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鄉

下塘鄉

下塘鄉地處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西南部,是老區貧困鄉,東鄰文成、橫街鎮,西與沙溪鎮毗鄰,北連必姆鎮。下塘鄉總面積60.9平方公里,11個行政村,75個村民小組,2.1萬人口,19個黨支部,耕地總面積蓄3000多畝,林地47000畝,水面1351畝。鄉政府距浙贛鐵路複線和320國道、311高速公路2公里,距玉山縣城和上饒市區20公里。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下塘鄉下塘鄉
下塘鄉緊緊圍繞“建好江西東大門、建立對接長三角“橋頭堡”、實現玉山快崛起”大開放主戰略,瞄準浙、滬、皖客商,結合本土實際,以強攻工業為突破口,招商引資工作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全鄉引進招商引資項目9個,其中工業企業6家,契約資金1.5億元,同比增長35.1%,實際到位資金3800萬元,同比增長34.7%。 下塘鄉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對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開展親民、為民、富民活動。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為民服務”五項制度在玉山縣推廣;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最佳化,培植了澳州兔翠冠梨禮品小西瓜日本甜寶等12個示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投資300多萬元實施了沙松公路9.4公里硬質化,投資650多萬元實施了下新公路14.13公里路面硬質化,投資180多萬元新建了中心國小教學樓、中學綜合樓、石塘國小羅家山國小等6座村完小及配套設施。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下塘農貿市場。水利設施建設得到改善。
下塘鄉下塘鄉
下塘鄉黨委政府求真務實,勇於開拓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1年被中共上饒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委、第一屆上饒市文明單位,上饒市委綜治委授予安下塘鄉鎮,縣委縣政府分別授予黨風廉政建設第一名、計畫生育工作第一名、黨的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工作選進單位;2002年被中共上饒市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上饒市委組織部授予“六個好”鄉鎮黨委,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分別授予“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集體,省政府第五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授予“先進集體”,玉山縣招商引資工作第一名、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分別授予“第二屆文明單位”和“第九屆文明單位”,省委授予2002—20003年度先進基層黨校,省委省政府授予稅費改革先進鄉鎮、省市縣分別授予“親民為民富民”好班子,市委授予信息報送先進單位、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單位,縣委宣傳部授予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玉山縣主要經濟工作考評第三名、農業工作第三名、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武裝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鄉鎮”,省市“十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先進單位、省經濟普查工作先進單位,縣農業工作第三名、工業經濟暨開放型經濟工作第三名。

農業發展

下塘鄉下塘鄉
為發展好現代農業,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下塘鄉採取有力措施,積極引進具有發展前景,能給農民帶來直接受益的大項目、好項目。一是引進投資1500萬元的玉山三山白茶生態有限公司,計畫建立千畝白茶生態園,前期種植400畝。二是投資2000萬元創辦江西青龍山園林市政有限公司上饒市新發苗木花卉有限公司,種植花卉樹木1200畝,每年解決當地人員400餘人,使不少農民就業不出家門;三是緊緊抓住省核工業局扶貧的機遇,引進投資1000萬元的江西國億有限公司,種植紫甘薯1000畝,計畫2008年擴種2000畝;四是組建農業合作組織,為農民種植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實行產、供、銷一條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不僅解決了下塘鄉農民外出就業的壓力,而且還帶動了鄉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鎮村建設

下塘鄉下塘鄉
下塘鄉能從一個邊遠、路差的小鄉變成一個玉山縣農村公路建設最好的鄉鎮之一,關鍵是政府捨得投入,民眾積極參與的結果。下塘鄉投資1600多萬元,先後實施了下塘至松嶺、下塘至沙溪、下塘至新塘、下壇至卓家等鄉通村公路34公里。尤其是近三年來,下塘鄉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相繼實施村通組公路21公里,下塘鄉公路通村率達100%,80個村民小組有56個實施了硬質化,通組率達70%,通戶率達63%。在公路建設中,各地都發揮了自身優勢,藉助外力,形成特色。卓家村是下塘鄉村級公路通組率最高的村,全村2400多人口,562戶,7個自然村,該村7個自然村有5個自然村實施了硬質化,剩下只有一個300多人口和一個60多人口的自然村沒有實施硬質化,在實際操作中都富有自己的特色。八都山自然村在公路建設中,除自然村民眾按人平自覺捐資外,在外老闆一出手就是幾萬元,卓家自然村則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作用。毛村小組1.5公里路面硬質化全部由理事會運作,工程相當順利。童塢小組雖然只有1公里路面硬質化,但理事會的作用發揮得非常好,該小組470多人口,通過表決選出14名民眾勝得過的理事會成員,他們對工程不發包,利用包青工自己買材料的形式進行施工,造價只有250M3,資金不足理事會14名成員每人先墊付2000元買材料。均鄭村塘坑自然村只有18戶,70多人口,投入30多萬元實施1.3公里路面硬質化。下塘鄉紅紅火火的公路建設,得到了上級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連橫街房地產老闆繆群慷慨捐資10萬元。

工業經濟

下塘鄉下塘鄉
下塘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硬環境的改變,更離不開多方的支持。一是上級項目資金的支持,公路建設的好壞,與交通部門的直接支持是分不開的,下塘至沙溪公路硬質化的實施,傾注了市縣各界領導的心血;二是黨委、政府積極籌措資金,使實施項目得以保障;三是民眾自願捐資、出力,有的出力不計報酬,有的出了力還出錢;四是倡導社會捐助,向社會發出倡議書,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為家鄉建設捐資。通過抓硬環境建設,從而帶動了下塘鄉產業發展。由於路好了,交通方便了,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浙江杭州三山塗裝有限公司老闆周芳山相繼投資3000餘萬元創辦了江西園林市政有限公司,種植樟樹等120畝和1500畝三山白茶基地,發展花卉苗木300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了積極作用,種植紫甘薯3000餘畝,基地發展到玉山縣5個鄉鎮,甜寶瓜、紅芽芋種植也成了下塘的一大特色產業,百頭生豬養殖基地,水面立體養殖基地也初具規模。

政務公開

下塘鄉下塘鄉
下塘鄉在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了豐富的公開形式。一是公開欄公開,將需要公開的內容製作成版面,懸於辦公大樓或辦公室顯眼處;二是公示牌公開,為機關幹部統一製作,上面寫上姓名、職務、職責等內容,掛在鄉政府辦公樓門口處,方便民眾尋找辦事;三是宣傳欄公開,在位於集鎮的宣傳欄進行公開,民眾觀看更加方便,公開效果相當明顯;四是簡報公開,編制《下塘月刊》,利用簡報的形式將各類政府重要信息及時進行公開;五是宣傳冊卡片公開,以宣傳冊和宣傳卡的形式直接進行公開;六是網上公開,利用玉山縣政府網,將信息傳送到網路上對外公開;七是會議通報,通過幹部大會將需要公開的內容進行公開;八是發文公布,用檔案形式,將政務公開內容下發到村、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