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鎮

趙家鎮

趙家鎮,劉伯承元帥的故居。五萬二千多人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商品流通的載體,是集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工、貿小城鎮。地處萬開公路主幹道上,距縣城27公里,現因修南山隧道後,將成為開縣成的後花園,也是開縣的衛星城及南部的一大重鎮。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小華山下浦里河張家壩劉家大灣就是誕生元帥之地,這塊風水寶地,曾孕育過劉帥仗劍拯民的博大靈魂,這裡的河流,曾托起過劉帥擊水中流的偉岸身軀,這裡的山巒,曾雄峙過劉帥躍馬神州的堅定信念。趙家鎮因帥鄉而著稱,因市級小城鎮而聞名。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趙家鎮幅員面積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414畝(田15654畝,土20720畝),林地31000畝,轄34個村,1個居委會,386個社,52068人。這片熱土中的周都村,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小華山下浦里河張家壩劉家大灣就是誕生元帥之地(曾在劉帥逝世一周年後就被1987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沖毀,只有劉帥度過年輕的14個春秋的沈家灣目前還在),這塊風水寶地,曾孕育過劉帥仗劍拯民的博大靈魂,這裡的河流,曾托起過劉帥擊水中流的偉岸身軀,這裡的山巒,曾雄峙過劉帥躍馬神州的堅定信念。趙家鎮因帥鄉而著稱,因市級小城鎮而聞名
全鎮城鎮規劃區面積為2.5平方公里,現建成城區面積1.5平方公

趙家鎮趙家鎮
里,人口由原先6千人增至1.8萬人,公用設施,水、電、氣齊全,街道9條,水泥硬化路5條,公路、電視、程控電話村村通,城鎮發展戰略規劃已制定,工業徵用土地3千畝,現有工農業科技園區3個,黨委政府利用優惠政策,物美價廉的土地出讓,熱情服務,吸納引進資金1200萬,舉辦各種類型的企業31個,商業企業1150個,從業人員4700人,經營收入7500萬元,聯合稅利260萬元,自來水廠、幸福院、垃圾處理站、文教衛生、醫療網點、農貿市場、專業市場、車站、旅館均能滿足全鎮人民入學就醫,生活工作的需要。經過改革開放的20多年知識和財富的積累,鎮黨委、政府把建設小城鎮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抓住移民牽建的契機,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規劃,建設管理小城鎮,正成為工、農、商、貿、旅遊為一體的區域性中心,城鎮風貌英姿多彩。全鎮投入移民資金和社會資金6000多萬元,修建街道,架設標準的高低壓輸電線,安裝程控電話2000餘門,新建單位10餘個,私人建設400多戶,新栽綠化樹2000多株,安裝路燈70多盞,基礎配套設施基本形成,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分戶辦理手續,是趙家鎮小城鎮建設管理的模式,在"四統一分"下實"統建,聯建",保證了街道的整潔,環境的優美,實現了小城鎮建設的規範化,街面造型設施配套現代化,形象配套建設特色化,功能齊備,信息靈通,給趙家鎮帶來了經濟的大發展。
鎮黨委政府將嚴格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發展的原則,堅持以"發展才是硬道理"為動力,抓住移民遷建契機,努力推動城鎮化建設。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務實創新,使小城鎮建設在建築風格、質量、規模又上一個新的台階,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超常規發展,為把我鎮建設成為"開縣衛星鎮""縣城文化旅遊區"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成為重慶市示範小城鎮而努力。

發展生態農業

大力發展養殖業
"今年的豬肉價格可觀,我家餵養的10餘頭生豬,加上餵的魚,全年收入達到好幾萬元。"日前,長安村農民陳玉林盤算著自家的經濟收入樂呵呵地說,這得感謝黨委、政府實施的生態養殖,才使他走上了致富路。

"發展生態養殖,完全可以化弊為利,比如糞便可以養魚,可以發酵成沼氣,作為有機肥使用,要比使用化肥好得多。"趙家鎮黨委一負責人說。長安村通過示範戶和示範基地的典型帶動,積極探索發展"豬-沼-魚-塘"立體生態養

趙家鎮趙家鎮
殖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組村民趙昌傑,自2004年起承包了村集體6畝水域養魚,在魚塘周邊建圈養豬,形成了"豬-沼-魚-塘"立體生態養殖模式。

"通過豬糞入沼氣池,產生清潔的沼氣能源,供生活用,沼水直接排到魚塘餵魚,產生的沼渣用作柑桔肥料,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據趙昌傑介紹,他年出欄生豬300餘頭,產魚1萬斤,年產值可達到20萬元左右。

記者在趙昌傑的養殖基地看到,豬睡在隔板上,豬糞直接排到隔板下面,然後順著隔板下面的溝渠流進沼氣池。這裡的沼氣池全部在地下,露出地面的部分安裝了幾個沼氣接口,在這些接口處接上管道,就可以給養豬場的廚房、浴室以及豬舍供氣,平時做飯、沖涼、照明以及豬舍保暖全部靠這些沼氣,而另一部分沼渣則順著管道流入魚塘養魚。

趙家鎮趙家鎮
據趙家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為使全鎮生態養殖規模化、規範化科技化,黨委、政府低價提供種豬、魚花、育苗等,並派出畜牧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每一個大型的養殖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同時與信用合作社協作,幫助其解決資金方面的問題。

目前全鎮各種養殖大戶達到80餘戶,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的大戶有11戶,全鎮年出欄生豬5萬頭以上,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加400元左右。

