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疫霉

莎草疫霉

在寄主葉片上、莖桿和鞘基部形成斑點,初黃色,後變為褐色或暗褐色,周緣常有各色水漬狀暈圈。卵孢子球形。平滑,淺褐色,不滿器或幾乎滿器,直徑26- 35(平均29.5)μm;壁厚2.7-3.6(平均3.29)μ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莎草疫霉莎草疫霉
在寄主葉片上、莖桿和鞘基部形成斑點,初黃色,後變為褐色或暗褐色,周緣常有各色水漬狀暈圈。菌絲體生寄主細胞間,粗4.6-9.1μm。由菌絲產生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吸器橢圓形、卵形或亞球形,後變為塊形或鏟形。孢囊梗從寄主氣孔伸出,單生或叢生,分枝或不分枝,無色無隔,20-480μm×3-9μm。孢子囊橢圓形、卵形或梨形,子囊。藏卵器球形,壁薄,平滑,直徑35-42(平均37.9)μm。雄器卵形或寬棍棒形,側生,16-24μm×11-15μm。卵孢子球形。平滑,淺褐色,不滿器或幾乎滿器,直徑26-35(平均29.5)μm;壁厚2.7-3.6(平均3.29)μm。

分布

中國分布

短葉茳芏CyperismalaccensisLam.var.brevifoliusBocklr.:廣西貴縣(PM200)。
據戴肇英和張超沖(1990),此菌還分布在廣西的玉林,武嗚、邕寧、橫山靈山和鹿寨等地的短葉茳芏上。
戴芳瀾(1979)報導,此菌還寄生在我國台灣省的碎米莎草CyperusiriaL.、茳芏C.malaccensisLam.和莎草C.rotundusL.上。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

特點

此菌最初被視為Peronospora屬一新種被發表(Ideta,1903),後來又兩次被轉入Kawakamia屬(Miyabe,1919;Sawada,1942b),現在一般學者都接受伊藤(Ito,1935,1936)的意見,將它歸屬Phytophthora屬(Waterhouse1963;Newhooketal.,1978;Ho,1982),即我們現在所用的名稱。
Phytophthoracyperi(Ideta)Ito和P.lepironiaeSawada都寄生在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上,迄今均未獲得純培養。前者寄生於莎草屬Cyperussp.,後者於石龍雛芻屬Lepironiasp.上。形態上兩者的區別不是很明顯,只是後者的孢子囊較寬,藏卵器壁較厚,是否同種,值得進一步研究,因這兩個種我國均有分布。
生於台灣碎米莎草CyperusiriaL.上的Phytophthoracyperi-iriaeSawada和莎草C.rotundusL.上的P.cyperi-rotundatiSawada,經戴芳瀾(1979)研究後認為,此兩種與P.cyperi(Ideta)Ito。無本質區別,前兩者應作為後者的異名。其他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Waterhouse,1963;Newhooketal.,1978;Ho,1982,1990)。
Phytophthoracyperi(Ideta)Ito在日本的茳芏CyperusmalaccensisLam.上的卵孢子(直徑32-44μm)較產於我國的為大(伊藤,1936)。
戴肇英、張超沖(1990)報導,此菌在廣西為害編織草蓆的短葉茳芏(俗稱水草或鹹水草),引起的疫病谷稱“席草瘟”或“花草”,降低產量和質量,減產10%-50%,影響織席生產和外銷。此菌在25℃下,濕度越大,孢子囊形成越多,相對濕度低於80%不利於孢子囊的形成遊動孢子的最適溫度為15℃-25℃。瑞毒霉(58%,1200倍)和甲霜靈(25%,1000倍)的田間防治效果優於波爾多液(0.33%石灰量式)防效80%左右。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二)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二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