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鄉

高塘鄉

高塘鄉位於衡東縣最南端,距縣城48公里。東靠攸縣,南接安仁,西連南灣鄉,北抵草市鎮。永樂江自東向西匯入洣河,流經6個村26個組,流長6.8公里。高塘鄉山高地僻,歷史上土薄水缺,乾旱頻繁,是三年兩不收的旱災死角地區。人們幻想有一塘庫居高臨下,故名高塘。高塘鄉是革命老區,早年有屈飛、胡霞之等在這裡從事地下活動,中共湘南洣水黨支部就建立在這裡,原省政協主席劉正及其夫人也在這裡工作四年之久。

基本信息

高塘鄉高塘鄉
高塘鄉位於衡東縣最南端,距縣城48公里。東靠攸縣,南接安仁,西連南灣鄉,北抵草市鎮。永樂江自東向西匯入洣河,流經6個村26個組,流長6.8公里。高塘鄉山高地僻,歷史上土薄水缺,乾旱頻繁,是三年兩不收的旱災死角地區。人們幻想有一塘庫居高臨下,故名高塘。高塘鄉是革命老區,早年有屈飛胡霞之等在這裡從事地下活動,中共湘南洣水黨支部就建立在這裡,原省政協主席劉正及其夫人也在這裡工作四年之久。

簡介

高塘鄉高塘鄉園林
高塘鄉位於臨泉東南部,距縣城約25千米,全鄉總面積53.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6264畝,轄10個新建制村,49個居民點,總戶數1.3萬戶,近6萬人,S328線、譚李路縱貫南北,交通便利。轄區內共有高塘、楊廟、歐廟三個集市,中國小23所,其中中學2所,國小21所,鄉中心學校、楊新職中中考升學率歷年居全縣前列,衛生院一所,村級衛生所10個,民間藝術主要有雜技、淮北梆子戲淮北大鼓、走歌、抬歌。盛產小麥、黃豆、高粱、玉米、紅芋等糧食作物以及生薑棉花芝麻油菜薄荷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尤以盛產生薑聞名,薑片、姜粉、鹽漬姜塊、水晶姜筍、蒜片、蒜粒等農副加工產品遠銷國內外,“盈昌”牌生薑通過省級無公害產品認證。高塘白梅豆以其味美質優成為聞名省內外的本地一大土特產。
高塘人民為了徹底改變乾旱面貌,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山鑿石,建橋築渠,大辦水利,使水利條件得到了根本的改變。望日岩、江東兩大灌渠居高臨下,蜿蜒20多公里,加之一大批小型水庫、塘壩,絕大部分農田實現了旱澇保收,穩產高產。高塘鄉氣候溫和,風景宜人,自然景觀眾多,有形若駿馬奔騰的“馬腦寨”,有奇形壯觀的“獅子岩”,有與雲相接的“雲霧山”。交通條件大為改觀,衡(東)安(仁)公路縱貫南北,全長15公里,南通郴州廣州郵電通訊手段日益改善,程控電話已經開通。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高塘鄉人們將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引進發展為重點,充分挖掘本鄉優勢,面向大市場,綜合開發,協調發展,走“科技興農、市場富農”的發展之路,全面振興高塘經濟。農村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2008年7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聯合中國電信阜陽分公司和阜陽市英才電腦學校一行多人到高塘鄉為信息大蓬車實施“科技興農”、“信息助農”國家星火計畫,免費下鄉為農民培訓電腦網際網路套用知識。採用電信寬頻網際網路作為信息傳送通道;在前端集中建設綜合信息播出平台,既可以播出視頻節目,也可以播出圖文信息,還具有教學管理功能;在終端接收站點採用電視機+機頂盒的形式,接收前端播出的課件和信息,並具有反饋功能。該工程主要委託安徽電信有限公司承擔全省遠程教育“電視上網”工程物理網路的建設任務,包括前端播出平台建設、教學資源庫建設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等。由省、市、縣三級黨委組織部門承擔遠程教育“電視上網”工程組織網路的建設任務,負責全省遠程教育的指導、管理和協調。並以鄉鎮、街道黨員電教工作站為基礎,建設“先鋒線上”工作站,以村、社區黨員電教播放點為基礎建設“先鋒線上”信息點。該工程計畫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

