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村鎮

流村鎮

流村鎮位於北京市的西北部。西南部為太行山余脈,西北部為燕山余脈,東部為沖積扇。西北與河北省懷來縣接壤、西南與門頭溝區相鄰、南部與海淀區交界、東部與南口鎮相鄰、東南與陽坊鎮交界。這裡風景秀麗、四季分明。屬於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尤以北部牡羊城風景區帶和南部韓台、菩薩鹿景區帶為特,老峪溝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小氣候,被譽為“昌平小西藏”。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流村鎮位置圖流村鎮位置圖

流村鎮是革命老區所在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在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全鎮幹部和民眾的一致拚搏下,流村鎮經濟迅速發展,各業生產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好勢頭,綜合經濟實力步步邁上新台階。

流村鎮位於昌平區城西部,地處北京西北郊,距市中心50公里,距八達嶺高速公路10公里,人口近2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51.7%、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空氣品質一級、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古蹟和自然風景眾多,是昌平區重要旅遊景區之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流村鎮果品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2004年全鎮共開發特色產品7種,申請特色果品商標1個,建成果品採摘園13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截止2004年有40家企業在流村生產經營,2004年共上繳稅金3078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3002人。

自然地理

流村鎮民俗園流村鎮民俗園

地貌

流村鎮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深山區,其中高樓嶺是昌平區第一高峰,海拔1439.3米,黃崖尖為第二高峰,海拔1418.5米;北部和南部邊緣為中低山,山頂多裸岩;中部偏南及東部地區為山前洪積沖積扇。鎮域西部河流屬永定河水系,主要河流為長峪城溝。南部河流屬溫榆河上游的北沙河水系。牡羊城溝為東部主要河流,呈“Z”字形流經整個東部地區。山區地帶常年有泉水。

氣候

流村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春季乾旱風大,夏季炎熱,秋季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雨量為500毫米左右,雨季多集中於7-9月份。無霜期150-180天,大於10度,積溫在4200度左右,最低日平均氣溫零下30度,最高日平均氣溫零上30度,年平均氣溫攝氏9-11度。居住地平均海拔850米以上,最高峰黃場西嶺海拔1438米,是昌平區最高峰,具有山地夏季冷涼氣候的特點。

資源

林木綠化率86.46%,整個地勢是西高東低,由東到西分別是沖積平原、淺山區、深山區。受太行山余脈和燕山余脈的影響,西南部山區的植被較好,西北部山區植被相對次之。山高林密,曲徑通悠,構成了流村鎮獨特的自然景觀。全鎮最高峰是老峪溝地區的黃樓窪(海拔1439.8米)。地表水資源總量為557.65萬立方米。主要水庫有共青團員號(牡羊溝)和南溝兩座水庫,截流、小塘壩共10個。森林覆蓋率為27.17%。農產品中西峰山小棗、高口紅椿、老峪溝杏扁、南北流的蘋果等名優果品享譽京城。

鎮域交通

鎮域內有市級公路南雁路(南口至雁翅)、區級公路北禾路(北流村至禾子澗)、高秦路(高口至秦峪口)、李流路(李莊-新元村-黑寨-古將-牡羊城-新村-北流村)、下店路(下店村南口至西峰山村西雙叉路)、昌流路(二分場加油站至北流村)、北葛路(北流村-南流村-上店-溫南路)和水台路(西峰山村至工兵營)。

流村鎮基礎設施建設起步較晚,但交通便利。距八達嶺高速公路10公里,距北六環9公里。到流村鎮的過路車和直達車有11路、11路支線、13路、357路。南雁路自東向西穿境而過,高秦路可直達門頭溝、昌流路與溫南路相接是通往市區的重要道路 。這三條路組成了流村鎮對外交通的主幹道。

經濟發展

工業

流村鎮現有一個鎮級工業基地,兩個村級工業基地。工業企業主要以原鄉鎮企業轉制和新引進項目組成,規模企業相對較少。目前流村工業基地已入駐企業6家,原鄉鎮轉制企業6家,及一批其它引進項目。企業主要從事機械製造、紡織、醫藥、輕工、汽車配件、玻璃製品、印刷、噴塗等,其生產規模、技術裝備、產品質量均居同行業前列。

林果業

流村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山前暖帶優勢,果樹栽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全鎮建有標準化果園1.2萬畝,有清汁蓋柿、西峰山小棗、梨棗、駿棗、老峪溝杏扁、水蜜桃、紅提葡萄狼兒峪核桃、八棱海棠、富士蘋果、高口紅椿等10多個品種。核小甜脆的西峰山金絲小棗、皮薄清水的大蓋柿、肉肥紅嫩的高口紅椿,酸甜適度的紅提葡萄等聞名中外。全鎮年果品總產量在430萬公斤左右。

