72、在重點區域和部位安裝監控探頭6個,在金融網點室外新安裝監控探頭14個,報警服務終端用戶新增4戶,為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主要責任部門:縣公安局消防大隊建設局安監局

三盛玉鎮黃龍寺
二、2008年重點民生項目

1、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小額貸款基金規模達到400萬元。

2、不斷拓寬勞務輸出渠道,提高勞務輸出質量,推動勞動力向域內二、三產業轉移。全年勞務輸出達到30萬人,其中縣內輸出15萬人,域內轉移到二、三產業15萬人;勞務收入達到24億元。

3、完成19個鄉鎮衛生院基本建設達標任務,鄉鎮中心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醫療裝備設施達到規定標準。

4、完成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農安支線應急供水工程建設,日供水量達到4.4萬立方米以上。

5、積極開展省級衛生城創建活動。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級天數保持在327天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69%以上;縣城內主要街路兩側的廢品收購站取締10戶;新設垃圾箱10個、果皮箱50個;新建移動公廁1座,翻建和改建舊式公廁3座;維修部分巷道,新增綠地5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26%;新建住宅小區20萬平方米,全部完成新建樓房人行步道鋪裝工作,修復破損人行道2000平方米;在縣城主要街路新建公交站桿、站牌10個;新增公交線路1條;拆遷鍋爐5台;縣城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0萬平方米。

6、新建供氣管網17公里,燃氣用戶發展到13000戶。

7、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00公里,通村率達到100%;改造縣級公路102公里,好路率達到80%以上;新建通屯公路116公里,通屯率達到60%以上。

8、在縣城重要出口、街路、小區、機關單位新安裝監控探頭22個,在金融網點室外新安裝監控探頭12個,報警服務終端用戶新增4戶。

9、建設黃龍寺

10、建成1座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地方管理

轄區:

向陽村 Xiangyang Cun大崗村Dagang Cun三盛玉村 Sanshengyu Cun
西河堡村Xihepu Cun幸福村Xingfu Cun西林村Xilin Cun
原野村 Yuanye Cun架蘇台村Jiasutai Cun四道崗村 Sidaogang Cun
紅山村 Hongshan Cun解放村 Jiefang Cun]頭道崗村 Toudaogang Cun]

吉林鄉鎮(三)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坐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