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花銀盤

唐代金花銀盤

銀盤上鏨刻或模沖花紋,全部塗金,形成白底黃花,為金花銀盤。據目前資料,國內外現存30多件。這類器物中最早的是出土於內蒙古敖漢旗李家營子初唐時期的猞猁紋銀盤,最大的是收藏於陝西省博物館的鸞鳥菱花銀盤,直徑84厘米。

唐代金花銀盤

正文

銀盤上鏨刻或模沖花紋,全部塗金,形成白底黃花,為金花銀盤。據目前資料,國內外現存30多件。形制可分為平底、圈足、三足、四足 4個類型。盤面也有圓形、葵口、菱花、海棠、橢方、桃狀、葉形等區別。
這類器物中最早的是出土於內蒙古敖漢旗李家營子初唐時期的猞猁紋銀盤,最大的是收藏於陝西省博物館的鸞鳥菱花銀盤,直徑84厘米。平底盤較常見,如陝西博物館收藏的龜紋桃狀銀盤、獨角異獸紋六瓣銀盤、雙狐紋雙桃銀盤等。三足盤形體均較大,著名的有出土於陝西西安八府莊的獅紋三足銀盤、內蒙古喀喇沁旗的摩羯團花六瓣三足盤、臥鹿團花六瓣三足盤、蹲獅團花紋六瓣三足盤,以及出於河北寬城的肉芝頂鹿紋三足銀盤等。四足盤僅見日本正倉院南倉收藏的闊葉團花紋四足盤一例,該器八瓣盤口,以鉚釘連線四足,盤之內外底均素淨,僅外腹每瓣中刻闊葉團花一朵。菱形盤有陝西西安市文管會收藏的撫琴舞鳳紋菱形盤,江蘇鎮江市博物館收藏的雙鸞紋菱形盤,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太公望唐草紋菱形盤與鸚鵡紋菱形盤等。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卷草紋葉形盤最特殊,盤如葉形,並以清晰葉脈劃分盤面為13個區間,每區間填 C狀卷草,卷草心分別鏨有五出葉、花頭或飛鳥。
有鏨文的器皿更為珍貴。現已發現出土於陝西西安坑底寨的雙鳳紋裴肅銀盤有浙東道都團練觀察處置使裴肅的結銜題名,陝西藍田的鴛鴦綬帶紋銀盤有桂管李桿的題名,內蒙古喀喇沁旗的臥鹿團花紋六瓣三足盤有定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劉贊的題名,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土的雙鯉寶相蓮瓣紋銀盤有洪州刺史李勉的題名,它們都是各地權要向皇帝進奉之器。

配圖

唐代金花銀盤唐代金花銀盤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