流村鎮的乾鮮果品已達到13類,共43個品種。在果品生產上,徹底改變了過去的生產方式,實行農業標準化管理,重安全,求質量。北流果園於2003年被確定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北流苹果被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在各種級別的果品評比中多次獲獎。另外,流村鎮的仁用杏、小棗、核桃也被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在果品的經營上,流村鎮注重打造品牌,於2002年註冊了“西峰山”牌商標,並開發製作了9種果品包裝箱。在果品的發展上,充分依託當地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努力發展觀光採摘業。

流村鎮大力發展林果業,並逐步向優質、高產、高效等設施農業方面發展。到2004年底,全鎮共完成退耕還林7349.4畝,一樹要庫542436株,核桃樹改造11008棵。小棗基地、蘋果基地、杏扁基地,核桃基地已初具規模,隨著鎮域經濟的深入發展,一個農、林、養殖及其深加工項目全面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開發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畜牧業

流村鎮還是首都農副產品重要生產基地。特別是肉雞生產已初具規模,形成產業化發展鏈條,年生產商品肉雞400萬隻以上。特種養殖發展方興未艾,鴕鳥烏雞藍狐、孔雀、海狸鼠、香豬、觀賞鳥、山雞、蝸牛等十幾個品種在流村鎮落巢安家,逐步形成了肉雞龍頭帶動,綜合養殖全面發展的新格局。為豐富都市人民生活作出了一定貢獻。流村鎮已被昌平區列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為發展商業貿易工業項目提供了優越的社會、地理條件。

民俗旅遊

流村鎮風光流村鎮菩薩山風景區

流村鎮植被茂密、綠樹成蔭,參天大樹比比皆是,野生動物繁多,空氣清新潔淨,有著天然氧吧之稱,是都市人旅遊、休閒、回歸大自然的風水寶地。這裡有許多文物古蹟和自然風光,,隨著民俗旅遊的開發,這裡又建有集文化娛樂、軍訓健身、民俗民情、療養度假、農業觀光等現代人文旅遊項目,形成七大旅遊系列,成為京郊旅遊最具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流村鎮位於昌平的西北部山區,地域遼闊,自然風光與文物古蹟眾多,環形旅遊線路長達百里,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獨特。流村鎮位於昌平的西北部山區,距昌平衛星城約20公里,距北京市區約45公里,從德勝門乘345路公共汽車到昌平轉乘357路或11路中巴即可到達,交通非常便利。

流村鎮現有民俗村9個;民俗戶182戶,其中131戶取得營業執照,具備市級接待條件的戶達到95戶;被區旅遊局確定為觀光採摘園的有13個,掛牌為星級民俗賓館的有14個。目前該鎮有牡羊城民俗旅遊服務中心、菩薩鹿民俗旅遊服務中心和禾子澗民俗旅遊服務中心,2004年準備再發展3個村級民俗旅遊中介服務組織。

果品特產

流村鎮菩薩鹿村特產核桃流村鎮菩薩鹿村特產核桃

北流蘋果:北流果園始建於1965年,果園面積950畝,主栽品種為富士蘋果,其它樹種有李子、櫻桃等近20個品種。目前,全園年果品產量可達180餘萬斤,年收入300萬元。北流果園的富士蘋果,經國家技術監督局鑑定,特級果(單果重400克)可達蘋果總產量的30%,全紅率達到97%。單果平均重在6.6兩,含糖量高於國家標準3個百分點,優質果率90%以上。富士蘋果在2001-2002年昌平區舉辦的金果節上榮獲金獎,2002年在北京蘋果展覽會上獲得優勝獎,並在雲南世界博覽會上參加了展示。

黑寨紫金李:黑寨紫金李果實大、核小、肉質細膩、味甜而香,果皮暗紫色,果肉金黃,由此而得名"紫金李"。紫金李平均單果重47.6克,最大單果重60.3克。每100克果肉含糖量10-17克,含蛋白質0.5克,鈣17-20毫克,磷20-32毫克,鐵0.5-0.8毫克,胡蘿蔔素0.07-0.11毫克。該品種主要分布在流村鎮黑寨村,栽培面積約1200畝。

高口紅椿:高口紅椿特點是椿頭粗壯,葉厚色紅、香味濃郁,單就品質來說,獨一無二。主要分布在流村鎮的高口地區,品質以南山出產的為最佳。栽培面積約3000畝。

老峪溝杏扁:老峪溝杏扁是近五六年才得到較快發展的,種植面積1356畝。受老峪溝冷涼氣候影響,品質極高,其營養成分比美國大杏仁還要高,2001年申請了安全食用農產品。

