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服制度

明代官服制度

明朝官服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

簡介

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鑒於局勢尚未安定,學士陶安請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禮服不可過繁,祭天地、宗廟只需戴通天冠,穿紗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禮部官員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學說,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漢赤唐黃。明取法周漢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應尚赤,朱元璋認可,並規定正旦、冬至、聖節(皇帝生日)、祭社稷、先農、冊拜等大典要穿袞服。

(一)皇帝冠服

1.袞冕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一寸。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紗,里裱朱色紗做成。帽卷兩側有紐孔(戴時用玉簪穿過紐孔把冕固定在頭頂的髮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紐孔和武都用金片鑲成。綖板左右懸紅絲繩為纓,纓上掛黃玉,垂於兩耳之旁,叫作〓纊充耳。此外,綖板上還懸有一根朱紘
與此配套的袞服,據《明史·輿服志》記載,由玄衣、黃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配成。據永樂三年的定製,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褶襉),(裳的側邊),褐(裳的底邊)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但《三才圖會》的附圖與此略有不同。
2.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製(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蟬,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與絳紗袍、皂色領、褾、裾的白紗中單、絳紗蔽膝、白色假帶、方心曲領、白襪、赤舄配套,為皇帝郊廟、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時所穿。
3.皮弁服
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黑色紗冒之,前後12縫,每縫間飾五彩玉12,與絳紗衣、蔽膝、革帶、大帶、白襪黑舄配套。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祭太歲山川時服用。
4.武弁服
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赤色,上12縫,中綴五彩玉,落落如星狀,赤色衣、裳、,赤舄。執刻有“討罪安民”篆文的玉圭,親征遣將時服用。
5.常服
洪武三年定製為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腰帶以金、琥珀、透犀(即帶有透線紋的上等犀角)相間為飾,永樂三年改為盤領窄袖黃袍、玉帶、皮靴。黃袍前後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即一般所稱的四團龍袍。烏紗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稱翼善冠。
6.燕弁服
皇帝平日在宮中燕居時所穿,嘉靖七年定製,冠框如皮弁用黑紗裝裱。分成12瓣,各以金線壓之,前飾五彩玉雲各一,後列四山,朱絛為組纓,雙玉簪。衣如古代玄端之制,玄色,鑲青色緣,兩肩繡日月,前胸繡團龍1,後背繡方龍2。邊加小龍紋81,領與兩袪(袖口)共小龍紋59,衽小龍紋49。內襯黃色袂(袖)圓袪(袖口)方,下裳用12幅的深衣,朱里青表綠邊的素帶和九龍玉帶,白襪玄履。在定陵出土皇帝龍袍中,有一種過肩通袖龍襴袍,領與袖口用小龍花邊為飾,但胸、背龍紋與《明史·輿服志》所記不同。

(二)皇后冠服

1.禮服
洪武三年定製,皇后在受冊、謁廟、朝會時穿禮服,其冠,圓框冒以翡翠,上飾九龍四鳳,大、小花樹各12,兩博鬢、12鈿(短頭大花的花簪)。穿褘衣,深青地,畫紅加五色翟(雉鳥)12等(行)。配素紗中單,黻領、朱羅、彀(縐紗)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深青色地鑲醬紅色邊繡三對翟鳥紋蔽膝,深青色上鑲朱錦邊、下鑲綠錦邊的大帶,青絲帶作紐約。玉革帶。青色加金飾的襪、舄。永樂三年改為冠式是飾翠龍九、金鳳四,中一龍銜大珠,上有翠蓋,下垂珠結;余皆口銜珠滴、珠翠雲40片,大小珠花各12,翠鈿12,3博鬢,飾以金龍翠雲,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飾珠寶鈿花12,翠鈿12。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樣。珠排環一對。描有金龍紋,頂有21顆珠的黑羅額子一件。衣改用翟衣,深青色地,上織12對翟鳥紋間以小輪花,紅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襟底邊),織金色小雲龍紋。配玉色(極淺的青綠色)的紗中單,紅領褾襈裾,織黻紋13。深青蔽膝,織翟鳥3對間以小輪花4對,醬深紅色領緣織金小雲龍紋。玉革帶用青綺包裱,描金雲龍,上飾玉飾10件,金飾4件。青紅相半的大帶下垂部分織金雲龍紋。青綺副帶1。五彩大綬1,小綬3。玉佩2副。青色描金雲龍襪、舄,每舄首飾珠5顆。
2.常服
洪武三年定製,用雙鳳翊龍冠,首飾釧鐲用金玉、珠寶、翡翠。金繡龍紋諸色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背子。冠形如特髻,上加龍鳳飾。衣用織金龍鳳紋加繡飾。
永樂三年改為皂彀冠附翠博山(即額前帽花),上飾金龍翊珠1,翠鳳銜珠2,前後牡丹2,花8蕊,翠葉36。珠翠穰(音ráng,同瓤)花鬢2,珠翠雲21,翠口圈1。飾珠金寶鈿花9,口銜珠結金鳳2。飾鸞鳳博鬢3。金寶鈿24,邊垂珠滴。金簪2。珊瑚鳳冠紫(zī音資,冠角)1副。黃大衫,深青霞帔,織金雲霞龍紋,或繡或鋪翠圈金(先用孔雀羽線鋪繡花紋,再用捻金線圈繡花紋輪廓),飾以瑑(zhuán音篆)龍紋,即雕有凸起龍紋的玉墜子。深青色繡團龍四〓襖子(即褙子)。鞠衣紅色,前後織金雲龍紋,或繡或鋪翠圈金,飾以珠。紅線羅大帶。黃色織金彩色雲龍紋帶、玉花彩結綬、以紅綠線羅為結,玉綬花1,紅線羅系帶1。白玉雲樣玎璫2,金如意雲蓋1,金方心雲板1。青襪舄。

