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雲芝

單色雲芝

單色雲芝(學名Coriolus unicolor)又稱齒毛芝、單色革蓋菌、單色下皮黑,為多孔菌科、雲芝屬。我國分布廣泛,生於樺、楊、柳、花楸、稠李、山楂、野蘋果等樹的伐樁、枯立木、倒木上。可供藥用、子實體含有多糖等抗癌物質。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單色雲芝單色雲芝

拉丁學名:Coriolus unicolor (L. : Fr.) Pat.
中文別名:齒毛芝、單色雲芝、單色革蓋菌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雲芝屬

形態特徵

實體一般小,無柄,扇形,貝殼形或平伏而反卷,覆瓦狀排列,革質。菌蓋寬4-8cm,厚0.5cm,往往側面相連,表面白色,灰色至淺褐色,有時因有藻類附生而呈綠色,有細長的毛或粗毛和同心環帶,邊緣薄而銳,波浪狀或瓣裂,下側無子實層,菌肉白色或近白色,厚0.1cm,在菌肉及毛層之間有一條黑線,菌管近白色、灰色,管孔面灰色到紫褐色,孔口迷宮狀,平均每毫米2個,很快裂成齒狀,但靠邊緣的孔口很少開裂。擔孢子長方形,光滑,無色,4.5-6μm×3-3.5μm。

生態習性

生於樺、楊、柳、花楸、稠李、山楂、野蘋果等樹的伐樁、枯立木、倒木上。

分布地區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江蘇、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江西、福建、新疆、西藏等。

經濟用途

可供藥用,子實體含有抗癌物質。對小白鼠艾氏癌以及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此菌為木腐菌,使侵害部位木質呈白色腐朽。常出現在木耳香菇段木上,影響其產量,視為“雜菌”。

多糖的結構研究

單色雲芝單色雲芝

單色雲芝子實體經熱水煮提、乙醇沉澱得到粗多糖,經乙醇分級、蛋白酶法和Savage法聯合脫蛋白、凝膠柱層析方法純化得水溶性多糖CUP,經凝膠柱層析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CUP為均一多糖,分子量為1.3×104D,經乙醯化和氣相色譜分析其單糖組成為葡萄糖。CUP經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13CNMR等方法分析,確定其分子結構為:多糖CUP中主要連線方式為(1→3)連線葡萄糖(44.8%),包括多數β-(1→3)葡萄糖和少量α-(1→3)葡萄糖兩種,其它連線方式包括α-(1→4)葡萄糖(11.4%),β-(1→6)葡萄糖(8.0%),(1→4,6)葡萄糖(15.7%),末端(1→)連線葡萄糖(20.2%)。

菌物界(五)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