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德茲清真寺

阿加德茲清真寺,位於尼日東北部阿加德茲省首府。造型奇特,氣勢宏偉,土木建築,呈四方形,工藝精細,巧奪天工。圓錐狀的宣禮塔高27米,共分7層,沿塔內的螺鏇形樓梯攀登,可達頂峰,從寺頂放眼眺望,阿加德茲城全景盡收眼底。

基本信息

簡介

尼日東北部阿加德茲省首府,有一座蜚聲遐爾的清真寺——阿加德茲清真寺。

建築結構

這座清真寺造型奇特,氣勢宏偉,土木建築,呈四方形,工藝精細,巧奪天工。圓錐狀的宣禮塔高 27 米,共分 7 層,沿塔內的螺鏇形樓梯攀登,可達頂峰,從寺頂放眼眺望,阿加德茲城全景盡收眼底。

歷史及宗教

該寺已有 450年的歷史,是一處著名的古蹟,它充分顯示了尼日人民具有卓越的藝術才能。關於阿加德茲清真寺地址的選擇,流傳著一個頗有趣味的故事。相傳圖阿雷格諸部落由於對部落紛爭感到厭倦,便要求遠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宗主給他們派一位首領。伊斯坦堡的蘇丹於是就派遣他的一個庶子尤努斯為圖阿雷格諸部落的首領。尤努斯於 1405 年左右前來阿伊爾,隨行有 450 人。尤努斯在豎有一枝神奇的長矛的地方住了下來,據說這枝長矛是由一位聖靈插在地上的。伊斯坦堡的蘇丹先前已規定,這個地方是尤努斯旅程的終點;於是,尤努斯就在插長矛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清真寺——阿加德茲清真寺,此寺即成為阿加德茲城的中心。古往今來,無數的伊斯蘭教徒,曾到阿加德茲清真寺朝拜。

穆斯林每天需要禮拜 5 次,分別在黎明、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舉行。此外,每周星期五後在清真寺舉行一次集體“主膜拜”。每年開齋節和宰牲節分別舉行兩次會禮,並且在齋月的每個夜晚都要做禮拜。伊斯蘭教徒在禮拜之前,必須沐浴淨身,被稱為“大淨和小淨”。用水擦洗叫“水淨”。禮拜在金碧輝煌、寬敞豁亮的阿加德茲清真寺禮拜大殿舉行。伊斯蘭教徒們身穿節日盛裝,頭戴白、花帽,脫鞋進入大廳,面朝聖地麥加方向跪在雪白的氈子上,由身著傳統教服、頭戴伊斯蘭帽的伊瑪姆(教長)帶領,作站立、讚頌、鞠躬、叩頭、跪坐等動作。然後聆聽伊瑪姆授經布道,宣講教義。禮拜結束後,穆斯林互道“色蘭”(意即相互問候),才離開清真寺。阿加德茲清真寺不僅是重要的“會禮”、“聚禮”的場所,而且成為尼日的穆斯林節日期間絡繹不絕前往朝拜的“聖地”。近年來,逐漸成為旅遊者嚮往參觀的一景。

世界著名清真寺

“清真寺”是阿拉伯語“麥思吉德”的意譯,原意為“叩頭的地方”,也稱“禮拜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傳授宗教知識的寺院的通稱。舉行星期五聚禮的清真寺則稱作“麥思吉德>賈米阿”,規模較小的清真寺則被稱作“穆薩倆”。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區的核心,是穆斯林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體現伊斯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之一。
阿克薩清真寺| 先知寺| 巴德夏希大清真寺| 扎耶德清真寺| 耶路撒冷遠寺| 耶路撒冷金頂寺| 費薩爾清真寺| 博而基亞清真寺| 泉州聖友寺| 東四清真寺| 伊瑪姆清真寺| 哈桑二世大清真寺| 阿加德茲清真寺| 愛資哈爾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 倭馬亞清真寺| 水上清真寺| 朱梅拉清真寺| 印度尼西亞清真寺| 阿布達比清真寺| 科爾多瓦清真寺| 牛街禮拜寺 | 麥加聖寺| 化覺巷清真寺| 同心清真大寺| 台北清真大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