西峰山小棗:西峰山小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19種胺基酸,多種礦質元素和維生素。其中尤以Vc含量為最高,每百克鮮棗果肉中含量高達380毫克以上,是是號稱Vc之王中華獼桃的8倍。鮮棗果實長圓形,果皮赤紅光亮,果肉細嫩、酥脆、多汁、甘甜清香,乾棗肉厚核小,果肉拉開有絲,是棗中精品。

馬牙棗:馬牙棗是最能體現老北京特色的“本土水果”之一。因果型特殊,兩頭尖尖,所以又叫“尖棗”或“尜棗”,果質酥脆、口感好,屬棗中精品。主要分布在流村鎮漆園、王峪等村。栽培數量約5萬株。

冬棗:冬棗是2000年引進的優良棗品種,主要分布在西峰山村,栽植面積約300畝。冬棗是中國棗樹資源中稀有名貴的鮮食品種,它以極佳的品質、獨特的成熟期而馳名中外。冬棗果實近圓形,果皮赤紅光亮,果肉細嫩、酥脆、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品質極佳。經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食品科學研究所化驗分析:冬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19種胺基酸,多種礦質元素和維生素。其中尤以Vc含量為最高,每百克鮮棗果肉中含量高達380毫克以上,是是號稱Vc之王中華獼猴桃的8倍,素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

中華聖桃:中華聖桃是流村鎮於2001年由房山區引進的優質晚熟大桃品種,單個成熟果重達350克-750克,肉質細嫩,口味香甜,果實可容性固形物含量19%-22%,糖度17%-19%,並含有大量豐富的維生素。栽培面積10畝。

櫻桃:櫻桃是流村鎮於2003年引進的新品種,特點是果個大,果形美,色澤鮮艷,果味甜美,成熟早,栽培面積約30畝。

香椿文化

流村鎮香椿節流村鎮香椿節

2006年至今,為了打造北京最大的香椿產業基地,區旅遊局已連續四年幫助支持流村鎮成功舉辦雅思山香椿採摘節活動。

為了推介流村鎮的旅遊資源,吸引更多的遊人到流村鎮觀光採摘、休閒度假、體驗風情,流村鎮以打造“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特色產業興旺、社會事業發達、山川景色秀美、人民生活安康的新流村”為目標,以本鎮盛產的農家餐桌特色菜餚——香椿為推廣媒介,促進全鎮經濟快速發展。

2008年漆園村的紅椿通過有機認證,今年更是將漆園紅椿進行科學育苗,打破了以往依賴購買成品樹苗種植的限制,育苗成功後將形成擁有千萬株香椿的大型產業基地,以此大力推廣山區種植業,帶動流村鎮乃至周邊山區的經濟發展。此外,為了挖掘村域民俗風情和香椿文化內涵,區旅遊局邀請多名作家深入漆園村生活採風,為漆園村編著了《雅思山下一珍珠——漆園村》一書。該書展示了流村的山水,解讀了漆園的風情。第四屆香椿採摘節的隆重開幕,再次以產業的規模化和多樣性向世人展示了漆園村乃至流村鎮特色產業發展的較大成果。

社會事業

通訊傳遞

流村鎮訊設施比較完善。現安裝程控電話4360部,還建立了移動通信系統,開辦了郵政快件、 國際特快專遞等項業務,有線電視已接通全鎮28個行政村,區域網路已接通到鎮政府。

文化教育

流村鎮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文物古蹟薈萃,民風樸實,人民熱情好客。 流村鎮教育事業較發達,目前有完小7所,在校生909人,教師151人;國中2所,在校生472人,教師80人。

醫療保健

流村鎮現有鎮級醫院1個,社區服務站2個,分部在流村、老峪溝、高口三個地區,醫護人員27個,28個行政村每個村都有一個村級醫務室,從業人員42個,並完成了全鎮農民的大病統籌工作,投保人員9079人。到目前為止已為195人報銷醫藥費47.8萬元。

昌平區行政區劃

昌平區轄2個街道、5個地區、10個鎮,區政府駐城北街道。
街道

城北街道 | 城南街道

地區南口地區 | 馬池口地區 | 沙河地區 | 回龍觀地區 | 東小口地區
陽坊鎮 | 小湯山鎮 | 南邵鎮 | 崔村鎮 | 百善鎮 | 北七家鎮 | 興壽鎮 | 長陵鎮 | 流村鎮 | 十三陵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