三)文武官冠服

1.文武官朝服
洪武二十六年定製,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頒詔、開讀、進表、傳制都用梁冠、赤羅衣,青領緣白紗中單,青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帶,革帶,佩綬,白襪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數區別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帶玉佩具。黃、綠、赤、紫織成雲鳳四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玉綬環2。二品六梁,革帶,綬環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帶,佩玉,黃、綠、赤、紫織成雲鶴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金綬環2。四品四梁,金帶,佩藥玉(即玻璃),余同三品。五品三梁,銀帶(音sà颯)花(即銀質飾有凸紋金花),佩藥玉,黃、綠、赤、紫織成盤雕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鍍金綬環2。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銀帶,佩藥玉,黃、綠、赤織成練雀三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綬環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烏角(牛角)帶,佩藥玉,黃、綠織成鸂鶒二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銅綬環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將朝服上衣改成赤羅青緣,長過腰止七寸,不掩沒下裳。中單改成白紗青緣,下裳赤羅青緣,前三幅後四幅,每幅三襞積(褶襉),革帶前綴蔽膝,後佩綬,系而掩之。大帶表里用素色。萬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賀,不準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2.文武官祭服
凡皇帝親祀郊廟、社稷,文武官分獻陪祭穿祭服。洪武二十六年定,一至九品,皂領緣青羅衣,皂領緣白紗中單,皂緣赤羅裳,赤羅蔽膝,三品以上方心曲領。冠帶佩綬同朝服,四品以下去佩綬。嘉靖八年定錦衣衛堂上官在視牲、朝日夕月,耕耤、祭歷代帝王時可穿大紅蟒四爪龍衣,飛魚(龍頭魚尾有翼)服,戴烏紗帽。祭太廟社稷時,他們穿大紅便服。
3.文武官公服
洪武三年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其帶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銀花,四品素金,五品銀鈒花,六、七品素銀,八、九品烏角。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謝恩、見辭及在外武官每日公座服公服。其制為盤領右衽袍,衣料用紵絲(緞織物)或紗、羅、絹。袖寬三尺。一至四品緋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同。公服花樣,一品大獨科花(團花),徑5寸。二品小獨科花(小團花),徑3寸。三品散答花無枝葉(散排的寫生形摘枝花),徑2寸。四、五品小雜花紋,徑1寸5分。六、七品小雜花,徑1寸。八品以下無紋。幞頭有漆、紗兩種,展角氏1尺2寸;先規定雜職官幞頭不用展角,只垂2帶;後準用展角。腰帶;一品玉帶,二品犀角,三、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為烏角(牛角)。帶鞓青色,垂〓尾於下。黑靴。公、侯、駙馬、伯服色花樣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許服雨衣。
4.文武官常服
凡常朝視事穿常服。明初常服與公服都是烏紗帽、團領衫、束帶。洪武六年規定一、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繡,帽珠用玉;三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銀,帽珠瑪瑙、水晶、香木。一至六品穿四爪龍(蟒),許用金繡。洪武二十三年定製,文官衣自領至裔(yì音義),去地1寸,袖長過手,回復至肘。公、侯、駙馬,與文官同。武官去地5寸,袖長過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製,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xián音閒)、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武官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以上所述的常服,就是著名的品服,也是傳統戲曲所採用的官服形式。這些不同的鳥紋獸紋,都設計成方形框架之內,布置於團領衫的前胸和後背,下圍裝金飾玉的腰帶,極其壯觀。
明《大學衍義補遺》卷九十八說:“我朝定製,品官各有花樣。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不在文武之數;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像其猛鷙也。”接著講明朝的常服,可由各級官員按其等級根據規定款式自製,不像宋代是由政府統一製作定時分賜。常服上可兼下,下不得僭上。一般文官都能遵循制度服用,武官往往違反制度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自熊羆至海馬(即五品至九品)的服裝,不但穿的人極少,而製造的人也幾乎斷絕了。
5.文武官燕服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規定品官燕服為忠靜冠。忠靜冠是參照古時玄端服的制度而定的,鑒於當時服制出現混亂現象,故用忠靜之名,勉勵百官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通過服裝來強化意識形態的效果。忠靜冠冠框用烏紗包裱,兩山具列於後,冠頂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壓以金線,冠邊用金片包鑲,四品以下用淺色絲線壓邊,不用金邊。衣服款式仿古玄端服,古制玄端取端正之意,士之衣袂(衣袖)2尺2寸,衣長亦2尺2寸,正裁,色用玄,上衣與下裳分開。明代用深青色紵絲或紗、羅製作。三品以上織雲紋,四品以下素,緣以藍青,前後飾本等花樣補子。深衣用玉色,素帶,素履,白靴。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國子監、行人司,在外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縣正堂、儒學教官及都督以上武官許穿之。
6.蟒服、飛魚服、鬥牛服
這三種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記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賣的緞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龍,只少一個爪子。四個爪子的賣著(者)有奏(著)呵'。”說明四爪大龍緞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經在街市出賣。《明史·輿服志》記內使官服,說永樂以後(公元1403年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繡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次則飛魚……。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襴者,亦如曳撒(據《碎金》稱作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襴有紅、黃之別耳。”這段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繡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稱為膝襴。
飛魚,據《山海經》載:“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話色彩。《林邑國記》說:“飛魚身圓,長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蟬。”是一種龍頭、有翼、魚尾形的神話動物。
鬥牛原是天上星宿,《晉書·張華傳》說,晉惠帝時,廣武侯張華見鬥牛之間常有紫氣,請通曉天文的雷煥去詢問,雷煥說是豐城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就讓雷煥為豐城令。煥到任,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華,一以自佩。後張華被殺,劍忽不見。雷煥死後,其子持劍過延平津,船至江中,劍忽躍出,墮水。但見二龍蟠縈有文章,水泯警沸,於是失劍。明代鬥牛服為牛角龍形。
明朝只有皇帝和其親屬可穿五爪龍紋衣服,明後期有的重臣權貴也穿五爪龍衣,則稱為“蟒龍”。嘉靖權相嚴嵩被參劾倒台後,在江西分宜縣嚴嵩的老家抄沒成千上萬件絲綢衣料和各種華貴服裝。《天水冰山錄》記載著從嚴嵩家抄沒的財產名錄,其中有五爪雲龍過肩妝花段(緞),各種顏色質料的蟒龍紋衣料。如蟒龍補、過肩蟒龍。蟒、蟒補、過肩蟒、過肩雲蟒、百花蟒;鬥牛、鬥牛補、鬥牛過肩、鬥牛過肩補;飛魚、飛魚補、飛魚過肩、飛魚通袖等各式衣、圓領、袍、襖、女衣、女袍、女襖、女披風等成衣和織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結構裁片排料而織制的服裝匹料。明代蟒服、鬥牛服在北京南苑葦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明墓、廣州郊區明墓均有實物發現。

