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縣

昌平縣

昌平區是首都的北大門,地處北京西北郊,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縣境總面積135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占59.2%。轄11鎮22鄉,321個村委會,117個居委會。

昌平縣

位於中國北京市北郊。屬北京市。1990年人口43.39萬。有回、滿、蒙古、朝鮮、壯、苗等23個少數民族。面積1352平方千米。西漢置昌平縣。後屢有變異。1960年復稱昌平縣。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昌平撤縣設區,稱昌平區。金屬礦有鐵、釩、鈦、銅、鋁、鋅、金、鉬、錳9種。非金屬礦有石灰岩、白雲石、大理石花崗岩草木炭石英石麥飯石砂石天然油石等19種。土特產主要有柿子、板栗、金絲小棗京白梨鴨梨。名勝古蹟有明十三陵、十三陵水庫、居庸關溝崖鐵壁銀山等。
昌平區是首都的北大門,地處北京西北郊,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縣境總面積135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占59.2%。轄11鎮22鄉,321個村委會,117個居委會。
昌平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古蹟眾多,交通便利,是北京著名的旅遊區和重點開發建設的高教、科研、旅遊服務性質的衛星城,也是通往中外聞名的風光旅遊勝地八達嶺的必經之路,有聞名中外的明十三陵。

正文

北京市工農業均較發達縣份。位於市境偏北。面積1352平方公里,人口43萬。縣府駐昌平鎮。昌平漢為軍都、昌平縣地。北魏廢昌平入軍都,東魏置東燕州平昌郡,領昌平、萬年2縣。 明正德元年(1506)置昌平州。1912年改州為縣。1956年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為昌平區,1960年復稱縣。縣境西北為山地丘陵,系太行山燕山兩大山脈交接地帶,約占全縣面積的69%,主要山脈為軍都山,縣境最高峰海拔1439米。東南部為平原,系北京小平原的西北隅,海拔24~100米。溫榆河自西北而東南流經全縣,下注北運河。年均溫12℃,降水量612毫米,無霜期203天。 農業生產發達,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甘薯為主。有十三陵水庫和京密引水渠等水利設施,地下水較豐富,灌溉便利。是京郊重要的糧食和奶、蛋供應基地。東沙各莊一帶新建成的市種禽總場,為市內外提供優質家禽品種。林產品以板栗、 柿、核、 桃、蘋果、山楂出名。工業有南口機車車輛廠和紅冶鋼廠、昌平暖水瓶廠、第二毛紡廠等,還有手錶、毛紡、農機、水泥、釀酒、玻璃等企業。軍都山礦泉水飲料廠已投產。工業集中分布在昌平、南口、沙河3鎮。交通便利,有京包、京通(北京—通遼)鐵路和京張公路過境。居庸關在縣境西北部,為北京的西北門戶。明十三陵是旅遊勝地。溝崖、銀山遼塔群也是著名風景名勝。元郭守敬主持修築的白浮堰是歷史上著名水利工程。小湯山溫泉建有療養院。大湯山麓建有中國航空博物館。昌平縣城東南距北京市中心37公里,常住人口4.8萬。 按規劃將發展為北京北部的文化科研衛星城和旅遊勝地。昌平縣

相關連線

【環境資源】
昌平地處平原與山區連線地帶,西北部的山區、半山區占全區總面積的59.2%。區內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秀麗,林木覆蓋率為57.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8平方米,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達到了全年的70%以上。
昌平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區內有1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十三陵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世界文化遺產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以及十三陵水庫、蟒山國家森林公園均位於其間。全區有旅遊景點36處,有文物保護單位78處,其中包括著名的中國航空博物館、坦克博物館、銀山塔林等。昌平地下水儲量充足,且具有獨特的地熱資源,現已探明地熱面積86平方公里。區內的小湯山鎮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鄉",是

