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興鎮

安興鎮

安興鎮位於北緯35度,東經115度,系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一個重要的鄉鎮。位於牡丹區東北28公里,北鄰胡集鎮,東南與沙土鎮相鄰,西接都司鎮,南與皇鎮鄉接壤。南北長約9公里,東西長約6.4公里,總面積58平方公里。 安興鎮位於菏澤城區東北部,距城區20公里,現有人口41318人,耕地面積58242畝。這裡交通便利,南臨327國道,西靠220國道,日東(日照——東明)、濟菏(濟南——菏澤)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德商(德州——商丘)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高速公路上下口道距安興工業園10公里,京九鐵路貨運站距安興工業園9公里。趙王河和洙趙新河兩大河流穿過境內,緯一路和經一路在鎮政府十字交匯。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866年(清同治五年)四月八月,捻軍張宗禹部自河南考城入曹縣。十一日,在安興集(今菏澤安興鎮)擊敗清軍總兵楊飛雄部8個營。

1940年1月,國民黨青島市警局一分局長孫秉賢(上校)調任山東省第2行政區(菏澤)專員兼保全司令,駐節菏澤徐鎮集。4月,孫秉賢在菏澤縣東北安興集收編土匪卞長久部,編為區保全第2團,約千人,卞任團長,駐防專員公署附近的程村。

鎮政府駐地安興集,因村西有安興墓而得名,宋元時期就是一座大村。明成化年間稱安興鎮,設有巡檢司。清時改稱安興集,原屬巨野縣,建國後劃歸菏澤縣,並在此設第十區。1958年後,先後為旭光人 民公社,安行人民公社,安興鎮駐地。

行政區劃

安興鎮現轄31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分別為:

1、鹽土張行政村:鹽土張、邢廟張、小倪莊(這裡才更顯眼嗎!)

2、安興行政村:黃莊、安興、孫莊、田坑、許莊、里黃莊

2、船郭莊行政村

3、田樓行政村:北田樓、西田樓、田樓

4、姚莊行政村

安興鎮 安興鎮

5、國莊行政村

6、馮張莊:陳莊、賈莊、馮張莊

7、西橋行政村:西橋、小屯、魯莊、魏莊

8、孔樓行政村:孔樓、王莊、李莊、姜莊

9、趙莊行政村:前趙莊、後趙莊、潘坑

10、李集行政村:李集、三里莊

12、倪莊行政村

13、後屯行政村

14、前屯行政村

15、江莊行政村

16、洪莊行政村:洪莊、桑堂、黃莊、周樓

17、肖莊行政村:肖莊、李樓、侯樓

18、劉樓行政村:劉樓、黃莊

19:宋河行政村:宋河、李莊

20、孫莊行政村:孫莊、李樓

21、孟王莊行政村

22、馮廟行政村

23、呂樓行政村

24、馮莊行政村:馮莊、李莊

25、許海行政村:許海、呂樓、王莊

26、應樓行政村:應樓、沙土劉

27、任莊行政村:東任莊、西任莊

28、張莊行政村

29、姜莊行政村

30、張樓行政村

31、任樓行政村

經濟建設

安興鎮 安興鎮

安興鎮地處平原,氣候溫暖,雨量適中,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農業、林業、畜牧產品資源豐富。安興鎮引進、扶植了一批優秀企業,如:蘇州萬麗織造有限公司、海菏冶金、安興紗廠、勝達食品有限公司、卓越皮業等。同時,以蔬菜、瓜果、桑蠶、畜牧養殖及林下養殖(雞、鴨)為主的高效農業,也已形成規模。

招商引資

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搞好招商引資,加快發展全鎮經濟建設步伐,牡丹區安興鎮工業區,按照布局合理、建設標準化、設施配套化、服務一體化、管理科學化的要求,建設已初具規模,展現出了工業區的朝氣和活力,對全鎮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為更好的發揮工業企業的帶動作用,該鎮還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

一、工業區地理位置、規劃

凡在工業區投資的企業,保證實現“四通一平”,征地一律優惠,直至免費。

二、工業區用地政策

1、凡進入工業區投建擴建生產經營性項目,均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少於30年)

2、凡實際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以下項目,可以協商解決建設用地;凡實際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1000萬元的項目,可按投資密度20萬元/畝零地租,提供建設用地;凡實際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零地租,提供建設用地。

3、凡投資者用地均按統一規劃,統一配套,統一徵用的原則,通過出讓、作價入股、租賃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經批准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鎮政府批准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等。

4、工業區新建、擴建企業辦理用地手續,由鎮經委負責代辦,除代省、市、區收取最低費用外,免收其它行政性收費。

5、投資者在不違背工業區總體規劃和土地管理法規的前提下,可自主選擇廠址、自主設計,並由鎮經委負責清除地上附著物。

三、工業區稅收政策

1、進入工業區的新建一般企業,投產經營後可採取照章納稅、財政獎勵辦法,上交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70%獎勵企業,後三年40%獎勵企業;上交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100%獎勵企業,後三年50%獎勵企業。

安興鎮 安興鎮

2、對高新技術企業,上交國稅地方留成部分六年內獎勵納稅企業60%以上,地稅地方受益部分按區政府規定六年內先征後獎,前三年100%獎勵納稅企業,後三年60%獎勵納稅企業。對於出口創匯超過100美元以上企業,根據其出口額和增長幅度給予一定獎勵。