(四)命婦冠服

洪武元年定,命婦一品,冠花釵9樹、兩博鬢、9鈿。穿繡有9對翟鳥的翟衣,素紗中單,黼紋領,用朱色縠鑲袖口及衣襟邊。蔽膝繡翟鳥兩對。玉帶,佩綬,青色襪舄。二品,冠花釵8樹、兩博鬢、8鈿。穿繡8對翟鳥的翟衣,犀帶,余同一品。三品,冠花釵7樹、兩博鬢、7鈿。衣繡翟鳥7對,金革帶,余如二品。四品,冠花釵6樹、兩博鬢、6鈿。衣繡翟鳥6對,金革帶,余如三品。以下五品至七品每低1品,減花釵1樹,減1鈿,衣減繡翟鳥紋1對。帶用烏角帶。自一品至五品衣隨夫色用紫,六、七品衣隨夫色用緋。大帶如衣色。
洪武四年,因文武官改用梁冠絳衣為朝服,不用冕,故命婦亦不用翟衣,改以山松特髻、假鬢花鈿、真紅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為朝服。以珠翠角冠,金珠花釵,闊袖雜色綠緣衣為燕居之服。一品,衣金繡文霞帔,金珠翠裝飾,玉墜。二品,衣金繡雲肩大雜花霞帔,金珠翠妝飾,金墜子。三品,衣金繡大雜花霞帔,珠翠妝飾,金墜子。四品,衣繡小雜花霞帔,翠妝飾,金墜子。五品,衣銷金(用金粉調膠畫花)大雜花霞帔,生色畫絹起花妝飾,金墜子。六品、七品,衣銷金小雜花霞帔,生色畫絹起花妝飾,鑲金銀墜子。八品、九品,衣大紅素羅霞帔,生色畫絹妝飾,銀墜子。首飾:一品二品,金玉珠翠。三品四品,金珠翠。五品金翠。六品以下,金鑲銀間用珠。
洪武五年改定品官命婦冠服。一品禮服:頭飾為松山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銜珠結。正面珠翠翟一,珠翠花四朵,珠翠雲喜花三朵,後鬢珠梭毬一,珠翠飛翟一,珠翠梳四,金雲頭連三釵一,珠簾梳一,金簪二珠梭環一雙。衣服為真紅大袖衫,深青色霞帔,褙子,質料用紵絲、綾、羅、紗。霞帔上施蹙金繡雲霞翟紋,鈒花金墜子。褙子上施金繡雲翟紋。
一品常服:頭飾用珠翠慶雲冠,珠翠翟3,金翟1,口銜珠結。鬢邊珠翠花2,小珠翠梳1雙,金雲頭連三釵1,金壓鬢雙頭釵2,金腦梳1,金簪2,金腳珠翠佛面環1雙。鐲釧都用金。衣服為長襖、長裙,質料各色紵絲、綾、羅、紗隨用。長襖鑲紫或綠邊,上施蹙金繡雲霞翟鳥紋,看帶用紅、綠、紫,上施蹙金繡雲霞翟鳥紋。長裙橫豎金繡纏枝花紋。二品禮服,除特髻上少1隻金翟鳥口銜珠結外,與一品相同。二品常服亦與一品同。
三品禮服:特髻上金孔雀6,口銜珠結。正面珠翠孔雀1,後鬢翠孔雀2。霞帔上施蹙金雲霞孔雀紋。鈒花金墜子。褙子上施金繡雲霞孔雀紋。余同二品。三品常服,冠上珠翠孔雀3,金孔雀2,口銜珠結。長襖,看帶或紫或綠,並繡雲霞孔雀紋,長裙橫豎襴並繡纏枝花紋,余同二品。四品禮服特髻上比三品少1隻金孔雀,此外與三品同。四品常服與三品同。
