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州清真大寺

韋州清真大寺

位於同心縣韋州鎮。關於該寺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有說系明洪武十二至十三年(1379~1380)間,由當地人金滿平帶頭赴各地募捐籌款建成;也有說系明代海文軒倡導所建。該寺布局為對稱的兩進院式。1966年“文革”時,該寺曾被拆毀。1979年重修,占地面積2666平方米。現在的禮拜大殿為鋼筋水泥結構,共46間。另有阿訇住房、沐浴室、經文國小和女學教室。2015年決定重建,已於2015年6月13日舉行了奠基儀式。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韋州清真大寺位於同心縣韋州鎮。關於該寺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有說系明洪武十二至十三年(1379~1380)間,由當地人金滿平帶頭赴各地募捐籌款建成;也有說系明代海文軒倡導所建。海文軒,名東陽,為中國伊斯蘭教經堂教育創始人胡登洲之嫡傳弟子,明代後期人,學成後由陝西遷入寧夏同心、韋州一帶,設帳講學,培養宗教人才,後歿於當地。韋州今尚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所立《清真教述聖公碑記》,追述其事,可從中得知當年韋州一帶伊斯蘭教發展之盛況。據此亦可推斷出,該寺可能始建於明初,海東陽不遠千里來此設帳講學時,當地必然已經有了清真寺。他主持教務期間可能予以重建或續建。據悉,清康熙、雍正、光緒及民國年間曾多次擴建。

該寺布局為對稱的兩進院式。大門為帶斗拱的3間7檁歇山,門前有滾子石,兩側為青水磚雕的看牆,有木柵欄圍護。大門兩旁為同一形制而較小的便門。進門為開闊的庭院,南北各為對稱的廂房。正面則為三層的“邦克樓”,斗拱十字脊,兩側還有對稱的月門。穿過邦克樓即為禮拜大殿。大殿三門九間,三脊(歇山頂)、兩卷(卷棚頂),窯殿較大,廊廳寬敞,可容納千餘人同時禮拜。內檐裝修及大殿兩側照壁磚雕,以山水花卉圖案為主,精工細雕。殿內匾額、對聯,多為阿文篆刻。大殿西南角有後門一座,門外有照壁一座。民國時期,寺內附設有回民女子國小,1938年曾在寺內設阿訇教義國文初級講習所。1966年“文革”時,該寺曾被拆毀。1979年重修,占地面積2666平方米。如今的禮拜大殿為鋼筋水泥結構。另有阿訇住房、沐浴室、經文國小和女學教室。

起源發展

相傳韋州回民是元朝末年由南京、蘇州遷來的,共一百餘戶人家,居住在城東南,以屯田放牧為業。這些回民占當時韋州城人口的三分之一。他們還建設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平頂小寺。至明初,韋州城內的回民,已發展到三百戶,原來的平頂小寺,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加上其他方面,當時對回民的有利條件,如明朝的一些開國元勛,像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均系回族將領,同時明太祖朱元璋由於政治上的需要,除命令翰林院編修,回回太師馬沙亦黑、馬哈嘛兄弟等人專門翻譯伊斯蘭教各種經典外,還敕令修建清真大寺。這樣大興的客觀時機和主觀上的需要不謀而合。於是當地回族居民,經過醞釀,決定籌建大寺。一面公推蘇(爾師)、金(滿品)、海(文學)三位教方頭目,分別到北京、南京、西安、青海、甘肅、新疆、雲南等地化錢糧兩萬餘兩銀子(也有說十萬兩銀子)。並聘請了四川的名木匠劉師傅,單家集有名的泥瓦匠張師傅,分別擔任泥木總工頭。一面派赴進京,與回族中的軍政要人聯繫,稟告朝廷太祖。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賜圖紙,並授意大將軍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並給予資助。於是在韋州地區,一項巨大民族工程,依照太祖的賜圖為藍本,開始興建了。 說明太祖賜圖,資助是有考證的。因為南京淨覺寺、西安化覺寺都是太祖在洪武元年,敕令修建的。至今存有大石刻碑記載。尤其在敕令建設清真寺時,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先知——穆罕默德作了至聖百字贊詩文一首。當時手曾於金陵(南京)和韋州兩寺各一份,可惜韋州手書早已絕跡。現將太祖的詩文學寫於下面:

明太祖的白字贊

明太祖高皇帝,敕令修建清真寺並御製穆聖白字贊曰:

乾坤初始, 天籍注名, 傳教大聖,

降生西域。授受天經, 三十部冊,

普化眾生。億兆君師, 萬聖領袖。

協助天運, 保佑民國。五時祈佑,

默祝太平。存心真主, 加志窮民。

拯救患難, 洞徹幽冥。超撥靈魂。

脫離罪孽。仁覆天下, 道貫古今。

降邪歸一, 教名清真。穆罕默德,

至貴聖人。

明太祖於洪武元年(1368年戊申)