昌平縣昌平縣
國內外聞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區域經濟】
經過多年來特別是撤縣設區以來的發展,昌平初步形成了以“三園”(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生命科學園和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三區”(以十三陵特區為龍頭的旅遊服務區、以回龍觀和北苑北經濟適用房為主的文化居住區和沙河高教園區)為龍頭,以“五個經濟板塊”(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旅遊會展業、現代流通服務業、現代農業、房地產業和建築業)為支撐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2006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 213.2億元,實現區域稅收48.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6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1.7:44.5:53.8,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276家。
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集中於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中國科學院沙河產業基地,目前已聚集了CEC(中國電子)、三五電子、博鰲生物晶片、諾華製藥等1700多家企業,主要產業類型為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環保、光機電一體化等。先進制造業以汽車及相關零部件製造為主,擁有北汽福田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2006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72.4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產值占80%以上。
旅遊會展業 現有旅遊企事業單位215家,其中三星級以上酒店23家;有各類客房17000餘套,可同時接待3萬名以上的遊客餐飲和住宿。其中,九華山莊是北京郊區規模最大的會展企業之一,擁有2.4萬平方米的會議會展設施。龍城麗宮國際酒店是北京郊區首家民營的五星級酒店。龍脈溫泉、鳳山溫泉、天龍源和溫都水城已成為北京知名的溫泉療養場所。2006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4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2億元。
現代流通服務業 現有新世紀商城、陽光商廈、國泰百貨等商城10家,物美、美廉美、小牡羊、國美、蘇寧等大型超市和專業店34家,以及歐德寶汽車城、亞運村汽車貿易服務園、水屯批發市場、回龍觀建材城等一批專業市場。目前正在建設中關村國際商城、龍德廣場等一批大型綜合物流設施。已發展農村便利店230餘家。2006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67.6億元。
現代農業 區內有北京首家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目前入園企業已達44家,總投資額31.7億元。已建成蘋果、林木種苗等5個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現有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100家、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8家、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20家、農業觀光園174個。形成了以蘋果、草莓、肉羊、溫水魚為代表的一批農業優勢產業,其中,“昌平蘋果”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保護,天翼草莓等眾多特色農產品享譽京城。2006年全區農業總產值為9.38億元。
房地產業和建築業 現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90家、三級以上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219家。2006年全區房地產開復工面積803.7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331.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99.1萬平方米。完成建築業總產值79.3億元。2006年全區共銷售商品房249.3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 132.8億元。
【發展條件】
基礎設施 昌平具有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境內有八達嶺高速公路、六環路、立湯路、京承高速路等48條區級以上公路,有北京市最長的公路懸索橋--南環路大橋,通車裡程達1666公里。京包、大秦等鐵路線和北京城市鐵路13號線從境內穿過。有公交線路126條(含市過境線路),公交客運車輛2800餘輛,日均客運量79.5萬人次,居民乘坐公車40分鐘內可到達市中心。
區內有集中供水廠15座,日集中供水能力24萬噸;有35kv以上變電站18座,日最高供電量可達1200萬千瓦時;有集中供熱廠3座,集中供熱單位89家,集中供暖面積為2568萬平方米;已鋪設天然氣管道294公里,發展用戶5.3萬餘戶,日供氣量最高可達6.85萬立方米。有集中污水處理廠2座,日均處理污水16.3萬噸,城鎮污水處理率為55%。全區生活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管理模式,全部實現定點收集、密閉運輸和集中處理,日集中處理垃圾量達1065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
