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

現代地球物理組織採用地球物理的廣義定義:地球物理除研究地球和它空間環境的物理問題外,還包括:冰和雪的流體循環,海洋的液體動力學,大氣,電和游離層,磁球的磁性,太陽-地球的關係,月球和其它行星的類似問題。

地球物理學就是以地球為對象的一門套用物理學。這門學科自20世紀之初就已自成體系。到了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發展極為迅速。它包含許多分支學科,涉及海、陸、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學、地質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
作為一個天體來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是分不開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結構和發展時,地球物理學又和地質學有很密切的聯繫。但地球物理學所探討的範圍遠不止此,它還包括研究地面形狀的大地測量學,研究海洋運動的海洋物理學,研究低空的氣象學和大氣物理學,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際空間物理學,研究地球本體的固體地球物理學(或叫做地體學),還有一些較小的分支,如火山學、冰川學、大地構造物理學等等。這些學科中,有的又各有獨立的分支。人造衛星出現後,地球物理現象的觀測擴展到了行星際空間。行星物理學是地球物理學的一引伸,但它所要解決的問題,離地球越來越遠了。
地球物理學,如果狹義的理解,指的就是固體地球物理學。這一般又可分為兩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現象和一般原理的叫做普通地球物理學,利用由此發展出來的方法來勘探有用礦床和石油的,叫做勘探地球物理學(或物理探礦學)。套用於工程地質勘探、工程檢測的發展為工程地球物理學,套用於環境探測和監測及環境保護而形成的環境地球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形成了獨立的分支學科:地震學、重力學、地電學、地磁學,還有正在發展可能形成地熱學。(雲南省地球物理學會 胡家富提供)

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介紹及主要課程:

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相關的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掌握地球深部構造、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重力學、地磁學、地電學)、地球物理觀測、地質學、連續介質力學、計算機及信息處理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野外地質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學習時間為期四年。

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相關的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安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同濟大學, 武漢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長江大學,雲南大學,大慶石油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