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山鎮

小湯山鎮

小湯山鎮位於北京龍脈之上,素有“溫泉古鎮”之美稱。

基本信息

城鎮概況

小湯山鎮小湯山鎮

小湯山鎮位於昌平衛星城東南10公里,南距亞運村17公里,東距首都機場16公里,鎮域總面積70.1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人。全鎮轄24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轄區內中央、市、區屬單位70餘個。

2004年,小湯山鎮的各項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調整最佳化農業、鞏固提高工業、大力發展三產、加快城鎮建設,突出抓好30項重點工程和10項為民辦實事工作。鎮財政補助19萬元為全鎮24個村1.9萬人入了大病統籌。本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2.2億元,同比增長13%;人均勞動所得7865元,同比增長9.2%;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1億元,同比增長17.7%;企業總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27%;上繳稅金1.05億元,同比增長29.2%。全年接待遊人20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4億元。

小湯山鎮歷史悠久,尤以地熱溫泉而享有盛名,亞洲最大、中外名機最多的航空博物館就座落在小湯山鎮內,1994年,分別被北京市政府以及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小城鎮建設試點,1995年又被國家體改委等11個部委確定為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為小湯山鎮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在三、五年內把小湯山鎮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市場活躍、經濟繁榮、特色突出的城市化、現代化、社會化、園林化的新型小城鎮。

行政區劃

小湯山鎮小湯山鎮

2006年,轄3個社區、24個村委會:市場街社區、行政區社區、大東流社區小湯山村、尚信村、講禮村、馬坊村、官牛坊村阿蘇衛村、葫蘆河村、大柳樹村、大湯山村、後牛坊村、大東流村、土溝村、酸棗嶺村、前藺溝村、後藺溝村小東流村、常興莊村大赴任莊村小赴任莊村、赴任辛莊村、南官莊村、賴馬莊村、西官莊村、東官莊村

地理概況

小湯山鎮小湯山鎮龍脈大酒店
小湯山鎮位於北京龍脈之上,西距昌平衛星城東南10公里,南距亞運村17公里,東距首都機場16公里,鎮域總面積70.1平方公里。全鎮轄24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轄區內中央、市、區屬單位80餘個,總人口4.2萬人。

小湯山鎮具有三大獨特的比較優勢:

一是地熱資源豐富。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北京市小湯山地熱田地下熱水資源評價報告》顯示,按深度2000米、井出水溫度大於40°C圈定,全熱田面積總計86.5平方公里。小湯山曾是北京平原地區唯一有天然溫泉的地區,有9處天然溫泉出露於大、小湯山山麓,最高泉水溫度5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泉水逐步消失,轉入鑽井開採利用。熱田內地熱井最高出水溫度70餘度,位於熱田中部常興莊以南地區。在86.5平方公里範圍內,按深度3000米計算,熱田儲存的熱量相當於6.5億噸標煤的發熱量。如果按每年熱水位平均下降1.5米計算,則可開採量為每年437.2萬立方米,是北京平原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為優越的地區。

二是區位優勢明顯。

交通便捷,立湯路縱貫南北,沙順路橫穿東西,六環路穿境而過,鎮域內有市級、區級、鎮級骨幹公路30餘條。912、845、803、949等多次公車直達北京市區。基礎設施健全,除具有較完善的道路交通外,還有日處理10000噸的污水處理廠,阿蘇衛垃圾填埋場,現代化中學,市級優秀文化廣場等。

三是自然環境優美。

鎮域內兩座突起的大湯山和小湯山。溫榆河水系的八條主要支流自西向東流經我鎮。全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35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到53%,農田林網化率達到96.1%,鎮域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54平方米。目前,全鎮獲得市級花園式單位的有20家,占庭院在2000平方米以上單位的71%,達到了園林式小城鎮的要求。

歷史文化

小湯山鎮小湯山
溫泉古鎮小湯山,有著深厚的溫泉文化底蘊。公元2005年11月,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小湯山溫泉有文字記載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就有“濕水又東,經昌平縣,溫水注之,療疾有驗”的記載;元代,朝廷視小湯山的溫泉如“聖湯”;小湯山溫泉用於醫療洗浴, 早在《大元一統志》上就有記載。明清時代,小湯山被闢為封建帝王的寰游禁地;乾隆皇帝在此修建了湯泉行宮,並御筆題詞“九華兮秀”。慈禧太后浴池遺址至今猶存。