五品禮服:特髻上銀鍍金鴛鴦4,口銜珠結。正面珠翠鴛鴦1,小珠鋪翠雲喜花3朵,後鬢翠鴛鴦1,銀鍍金雲頭連三釵1,小珠簾梳1,鍍金銀簪2,小珠梳環1雙。霞帔上施繡雲霞鴛鴦紋,鍍金銀鈒花墜子。褙子上施雲霞鴛鴦紋。余同四品。五品常服冠上小珠翠鴛鴦3,鍍金銀鴛鴦2,挑珠牌。鬢邊小珠翠花2朵,雲頭連三釵1,梳1,壓鬢雙頭釵2,鍍金簪2,銀腳珠翠佛面環1雙。鐲釧皆銀鍍金。衣服為鑲邊繡雲霞鴛鴦紋長襖,橫豎襴繡纏枝花紋長裙。余同五品。
六品、七品禮服:首飾特髻上翠松三株,銀鍍金練雀4,口銜珠結。正面銀鍍金練雀1,小朱翠花4朵,後鬢翠梭毬1,翠練雀2,翠梳4,銀雲頭連三釵1,珠緣翠簾梳1,銀簪2。衣服綾或羅、綢、絹大袖衫,繡雲霞練雀紋霞帔,鈒花銀墜子。褙子上施雲霞練雀紋,余同五品。六、七品常服冠上鍍金銀練鵲3,又鍍金銀練鵲2,挑小珠牌,鐲釧皆用銀。衣服為有邊長襖,紫或綠繡雲霞練鵲文看帶,橫豎襴繡纏枝花紋長裙。余同五品。
八品、九品禮服:首飾為小珠慶雲冠,銀間鍍金銀練鵲3,又銀間鍍金銀練鵲2,挑小珠牌,銀間鍍金雲頭連三釵1,銀間鍍金壓鬢雙頭釵2,銀間鍍金腦梳1,銀間鍍金簪2。衣服為大袖衫,霞帔,褙子,霞帔上繡纏枝花,鈒花銀墜子,褙子繡摘枝團花。及襟側鑲邊繡纏枝花長襖,余同七品。
洪武五年又定命婦團衫之制,用紅羅製作,繡雉鳥紋分等第,一品9等(行),二品8等,三品7等,四品6等,七品3等。其餘不用繡雉。
洪武二十四年規定,大袖衫領闊3寸,兩領直下1尺,間綴紐子3,末綴紐子2,紐在掩紐之下。霞帔2條,各隨品級繡7個禽鳥紋,前四後三,墜子中鈒花禽1,四面雲霞紋,禽如霞帔隨品級用。
洪武二十六年對命婦官服作了一些更改,主要是簡化了冠飾,如一品命婦冠為珠翟5,珠牡丹開頭2,珠半開3,翠雲24片,翠牡丹葉18片,翠口圈1副,上帶金寶鈿花8,金翟2,口銜珠結2。二品至四品,用珠翟4,珠牡丹開頭2,珠半開4,翠雲24片,翠牡丹葉18,翠口圈1副,上帶金寶鈿花8,金翟2,口銜珠結2。一、二品霞帔、褙子均雲霞孔雀紋,鈒花金墜子。三、四、五、六品冠用珠翟3,珠牡丹開頭2,珠半開5,翠雲24片,翠牡丹葉18片,翠口圈1副,上帶抹金(金粉抹塗)銀寶鈿花8,抹金銀翟2,口銜珠結子2。五品,霞帔、褙子具雲霞鴛鴦紋,鍍金鈒花銀墜子。六品,霞帔、褙子具雲霞練雀紋,鈒花銀墜燈。七品至九品,冠用珠翟2,珠月桂開頭2,珠半開6,翠雲24片,翠月桂葉18片,翠口圈1副,上帶抹金銀寶鈿花8,抹金銀翟2,口銜珠結子2。七品霞帔與六品同。八品、九品,霞帔用繡纏枝花,墜子與七品同。褙子繡摘枝團花。摘枝花是帶一兩張葉子的花頭,團花是外圈輪廓為圓形的紋樣。摘枝花與折枝花不同之處,是折枝花是長枝,而摘枝花只是帶幾張葉子的花頭。
明代命婦複雜繁盛的冠飾和纏足陋習,都帶有封建社會束縛女權、壓迫女性的特殊心態。繁複沉重的冠飾壓得女子頭不能抬,目不能斜視。從小用裹腳布而變了形的小腳,使女子步履艱難,還偏偏用一種“美”的外衣來掩蓋封建禮教摧殘女性的真相,重溫這種歷史,應該喚起現代女性的警醒。

