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鎮[四川省資中縣]

雙龍鎮[四川省資中縣]
雙龍鎮[四川省資中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雙龍鎮位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全鎮面積為一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為一萬一千人,地區屬四川盆地東南部,農業發達,但工業基礎薄弱,人口大量外出廣東上海等地務工,但2008年由於飼養業的擴大,而使地區人均收提高,人口減少外流,而且使用重慶工業基地的便利大肆發展商品和農產品的零售,鎮人均收入在二006年已超過四川省年人均收水平。

基本信息

雙龍鎮雙龍鎮
雙龍鎮位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全鎮面積為一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為一萬一千人,地區屬四川盆地東南部,農業發達,但工業基礎薄弱,人口大量外出廣東上海等地務工,但2008年由於飼養業的擴大,而使地區人均收提高,人口減少外流,而且使用重慶工業基地的便利大肆發展商品和農產品的零售,鎮人均收入在二006年已超過四川省年人均收水平。(這是一個歧義詞條,後面將補充介紹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河南省西峽縣雙龍鎮)。

鄉鎮概況

雙龍鎮雙龍鎮
雙龍鎮位於海拔約600米的土巴寨,地處金城山脈中段。這裡群峰環繞,層巒疊翠,森林覆蓋率達70%。2008年,該鄉被列入四川省“生態細胞工程”的“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示範項目。項目工程投資100多萬元,資金來源於省級專項補助和鄉鎮自籌等。 
據了解,除了高坪的鄢家,全市還有順慶桂花、嘉陵西興、西充常林、南部雙佛、閬中雙龍、蓬安河舒、儀隴土門等14個鄉鎮,2008年都被列入全省“生態細胞工程”。通過工程的創建,全省將樹立一批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生態環境優美的鄉鎮,並以此全面深入地推進全省生態保護工作。

特色經濟

雙龍鎮雙龍鎮
“真沒想到,我家就靠這小小的皮蛋走上了富裕路!”2008年7月27日,閬中市雙龍鎮許家橋村皮蛋加工大戶許益生高興地說。據鎮長唐銘介紹,像許益生這樣靠皮蛋致富的村民在雙龍鎮還有400多家農戶,人均年純收入達到了3500元。

皮蛋加工是許家橋村祖傳舊業。2003年前,皮蛋手工作坊散存民間,禽蛋大部分是從湖南等外地採購,年人均純收入尚不到1500元。2004年3月,雙龍鎮政府成立了5人組成的家庭工業協會和皮蛋協會,40多名村民加入了協會。如今,該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皮蛋加工點”的紅色標牌。皮蛋加工業的壯大也帶動了養殖業的發展,現在全村投資幾十萬元興辦了蛋鴨養殖場的農戶已有七八家,就地滿足了皮蛋貨源需求。

鄉土風情

雙龍鎮雙龍鎮
2008年10月29日,在閬中市雙龍鎮許家橋村國小的操場上,人頭攢動,來自雙龍鎮的老百姓正在洗耳恭聽水觀鎮鄉風文明宣傳隊隊員龔伯修的專題演講。演講結束,鄉風文明宣傳隊的隊員們上場,用小品的形式表演了《忤逆媳婦認錯》、《三媳婦拜壽》、《不信邪教》等精彩的節目,用老百姓身邊的事例闡述相信科學、不信迷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和保持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必要性
“水觀鎮的鄉風文明宣傳隊講得好、演得好,這對怎樣當一個新型農民很有實際意義!”自始至終聽完演講和看完節目的村民張明仁說。筆者在現場看到,講到動情處,許多老百姓流出了眼淚;演到精彩處,村民們捧腹大笑。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村民受到了教育

河南省西峽縣雙龍鎮

雙龍鎮雙龍鎮
西峽縣雙龍鎮位於豫西伏牛山腹地,處在盧氏、靈寶欒川、嵩縣等地南下的交通咽喉要道上,素有“西峽北大門”之稱,鎮政府所在地距西峽縣城以北25公里,311國道和331省道交匯集鎮穿境而過,全鎮轄22個行政村2.32萬人,總面積297平方公里。

城鎮概況

雙龍鎮雙龍鎮
境內現代化的通訊、廣電和電力網路已基本貫通。全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屬北亞熱帶氣候,平均海拔460米,最高的西大溝村北大尖海拔1542米,山上有儲量豐富的栓皮櫟、松樹、杉樹等林業資源,森林覆蓋率89%;山下是以、山茱萸、板栗、獼猴桃、食用菌、中藥材為主120多個品種的果菌藥園;地下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藏有石墨、黃金、紅柱石、大理石、鋅鎂石、花崗岩、重晶石、海泡石、石英等20餘種,其中石墨總儲量4億噸,為亞洲四大礦床之一;水資源比較充沛,大小河流10餘條,境內有被稱為“中原一絕,河南僅有”的龍潭溝瀑布群、“中原第一漂”的灌河漂流和“北方小三峽”之稱的石門湖,水能資源總量1.6萬千瓦。這些不可多得的資源正在成為雙龍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依託。

