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雄腐霉

寡雄腐霉

寡雄腐霉是真菌界、真菌門、卵菌綱、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屬生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寡雄腐霉寡雄腐霉

菌落在CMA上氣生菌絲稀少。幼菌絲無隔,老熟後具較規則分隔,粗2.8-6.1μm。菌絲膨大體球形至近球形瘤狀膨大,常單生,或3-5個串生,大多由球形和菌絲狀部分共同組成,萌發產生芽管,藏卵器球形,頂生或間生,有時側生或間側生,罕2-3個串生,直徑18-35(平均22.8)μm;藏卵器外壁具錐形突起物,突起物高2.6-7.7(平均4.30)μm,基部寬1.5-2.3(-2.6)(平均2.20)μm。雄器較少形成,形成時呈亞球形、短棒形或曲頸形,常有延生的裂瓣,異絲生,罕同絲生,以頂端或側面與藏卵器接觸,7.7-20.5μm×3.8-13.0μm,平均13.2μm×7.5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充滿藏卵器或幾乎滿器,直徑12-30(平均19.9)μm,壁厚(0.4-)1.4-2.1(平均1.34)μm

中國分布

大白菜BrassicapekinensisRupr.:寧夏三一支溝(PM249,250)。
辣椒CapsicumfrutescensL.:寧夏中寧(PM279)。
土壤分離:北京大興縣(SM25-13);寧夏靈武(SM584),南梁(SM602,609),三一支溝(SM539,589-B),西吉(SM612,616),永寧(SM624)。大武口(SM692)涇源(SM819);陝西西安(SM4)。
根據段若蘭(1985),此菌還產於廣東的陸豐和虎門。Watanabe(1974)報導生於台灣的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上。

世界分布

中國、中非、英國、阿根廷、美國、南非、荷蘭、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德國。

特點

在藏卵器壁具突起物、雄器常缺的腐霉組中,PythiumoligandrumDrechsler與P.anandrumDrechsler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孢子囊球形或由菌絲狀結構聯結球狀結構共同組成複合體,後者孢子囊橢圓形或長形,通常具一乳突,且有孢囊層出現象。P.oligandrum與P.sinenseYu的主要區別仍是孢子囊:P.oligandrum的孢子囊如前述,P.sinense的孢子囊球形,不形成複合體。P.oligandrum與P.amasculinumYu的區別是,前者卵孢子不滿器,後者滿器或基本滿器。另外,前者最高生長溫度為44℃,後者為40℃。
在藏卵器壁具突起物的腐霉當中,還有PythiumacanthicumDrechsler的孢子囊也類似於P.oligandrumDrechsler的複合體,但前者雄器大量產生,形狀也不同於後者。此外,前者藏卵器壁上突起物較短,卵孢子滿器,後者突起物較長,卵孢子不滿器。
PythiumoligandrumDrechsler最初是從美國紐約的豌豆上分離出,後來又從一些國家的土壤和植物上分得,如小麥、菜豆、豌豆、番茄、苜蓿、大黃、蘋果、忝菜、罌粟和金魚草等。此菌雖是各種氣候條件下的土棲真菌,不僅對植物沒有致病作用,而且還能抑制或殺死其它致病腐霉和其它土傳病原菌,並能誘導植物產生防衛反應,阻止病原菌的侵入,顯著降低病害的發生率(sneh等,1977;vesely,1979;Lifshitz等,1984:Laing和Deacon,1990)。
PythiumoligandrumDrechsler還可作為重寄生物,寄生於其他真菌上,如光卵絲囊霉AphanomyceslaevisdeBary、BotryotrichumpiluliferumSaccardo&March、禾頂囊殼Gaeumannomycesgraminis(Saccardo)Arx&Olivier、根生瓶霉phial-ophoraradicicolaCain、德巴利腐霉PythiumdebaryanumHesse、終極腐霉P.ulti-mumtrow和多種擔子菌(Vesely,1978)。P.oligandrum還可抑制黃色鐮孢Fusariumculmorum(W.G.Smith)Saccardo、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Oudemans等的生長。這些證據表明P.oligandrum有可能用於防治某些真菌病害的生物製劑(Vesely,1979)。