(五)明代服裝的幾種基本款式

1.交領式衣衫
為按照古禮繼承的傳統形式,多用於祭服、朝服、燕服及中單內衣。民間的勞動者所穿短衣,也多為交領式服裝。
2.盤領衣
為繼承唐宋以來的圓領袍衫發展而來,明代公服,常服大多為高圓領、缺胯,宦官所穿有的在衣裾兩側有插擺,袖多寬袖或大袖。平民所穿無插擺,袖為窄袖,但60歲以上老者可穿大袖,袖長也可適當加長至出手挽回至離肘3寸處(官服可挽回至肘)。明代袞服原為交領式,自明英宗開始,袞服也改成盤領式,飾十二團龍和十二章紋樣,北京定陵曾有此種款式的緙絲袞服出上。
3.上衣與下裳相連的束腰袍裙
其形式與元代以來的辮線襖近似,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明憲宗行樂圖》長卷,憲宗皇帝就穿這種袍子,上衣為右衽窄袖,腰間束斂作襞積(褶襉),下裳散摺。山東鄒縣九龍山明朝魯王墓曾出土用織金緞織成料製作的四爪蟒袍,上衣為交領式,在兩肩及胸背部位設柿蒂形裝飾區,內飾行蟒四條,袖為窄袖,腰間有片金橫道線紋裝飾,腰身收斂,其下打豎向細襉,使下裳成為裙狀。此種形式明朝稱為曳撒。是君臣外出乘馬時所穿的袍式。另外,明朝內廷宦官如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乾清宮管事牌子、各執事近侍,許穿紅貼里、綴本等補子,有的更在膝下加襴,即橫條花紋為飾。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官長,隨內使小伙者,穿不綴補的青貼里,這種貼里的款式也是袍裙式樣,但腰部不加橫線紋裝飾。又在南京明徐俌墓出土的“程子衣”,也是這種式樣。程子衣據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記載:“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下豎褶之,則謂之程子衣。”在明劉若愚《明宮史》則稱為“大褶”。前後作36或38褶不等(即打36或38個馬牙褶),明代士大夫日常生活服裝也穿它。50年代,廣州東山梅花村明弘治至正德間尚書戴縉墓出土一件通長1.32米的白棉布袍,也是這種款式。
4.對襟合領或對襟直領式衣服
明代男式對襟衫長袖的不多,半長袖對襟式短襖是從宋代的貉袖(即鏇襖)發展而來,先為勞動者騎馬所穿,後漸及士大夫。再有比甲(馬甲)是無袖無領的對襟式上衣,始於元代,至明中葉成為青年婦女穿著的半長外衣,至清代又縮短衣身,稱為坎肩、背心。明代還有一種較比甲長,較披襖短的罩甲,為超短袖型,已見前述。明代還有一種合領或直領對襟,衣長與裙齊,左右腋下開禊,衣襟敞開,兩邊不用紐扣,或以繩帶系連的褙子,為女子便服,合領對襟大袖者為貴族婦女所穿,直領對襟小袖者為平民婦女所穿。