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數量最少,約占血液中白細胞總數的0.2%,具有趨化作用,被招募到組織中後可存活10-15天。這類細胞的顆粒內含有組織胺、肝素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組織胺可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過敏性慢反應物質是一種脂類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縮。機體發生過敏反應與這些物質有關。嗜鹼性細胞在結締組織和黏膜上皮內時,稱肥大細胞,其結構和功能與嗜鹼性細胞相似。特點是胞質內含粗大、大小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的嗜鹼性顆粒。

基本信息

簡介

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數量最少,約占血液中白細胞總數的0.2%,具有趨化作用,被招募到組織中後可存活10-15天。肥大細胞存在於黏膜和結締組織中,而不存在於血循環中。嗜鹼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雖然形態特徵和分布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功能非常相似,它們均為參與I型超敏反應的重要效應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表面均表達高親和力IgEFc受體(FcεRI),胞質內含有類似的嗜鹼性顆粒,顆粒內均含有肝素、組胺和過敏性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eosinophilchemotacticfactorofanaphylaris,ECF-A)。這兩類細胞被變應原激活後,新合成的生物活性介質(白三烯、前列腺素D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也基本相同。

形態特點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呈圓形,直徑10~14μm,胞核分葉不清楚,胞質含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的嗜鹼性顆粒,用甲苯胺藍染色,顆粒由藍變紫,稱為異染性,大顆粒直徑可達1.2μm,易溶於水。電子顯微鏡下,顆粒內含物電子密度較高。胞質有複雜的囊泡,豐富的糖原。其他細胞器都不明顯。嗜鹼性顆粒的特點與肥大細胞的顆粒相似,但兩種細胞的關係尚待研究。比較嗜鹼性粒細胞(B)與中性粒細胞(N)和嗜酸性粒細胞(E)顆粒的區別。血塗片,Giemsa染色。

細胞來源

嗜鹼性粒細胞起源於骨髓造血多能幹細胞,在骨髓內分化成熟後進入血流。肥大細胞的來源尚有爭議,人類肥大細胞的起源以及肥大細胞與嗜鹼性粒細胞之間的關係仍不清楚。已確知α鼠肥大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多能幹細胞,在各種組織的微環境內成熟,形成結締組織肥大細胞和黏膜肥大細胞。結締組織肥大細胞體積較大,胞質顆粒多,組胺含量高,對藥物比較敏感。

參考值

正常參考值

百分值0~0.01或(0%—1%)
絕對值0~0.110^9/L

異常分析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增高:
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罕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鹼性粒細胞增高,骨髓纖維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後也可見嗜鹼性粒細胞增高。
嗜鹼性粒細胞減少:
①Ⅰ型超敏反應(速髮型變態反應),如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糖皮質激素過量;甲亢;庫欣症等;
②應激反應,如心梗、嚴重感染、出血等。

臨床意義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1)增多:外周血嗜鹼性粒細胞絕對值超過參考上限(>0.05×109/L)。
1)過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蕁麻疹、潰瘍性結腸炎。蕁麻疹因過敏體質對特異抗原過敏或物理因素(寒冷等)引發,血清IgE增高,寒冷性蕁麻疹患者血清中還可出現冷球蛋白或冷纖維蛋白原等。潰瘍性結腸炎可見RBC減低、缺鐵性貧血、急性期WBC、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鹼性粒細胞持續>0.1×109/L,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徵。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嗜鹼性粒細胞輕度增高(1×109/L)。原發性纖維化,貧血、出現幼稚紅細胞、幼稚粒細胞、WBC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嗜鹼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輕度增多。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輕度貧血、WBC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多,達2%~3%,高達20%~90%者提示預後不良。
3)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罕見類型白血病,嗜鹼性粒細胞異常增多,達20%以上,且多幼稚型。(2)減少: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放療、化療、糖皮質激素治療、感染急性期。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 免疫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