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簡稱:物化探所),是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中國專門從事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學套用研究的專業研究所,同時也是科技部批准組建的“國家現代地質勘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簡稱:物化探所),是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中國專門從事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學套用研究的專業研究所,同時也是科技部批准組建的“國家現代地質勘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任所長、法人代表朱立新教授,名譽所長謝學錦院士。

概況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1957年9月創建於北京,是國土資源部直屬的最大的物探化探專業技術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365人,其中高級科技人員129人,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125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60多人,其中博士後、博士和碩士64名,中科院院士1人。截止2004年底,固定資產4400萬元,資產總量超億元。

現持有國家或部門核發的甲級資質證書有:《工程物探甲級單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甲級勘查單位資質證書》、《地質勘查資格證書》(地球物理勘查甲級和地球化學勘查甲級),1998年通過了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物化探所擔負著推動中國物探化探兩大學科套用基礎理論研究、新方法新技術研究與開發的任務,同時也是地質勘查行業高技術的集散地和幅射源。擁有各類先進的物探儀器和分析測試設備,為物化探科研和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保障。方法技術包括空中(航空)、地面、(水)上、地下(井中)等物探勘查技術和國際領先的岩石、土壤、水系沉積物、地氣、植物、環境等化探勘查技術。物化探研究所集研究、開發、勘查於一體、技術方法齊全,人才薈萃、裝備精良,在中國地勘行業學術地位舉足輕重。

建所40多年來,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如斜磁化理論的普及套用、激電方法技術研究及在全國的推廣、大比例尺高精度全國重力圖件的編制、全國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方法研究及推廣、中小比例編圖、標準物質研製、勘查地球化學元素分析方法研製及樣品分析等一批優秀的成果,在推動了物化探學科的發展中起到了開拓性作用。承擔的國家攀登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部門重點等科技項目超過千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6項,獲原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00多項,獲全國性和地方性成果獎數十項,為中國物探化探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1年,在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方案中,物化探所被國家定位於“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並於2004年底通過了由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聯合組織驗收。進入國家基礎研究創新隊伍,以承擔套用基礎性創新研究任務,瞄準物化探學科發展的前沿,不斷的推出原始創新成果,推動物化探學科的發展,並積極做好國土資源部地質“野戰軍”組建準備工作,為國家地質工作和國土資源大調查提供技術支撐。

物化探所是全國擁有地球化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近50名,是中國地質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化探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

科研開發與主要服務領域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 礦產資源勘查

● 油氣資源勘查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查

● 地熱資源勘查

● 環境地質、城市穩定性評價

● 地質災害調查、預警

● 工程勘查和評價

● 工程檢測與監測、地質測繪

● 地球化學標準物質研製

● 相關的新方法新技術、新儀器設備研製

● 物化探數據處理與解釋軟體研製

● 測定各種岩石、土壤、水系沉積物、植物及水中從常量、次量、微量、痕量到超痕量幾十種(最多76種)元素的配套分析系統及質量監控系統

物化探方法與技術

航空物探: 航空電法/航空磁法

地下物探:井中瞬變電磁/井中電磁波/井中聲波/井中電視/PS測井/多參數綜合測井等

地面物探:高精度重力/磁法測量、各種電法測量、淺層地震測量、地質雷達測量、樁機檢測、管線檢測、沉降監測等

海洋物探:測深/多波束測深、側掃聲納、多譜勒洋流剖面測量、海上地震測量、海洋磁測、海底高精 度重力測量等

化探: 區域化探、礦區化探、環境與農業化探、深穿透地球化學氣體地球化學測量、地電化學和水化學測量、地球化學元素 分析測試、標準物質研製等。

院士簡介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謝學錦院士

謝學錦院士:中國勘查地球化學創始人,國際著名勘查地球化學家,先後擔任國際地球化學填圖計畫指導委員會委員和分析方法委員會主席,國際勘查地球化學雜誌副主編。發表中英文論文近百篇,專著兩部。有40餘篇論文被SCI收入。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地礦部一等獎一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他提出了多項原創性思想和理論,使中國的區域地球化學勘查和地球化學填圖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研究中心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儀器

電法研究室

電法研究室致力於地面有源電磁法和航空電磁法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套用研究,主要開展瞬變電磁法(TEM)、地—井瞬變電磁三分量測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激發極化法(IP)、高密度電阻率法、三頻航空電磁法等電磁法的科研與勘查,以及高溫超導磁強計、三頻航空電磁儀、瞬變電磁儀等電磁法儀器的研製與開發,並擁有美國Zonge公司的GDP多功能電法儀、加拿大Crone公司的數字PEM瞬變電磁儀以及地-井瞬變電磁三分量測井系統和中國自主研製的三頻航空電磁儀等電磁法儀器設備。目前正承擔多項地質大調查和市場勘查任務。

主要研究方向:時間航空電磁系統、三分量高溫超導磁強計研製及套用、瞬變電磁儀研製、電磁法二維三維正反演、三分量瞬變電磁數據處理與解釋系統、危機礦山深部找礦物探方法技術研究。

電磁綜合研究室

電磁綜合研究室主要從事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的地球物理電磁法多參量大深度高解析度對地探測技術研究、方法技術的示範推廣研究、套用研究。研究開發及套用的方法技術有:陣列天然場電磁法技術(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同步自然電位)、人工場激電技術(時域激電相位激電頻譜激電)、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技術等。

本室擁有自主研製開發居國際領先水平的陣列天然場電磁法技術裝備(CLEMP-C)、混場源電磁法技術裝備(DEM-Ⅲ)、陣列電磁法激電技術裝備(DEM-IP-Ⅱ),以及最新引進的美國Zonge公司GDP32Ⅱ多功能電法系統。

上世紀80年代,利用從法國引進的地磁差分測深儀及大地電磁測深儀參與我國深部地球物理大剖面研究;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國家攻關及部局院項目的支持下,自主開發研究陣列式天然場電磁法探測技術、混場源電磁法探測技術,並運用研究開發的技術裝備,在多個不同類型的礦區開展了試驗套用,取得良好的找礦效果。實踐表明,自主開發研究的陣列技術系統具有多參量大深度的綜合探測優勢,適宜於中國不同地貌景觀及複雜地質條件下的資源勘查

本室對引進的GDP多功能電法系統在充分的試驗研究及經驗積累基礎上,分別在甘肅內蒙古等地的礦產勘查及北京、浙江等地的地熱勘查中廣泛套用,其套用效果顯著,得到用戶單位的好評。

主要研究方向:從事高分辨大探測深度的多參量電磁法探測技術創新研究和套用研究,承擔國家及行業和地方的資源勘查與評價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