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唯一的從事礦產資源研究的專業研究的科研機構。同時承擔礦產資源地質專業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現設兩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點,8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唯一的從事礦產資源研究的專業研究的科研機構。同時承擔礦產資源地質專業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現設兩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點,8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

基本介紹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研究所在職人員174人,其中科技人員110人,有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宋叔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陳毓川裴榮富等在內的研究員46人,副研究員4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5人,具有博士學位研究人員46人,碩士學位25人,在站博士後8人。
現設科研機構為:4個研究室、2個重點實驗室(其中一個為研究中心、一個內含五個專業實驗室)。

4個研究室分別是:金屬礦產資源研究室、海洋資源與非金屬研究室、資源環境與利用研究室、成礦遠景區劃研究室。

2個重點實驗室是:鹽湖與熱水資源研究發展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含: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技術方法實驗室、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實驗室、地球化學動力學與礦床地球化學實驗、流體包裹體與成礦模擬實驗室、礦物學與微束分析實驗室等5個專業實驗室)。
研究所擁有電子探針、同位素質譜儀、紅外光譜儀、雷射拉曼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場發射掃瞄器等大型科學分析儀器設備。
建所以來,主持大批國家及部委有關礦產資源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承擔了戰略普查區帶礦產資源成礦條件、成礦預測和遠景評價等方面的諸多科學研究任務。在南嶺、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北地台北緣、大興安嶺、天山—阿爾泰、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岡底斯、揚子地台西緣、桂北、柴達木盆地周邊、崑崙、西秦嶺等重要成礦區帶,解決了一系列重大礦床地質、基礎地質等難題,為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開拓鹽湖資源、大洋礦產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顯著業績;在新礦物的研究與發現,穩定同位素研究與方法的創新,地球化學動力學,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研究等領域,獲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50餘年來,研究所累計向國家提交各類研究報告600餘份,在國內外發表科技論文千餘篇,出版中文專著120餘部,英文專者5部。科技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共15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40餘項(其中高等獎36項)。同時,還為國家培養了一批礦床學、礦物學等領域的高素質研究人員。
研究所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埃及等幾十個國家的地學機構和地質學家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研究所在研項目14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課專題)重大項目43項,包括國家973項目兩項,即“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預測”和“印度與亞洲大陸主碰撞帶成礦作用”;國家863課題兩項,國家攻關課題5項, 國家公益性、基礎性研究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30項,其中包括部科技專項2項,即“大型礦集區深部精細結構與含礦信息”和“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影響及其整治示範研究”;地調項目32項;基金項目15項,其中重點基金2項。“十五”期間在項目總經費近億元。
礦產資源研究所在新的形勢下,將圍繞國家目標和社會需求,開展全國性和區域性礦產資源評價研究,成礦規律研究,進行成礦遠景區劃;承擔國家礦產資源領域的重大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任務,探索成礦過程,發展成礦理論;解決資源調查評價中的具有戰略性、關鍵性和複雜性的重大問題;研發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新技術、新方法;建立國家及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系統和決策系統,開展國內外礦產資源戰略研究;開拓新型礦產資源,研製新型礦物材料和複合礦物材料;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究,進行產業化示範工作。

研究領域

(圖)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一、成礦過程與成礦規律研究
研究不同構造背景下礦床形成、演化特點,成礦物質遷移-集聚-澱積的物理、化學過程和機理;開展區域成礦規律、成礦模式、成礦系列及成礦譜系研究,建立大陸成礦體系,揭示礦床形成、演化的自然規律。

二、鹽湖綜合資源調查評價與非金屬、稀有金屬研究
開展鹽湖礦產資源、嗜鹽生物資源和熱水資源的綜合調查、綜合利用及其環境的研究;研究鉀、鋰、硼、銫、銣、粘土等重要非金屬、稀有金屬資源的形成環境和形成機理及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成礦遠景區劃
研究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特點,開展區域成礦遠景規劃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建立不同級別礦化單元評價的指標體系,完善礦產資源評價的理論方法體系;發展深部資源探測新技術、地球物理反演技術、礦化信息識別提取與集成分析技術以及資源定量評價技術。

四、礦物學與礦物材料研究
研究礦物物理化學性質、礦物微區成分和結構;開展礦物系統立典研究;通過實驗礦物學研究,反演成岩成礦環境;實驗研究礦物新性能,研發礦物新材料。

五、海洋及非傳統礦產(能源)資源研究
開展大洋多金屬結核、結殼和塊狀硫化物礦床的調查評價、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研究;開展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能源調查評價、成因機制及其它新類型和非傳統礦產資源研究。

六、礦產資源戰略與可持續發展
開展全球及區域礦產資源戰略研究、典型地區地球化學背景和環境基線,以及礦山環境評價模型研究,構築資源-環境-經濟技術綜合評價新體系,為政府巨觀決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科研成果