在小湯山療養院內保留著慈禧浴池的遺址和乾隆御筆“九華兮秀”的字跡。民國年間,建有湯山公園,抗戰時期遭戰火劫難。新中國成立後,在此建有小湯山療養院,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多次到此視察。大文豪郭沫若游小湯山時,曾即興賦詩一首《念奴嬌·詠此泉·小湯山》

經濟發展

小湯山鎮小湯山航拍圖
1994年,小湯山鎮被確定為北京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5年被確定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確定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試點,2003年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鎮”的光榮稱號,2004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和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1887個重點鎮之一,2005年,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和被國家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授予“創建全國文明鎮工作先進鎮”的光榮稱號。

在國家、市、區有關領導及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下,小湯山鎮按照“發揮優勢、用好政策、注重實效、形成特色”的指導思想,“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建設方針,“基礎工作起步,加大招商力度、第三產業引路、完善政策上路、建設管理同步、兩大文明兼顧”的工作思路,通過採取“調整最佳化農業、鞏固提高工業、大力發展三產、加快城鎮建設”的措施,使全鎮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1億元,同比增長17.7%;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2.2億元,同比增長13%;企業總收入完成6億元,同比增長27%。人均勞動所得7865元,同比增長9.2%。稅收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29.2%,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溫泉資源

小湯山鎮小湯山
地質勘探地質構造分析表明,小湯山地區地熱資源極為豐富。以小湯山為中心,方圓三十公里內均有地熱水。地熱水的深度在各區域內深度不等,大約為150-1400米,以小湯山為最淺,不足百米。地熱水由於區域和深度不同,水溫也不同,大部分在40-50℃,以小湯山中心區為最高達55-64℃。

正因為溫泉水中含有以上多種微量元素和少量放射性氣體,故而有很高的醫療價值。經小湯山康復醫院多年臨床治療證明,對皮膚病、關節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有特殊療效,對運動損傷等也有較好的輔助療效。民間流傳“洗桃花浴”可治百病之說。據北京地熱水對人體健康影響科研協作組研究測定,小湯山人三項免病球蛋白、血鈣、植物向凝素均高於不接觸地熱水的人。可見地熱水同時具有強身健體、護膚養顏、延年益壽之功能,故被讚譽為“一盆金湯”。

小湯山地熱資源從20世紀50年代開發利用於醫療康復和生產、生活領域。20世紀80年代引用於種養殖業及賓館服務業。20世紀90年代延伸到康復療養、旅遊度假、房地產業。地熱資源作為一種節能、無污染的高效能源,有著可觀的開發利用前景。

溫泉成因

小湯山鎮小湯山
小湯山地熱田在構造上處於北西向的南口—孫河斷裂與北東向的黃莊—高麗營斷裂交匯以北的三角地帶。這兩條斷裂構造形成了小湯山地熱田西南和東南邊界,其西南與沙河地熱田相鄰,東南與後沙峪地熱田相鄰。除此之外,熱田內還發育有多條小規模的斷裂,這些斷裂均形成於燕山期,時代新、活動性較強。經過多年的地熱地質工作,證明了活動性深大斷裂將地下深部的熱傳遞到淺部,構成了小湯山地熱田明顯的地熱異常。古生界灰岩和中上元古界白雲岩為本熱田的熱儲層,眾多斷裂構造控制了熱田內地層的分布、埋藏厚度及地熱水的分布範圍。

小湯山地熱田受區域地質構造的影響,斷裂發育,為深部熱源向淺部運移提供了通道,是地熱田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經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熱鑽井資料證實,熱田內發育的主要斷裂有:阿蘇衛—小湯山鎮斷裂、後牛坊—小湯山鎮斷裂、大柳樹—葫蘆河斷裂、常興莊—後藺溝斷裂、電信療養院—後藺溝斷裂、於家墳斷裂、尚信斷裂和葫蘆河北斷裂;熱田邊界為南口—孫河斷裂和黃莊—高麗營斷裂。