2008年來,雙龍鎮黨委、政府在西峽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據鎮情理思路,突出特色謀發展,確立了建設“經濟強鎮、生態大鎮、旅遊名鎮”的奮鬥目標,全鎮基本形成了以龍成集團為首的民營工業,以果、菌、藥為主的特色農業,以龍潭溝、荷花洞、灌河漂流、石門湖四大景區為龍頭的旅遊產業,以集鎮和香菇市場為依託的商貿流通業四大經濟支柱,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雙龍鎮先後被評為南陽市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市“四星級城鎮”、河南省“中州名鎮”、省“人居環境範例獎”和“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最大香菇市場就位於雙龍小城鎮。2005年,全鎮綜合經濟實力在南陽市212個鄉鎮排序中位於第16位。

雙龍鎮已走出了一條獨具山區特色並具前瞻性的鎮域經濟發展路子,實現了率先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成為鑲嵌在伏牛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特色產業

雙龍鎮雙龍鎮
雙龍鎮食用菌生產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縣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按照壓縮袋料香菇規模,大力發展袋料木耳,全面推廣白靈菇,鞏固完善雙龍香菇市場購銷功能,提升食用菌產業化水平的指導方針,強化領導,完善措施,重點突出,確保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農民穩步增收,市場健康穩定。

多菌並舉,大力發展,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按照縣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方針,積極探索適合雙龍鎮的食用菌發展方向。一是穩定袋料香菇生產規模,加強季節管理,提高效益。完成袋料香菇生產180萬袋,實現袋料效益6—10元左右,是歷年來經濟效益最高年份。二是多菌並舉,大力發展袋料木耳和白靈菇等非木屑菌類。採取春秋兩季生產的辦法,春季突出袋料黑木耳,秋季突出白靈菇。縣定草腐菌生產目標200萬袋,雙龍鎮完成230萬袋,占115%,其中袋料木耳176萬袋,主要分布在楊河、化山、罐溝、伏嶺、寨崗、土橋崗、小水、西大溝、白果樹、山澗溝等10村;白靈菇54萬袋,主要集中在土橋崗、化山、楊河3村。黑木耳每斤售價在15—25元之間,春栽銷售率達60%,白靈菇現全面出菇,成品率95%以上。
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努力實現食用菌產業重點轉移加強領導,在生產安排上突出一個“早”字

西峽縣壓縮袋料香菇生產規模,大力發展非木屑菌類動員大會後,雙龍鎮迅速召開班子會議研究部署,召開村、組幹部會貫徹落實。一是明確發展目標。全年必須完成縣定200萬袋草腐菌任務,爭取250萬袋,發展思路上,做到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多菌並舉。在深山村,資源較好、有採伐計畫的地方,重點發展袋料黑木耳,時間上集中在春季發展。在公路沿線,交通便利的地方,重點發展白靈菇、雞腿菇等。二是大力宣傳動員,做好技術培訓。邀請縣技術員開展技術講座20次,培訓人員達千人次;在有線電視上播草腐菌生產技術知識、市場知識30期;利用村委會換屆選舉,明確原村主任(現副支書)兼村級草腐菌生產技術員,村級享受補貼技術員達50餘名。通過層層宣傳、培訓,使民眾在草腐菌生產過程中能及時得到技術指導與服務。三是政策傾斜,扶持發展。對袋料木耳生產大戶以獎代補,每袋扶持0.1元;對白靈菇種植戶補助菌種和出菇棚材料,累計投入11萬元。同時,鎮年度單項目標獎,袋料香菇發展將不再作為評比項目。四是在生產安排上,早動員,早部署。元月初,將縣鎮扶持發展草腐菌的政策精神傳達到幹部民眾中,前半年完成袋料木耳160萬袋,全年工作爭取了主動。在白靈菇發展上採取包村領導、包村幹部分片包村,每名領導聯繫一個示範場,每名幹部聯繫一個示範組、10個示範戶的辦法,落實責任,與年度目標任務掛鈎。

加大袋料香菇生產技術指導,在生產管理上突出一個“嚴”字,提高效益

按照縣林業部門核定的採伐數量、規模,從嚴把關,優先讓技術水平高、管理責任心強的農戶生產,達到產量壓縮,收入不減,實現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強季節管理。在春季搞好生產安排和技術培訓,引導民眾科學生產,科學管理,提高標準化香菇生產意識與自覺性。在夏季注重越夏管理的科學性,杜絕枝梢搭建遮蔭棚。秋冬狠抓出菇管理,注重香菇品質,提高單產效益。全鎮香菇收效預計在1600萬元左右。二是搞好技術培訓和指導,嚴格技術環節管理。實行鎮技術員包村,村技術員聯戶,定期交流、反饋生產技術信息和市場行情信息。食用菌協會與菇農簽訂技術服務契約書,對滅菌時間、接種方法、越夏入棚和催菇時間、出菇棚標準等進行統一要求,嚴格技術環節管理和服務,確保出好菇、出花菇,提高經濟效益。2008年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實現袋均效益較往年翻一番。整體形勢在數量較往年壓縮一半的情況下,綜合效益仍高於往年。|