當籌建工作就緒時,由於歷史上遺留的民族隔閡,城內個別漢族人揚言阻擋,不讓回民蓋寺。回民惟恐影響工作,便集議推薦馬爺等幾位學董鄉老,暗自帶了三個元寶,作為禮品和當時漢族頭目紳士徐白毛等人和平談判,進而提出:我們奉教民委託,前來告知兄弟民族,明日動工,修建寺殿,倘若不檔,那是和好如初,太平無事;如果搖擋,勢必要大動干戈。回族青年準備了三百名身穿白衣的衛士,決心保衛寺殿建設,獻身聖教,為教捐軀。總之寺是非建不可。徐白毛聽後,星夜召集漢民民眾開會研究,決定不擋。但提出一個條件:就是“錯一榫,穿草鞋(錯一榫 是將原先鋸好的柱子、梁、行條的卯統統鋸掉,另開新卯;穿草鞋是將原鑿好的大清石柱、頂石和備好的接牆基、鋃台子的大清石條,一律不叫用,統統改用砂石柱、頂石和砂石條。)結果回民完全接受了這個條件。經過幕後協商,一場潛在的回漢糾紛和平解決了。不但沒有發生事端,相反,漢族還出工多人,給予人力上的幫助和支援,從那時起,韋州回漢族人民世世代代和睦相處,團結合作,友好至今。

三、結構精湛,規模宏大

伊斯蘭教建築本身有嚴格的制度,禮拜寺要有一種民族特色。但傳到中國後,由於中外結合,一切都中國化了。但韋州大寺卻完全依照明太祖的賜圖,按照中國宮殿形式設計,建造和皇宮相似,所以韋州大寺的總稱是:

上有七間禮拜殿⑴下有十間講經廳⑵

虎踞龍宮兩隻眼⑶九龍口前聽宣傳⑷

十八羅漢兩條龍⑸二十八宿在空中⑹

⑴指禮拜大殿;⑵指前院廂房十間;⑶“虎距”指座落在寺院內全城最高建築物:三層望月樓;“龍宮”指寺院中心;“兩隻眼”指樓前兩眼泉井;⑷九龍口只三三見九的門前;⑸“十八羅漢”指前大殿三路一十八根兩人不能樓和的大明柱;“兩條龍”指後殿兩根通天柱;⑹二十八宿指大殿周圍二十八根圍柱。

相傳韋州大寺建設為十樣景色,各種大小建築都有一定的名稱和講究。

韋州大寺有三眷兩卷。上殿是一式兩層。結構精美、建築雄偉、規模宏大、雕刻精緻、富麗堂皇、金碧輝煌、不僅在我區媲美。就是全國來說,也是工程浩大的一流清真寺。全寺面積達四千平方米。僅大殿一千多平方米。大殿明暗,有兩人不能摟合的大柱子九十九根。有雕刻精緻的大花門八十八扇,特別是前卷二十扇大門的雕刻空心花,各有差異,形狀不一,被稱為花草萬樣有。南北大看牆上的青磚石刻,猶如屏風,剛勁秀麗。相傳丁俊門進入韋州後,將一扇窗子破壞了,為了修補這扇窗子,特訪聘了二位高藝術工做了五十天才修成。其質量和原來的不能媲美。由此可見其建築藝術是何等的精妙。粗大的柱子五米多高,大梁是八米五。

上殿有天花板,牆板,地板三板俱全。板上寫有大副金黃色的阿拉伯經文,非常美麗;造型精緻,色彩鮮明。

從禮拜到前門柚,到處都是樓堂亭閣,全寺從磚瓦石塊到椽頭木閣,儘是精藝浮雕,彩筆巧繪。上面覆蓋著琉瓦。閣上置了各種形狀特異的龍鳳奇鳥,樓頂上還裝有珠砂琉瓦。遠遠望去,光彩奪目,十分壯觀。是一幅氣魄宏大、巍峨燦爛、光線充足的古老而又新穎的清真寺。具有獨特的民族風貌。

早在1958年中國建築科學院的兩位考古學家,到韋州對大寺進行實地考查。他們對交通極度困難的山區小鎮,能建設這樣一座宏偉壯觀的寺殿來,一致讚不絕口。並評價這個大寺建築結構的完美、雕刻藝術的精巧、美觀大方的設計,是集古代建築物的精華。為此他們感慨的拍攝了幾百張照片,還複製了全圖。還說:非常有價值作為國家的文物,予以保護。可想而知,韋州廣大回族先輩在條件極差的環境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而漢族兄弟工匠又熬費了多少心血,才完成了那樣一座雄偉壯麗的堅固工程。

