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地質力學研究所是國家公益性地質科研機構,成立於1956年。由我國卓越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親手創立,曾稱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研究所,2000年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為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大地構造、大陸動力學、礦產資源、油氣資源、第四紀地質與環境以及地質災害調查研究工作。

概況

地質力學研究所現有職工310人,其中在職職工174人,離退休職工136人,現任所長龍長興研究員。有科技人員106人,管理人員16人,其他人員52人。在科技人員中,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2人,其中研究員45人(含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副研究員3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56人(含博士後出站17人)。我所已擁有了一支結構合理、支撐學科、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研究隊伍。
地質力學所建所以來,急國家之所需,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開展地質科學研究和調查工作,以地質力學理論指導發現了大慶等一批油田,為我國石油工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粵北大鈾礦的發現為我國“兩彈一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開展了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大亞灣核電站等國家重大工程的選址與穩定性評價工作。1978年以來已有近100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我所的“柴達木盆地地質與油氣預測”榮獲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廖椿庭研究員、崔盛芹研究員分獲第六屆和第九屆李四光地質科技獎。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專業委員會和古地磁專業委員會掛靠本所,主辦學術刊物《地質力學學報》。

指導思想

按照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提出的“開放的流動的科研環境、團結的和諧的人際關係、創新的思辯的學術氛圍”總體目標要求,地質力學研究所黨委提出了“大力弘揚李四光的科學精神,堅持求真務實,提倡‘求實、創新、奉獻、協作’”作為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帶領全所職工精心打造具有國立研究機構特色的科技創新文化。

發展方向

發展方向發展方向

地質力學研究所是國家社會公益性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檔案,我所研究方向定位為:“推動地質力學創新體系建設,從事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研究,開展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工作”,同時開展第四紀地質環境調查研究和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研究工作。目標是成為國際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
地質力學研究所堅持發揚李四光的科學思想,在主要研究方向積極探索。科技體制改革後,我所依據國家需求、結合所的學科定位情況和優勢領域,對研究領域進行了重大調整。原有學科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地質力學、構造地質、動力成岩成礦、礦田構造、構造地應力、區域地殼穩定性、古地磁、第四紀地質、第四紀冰川、環境地質、遙感地質、同位素地質、油氣地質、農業地質等。調整後學科設定為:地質力學、環境工程、第四紀地質、石油地質、礦產資源。調整後學科領域有:地質力學領域、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領域、地質災害領域、動力成岩成礦領域、第四紀地質與環境領域、油氣資源評價領域。
調整後的學科結構實現了我所制定的學科結構調整的原則,強調了學科設定的不可替代性,突出了調整後的學科與科學技術部公益類科研單位的總體要求相一致,與地質力學研究所的整體定位和任務一致,主要研究領域有較高的關聯度,提升了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核心能力,並與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基地建設密切結合,充分發揮地質力學研究所的研究積累和現有科研隊伍的優勢。

研究領域

根據國土資源部1999年《關於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檔案,我所定位為“推動地質力學創新體系建設,從事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研究,開展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研究工作”,同時開展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研究。地質力學研究所在學科結構、研究領域等方面進行了調整,調整後主要學科有地質力學、環境工程、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石油地質、礦產資源。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1、地質力學領域

研究領域研究領域

繼承和發展李四光的科學思想,通過地殼運動和構造體系研究,建立三維構造體系及其在陸內變形中的作用,實現地質力學的理論創新和為國土資源大調查服務。

2、新構造與地殼穩定性領域

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建設需求,研究區域新構造運動的特徵及規律,發展“安全島”理論,進行重大工程區地殼穩定性評價,同時開展城市地質安全評估。

3、地質災害領域

開展區域地質災害調查、區劃與分區,建立地質災害多發區與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危險性和風險性及地質環境的評價技術體系,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分級、分類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4、第四紀地質與環境領域

主要研究第四紀不同時間尺度的構造運動—氣候演化—環境變遷相互藕合關係,服務於國土環境監測與治理。主要包括第四紀黃土與環境、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第四紀磁性地層與環境磁學、城市地質生態環境等研究方向。

5、動力成岩成礦領域

研究成礦物質在構造動力作用下遷移—聚集—成礦過程,建立構造動力成礦體系,為我國礦產資源普查、礦體定位預測提供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

6、油氣資源評價領域

研究中國及鄰區含油氣大地構造與油氣戰略,中國主要盆地油氣資源潛力評價與新區油氣戰略勘察,油氣資源戰略評價系統開發與建設,開展全球油氣資源戰略研究。

現任領導

所長:龍長興博士
書記:何長虹高級工程師
副所長:趙越研究員、李貴書研究員、侯春堂研究員

科研機構

基礎地質研究室
地應力與地殼穩定性研究室
礦田構造研究室
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研究室
能源地質研究室
地質災害研究室

院士風采

李四光院士

李四光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省黃岡縣,1971年4月29日逝世於北京。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3年入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地質,1918年畢業。1920年到北大地質系任教。他關於古生物蜓科化石鑑定方法及分類標準,為微體古生物研究開拓了新的道路;他首次發現並研究了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提出了中國第四紀冰期的劃分,解決了第四紀地質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他為解決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問題,把力學理論引進到地質學研究中,創建了地質力學。1931年獲英國伯明罕大學博士學位,1948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50年,他衝破重重艱難險阻,返回祖國,前後擔任全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地層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震委員會主任、中國原子能委員會主任、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科教組組長、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他運用地質力學理論和方法,組織和指導石油地質工作,為發現松遼、華北、江漢、蘇北、陝北、四川、柴達木、北部灣以及南海等油區,做出了重大貢獻;邢台發生地震後,他研究地震發生、發展的規律、預測和預報地震;他還把這些理論方法套用於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在地殼活動帶中為國家大型基本建設項目尋找“安全島",並開展各種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防治,他還在第四紀地質、地熱地質、海洋地質、天文地質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胡海濤院士

胡海濤胡海濤

1923年10月21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1946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地質系。1966年至1986年在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1994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勘察大師,是我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研究的先驅者之一。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李四光科學榮譽獎。

李林院士

1923年10月31日出生於北京。1945年畢業於廣西大學機械系。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時獲工學博士學位。1977年至1978年在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高溫超導薄膜無源微波器件等的套用研究。是金屬學會理事、物理學會理事、全國政協第三、五、六、七、八、屆委員。

孫殿卿院士

1910年3月10日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60-1983任地質力學所所長。現任地質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長期以來,孫殿卿主要從事地質力學和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研究,是這兩個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和傳人。
1950年被中國地質學會授予趙亞曾獎。1995年榮獲中國地質行業最高榮譽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他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慶宣院士

1916年4月4日出生於湖北黃陂,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地質系。1962年3月至今,在地質力學研究所。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區域構造和礦產普查、地震地質和構造應力場研究以及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地質災害和全球構造動力學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