沼氣燃料,保護環境
近年來,趙家鎮因地制宜,將生態畜牧養殖與農村沼氣工程結合起來。通過"改廚、改廁、改圈",初步實現了燃料沼氣化、村莊清潔化、院落美化等生態文明家園建設,改變了過去"砍柴做飯煙燻眼,糞水蚊蠅滿庭院"的狀況。

據介紹,為搞好沼氣工程建設,趙家鎮聘請有關技術人員到村里講課,每個行政村培養一名技術人員,具體負責

趙家鎮趙家鎮
選址、建池、安裝設備、調試等,鎮裡還多方籌措資金,幫助建池戶購買爐灶等,調動了民眾建沼氣池的積極性,目前趙家鎮有2000餘戶農民用上了沼氣。

"凡符合建設沼氣工程條件的養殖戶應全部建設沼氣池並使用沼氣,推行養殖業和種植業相結合、豬-沼氣-魚塘或豬-沼氣-果樹(農作物)相結合的生產模式。"趙家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鼓勵養豬場(戶)充分利用魚塘、農田等消納養殖廢料廢水,推行健康養殖、生態養殖。

"豬糞制沼氣,沼渣養魚,循環利用相當環保。"據長安村支部書記張昌傑介紹,豬糞輸進沼氣池,經過沼氣池發酵處理後,沼渣經過水浮蓮等水草過濾,再排進魚塘,充當魚的養料。"我們養豬場煮飯、點燈、燒熱水等,全部是用沼氣,非常方便。"張昌傑說,這樣既利用了資源,又保護了環境。

促進移民搬遷

落是移民搬遷政策
一是反覆宣講政策,轉變民眾模糊認識。工業園區B區涉及趙家鎮4個村、26個社,三峽移民296戶、1089人。鎮黨委、政府通過召開會議、書寫標語、發放資料、邀請A區代表現身說法等方式,向移民和拆遷戶廣泛宣講相關政

趙家鎮趙家鎮
法規,轉變民眾的模糊思想認識。

二是落實包戶責任,加大幹部工作力度。先後調整、充實了包戶移民幹部70餘人,利用“親情、友情加鄉情”做工作,由責任幹部包戶,對重點戶分別落實一名黨委領導負責。責任幹部深入移民戶,為移民戶搶收搶種排憂解難,獲得移民戶的理解

三是統籌協調,積極配合園區辦開展各種基礎工作。目前,已完成552戶移民和拆遷戶房屋覆核、第一批徵用土地的報批手續、月耳安置區和修建性詳規、園區內涉及的專業設施調查,附作物調查已完成23個社。
“三扭”“三逼”“三拆”促移民搬遷
從攻堅大隊及責任幹部層面,工作方法上注重“三扭”:一是緊緊扭住工作對象——移民。白天扭,晚上扭;家裡扭,坡上扭;扭戶主,扭家庭成員。通過“扭”感化移民,觸動移民。二是扭上級領導。多向縣、鎮領導匯報

趙家鎮趙家鎮
工作,反映情況,疏理問題,溝通信息,爭取支持,解決移民工作中的難題。三是扭部門。移民工作中涉及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出面解決或及時落實的,坐著等答覆,緊跟求落實。
在工作措施上實施“三逼”:一逼移民責任幹部。給定的移民工作量是責任幹部的政治任務,無任何價錢可講,無任何退路可尋,吃淨啃完這塊硬骨頭,乃唯一選擇。通過幹部間比、趕、幫、超和領導經常性督查,緊逼幹部責任落實,任務落實。二逼移民加快進度。給移民亮底牌,向他們作最後通牒,三個搬遷時間槓子,沒商量餘地,必須早作搬遷打算,加快建房進度,如期完成搬遷。三逼包工頭上足工匠和機具,晝夜施工,完成契約工期,確保移民搬遷順利推進。
在工作步驟上加快“三拆”:一是加快線下移民房屋拆除。二是加快舊集鎮功能拆除。搬遷農貿市場,阻斷萬開老道,搗毀市政水電設施等。三是拆老集鎮人氣、商氣。實現人往水上走,房往線上搬,徹底破舊立新。

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

11月19日,開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宣講報告團第三場宣講報告在開縣趙家初級中學會議室舉行,來自趙家鎮機關幹部、鎮屬單位負責人、中國小教師共170餘人聽取了近三個小時的精彩宣講報告,宣講報告會在全鎮廣大幹部民眾中產生了強烈反響
宣講報告會由趙家鎮黨委書記李遠國主持,縣委十七大精神宣講報告團成員、縣委宣傳部宣教科長張立軍同志就黨的十七大主題、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目標任務、黨的自身建設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等六個專題分別進行了深入淺出、全面系統的宣講。“張科長對十七大提出的‘生態文明’進行了很好的宣傳和講解,作為非公

企業人士懂得了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良好環境對企業發展和國家長遠利益統籌兼顧的緊迫性和現實意義”,重慶市帥笑工貿公司負責人聽了報告後如是說。
宣講會上,趙家鎮黨委要求全鎮各村(居)、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要借縣委宣講團宣講的良好契機,層層做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宣講學習輔導工作,真正讓十七大精神走進千家萬戶,讓每個人入腦入心。要採取院壩會、田間輔導、標語、專欄、印發資料等形式多樣的宣傳,迅速掀起學習十七大、宣傳十七大、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抓學習貫徹。要抓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解決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民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要學以致用,注重實效。要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動力,進一步推動移民攻堅、工業園區(B區)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要加強督導,反饋信息。善於發現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中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和典型經驗,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真學、勤學、互學,個個爭先、創優、向上的濃厚氛圍,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