據明萬曆年間著名通俗小說《金瓶梅》,描述當時婦女所穿服裝,上穿對襟衫、襖,下著挑線裙子,各式高底鞋兒,冷天再在衫外穿比甲,或裙內套膝褲,額裹眉勒,頭梳假髻,插戴釵鈿簪梳和珠子箍兒(用金玉珠石作花鳥,長列鬢旁叫釵,小的叫掠子),手戴釧鐲、戒指,耳戴耳環、耳墜,胸前掛金玉佩飾“墜領”,裙腰佩七事(用玉作的名“禁步”),是上乘時髦裝束,與宋代女式時裝一脈相承。對襟衫、襖與挑線裙、高底鞋配套的時裝,用料、色彩、工藝都十分講究,可以舉《金瓶梅》中所描寫的幾個例子為證,例如:①“上穿香色潞綢(山西潞安州、今長治出產)雁銜蘆花樣對襟襖兒,白綾豎領,妝花眉子,溜金蜂趕萄紐扣兒(明代女衫領部用金屬撳扣一二個,余用帶結),下著一尺寬海馬潮雲(紋)羊皮金沿邊(用以薄羊皮為襯的金箔切成金皮條釘繡成邊飾)挑線裙子(用絲線將裙褶挑聯使裙褶定型的裙子),大紅緞子(面)白綾高底鞋(在鞋底後跟部加墊一長圓形高底,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翹鳳頭高底鞋,鞋長12厘米,高底長7厘米,寬5厘米,高4.5厘米),妝花膝褲,青寶石墜子,珠子箍。”
②“家常挽著一窩絲杭州攢,金累絲釵,翠梅花鈿兒,珠子箍兒,金籠墜子。上穿白綾對襟襖兒,妝花眉子,綠遍地金掏袖,下著紅裙子。”
③“上穿沉香色水緯羅對襟衫兒,玉色縐紗眉子,下著白碾光絹挑線裙子,……頭上銀絲〓髻,金廂玉蟾宮折桂分心翠梅鈿兒。”
④“上穿柳綠杭絹對襟襖兒,淺藍色水綢裙子,金紅鳳頭高底鞋兒。”
⑤“上穿鴉青緞子襖兒,鵝黃綢裙子,桃紅素羅羊皮金滾口高底鞋兒。”
⑥“上穿著銀紅紗白絹里對襟衫子,豆綠沿邊金紅心比甲,白杭絹畫拖裙子,粉紅花羅高底鞋兒。”
上引六例,第一例是暖含灰調上衣與金彩下裝,大紅白底鞋子相配,色彩華貴而不入俗。第二例是白色上衣配紅裙,用金綠色掏袖形成局部對比,形成活潑明快的調子。第三例上衣為暖含灰色與光亮的白裙形成溫柔雅潔的色彩。第四例柳綠上衣與淺藍裙子,是素雅的同類色,以金紅鳳頭高底鞋作小面積對比,使色彩素而不寒。第五例鴉青緞襖與鵝黃綢裙,桃紅鑲金邊高底鞋形成相互對比,是極其大膽的配色,由於鴉青色性格穩重,故整體協調,華美大方。第六例對襟衫的銀紅、比甲的金紅心與鞋的粉紅是同類色,比甲的豆綠沿邊起對比作用,對襟衫的白絹里和白絹畫拖裙則提高了整體的色彩明度,這是一種以紅色為基調的對比配色,爽朗而有青春感。這些色彩配套中金色搭配極為慎重,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5.背間中縫直通到下面的斜領大
袖袍
如直裰(又稱直掇、直身)、襴衫、道袍,這種款式的衣服衣身寬鬆、衣袖寬大,膝下拼一橫幅為襴,故又稱襴衫,四周鑲大寬邊,前系二帶,為古代家居常服。隋唐時,朝野人士都穿,明代稱作直裰,儒生都穿這種服裝,凡舉人、貢生、監生穿藍色四周鑲黑色寬邊的直裰,故亦稱藍袍(後舉人、貢生改穿黑袍,生員仍穿藍袍)。元、明僧衣道袍與此款式相同。明初,太宗定庶民穿青布直身,也是此款。民謠有:“二可怪,兩隻衣袖像布袋。”這是因為此類寬鬆式的服裝,表現文儒悠雅之風或士人燕居野趣風度是很合適的,而作為平民則不能適應勞動的功能需要,民謠把它看作可怪,就不足為奇了。