政府服務 區內投資環境良好,進駐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和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的企業均可享受國家級科技園區的優惠政策。區政府先後成立了投資服務中心、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一站式"辦公大廳,並制定了《關於扶持企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加強政府服務促進企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全區各政府職能部門和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全部實行全程辦事代理制,到昌平投資發展的企業均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務,並可依據稅收貢獻情況獲得不同的獎勵和扶持。
【城鎮布局】
撤縣設區以來,昌平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基本形成了以八達嶺高速公路為軸線、由北到南的昌平衛星城、沙河衛星城和回龍觀、北苑北居住區三大城鎮組團為支撐,重點鎮、一般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人口城鎮化率達54.78%。其中,位於昌平最南端的回龍觀、東小口地區,已累計竣工住宅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入住人口約30萬,成為北京最大的經濟適用住宅區之一,目前已被列入城市中心區管理範圍。小湯山、北七家、陽坊等鎮先後被列為全國和北京市的重點小城鎮。
根據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昌平新城規劃》,正在建設的昌平新城將覆蓋原來的昌平、沙河兩個衛星城以及馬池口、百善地區,總規劃面積220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間,昌平區將堅持"科教創新基地、人文生態景區、和諧宜居新城"的發展定位,按照“兩軸一帶、多點一城”的總體空間布局,加快推進昌平新城建設,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現代化新城的基本框架。目前,昌平組團的東區建設和沙河組團的鞏華城改造正在實施。
【對外開放】
全區共有外商投資企業389家,註冊資本10億美元。2006年全區完成進出口總額12.7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7.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796.2萬美元。改革開放以來,昌平先後與日本阪柳町、韓國漢城市道峰區、釜山市金井區、加拿大坎盧普斯市、美國奧克蘭市、智利普羅維登斯亞市等多個國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社會事業】
科技 區內有科研院所113家,科技人員近2萬人。即將在昌平中部沙河地區啟動建設的中關村國家工程創新基地,由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發起,建成後將成為國家重要行業的工程技術研發創新基地和承載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中若干產業前沿攻關項目的技術集成創新基地。2004年,昌平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
教育 區內有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28所高校,目前正在建設的沙河高教園區還將入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5所大學。區內有幼稚園110所,中國小138所,中等職業學校6所,在校學生(幼兒)65000餘人。其中,昌平一中、二中被評為北京市普通高中示範校,昌平職業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北京市現代化標誌性中等職業學校。
文化 區內文化氛圍濃厚,現有各類文藝團體371個,文化企業1036餘家,鎮級文化中心18個,社區、村文化場所258個。區圖書博物館面積達1.2萬平方米,藏書約34萬冊,藏品約1100件,年接待讀者、參觀者35萬人次。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全國文化文物工作先進區。
衛生 區內有衛生機構884個,其中醫院5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個;醫療床位5765張;衛生技術人員4258人,其中執業醫師1882人、註冊護士141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2.58人、註冊護士1.93人。已建成面積1.5萬餘平方米的區醫院門診大樓。建有120急救中心和4個地區急救站,成立了北京市紅十字會999緊急救援中心昌平分中心。全區305個行政村均實行了新型農村醫療大病統籌制度,參合率達到91%。
體育 區內體育設施較為完備,有各類體育健身場地285處。建有總面積2.3萬平方米的昌平區體育館,可承辦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和文藝演出。區體育活動中心2006年接待各項體育賽事20餘次、健身民眾5萬人次,經改擴建後,將成為奧運會鐵人三項訓練基地。昌平籍運動員在全國第十屆運動會上取得了1金2銀2銅的成績,並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獲得金牌1枚。1996-2000年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被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區。2005、2006年成功舉辦了兩屆北京國際鐵人三項世界盃賽。目前,昌平區正在致力於打造首都戶外體育運動休閒產業區。
【人民生活】
2006年,昌平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4650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33.3億元。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17002元,人均消費性支出達12156.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8091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7217元。全區養老、事業、醫療、工傷、計畫生育等五項社會保險的參保人次已達62.7萬。

