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寺位於同心縣舊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寧夏現存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座伊斯蘭教建築。同心清真大寺也是著名的革命文物,同心清真大寺已被自治區列為全區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初,光緒年間重修,寺門附近嵌有明萬曆、清乾隆年間的石雕橫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圖同心清真大寺
相傳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從照壁、禮拜殿脊檁處墨書題詞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緒三十三年(1907)曾兩次重修。同心清真大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同心清真大寺本是宋、元遺物。當初,這座同心清真大寺建在小土山上,高出地面十丈,四周民房聚集,花草繁多,清水河映照著同心清真大寺古寺的倒影,十分美麗壯觀。
同心清真大寺院入口處附近的牆上,有兩塊石雕橫額,分別留有:“明萬曆年間重修”和“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蒲月重修”字樣。這說明同心清真大寺現址至少也有四百餘年了。

建築特色

風格特點

該寺為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建築面積為2870平方米。

主要建築

全寺分為內外兩院,外院較為寬敞,穆斯林重大節日常聚於此處會禮。寺門前有長9米、高6米之照壁,為“月藏松柏”磚雕圖案。與照壁形成對照的是3個磚砌券門,鐫刻有阿拉伯文磚雕和花卉圖案,技藝精湛,栩栩如生。中門上書“清真寺”3個大字,左右兩個券門分別書寫有“忍心”、“忍耐”門額。券門上部原有四角攢尖頂的3層邦克樓一座,民國時期曾遭龍捲風破壞,後改建為2層。從券門人內沿階而上,內院高台有禮拜大殿,座西朝東,視野開闊,殿前南北講堂各5間,與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大殿由兩座歇山頂和一個卷棚頂勾連搭,面闊5間,進深9間,內有20餘根明柱支撐,木板鋪地,牆壁裝飾有《古蘭經》文書法。大殿寬敞,可以容納千餘人同時禮拜。殿外裝飾精緻,翹檐斗拱,莊重樸素。1938年,曾在該寺開辦過阿訇教義國文初級講習所。

世界著名清真寺

“清真寺”是阿拉伯語“麥思吉德”的意譯,原意為“叩頭的地方”,也稱“禮拜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傳授宗教知識的寺院的通稱。舉行星期五聚禮的清真寺則稱作“麥思吉德>賈米阿”,規模較小的清真寺則被稱作“穆薩倆”。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區的核心,是穆斯林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體現伊斯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之一。
阿克薩清真寺| 先知寺| 巴德夏希大清真寺| 扎耶德清真寺| 耶路撒冷遠寺| 耶路撒冷金頂寺| 費薩爾清真寺| 博而基亞清真寺| 泉州聖友寺| 東四清真寺| 伊瑪姆清真寺| 哈桑二世大清真寺| 阿加德茲清真寺| 愛資哈爾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 倭馬亞清真寺| 水上清真寺| 朱梅拉清真寺| 印度尼西亞清真寺| 阿布達比清真寺| 科爾多瓦清真寺| 牛街禮拜寺 | 麥加聖寺| 化覺巷清真寺| 同心清真大寺| 台北清真大寺

銀川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