強化市場引導,在市場發展上突出一個“活”字

一是加強市場軟、硬體設施建設,增強雙龍香菇市場活力。投資150萬元,對市場路、燈、房屋、綠化進行統一改造,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八方客商;規範市場管理行為,統一收費政策、提高商會自律職能,打造雙龍市場內部形象,以繁榮促發展。二是培育產業龍頭,為市場發展鼓足後勁。經過完善制度,加強管理,雙龍香菇市場被省政府命名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雙龍龍盛土特產商行與泰國豐利貿易有限公司合資的南陽良耀食品有限公司實現了食用菌自營出口,元---11月份完成創匯260萬美元。三是自覺調整購銷品種,適應市場變化。雙龍香菇市場不僅是雙龍的,也是西峽的,全國的,在西峽縣食用菌產品結構發展變化的情況下,我們積極引導客商購銷民眾調整後的品種,實現品種結構調整,確保雙龍香菇市場全國銷售份額不變,雙龍鎮袋料木耳銷售率達80%以上。

重慶市長壽區雙龍鎮

雙龍鎮雙龍鎮
長壽區雙龍鎮地處長壽區東北部長壽湖之濱。鎮域面積56.79平方公里,41200人,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交通便捷,距長壽22公里,重慶車時1小時,長梁高速公路合興出口4公里,距長壽湖4公里,且是高速公路合興出口通往長壽湖旅遊大道的必經之地。市級試點小城鎮,常住城鎮人口1.2萬人。基礎設施條件良好。水、電、氣、寬頻網、通訊、醫療衛生、教育等功能齊備。礦產資源豐富,有15億噸岩鹽、14.5億m3天然氣儲量,2004年招商引資三家岩鹽開發公司,計畫投資4.14億元,正在建設之中。有5000畝水果,5000畝精養魚池,形成農業產業化基礎。有1000畝可開發的大羅仙山旅遊風景區

2008年來,鎮黨委、政府實施“農業產業化富農、特色工業強鎮、城鎮商貿化興鎮”三大戰略。正由傳統農業鎮向工業主體化、城鎮化發展,鎮裡成立招商引資辦公室,專門為投資者合企業協調服務,真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和各界朋友前來雙龍,投資發展,共創輝煌!

城鎮建設

雙龍鎮雙龍鎮
現有城鎮面積1平方公里,農貿市場1個,汽車站1個,日供水能力1000m3,有3.5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垃圾埋場1個,硬化區級公路3條通往城鎮,村組級公路網路91條(段)107公里。現已對城鎮做好了總體規劃,到2020年城鎮面積276.3公頃,綠化面積28.68公頃,城鎮人口2.5萬人。城鎮河道治理和廢水處理區里納入三峽庫區次級河流環境污染整治規劃。

文教衛生
有衛生醫院2所,中學2所,其中市級完中1所,在校生2800餘人,國小9所,中心國小1所,學生1800餘人。

金融通信
有信用合作社1個,營業部3個,農行支行1個,郵政支局1個,電信支局1個,程控電化5000門,寬頻閉路收視站5個,收視戶6000餘戶。
資源狀況
礦產資源豐富曾先後鑽天然氣井18口,2008年利用的有5口,建氣站1座,輸氣管線2條,輸氣量每天20萬立方米,天然儲量14.5萬立方米。岩鹽儲量面積23.4平方公里,儲量15億噸,可開採量8.7億噸。

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大,已對雙龍旅遊開發做了概念性規劃,做了大羅仙山、小羅山、長壽寨三座山,1000畝以上面積可開發。景觀特點,以長壽文化為主要特色的地文景觀、寺廟文化、神像石刻等開發景觀。

投資政策

雙龍鎮雙龍鎮
各界商家朋友可到雙龍投資發展

①天然氣開發

岩鹽深加產業鏈。如以鹽為原材料的輕污染產品,“死海”旅遊項目等。

大羅仙山旅遊開發

④自帶機械的生產、配件加工,電子產品生產、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生態園建設、食品儲藏、生活用品生產、加工、廢舊物處理等輕污染項目入戶雙龍。

凡來雙龍投資開發者享受長壽區招商引資政策(長壽府發[2004]61號)。區里設立行政審批大廳,辦理手續實行“一站式”、“一條龍”辦公服務,可由鎮政府配合業主協調辦理相關手續。投資客商及家庭到雙龍鎮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按雙龍城鎮區域居民同等對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