由於建築結構精密,經六百年風雨侵蝕,雄姿未變。一九二零年大地震時,韋州大寺是寧夏唯一保存下來的清真寺。

因此韋州大寺是我們回族先輩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勤勞樸實的祖先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偉大文明古老國家的民族文化藝術發達的象徵。

以上僅是韋州大寺的簡單縮影。

相關資料

明代中葉,漢語成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儘管如此,清真寺依然開創了中國最早形式的阿拉伯語教學與研究,培養出了一代代伊斯蘭教經學大師。

或許,那時候的人們不曾想到阿拉伯語教學會從經堂走入當代的高等學府,惠澤後世。而我對於這一過程的認識,也是從清真寺開始的。

蜚聲天下的清真寺

韋州,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一個並不富裕的小鎮,唐代稱威州,史書說它是絲綢路上的一盞明燈。韋州真正蜚聲天下,達到輝煌頂峰的時期當屬明朝。

來到韋州的第一站便是是韋州古城牆,這是一堵殘垣斷壁缺口很多的明代城牆,滄桑古城牆傳遞給我的是一種耐人尋味的氣息。

韋州是朱元璋第16個兒子慶王朱旃的封地。朱旃一生謹守本分,自15歲封王坐鎮寧夏,歷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6個朝代共47年,為寧夏的文化經濟作出了貢獻,並曾編撰過《宣德寧夏志》,這為今日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找回了明代以前的記憶碎片。

藩王如此好學,這股遺風也就似乎多少留了些給今天的韋州人。古城牆的邊上,韋州清真大寺里書聲琅琅。

韋州清真寺雖說被今天的人們稱之為大寺,可它除卻大殿廂房的建築為歇山頂式、青水磚雕之外,也看不出什麼壯麗來。

“朱元璋的第16個兒子慶王朱旃來到韋州作王的時候,就有了這寺院。慶王朱旃去世很多年以後,這寺院來了著名的經學大師海東陽,就在這裡講經、教學。”前來禮拜的回族穆斯林老海說。

實際上,這海東陽是老海的先祖。海東陽本是陝西西安人,後來定居韋州。在韋州的海姓人家,都是海東陽先祖的後裔。

韋州海姓回族的先祖東陽老先生,自小在家耕讀,專攻阿拉伯語,後來因機緣巧合成為中國經堂教育的拓荒者胡登洲的學生,有幸成為一代著名經師。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海東陽來到寧夏韋州鎮定居,並設帳講學,其間雲南、陝西、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等地學生負笈接踵其門而求學,自此經堂教育在同心經久不衰,使伊斯蘭文化得以發展。而這時,古城韋州也在明朝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老海很是健談,滔滔不絕地為我講述著先祖的故事。“儘管是農民,也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可口才卻在清真寺里練出來了!”老海自嘲著。

老海說,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去了廣州做阿語翻譯,收入不菲,因而剛過50歲的他就決定提前退休,在清真寺里打雜,之外的時間就幫著鄉親們義務做點活計。

雖然老海給我說不出多少深刻的理兒,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海東陽及其老師——中國阿拉伯語經堂教育的開山始祖胡登洲的認知。而今天韋州海姓人家正是那段中國回族教育史上風雲驟變的親歷者。

阿拉伯語學人寂寥

海洋驚波、戍邊屯墾,明代是回族男兒志氣恢宏的時代。這一時期,漢語成為了回族共同的語言。而“伊斯蘭教卻經文匱乏、人們學習意識淡化,經籍傳授困難,阿訇人數減少。”許許多多的穆斯林民眾對經典嫻熟,也只是從口口相傳所得。

泉州《丁氏族譜》記載,嘉靖十五年(1539年),泉州的回族同胞已不懂《古蘭經》的文義,需要將經文譯成漢語才能讀懂。

而明朝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泉州麒麟寺(清淨寺)時也說到《古蘭經》“未經漢譯,民可使由但不可使知。”

……

在這個時候,海東陽的老師、陝西鹹陽人胡登洲出現了,他立志要把平生所學經典譯為漢語,廣為流傳。這個願望在他50歲那年才開始實現。那一年是1557年,胡登洲出門經商,在臨潼遇見一位阿拉伯使者,遂向其求教百日,並討來經文典籍。

這之後,胡登洲開始在家鄉的清真寺里培養阿訇,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經籍為主要內容,用漢語音譯進行教學。

當阿拉伯語只能依靠口口相傳方式為繼時,清真寺里的人們開始以漢語辭彙和語法結構為主,雜以阿拉伯語、波斯語辭彙的經堂語,同時,一種用阿拉伯語字母拼寫漢語拼音的文字——“小經”也出現了,這些形成了經堂教育的成熟體系。

