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觀地區

回龍觀地區

在1994年回龍觀在昌平區是一個獨立的區公所,下轄兩個鎮4個鄉:回龍觀鎮和平西府鎮,史各莊、七里渠、燕丹、霍營鄉。它的面積不小,其邊緣與海淀、朝陽、順義交界。回龍觀鎮有6個村,即回龍觀、二撥子、三合莊、黃土東村、黃土北店、黃土南店。在這些村落周圍有大片的農田,是北郊農場的耕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此開發經濟適用住宅小區,因為最初小區是為中關村一帶的高等院校教工建的,所以定名為回龍觀文化居住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回龍觀地區回龍觀地區

回龍觀文化居住區位於北京市區北部,南距德勝門15公里,西距上地信息產業基地1公里,東距北苑集團2公里。北部則規劃有11.59平方公里的隔離綠地,是市區外圍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區的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27平方公里,形狀呈東西長6.2公里,南北寬2公里的長方形,規劃總建築面積850萬平方米,居住人口約23萬人,擬建設成為一個集居住、商服、娛樂等為一體的新城。根據市政府確定的原則,今後回龍觀文化居住區作為本市一個重點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將著重解決科教文衛系統人員的住房問題。回龍觀文化居住區是亞洲第一大住宅小區、全國規模最大的經濟適用房項目,位於昌平區南部,毗鄰八達嶺高速路和城市。

轄區

2006年昌平區行政區劃代碼”中是37個社區、8個村委會,還有1個社區即北店嘉園社區

回龍觀地區辦事處 ;龍鄉社區、風雅園社區、雲趣園社區、通達園社區、慧華苑社區龍澤苑社區、龍華園社區、金榜園社區、龍興園社區、龍城花園社區、昌藝園社區、碧水莊園社區、萬龍社區、農學院社區北郊農場社區東村家園社區龍禧苑五區社區龍興園北區社區、良莊社區龍騰苑三區社區、龍騰苑六區社區、龍禧社區、萬潤社區龍澤苑東區社區、龍騰苑2區社區、龍騰苑5區社區、龍躍苑1區社區、龍躍苑2區社區、龍躍苑4區社區、龍禧苑2區社區、龍錦苑2區社區、龍錦苑5區社區、龍博苑社區、龍華園2區社區、新康園社區 、吉晟別墅社區、南店社區、回龍觀鎮北店嘉園社區、回龍觀村、二拔子村、三合莊村、史各莊村、朱辛莊村、西半壁店村、東半壁店村、定福黃莊村。

溯源

回龍觀地區回龍觀地區
回龍觀這個地名源於當地的一個村莊-回龍觀村。這個名字可追述到明代,源自明代皇帝十三陵謁陵。相傳此地舊有一處道觀,名為玄福觀,是皇帝謁陵後回京途中小歇之處。久而久之,此觀便被叫作回龍觀,現道觀遺址已無處可尋。現在人們常誤認為回龍觀村南的一座廟宇舊址就是回龍觀舊址,其實不然。在村北也有一處相等規模的廟宇舊址,兩處廟宇只是回龍觀村的古廟,俗稱南廟、和北廟。與玄福觀無任何關係。在舊時附近的村莊都有廟宇,而且多為兩座分南北。現在,城鐵回龍觀站東面鐵路北面有一棵受保護的老槐樹,那就是原來此地村莊北店村南廟的遺物,那時樹上還掛有一尊清代的鐵鐘。有北店就有南店,南店原址就是現在的“寬HOUSE”。南北店又合稱黃土店,因此地盛產黃土。明代皇帝出行謁陵淨水潑街黃土墊道的黃土多采自此地。現兩處村莊已消失,移至北店嘉園和龍鄉小區、南店新村。

概況

回龍觀小區沒有建設前此地區的核心地帶並不是現在的回龍觀村。而是現在的北郊農場機關所在地。就是現回龍觀飯店北面那片空地。那是北郊農場機關(現龍冠大廈)的原址。原三層辦公樓現已被拆除,準備在此處建商品住宅樓。北郊農場最早稱為中越友好人民公社,中越關係緊張後改稱中日友好人民公社。後取消公社改農場,管轄北至沙河,南至西三旗,東至東三旗,西至回龍觀範圍內的所有鄉鎮及其農副業