特色農業

高塘鄉高塘鄉南瓜
臨泉縣高塘鄉以現代農業為抓手,積極引導民眾調整產業結構,不斷發展特色農產品,構建“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多村、多村成基地、基地連市場”生產格局,為農民增收開闢新的門路,使特色農產品成了市場“新寵”。該鄉具有種植特色農產品的傳統習慣。1996年東律莊自然村村民律超從廣東汕頭市引進蜜本南瓜,經過當地黨委、政府的多方引導,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形成了以東張老莊村為中心,覆蓋老集、范集等十多個鄉鎮,輻射穎州、阜南等周邊區縣的蜜本南瓜生產基地,種植規模超萬畝,已發展成為該鄉優勢主導產業,帶動了民眾增收致富,當地採取 “南瓜+小麥”二壟制套種、“玉米+南瓜+小麥”三壟制套種模式,畝產量2000-3000公斤,畝收益達到1500-1800元。為了開拓銷售市場,該鄉組織一批經紀人到外地專門從事產品行銷,使蜜本南瓜成功打入到上海北京內蒙南、浙江湖南湖北江蘇等省市。銷售網路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大城市,良好的市場前景也同時吸引了外地客商上門合作,河南周口一些商家主動來此收購產品,上海崇明島一客商一次就從該鄉購買了500畝的蜜本南瓜良種。蜜本南瓜從引進來到再走出去,產品逐步在做大,市場影響日漸提升。為了打好反季節牌,當地還對新採摘的蜜本南瓜還進行窖藏,分批上市,利用季節差價來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已儲存蜜本南瓜100多萬公斤。

經濟概況

“苗木大鄉”高塘鄉位於德安東北部,與九江縣接攘。全鄉總面積31平方公里,屬丘陵地帶,耕地面積9500多畝,土質肥沃,人口8000餘。下轄5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7公里,由水泥路與105國道相連,贛粵高速、京九鐵路穿境而過,高塘火車站設在境內,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江蘇陽光集團進駐高塘,發展萬畝苗木基地,已開發出6000餘畝,成為高塘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境內物產豐盈,農業以生產稻穀為主,並盛產柑桔、辣椒。
高塘鄉高塘鄉生主場
生豬飼養

郭橋村總人口7400人,耕地面積8099畝。自1995年起,該村就把生豬飼養從散養向庭院養豬發展,加快了生豬出欄時間,提高了經濟效益。在村幹部的積極組織下,多次邀請縣鄉農業技術人員到該村開展生豬飼養技術知識講座,重點講解疾病預防飼料配方、籽豬飼養注意事項等。該村最大的飼養戶存欄量103頭,存欄30頭以上的戶有7戶,存欄20頭以上的戶有23戶,存欄10頭以上的戶有30戶。全村1--4月份共出欄商品豬700多頭,純利潤14.3萬元。存欄生豬1000多頭,預計到年底,全村緊此一項收入可增加收入20多萬元,飼養戶人均年收入增加700元。高塘鄉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80%,僅濕地松就有40000多畝,均已成林。農業方面,高塘鄉建有7000多畝的優質棉花生產基地,產品受到客戶的青睞,遠銷各地。
中藥材
中藥材面積達3000多畝,主產白苟牡丹桔梗紫丹參等,是安徽毫如老闆陳金波的定點基地;同時該鄉還建有精品果園6個,面積3000餘畝,主要品種為早熟梨。蘆薈是高塘鄉特色產業項目,由高塘鄉於2001年從省農科院引種,種植面積已達500多畝,鮮葉已銷往全省各地飯店賓館,目前已籌備進行深加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