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光腥黑穗病菌

小麥光腥黑穗病菌(拉丁名:Tilletia foetida)為黑粉菌目、腥黑粉菌科、小麥光腥黑穗病菌屬。可引起小麥腥黑惠病。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麥光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發時只生出一根原菌絲,而內壁發生多處消解。原菌絲含有多個細菌核,並有脂肪粒,核糖體,糖原和線粒體等。原菌絲頂端可形成8個擔孢子,並橋接形成“H”型菌絲。

識別特徵

孢子生於子房內,外包果皮,與種子同大。孢子球形至橢圓形,有時候長圓形至多角形,淡灰褐色至欖褐色,平滑,有腥臭。

保護及保存現狀

人工保存

主要用途和價值

可引起小麥腥黑惠病。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野生馴化

家養/栽培

水生陸生

陸生

瀕危等級

無危

菌物界(五)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