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興鄉

崇興鄉

崇興鄉位於重慶市豐都縣的南部,是亞熱帶內陸氣候,距離豐都縣縣城52公里,面積54.2平方公里,總人口19231人,總戶數5161戶。轄15個村,1個居委會。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崇興鄉崇興鄉
崇興鄉境內商貿、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文化娛樂等一應俱全,尤其獨具特色的木製品加工業形成了較大規模。社壇鎮通過招商引資,2008年轄區內的龍頭企業有豐聯絲綢有限公司、豐都縣江東教學設備廠、豐都縣中康食品廠、涪陵龍風家具廠社壇分廠、豐都縣社壇頁岩磚廠等,其產品暢銷重慶、成都、武漢、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有的產品出口日本等南亞國家。

崇興鄉地域屬淺丘地帶,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素有川東“糧倉”之類譽。初步形成了蠶桑、果菜、蓄牧三大農業支柱產業格局。有榮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金獎的豐都紅心柚基地村8個,栽植紅心柚7500畝,其中占地1000畝的精品花園1個;蠶桑基地村9個,桑林面積達15000畝,其中占地300畝的高標準“兩種”蠶桑示範園1個,渝黃一號”油菜基地5000畝;畜牧特色經濟大戶119戶,全鎮年出欄生豬4萬頭,小家禽5萬隻,占地300畝的平安農業綜合開區初具規模

崇興鄉將在豐都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站在新的起點,搶抓戰略機遇,最佳化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突出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有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城鎮建設

崇興鄉崇興鄉
強化責任落實崇興鄉及時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種糧綜合直補與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做好農戶分戶申報數據的審核工作,並明確了具體的辦公人員。

強化輿論宣傳2008年5月5日召開了班子成員會,傳達了上級的會議精神,充分認識了種糧綜合直補與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工作的連續性。2008年5月6日召開村文書會,對填表說明、兌現程式及相關要求進行了培訓,保證工作有條不紊地有序開展。通過貼標語10條、辦專欄3期,設諮詢監督電話2部等方式,廣泛宣傳種糧綜合直補與水稻良種推廣補貼政策,鼓勵糧農多產優質糧,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增收。

強化措施到位將種糧綜合直補與水稻良種推廣補貼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實行駐村領導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嚴格獎懲逗硬。要求各村採取召開社長會、村民代表評議會、公布舉報電話等措施,如實主動申報種糧面積,做到種糧農戶面積申報不重戶、不漏戶,數據真實準確。直補分戶申報表經鄉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會審後,交還各村在村務公開欄公示,公示無異議再由鄉財政所和農業服務中心在農民補貼軟體中進行直補登記。

強化矛盾排解實行種糧綜合直補與水稻良種推廣補貼息訪工作制度,對水庫占地、場鎮征地占用等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妥善處理。積極受理民眾投訴舉報,及時調查和化解直補工作中的矛盾,確保此工作順利開展。

作風建設

崇興鄉崇興鄉
一是帶頭盡忠守職。凡事要用心乾、細心乾、耐心乾,力爭做到不出任何差錯;凡大事、難事要勇於擔當,不迴避矛盾,不逃避問題,知難而進,敢於挑戰;凡要求民眾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並帶著民眾一起乾。

二是帶頭勤奮學習。帶頭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做到政治頭腦清醒;要加強領導藝術學習,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和預見性。每月組織2次以上的全體幹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組織黨員學習,觀看電教片。

三是帶頭髮揚民主。充分發揚集體的智慧,做到集思廣益,不搞獨斷專橫;充分依靠民眾的力量,做到民主與集中有機的結合。不定期的和民眾交心談心,及時掌握近期的問題,便於在黨委會上拿出來討論以便及時解決。

四是帶頭維護團結。堅決執行黨委集體的決定,成員之間相互支持、諒解,形成同心同德的工作格局;講寬容、講配合,達到思想上合心,行動上合拍,從而產生巨大的工作凝聚力

五是帶頭清政為民。發揮務實的工作作風,保持一身清政的良好形象;要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真正為人民民眾辦幾件好事、實事。每周下鄉數不少於3次,保持和各村乾群經常溝通聯繫,隨時把握各村社2008年的工作動態。

黨建工作

崇興鄉崇興鄉
隨著統籌城鄉的不斷深化,鄉鎮黨建工作已成為基層組織承上啟下、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是落實中央到地方各項政策的重要依託。加強鄉鎮黨建工作已成為基層組織發展的重要任務。

加強鄉鎮黨建工作,不僅是擴大黨建覆蓋面、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的重要舉措,更是黨組織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履行維護、參與、建設、教育四大社會職能,充分發揮組織、引領、服務和維護黨員權益四大作用,實現黨建自身作為的基礎。