(圖)部分獲獎證書及出版專著部分獲獎證書及出版專著

50年來,礦產資源研究所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千餘項,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280餘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3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8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40餘項,其中一等獎12項、二等獎55項、三等獎100項、四等獎69項。近十年,科研所科研人員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預測”和“印度與亞洲大陸主碰撞帶成礦作用”兩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還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質大調查等各類項目的研究任務,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06年,在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大會上,礦產資源研究所獲得國土資源系統“十五”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研究所科研人員發表論文1500餘篇, SCI收錄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180餘部。根據最新出版的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和礦產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礦床地質》,2004年的影響因子為3.283,列全國1608種科技期刊之首。

人才隊伍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獎 項 名 稱獲 獎 人 員獲 獎 時 間
第三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鄭綿平1991年
第四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裴榮富 1995年
第五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陳毓川1997年
第九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丁悌2005年

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

獎 項 名 稱獲 獎 人 員獲 獎 時 間

第一屆金錘獎

毛景文

1989年

第一屆銀錘獎

聶鳳軍

1989年

第三屆金錘獎

周國平

1991年

第三屆銀錘獎

吳澄宇蔣少涌

1991年

第四屆金錘獎

增謙

1993年

第四屆銀錘獎

李銀河

1993年

第五屆銀錘獎

銀建釗

1995年

第七屆銀錘獎

王登紅

1999年

院士風采

(圖)宋叔和院士宋叔和院士

宋叔和:男、1915年生、大學畢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名譽所長。中國著名岩石學家和礦床地質學家,是火成岩岩石學和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領域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在生物地層學、岩石學和礦床學等方面均做出了傑出貢獻。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曾任中央地調所技士、技正;西北地質局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甘肅地質局總工程師、原地質部西北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原地質部礦床地質研究所領導小組組長和名譽所長;第二至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地質學報》副主編。1982年創辦了《礦床地質》期刊,並任主編至今。

陳毓川:男、1934年生、博士生導師、研究員、礦床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2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地理系,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頓涅茨理工大學地質勘查系。回國後,在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礦床地質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組組長、研究隊隊長、研究室主任。1981年任礦床地質研究所所長。1983年至1990年任地質礦產部地礦司副司長、司長。1986年至1997年12月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1992年任地礦部總工程師。1995年至1998年兼任地質調查局局長。先後當選十三、十四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礦床成因協會副主席、大洋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礦床專業委員會主任。

文獻資料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礦遠景區劃室前身為原地礦部規劃院,一直承擔礦產資源評價的技術管理和成礦遠景區劃工作,參加部中長期規劃的制定。從1977年開始,資料室相應產生,負責接收全國各省局匯交的相關資料以及部儲量司下發的全國各省礦產儲量表和全國儲量通報及附表等等。1982年按地礦部精簡機構的精神,部規劃院整建制劃歸全國地質資料局管理,機構名稱正式改為區劃室。1990年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1999] 181號檔案精神,區劃室合併到地科院礦產資源所,職能隨之併入。雖然區劃室機構幾次變動,但資料室一直正常運轉,所有資料仍嚴格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規定管理並提供利用。資料室現有如下資料:

一、礦產資源總量預測資料(總計110份)

總量預測是根據部地資[1982] 601號檔案精神,對已有的地質研究和技術經濟條件的發展趨勢,對我國各種礦產資源進行全面定量估算和評價的工作。目的是為國家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各項技術、經濟和資源政策提供依據。

二、全國中大比例尺成礦預測資料(總計86份)

成礦預測工作是從1988年開始,套用地質理論和科學方法,不斷地對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以及遙感地質等工作取得的地質找礦信息加以綜合研究,總結成礦規律,劃分次級成礦區帶,建立並不斷完善區域礦床成礦模式,提出不同類別的預測區和找礦靶區,估算不同級別的資源量,正確地指導找礦工作部署,提高找礦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成礦遠景區劃資料(總計633份)

1、全國第一輪成礦遠景區劃,是根據地規[1979] 225號檔案精神,1979年擬先開始二十種左右的重要礦產的成礦遠景區劃,目的是為擬定長期規劃和合理部署地質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對已積累的大量的各種資料,特別是基礎地質資料,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對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進行深入的研究。
2、全國第二輪成礦遠景區劃,是按地發[1992] 82號檔案精神於1994年底完成並提交報告。“二區”是“九五”地質找礦規劃的戰略性基礎工作,為地質部門提供國家建設規劃,制定資源決策,部署地質找礦工作的科學依據。
3、跨省區劃:跨越數省的成礦帶,如長江中下游、秦嶺、三江等。

四、綜合資料(總計909份)

綜合資料由全國地質總局、全國地質資料館和各省局提供。其中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各省礦產資源概況,1:100萬中國地理地形圖,1:100萬中國地質圖,1:100萬大地構造圖,1:100萬礦產分布圖(金屬),1:100萬內生金屬成礦圖,1:100萬礦產分布圖等等。

五、礦產儲量表(總計1970份)

1976年至1990年所有礦產儲量表按有關規定都已銷毀。現有1991年至今的礦產儲量表。這些資料是由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提供。

六、其它資料(總計31份)

其中包括科研報告,國外資料等等,出版物若干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