(六)明代的巾帽

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較多,有些是唐、宋傳留下來的,有些是遼、金、元遊牧民族流傳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還有一些是明代新創的。例如儒巾、軟巾、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都是傳統的巾式。方巾是古代角巾,明郎瑛《七修類稿》說,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浙江山陰著名詩人楊維禎,楊戴著方頂大巾去謁見,太祖問他戴的是什麼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明太祖聽了大喜,就讓眾戴之。明初有一種用黑色細繩、馬尾鬃絲或頭髮編結的網巾,網口上下用帛包邊,長有二玉或金屬小圈,二邊各系小繩交穿於二小圈內,上面束於頂發,下面可用總繩拴緊,故又名“一統山河”或“一統天和”。網巾的用處是可以保持頭髮不亂。《七修類稿》說明太祖到神樂觀,見有道士於燈下結網巾,問之,答是網巾。第二天明太祖就命此道士為道官,並取網巾頒告天下,使人無貴賤皆帶之。明朝官服戴紗帽籠巾,下面多先戴網巾起約發作用。天啟時,削去網帶,止束下網,名為“懶收網”。另外有四周巾,用二尺多的幅帛裹頭,余幅後垂,為燕居之飾。純陽巾,頂部用帛疊成一寸寬的硬褶,疊好後像一排竹簡垂之於後,以八仙中的呂洞賓號純陽名之。這種巾子也可按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的名,稱之為樂天巾老人巾,是明初始興的巾樣,明太祖用手將頂部按之使之前仰後俯,就依樣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稱老年巾。將巾、結巾,都是用尺帛裹頭,又綴片帛於後,其末端下垂,俗稱扎巾。此外還有兩儀巾,後垂飛葉兩片。萬字巾,上闊下狹形如萬字。鑿子巾,即唐巾去掉帶子。凌雲巾,因形狀詭異被禁用。
明朝民間最流行的是瓜皮帽,當時稱六合一統帽或小帽,是用六塊羅帛縫拼,六瓣合縫,下有帽檐,當時南方百姓冬天都戴它。《棗林雜記》說,隆慶時,嘉善丁清做句容縣令,他的父親告誡他說:“你們這些戴紗帽的人說好,我不信,當差的說好,我更不信。穿青衿(藍衫)的讀書人說好,亦不信,惟瓜皮帽子說好,我就信了。”明朝瓜皮帽頂只許用水晶、香木。到清朝上上下下都戴這種帽子,材料用紗、緞、倭絨、羽綾,一般用絲絛結頂,講究的用金銀線結頂,也有用玉頂或紅珊瑚頂的。遇喪事,帽頂用黑或白。直到抗日戰爭期間,民間仍有人戴的。從造型來看,與三國時曹操所創的恰帽一脈相承,曹因當時天下荒亂,資材匱乏,所以擬古皮弁式樣,裁縑帛以為恰,合於簡易隨時之義。瓜皮帽款式則稍有改進。
軟帽:為一塊圓形布帛作帽頂,下縫布帛帽圈而成的便帽,後垂雙帶,廣州東山梅花村明戴縉墓曾出土此種軟帽。與江蘇揚州明墓出土的儒巾款式基本相同。
烏紗帽:是用烏紗製作的圓頂官帽,東晉宮官已戴之。隋朝帝王貴臣多穿黃色紋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靴。後漸行於民間。唐代風行折上巾,烏紗帽漸廢。明朝采晚唐明代幞頭形式制烏紗帽為百官公服,上海盧灣區明潘氏墓曾有烏紗帽實物出土。而北京定陵出土明萬曆皇帝所戴翼善冠,則是唐代烏紗折上巾的發展。
煙墩帽:直檐而頂稍細,上綴金蟒或珠玉帽頂。冬用鶴絨或紵絲、縐、紗製作,夏用馬尾結成,內臣所戴,四川陽城明墓有戴煙墩帽俑出土。
邊鼓帽:是一種長尖頂帶檐的圓帽,元代遺制,為一般市井少年、平民、僕役等常戴,明嘉靖時極流行,清代亦常見。
瓦楞帽:帽頂摺疊似瓦楞,故名。或用牛馬尾編結。嘉靖初生員戴之,後民間富者亦戴。或即《留青日札》所說官民皆戴的形似古代兜鍪,其檐或圓、或前圓後方的帽子,也是元代帽式的流傳。
奓(zhà音乍)檐帽:為圓帽頂,帽檐外奓如鈸笠,可以遮陽的帽子,《事物紺珠》說圓帽,是元世祖出獵時因日光射目,以樹葉置帽前,其後雍古剌拉氏用氈片置帽子前後,即奓檐帽。明代宣宗行樂圖憲宗行樂圖畫帝王便服,也戴這種帽子。
笠〓:〓即莎草(又名夫須),用莎草皮編為笠,用以避雨,皇帝所戴。圖見365頁《三才圖繪》。
大帽:明太祖見生員在烈日中上班,就賜遮陰帽,形如煙墩帽而有帽檐。圖見365頁《三才圖繪》。
氈笠:帽形尖圓而有帽頂,卷帽檐前高后低,為遊牧民族傳統帽式。圖見365頁《三才圖繪》。
韃帽:用皮縫成瓜皮帽形,帽頂掛獸皮為飾,帽檐緣毛皮出鋒,此亦遊牧民族傳統帽式。圖見365頁《三才圖繪》。
方頂笠子:明代農民許戴笠子,多劈細竹篾作胎,外罩馬尾漆紗羅,元代笠子帽作方頂式,蒙古族中層官吏所戴,明弘治刻本《李孝美墨譜》所畫制墨工人都戴此種笠子。
明代巾帽種類繁多,官服冠帽,傳承唐宋遺制而形制更趨繁麗,一般巾帽則常保持元蒙狀貌,因其造型簡約而適用。