到了當代,這些經堂教育中留下的遺產不時從回族同胞的嘴邊滑出,比如阿拉伯語:穆斯林(順從者)、哲米勒(美麗)、索哈白(夥伴、朋友)、舍目斯(太陽)等等。

而波斯語與突厥語也保留了很多——阿訇(教長)、乃麻茲(禮拜)等等。

雖然在回族沒有形成之前,回族先民曾使用過很多種語言,但那只是一種歷史現象。我們不能把這些語言視為“回族語言”。然而到了當代,也有人提出要恢復“回族語言”,這樣的提法缺乏歷史的認知。回族是多民族融合後形成的,某一種單獨的語言都不能視為回族語言,何言恢復?而回族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所保留的一些阿拉伯語、波斯語等外來語言,只是回族在語言文化上的獨特一面。

“以儒傳經”的艱難

回族歷史上,如果沒有經堂教育,就沒有之後的“以儒傳經”。

明末,清真寺勇敢地擔當起了開展阿拉伯語教育的重任,胡登洲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弟子也遍布中華大地。他的弟子中終究走出了大師級的人,那就是中國歷史上與儒家開展對話的第一人——王岱輿。

中國回族恪守著伊斯蘭教教規,千年不變。伊斯蘭文化要在中華大地落葉生根,這必然要得到千萬人的理解和尊重。

據說,這王岱輿家族是在朱元璋時期由西域“朝貢”來到中國定居的。王岱輿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漢文闡述並建構了伊斯蘭教哲學的嚴整體系,並對中國傳統哲學進行了批駁,在認同儒家社會倫理學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關鍵性的提升與改造。難能可貴的是,以王岱輿為代表的漢文譯著學者一直致力於與儒家學者的直接對話,並表現出了和平與對話的可貴姿態!

王岱輿的言論及著作,使伊斯蘭教文化步入中國思想論壇,開一代新風,為建立中國伊斯蘭教哲學與教義學的框架,並奠定了理論基礎。他的理論緊密結合中國社會實際,表現出伊斯蘭教傳播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互補,開中國伊斯蘭教研究之先河。後世學者說他“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不敢言,正教光輝,因之昭著”。這些對於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近百年來,“對話”的思維模式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成為當前我們所處這個時代最流行的用語之一。

承載回族的驕傲與理想

說到這裡,我們的時間很快就跨越到了清末民初,這時候,海東陽當年開展經堂教育的韋州清真大寺里,就有了清真國小。

實際上,和韋州清真大寺一樣,全國各地的回族聚居區里,回族創辦的國小如雨後春筍,多不勝數,這些國小或依附清真寺,或隸屬於國民教育體系而又具有回族民族特色的學校,是新中國成立後,遍布全國的回民國小、民族國小的前身。

我在走訪的過程中,在全國各地清真寺的附近,看見了昆明的明德中學,西寧的崑崙中學,臨夏的雲亭中學等等。昆明的明德中學是雲南回族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一座學校。而北京的成達師範學校,最初也是創辦於濟南的清真寺里。

《回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一書中也曾提到:“在這些新式教育的基礎上,回族社會的阿拉伯語教育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開始派遣留學生赴中東阿拉伯國家。歸國之後,這些回族的孩子成為了中國高等學府中阿拉伯語教育與科研的拓荒者。”

於是,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的奠基人、從1946年起開始擔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的教授馬堅。

而1940年回國後的回族人納忠則先後在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的前身)、雲南大學任教,而最終成為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阿拉伯語教學的奠基人。

再後來,全國許許多多的學校開設了阿拉伯語專業,包括同心縣成立的中國第一所阿拉伯語中等專業學校。而所有的學校,其師資力量多來自於北京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畢業生。

和全國各地許多古老的清真寺一樣,韋州清真大寺同樣見證了中國阿拉伯語教育400年,同樣承載著400年來中國回族的驕傲與理想。

今天,也有許許多多的韋州的孩子們,在同心阿拉伯語中等專業學校學習,他們最終走向了社會,走向了與阿拉伯國家及全世界穆斯林友人的文化商貿交流之中。

今日的中國回族,揮灑自如昂揚自信,而這一切,與400年來回族經堂教育的積澱是分不開的。

新世紀重建

同心縣韋州鎮清真大寺重建後預計建築面積15195.77平方米,其中:主體大殿建築面積13040.37平方米,高度70.8米,框架結構;宣禮塔四座,建築面積2155.4平方米,高度81米,框架及剪力牆結構。本工程經大寺管委會多次考察通過,委託寧夏成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已於2015年6月14日動土開挖;預計2015年10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16年8月底竣工驗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