作用機理

寡雄腐霉是卵菌綱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屬中的一種重寄生有益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以寄生為主兼性腐生,即以對致病真菌的寄生為其獲得營養的主要途徑,是20多種常見植物致病真菌的天敵。其在植物→致病真菌→寡雄腐霉食物鏈中處於最高層,相當於草原生態系統中的獅子。寡雄腐霉通過寄生作用有效殺滅致病真菌,通過抗生作用抑制致病真菌的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其可定植在植物根系表面,並可進入根系維管束,從而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植物根系病害;其進入根系的過程促使植物根系細胞壁增厚,其分泌物寡雄蛋白可刺激植物本身抗病機制的發生,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減少各種病害發生的目的;寡雄腐霉分泌的類生長素化合物促進植物生長素的合成,分泌的多種胞外酶分解土壤中的磷,從而達到促進根系生長、增加作物產量的效果。

優越性

1、促進種子萌發。

2、為植物提供健康生長的最佳環境。

3、促進根系生長。

4、有利於生態平衡。

5、使用方便。

6、顯著提高產量。

7、在作物的整個生長周期都起作用。

8、產品貨架期長。

9、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0、是實現有機農業的重要途徑。

功能

寡雄腐霉具有四大功能:

1、寡雄腐霉對病原菌的寄生作用。寡雄腐黴菌對20多種植物病原真菌或其它卵菌具有寄生作用,寄生作用的過程包括吸附、纏繞和穿透。寡雄腐霉通過菌絲侵入致病真菌或其他卵菌的組織內,逐漸消耗其體內養分,最終達到殺滅作用。

2、寡雄腐霉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寡雄腐霉對真菌的抑制作用表現在還未接觸寄主菌,寄主菌的生長已受到抑制,結構發生改變。寡雄腐霉在生長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分泌物,如纖維素酶,胞外溶解酶,蛋白酶、脂肪酶、β-1,3-葡聚糖酶等,這些分泌物對植物的多種病原真菌菌絲的生長有抑制作用,能夠導致病原真菌菌絲細胞壁破裂、穿孔、乾癟;菌絲分化出的分生孢子梗少,產孢量明顯下降。

3、寡雄腐霉誘導作物產生系統抗性。寡雄腐霉能產生一種與誘導抗性相關的被稱為寡雄蛋白(oligandrin)的擬激發素,誘導植物產生抗性,抵抗病原菌的侵入,顯著降低病害的發生率。 

4、寡雄腐霉能夠促進作物生長。寡雄腐霉及其代謝產物能夠促進作物養分吸收。研究發現,寡雄腐霉能夠促進植株對磷的吸收。寡雄腐霉能增加植株中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促進植株生長。

特點

寡雄腐霉是植物致病真菌的天敵,具有廣譜、高效、抗病、促長、增產、環保的特點。

廣譜:“多利維生·寡雄腐霉”具有極廣的殺菌譜,可以有效防治由疫霉屬,灰黴菌屬,輪枝菌屬,鐮刀菌,盤核霉,絲核菌屬,鏈格孢屬,腐霉屬,葡萄孢霉,蠕孢菌,根串珠黴菌屬,粉痂菌屬等引起的真菌病害。

高效:“多利維生”的活性成分“寡雄腐霉”是致病真菌的天敵。通過寄生和抗生雙重方式作用於治病真菌,有效預防病害發生並能有效剷除病害。

抗病:寡雄腐霉分泌得寡雄蛋白等分泌物可誘導作物產生系統抗性,從而有效提高作物得抗病能力。

促長:提高作物體內IAA的合成,促進植物根系增長,達到增加幼苗成活率,提高植株健康。

增產:促進作物對磷的吸收,從而明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

環保:純天然,長期使用不會產生抗藥性。在地下水、溪流等自然環境保護區域可以放心使用。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二)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二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