建築變化

回龍觀地區回龍觀地區
現回龍觀小區正處在此核心地帶的東面。那時這裡除了農場機關的幾排青磚平房外基本上全是農田,另有三合莊(現風雅園),周莊(現雲趣園),北店(現龍騰園),良莊(現矩陣小區)這幾個村莊。這裡最早的住宅區就是現在的北郊農場家屬院,那好幾排平房已有三十餘年歷史了。後農場機關大樓建成,成為此地最早的樓房,雖然只是三層的紅磚樓但也是當時此地最高的建築。這已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後過了幾年,北郊農場開始建設第一幢宿舍樓,此地開始有了高層住宅了。此樓就是現農場家屬院一號樓,已有二十年歷史。後又陸續建設了二至六號樓,此地開始有了成規模的住宅樓群

北京開始實施住宅改革及出現房地產熱後農場決定將下屬企業北郊化工廠搬遷,廠地進行住宅樓建設,這就是現在的龍華園小區。同時修建十里長街,連線回龍觀和霍營,為以後開發回龍觀東部做準備。現在的回龍觀小區主幹道回龍觀東大街就是在十里長街基礎上修建的,這條路也是此地僅存的幾條道路舊址之一。後華遠房地產買下農場家屬院西面至現八達嶺高速這塊土地建設住宅小區,這就是現在的慧華苑

北京市政府實施經濟適用房建設後,天鴻集團看中了回龍觀這塊風水寶地,開始投資開發建設回龍觀文化居住小區。從那時起此地變成了北京最大的建築工地。經過幾年的建設,小區一期、二期乃至現在的六期的建成使此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農田已是高樓林立,阡陌縱橫已是柏油四通四面八方的人匯聚此地,開始了新的生活。

回龍觀的由來

回龍觀位於北京城北,南距德勝門約16公里,北距昌平城約18公里,位於八達嶺高速路東側,離沙河鎮不遠。

六百多年前,明王朝初期,回龍觀地區尚是一片牧馬草場,附近的西二旗、西三旗就是由牧馬軍卒的居住地而形成的村落。到了明代中期,弘治皇帝到天壽山拜謁皇陵,往來經過這片牧馬草場,在此建玄福宮。這位皇帝曾迷戀道教,引起文武大臣極為不滿。在宮裡修道,要經常聽大臣們聒噪,於是弘治帝琢磨著另找地方。他以謁陵駐蹕為由,傳下一道御旨,在沙河南邊的牧馬草場上修建道觀,賜名“玄福觀”。道觀由弘治十七年始建,正德十年建成,並最終改名為“玄福宮”。工程前後持續了十二年。

據史冊記載,當年的玄福宮規模很大,山門即有內、外兩重,鐘樓、鼓樓、龍殿、虎殿、左右殿、正殿、南北方丈等俱備。正殿供奉玄武之神,即真武大帝。整座建築“琳宮貝宇,傑出霄漢,輪奐完美,丹碧輝映”,成為京都城北的一大觀瞻。顯然,玄福宮是明中後期的一座皇家道觀,兼有明帝謁陵時往來途中一處行宮的功能。其建成後,明朝皇帝到天壽山拜謁皇陵,迴鑾途中多駐蹕於此。大概就是這個原因,玄福宮又俗稱“回龍觀”,一直流傳到現在。

今天,皇帝的行宮已然殘破,但對於京城的工薪階層而言,這裡卻成了購房最理想的地區之一。

昌平區行政區劃

昌平區轄2個街道、5個地區、10個鎮,區政府駐城北街道。
街道

城北街道 | 城南街道

地區南口地區 | 馬池口地區 | 沙河地區 | 回龍觀地區 | 東小口地區
陽坊鎮 | 小湯山鎮 | 南邵鎮 | 崔村鎮 | 百善鎮 | 北七家鎮 | 興壽鎮 | 長陵鎮 | 流村鎮 | 十三陵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