如何加強建設,確保發揮作用。豐都縣崇興鄉人民政府,面對新時期複雜多變的經濟、社會、人文、自然環境,實踐啟迪,應注重:理論指導立黨,協調引導建黨,綜合實力強黨,在鄉鎮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建的領率”作用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抓好理論創新有利於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服務為民的綜合實力,為推動黨建工作強基礎、增合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以農民為主體的隊伍最複雜、最龐大,社會經濟結構和經濟關係不斷變化,給鄉鎮社會管理帶來許多新問題,崇興鄉必須清楚認識加強鄉鎮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永葆黨的執政地位。通過不斷健全鄉鎮黨組織網路體系,把大量年輕的優秀的中青年吸收進來,為推動基層黨的建設和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凝聚強大而集中的社會力量。構建社會和諧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隨著鄉鎮經濟社會的發展日趨多元化、複雜化,黨建工作在協調、溝通、化解處理各類問題時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促進鄉鎮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維護政治穩定、構建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鄉鎮黨建工作的中心在基層、重心在基層、信心也來自基層。搭建好鄉鎮黨建工作平台,不僅可密切幹部和民眾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加強幹群之間的合作發展,形成上下互動的運行格局,以共建、共享、共富推進黨的偉大事業健康發展。

加強協調,注重引導,是鄉鎮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實際工作中,應加大工作協調力度,加強與黨委、政府、人大的聯繫配合,從源頭參與、綜合協調上為基層組織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創造輕鬆和諧的良好氛圍。實現黨建工作對黨委、政府工作的協調、融合、發展,形成“黨建帶三建,三建促黨建”的互動局面。加強服務、保證投入,落實鄉鎮黨建工作有辦公場所、有規範制度、有基層組織工作記錄、有活動等一系列的規劃化建設。

綜合實力強黨,鄉鎮黨建工作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重點服務全局,結合實情有分階段、分步驟、有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實踐中,豐都縣崇興鄉人民政府的黨建工作著力圍繞一條主線(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抓住兩個重點(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組織保障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推進三項建設(幹部隊伍和領導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

一是抓好各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發展新黨員工作,做到對黨員的培養發展注重:優選年紀輕、思想政治素質好;掌握2門以上的農村實用技術;具備善於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能力;自己家裡經營管理有一定規模的種、養產業,並能帶領周圍民眾共同創業。同時,把有一定技能的女黨員作為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各村形成“產業強支部、黨員帶頭富、農民增收入”的發展氛圍。二是把黨建工作與政府工作的相互融合,在全面做好政府工作的同時,深入推行“支部抓面、黨員帶點”的工作模式。各村黨組織務必做好做實民眾的思想工作,加大“以人為本、依法維權”的宣傳工作,對民眾信訪、上訪、群訪等,建立合法、有序、理性的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在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中,協調關係時應把握“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雙贏、和諧穩定”,嚴格把好“第一道關口”,有效推行人民調解制度。三是廣泛開展“送溫暖工程”活動,實施黨建“品牌”工作創優。認真履行“黨員心聲第一知情人”、“幫助困難黨員第一責任人”職責,形成以鄉黨委幫扶為“面”,村黨支部幫扶為“線”,工作小組幫扶為“點”的黨建幫扶格局,盡力把工作延伸到每個層面,為黨員排憂解難。

鄉鎮黨建工作的模式很多,它需要崇興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加強鄉鎮黨建工作,有利於加強黨委、政府工作的領導,有利於展現優秀黨員的先進性,有利於發揮基層組織建設在穩定社會的特殊作用,有利於提高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有利於塑造新時期黨委班子的良好形象。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鄉鎮黨建工作在協調關係、維護權益、構建社會和諧中的基礎性、特殊性、關鍵性作用會更加明顯,鄉鎮工作要乾出成績,就必須重視並加強黨建工作,切實把黨建工作貫穿一切工作始終,發揮它統領、幫帶、輻射的作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心為民所系”。

相關措施

崇興鄉崇興鄉
一是傳達政策零折扣組建領導小組,及時召開黨政班子成員、全體幹部職工、村三職幹部、各企事業單位安全責任主體等四個層次會議,不折不扣地傳達貫徹縣委、縣政府及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檔案、會議精神,營造內緊外松的氛圍。

二是排查矛盾零空白堅持“誰主管、誰負責”、“一崗雙責”的原則,加大對當前的民眾性事件、民眾的訴訪要求,長訪人員的相關情況的排查力度,對排查梳理出的12類問題,落實相應的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員進一步深挖細查。

三是接訪工作零缺位建立領導接訪工作值班制度,嚴格落實掛牌公示、領導坐班責任。接訪人員採取現場接訪、帶案下訪、重點案件和問題約訪等方式,接待來訪民眾,通過溫暖的語言、耐心的傾聽,認真的記錄、細緻的解釋,認真積極妥善處理好每一件來訪事項。

四是穩控對象零干擾對長訪、重訪人員作為重點穩控對象,排除一切可能幹擾,實施兩獎一報告一監控制度,實現鄉、村、社三級穩控聯運機制,確保信息暢通且共享。

五是解決問題零距離針對民眾反映的訴求問題,採取面對面的方式,在處理上嚴格按照不突破政策和法律的原則,多策並舉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對民眾的訴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給來訪民眾明確解決時限;對一時不能解決的,認真做好疏導教育工作。2008年,對排查梳理問題已解決8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