放射性同位素碳-14測年樣品在小湯山熱田採集了5個,即屬於霧迷山組熱儲的湯熱2和湯熱20,屬於鐵嶺組熱儲的湯熱4,以及屬於寒武系熱儲的湯熱8和湯熱16。這些樣品的碳-14年齡測定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年齡值的分布在平面上呈現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加的趨勢,位於最西北的湯熱2井熱水年齡略大於2.4萬年,在其東南的湯熱20井和湯熱4井熱水大於2.6萬年,然後熱田偏南部的湯熱8井大於2.8萬年,其更南的湯熱16井熱水年齡大於3萬年。

在3個熱儲間熱水年齡的分布沒有突變,而呈逐漸過渡關係,以霧迷山組熱水的年齡最小,鐵嶺組熱水居中,寒武系熱水的年齡最高。這是符合地下熱水以深部為源、從霧迷山組逐漸向上運移的規律的。

小湯山地下熱水的年齡超過了2.4萬年至3萬年,這充分反映了地熱水是十分珍貴的地下礦產資源。

地熱水質

小湯山鎮小湯山
小湯山地熱水為重碳酸鈉鈣、部份為重碳酸硫酸鈉鈣型水,PH值在7.38-7.94之間,溶解性總固體量在每升400-500毫克之間,其中氟含量每升5.04-8.70毫克之間,達到醫療熱礦水“命名礦水濃度”標準;偏矽酸含量每升在23-59.79毫克之間,也達到了醫療熱礦水“命名礦水濃度”標準,屬氟、偏矽酸醫療熱礦水,具有醫療熱礦水開發利用的水質條件。

在小湯山熱田86.5km的範圍內,分布著3個層位的熱儲:薊縣系霧迷山組、鐵嶺組和寒武系熱儲。霧迷山組熱水含Na、HCO3最多,含Ca、SO4最少。寒武系熱水與之完全相反,相對而言含Na、HCO3最少,含Ca、SO4最多。鐵嶺組熱水處在兩者中間。概括來說,霧迷山組熱水的陽離子更趨熱水特性,即Na最多、Ca最少;但寒武系熱水的陰離子更趨熱水特性,即SO4最多、HCO3最少。

截止2004年底,小湯山地熱田已鑽地熱井71個,其中:現用生產井41個、待用井21個、觀測井2個、回灌井3個、廢井4個。年平均開採量達377.5萬立方米。其中供暖用量每年75.3萬立方米,占20%;洗浴用量每年15.2萬立方米,占4%;醫療用量每年16.7萬立方米,占4%;生活熱水用量每年45.1萬立方米,占12%;休閒娛樂用量每年29.5萬立方米,占8%;農業種植溫室用量每年104.4萬立方米,占28%;水產養殖用量每年91.2萬立方米,占24%。累計開採量已達7358.76萬立方米,是北京地區地熱資源開採量最大、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綠色農業

小湯山鎮小湯山科技農業園區
21世紀初,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自然、嚮往綠色”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時尚。綠色觀光農業作為一種新的事物,散發的蓬勃生機已經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小湯山農業園自2000年建園以來,歷經七載,已建設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農業考察、科普教育、溫泉療養、特色餐飲、種植採摘、安全蔬菜生產於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

高新品種展示溫室內利用電腦技術有效的控制溫度和濕度,通過立柱式栽培、牆體栽培、管道式栽培等多種栽培方式,採用岩棉、泥碳等基質種植了多種特色果蔬,如紫背天葵番杏、葉甜菜、人參果、巨型南瓜等。其中最吸引人們目光的是幾株水培番茄,每株可結果10000—12000個,單果重達250克左右,即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及科技含量,也是餐桌上的佳品。 

打破地域的局限,興建了集觀賞與休憩於一體的園林植物園,從南方引進的各種植物長勢良好,真正實現了“南樹北栽、南花北開”。

昌平區行政區劃

昌平區轄2個街道、5個地區、10個鎮,區政府駐城北街道。
街道

城北街道 | 城南街道

地區南口地區 | 馬池口地區 | 沙河地區 | 回龍觀地區 | 東小口地區
陽坊鎮 | 小湯山鎮 | 南邵鎮 | 崔村鎮 | 百善鎮 | 北七家鎮 | 興壽鎮 | 長陵鎮 | 流村鎮 | 十三陵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