悠久歷史

昌平歷史悠久。從境內南口雪山村出土文物考證,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後期,有考證的可上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堯、舜時期。據文字記載,周初屬薊國,後為燕國,西漢始置縣,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遷縣治於永安城(現昌平鎮)。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升為昌平州,(轄懷柔、密雲、順義三縣),明末為昌平道治所,清初為霸昌道治所,1913年改州為縣1948年12月12日,昌平解放。1949年4月稱昌平縣,屬察哈爾省南口專署。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縣專署。1956年3月29日劃歸北京市,稱昌平區。1960年1月7日復稱昌平縣,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昌平撤縣設區。1984年5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昌平縣衛星城總體規劃方案》的批覆,把昌平縣定為北京市近期重點建設的衛星城之一,其城市規劃與建設要突出旅遊服務和高教、科研為城鎮性質。昌平縣是歷代王朝的畿輔重鎮,歷史名城,被稱為“股肱重地”,素有“京師之枕”的美稱。
昌平地處溫榆河沖積平原和軍都山的結合地帶,位於溫帶季風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濕潤乾旱季風性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水勤,秋季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降雪少。年降雨量600毫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溫榆河和京密引水渠,主要水庫有十三陵水庫、桃峪口水庫、沙河水庫等。境內地貌多樣,礦藏資源豐富,建築材料和有色金屬為主的礦藏種類較多。適於燒制磚瓦的優質土層在10米以上,儲有深達25米的大量有孔優質沙。探明儲量的礦藏有鐵、銅、鉛、鋅、金、鉬、錳、鋇、鈦等9種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石、大理石、石英石、花崗石、麥飯石、天然油石、砂石等19種非金屬礦。獨特而豐富的地熱資源,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熱層淺、水溫高,可達攝氏62度。小湯山地熱溫泉,以對某些慢性疾病有較好療效而聞名全國,現不僅留有康熙年間建造的漢白玉溫泉和乾隆年間建造的浴池古蹟,而且還擁有現代化的療養康復設施。
昌平縣區是北京市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燕平八景”(鐵壁銀山、天峰拔翠、石洞仙蹤、松葉常青、龍潭噴玉、虎峪輝金、居庸霽雪、安濟春流)。境內共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8處。擁有以居庸關、明十三陵、銀山遼塔等為代表的歷史文物古蹟系列;以虎峪、碓臼峪、大楊山、牡羊溝等為代表的自然景觀系列;以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北京九龍遊樂園、中國航空博物館、明皇蠟像宮、老北京微縮景園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系列的旅遊景點共28處,每年均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旅遊服務體系已初具規模,有六亭飯店、中安賓館、金平大酒店、回龍觀飯店等12家旅遊飯店和餐館;華藝、友誼等20家旅遊定點商店;金鑰匙等3家旅行社;華昌等30家旅遊出租汽車公司;北郊工藝美術製品廠等10多家旅遊商品生產企業。
昌平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山前暖帶優勢,果樹栽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全縣建有成片果園近10萬畝,其中標準化果園7.6萬畝,340多萬株,有柿子蘋果、梨、桃、杏、沙香果、棗、海棠李子核桃板栗等100多個品種;皮薄清水的十三陵大蓋柿、個大味美的燕山紅板栗、酸甜適度的山黃杏、核小甜脆的西峰山金絲小棗、陽坊的京白梨等聞名中外。全縣年果品總產量在5000萬公斤以上。
昌平還是北京市農副產品重要生產基地。農業通過不斷調整結構,綜合開發,逐步形成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噴灌化、規模化、現代化,建成了一批糧食、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商品基地,每年為首都提供大量的糧、蔬、果和肉、蛋、奶。首都市民餐桌上的羅非魚90%來自昌平,首都一些飯店的特種蔬菜也有許多來自昌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昌平縣的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全縣共有縣、鄉企業3000多家,職工13萬人,形成了保溫瓶、玻璃建材、汽車配件、機械加工、輕紡、服裝、白酒、食品加工、冶金、化工、工藝美術、建築材料等十幾個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體系。擁有北京市保溫瓶公司、北京市華都釀酒食品公司、北京市平板玻璃集團公司、北方企業集團公司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集團)。有5家鄉鎮企業進入北京市百強鄉鎮企業行列。
近年來,昌平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擴大,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來昌平投資的國家和地區日益增多。成立了香港京泰公司昌平分部。北京恆發進出口公司和魯疃天狼公司取得了外貿經營進出口權。景泰藍、金銀手飾、服裝、玻璃、保溫瓶、華都酒、精紡毛織品等12大類、百餘種產品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