四、工業區優質環境

1、工業區新建企業辦理證照實行一條龍服務,由鎮經委代辦各類規定手續,並限時辦理。

2、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區紅線內確保“四通一平”,即路、電、水、話通和建設用地平整。

3、工業區實行扎口管理,封閉運營,不經鎮經委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企業檢查、收費、罰款、集資、攤派等。對工業區內企業實行掛牌服務,重點保護和一站式收費,一口對外,必須繳納的區級以上規費由鎮經委代收代交。

4、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和各類霸頭,創造工業區的良好治安環境和經營秩序。

五、招商引資獎勵政策

1、引資人獎勵:實際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項目建成後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5%獎給引資人;實際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項目建成後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5%獎給引資人(不重複計獎)。

2、納稅戶獎勵:年納稅過100萬元的企業,除年繳納稅額的3%獎給法人代表或總經理外,另獎紅旗轎車一部;對納稅額50——100萬元的企業,除按年納稅額的2%獎給法人代表或總經理外,另獎普通桑塔納轎車一部;對年納稅額在2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年納稅額的1%獎給法人代表或總經理。

3、創匯獎勵:年出口創匯100萬美元,獎給企業廠長(經理)1萬元人民幣。

六、其他

1、鎮外單位和部門引進項目落戶工業區,並由引資單位和部門提供擴建方面優惠政策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可實行“五五”分成,並仍可享受第五款第一規定的獎勵。

2、落地牡丹區工業園的企業,遵循牡丹區工業園的規定和優惠政策,引資人仍可享受第五款規定的獎勵。

教育建設

安興鎮 安興鎮

安興鎮堅持大力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整體最佳化,實行了“校長選任制,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最佳化了教師隊伍,引進了競爭機制,激活了教育內部活力。中心校利用校長例會,開設了“校長論壇”,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使學校管理達到科學化、規範化,制定並完善了《安興鎮中國小素質教育管理量化評估細則》,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教學質量及各項管理逐項量化評估。每學期進行一次評估檢查,逐項打分,並根據量化成績作為評模選優的主要依據。

安興中學 安興中學

同時,這個鎮還下大氣力抓好全鎮教職工愛崗敬業精神和教學教研能力的提高,制定了《安興鎮關於提高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的規定》,明確了校長、教師晉級晉職的標準,提出了中國小教師在學歷補償教育的基礎上,向高學歷進軍的中長期目標,在全鎮範圍內推出了“名學校”、“名校長”工程。

農業發展

“前兩年,這裡種植的都是小麥、玉米之類的莊稼,一年忙下來,每畝純收入不足1000元。”2月27日,牡丹區安興鎮安興村村民田振國說,“現在我們這裡種植的是吊瓜,平時活不多,畝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目前,全鎮的吊瓜種植面積已達1200餘畝。近年來,安興鎮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找準定位,突出特色,著力做好農業文章,全鎮特色農業種植面積已突破1.5萬畝,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目前,炒熟的吊瓜子在市場上可賣到50元/斤,生瓜子每斤在20元以上,畝產二三百斤,效益非常好。”談起吊瓜種植,田振國喜形於色。2013年,田振國和其他村民一起成立了安興興安立體種植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推廣了油用牡丹和吊瓜間作的綠色無公害立體種植模式,效益高,銷路好,迅速發展到了1200多畝。“吊瓜種植面積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關鍵是收入高,農民願意種。”安興鎮鎮長常亮說,“同樣的一畝地,種植吊瓜年均收益在四、五千元,遠遠高於小麥等農作物的種植效益。我們正以此為抓手,大力推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縱深發展,並著手吊瓜深加工的謀劃,不斷拉長生產鏈條。”
“市場急需什麼農作物,什麼附加值高,我們這裡的土地適合種什麼,我們就發展種植什麼農作物。”常亮說,“農業跟著市場轉,種植照樣有錢賺。我們通過示範帶動,以點擴面,推進了特色農業結構調整。”通過招商引資,全國城市園林綠化50強企業之一的浙江元成園林集團公司在該鎮通過流轉土地,栽植了800餘畝黃連木、紅葉李、紅葉石楠等高檔名貴綠化苗木。菏澤占安牡丹苗木合作社在肖莊等村莊流轉土地1800餘畝,栽植了海棠、櫻花、牡丹等觀賞苗木。船郭莊村的牡丹種植基地發展到1500餘畝,花開時節,十分壯觀,引來遊客如織。“我們現在每年除了有固定的土地流轉收入,還可以在這裡幹活拿工資。”安興鎮李樓村56歲的李三景說,“別看我年齡大了,幹些零活每月都收入千元以上。”
在肖莊村,800餘畝的海棠樹行列整齊蔚為壯觀。“海棠花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貴妃’‘花尊貴’的美稱。”占安牡丹苗木合作社的負責人占興安說,“今年3、4月份,這裡將是海棠花的海洋,鎮裡已計畫在這裡籌辦海棠文化節,拉開安興鎮旅遊業發展的序幕。”
“這裡不僅生態環境好,而且民風淳樸,政府的服務也好。”占興安說,“不管颳風下雨,只要一個電話,鎮幹部都會及時來到田間地頭幫助我們。”據常亮介紹,該鎮堅持“一個項目、一名包保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套推進方案、一抓到底”的辦法,加速推進項目進展,使其儘快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該鎮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園,規劃了“一廊、七區、五心”的總體發展思路,不斷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著力構建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產業帶和現代農業園區,力促生態發展,農民增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