(七)明代的履制

1.靴
明代皇帝常服穿皮靴,冬穿鑲繡口氈靴,教坊及御前供奉者、儒士生員許穿靴,較尉力士值勤時許穿靴,若出外則不許穿。庶民、商賈、技藝、步軍及余丁等都不許穿靴。只能穿皮扎〓(即用皮統扎縛於小腿上,下面再穿鞋履)。北方地冷,冬天許穿生牛皮製的直縫靴。宮中可穿薄底黑皮靴(直縫靴是用兩塊皮縫成靴筒前後有直縫的靴,不像六縫靴那么美觀)。但南方也在冬天穿氈靴,江蘇揚州明墓有實物出土。
2.舄
是按古禮在舉行祭禮所穿的鞋底裝有木底的復底靴,顏色皇帝有白、黑、赤三種,赤舄為上。皇后有赤、青、元三種,以元色為上。赤是盛陽之色,表陽陰之義,元是正陰之色,表幽陰之義。故皇帝在最隆重的祭禮穿赤舄,皇后則穿元舄。
3.高跟鞋
為明朝時新的女鞋,於鞋底後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以絲綢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製作十分講究。
4.福字履
用絨錦、棉布面料製作,履頭正面繡金福字,字旁以雲形圍邊,履幫側面鑲卷葉紋緞子履口,襯寧綢為心,下配八層布托毛底正鞝,加燙白乾粉,流行至清代。
5.雨鞋
明初雨天所穿,百官在雨天穿釘靴上朝,聲音極為嘈雜。後明太祖令作軟底皮鞋套在靴外。
6.鑲邊雲頭履
在鄉先輩有學問者所穿。
7.蒲鞋
南方勞動者所穿。
8.尖頭弓鞋
為明代婦女所穿,江蘇揚州明墓曾有出土,山東鄒縣四府廠村明墓出土鳳頭石鞋也是這種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