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明代社會始終處在內亂頻頻,內憂外患之中。但是承襲兩宋特別是南宋以來商業貿易的飛速發展,明代的商業非常發達,民間也因此變得富裕。明代玉器的發展變化也是與社會的變化相關聯的,從總體上看,明代玉器漸趨脫離五代兩宋玉器形神兼備的藝術傳統,形成了追求精雕細琢裝飾美的藝術風格。明代的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監監製,而民間觀玉、賞玉之風盛行,在經濟、文化發達的大城市中都開有玉肆,最著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同時,古玩商界為適應收藏、玩賞古玉器的社會風氣,還大量製造了古色古香的偽贗古玉器。我們現今還能見到大量這一時期仿製的“古玉”,甚至連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經被明代仿古玉欺騙。

簡介

明代玉器明代玉器
明代社會的特點是國家始終處在內亂頻頻,內憂外患之中。但是承襲兩宋特別是南宋以來商業貿易的飛速發展,明代的商業非常發達,民間也因此變得富裕。明代玉器的發展變化也是與社會的變化相關聯的,從總體上看,明代玉器漸趨脫離五代兩宋玉器形神兼備的藝術傳統,形成了追求精雕細琢裝飾美的藝術風格。明代的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監監製,而民間觀玉、賞玉之風盛行,在經濟、文化發達的大城市中都開有玉肆,最著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同時,古玩商界為適應收藏、玩賞古玉器的社會風氣,還大量製造了古色古香的偽贗古玉器。我們現今還能見到大量這一時期仿製的“古玉”,甚至連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經被明代仿古玉欺騙。

歷史

明代玉器工藝的發展經歷了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明:明初玉器出土和傳世的均有佳作,風格繼承元代,作工嚴謹而精美。1970年南京市明汪興祖墓 (1371) 出土了玉帶飾14塊,碾琢隱起行龍,出沒於祥雲之中,碾工玲瓏剔透,有鬼斧神工之妙。但云龍的形象與布局均接近元代,玉帶板數量不符合明制。1970年春到1971年初,山東鄒縣朱檀墓(1389)出土了冕飾、玉帶、玉佩、玉圭、玉硯、玉筆架、玉杯等玉器,表現了明宗室親王生前和殉葬用玉的狀況。這類玉器所採用的玉材光澤較強,碾工遒勁,磨工精潤,不重細部,明顯保存著元代玉器的遺風。但是嚴格地說,早明的玉器並沒有自己的風格,許多出土的精美玉器如上述的玉帶板應該歸入元代玉器的範疇之中,或者其原本就是元代遺留的玉器。
明中期:明朝中期的玉器趨向簡略,承襲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興盛,出現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蔭策杖斗杯等。明中期玉器的加工與集散多集中於東南地域如南京、上海、江西等地。上海陸深墓出土白玉鐵拐李、 白玉蝶、玉雞心佩、白玉帶鉤、鏤空壽字玉、玉戒指、玉道冠、玉簪等,玉件小巧玲瓏,代表了地主、富商等人用玉的品種和作工。這一時期的玉器開始顯現出明代社會的特點,玉器的製作加工也可真正代表明代社會的特徵。
明晚期:晚明前期東南一帶社會穩定,城市經濟繁榮,民間富裕,因此玉器產量有所增加。當時蘇州制玉業代表著全國玉器工藝的發展趨勢,著名玉工陸子剛就出自蘇州專諸巷。此期代表性的玉器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玉帶鉤、玉碗、玉盂、玉壺、玉爵、玉圭、玉佩、玉帶等,包括了死者生前御用玉器和死後的殉葬用玉。其中玉壺、玉爵等使用鏨金或珠寶鑲嵌工藝,更是絢麗多彩。當時古玉已成為古董(或稱古玩),是高價的特殊商品。商人為了獲取高利,便用劣質玉、 摻色玉等廉價玉材製造了大批假古董,玉器數量激增,藝術上明顯變得粗獷,精工者較少,多與金銀寶石鑲嵌工藝結合。因明中晚期城市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海外貿易頻繁,整個工藝美術為商品生產和外銷所支配,於是出現了追求數量,忽視藝術的不良傾向。隨之,玉器工藝也出現了商品化的趨勢,玉器胎厚重、造型呆板、作工草率、裝飾繁瑣,流傳至今的有大量的玉壺、玉杯。在圖案方面,與晚明社會風氣相符,符瑞吉祥的諧音題材甚為風行,這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案,首先是為了祈福,其次才顧及到美。晚期名工陸子剛所琢玉器反映了此期時作玉、仿古玉及文人用玉的交錯發展的形勢。玉文化中的城市庶民、文人的成分與影響正在增強,這是城市商品經濟繁榮、玉器生產商品化的結果,也是我國玉文化的新變化。

明代玉器及其特徵

 明代的玉有和田玉、南陽玉、岫巖玉、藍田玉,還有瑪瑙、水晶等等,其中和田玉最具代表性,數量也較豐富。品種有佩飾品、藝術晶、實用品、復古品及少量的禮器。造型和紋飾有人物、飛禽、走獸、昆蟲、花卉、山水、樓閣等等,主要是民俗體裁,寓意吉祥。例如雕刻一大一小雙龍為“蒼龍教子”,三隻羊為“三陽開泰”,魚為“年年有餘”等等。早在宋代,我國文物收藏之風就已萌發,金石之學興起,仿古品隨之大量湧現,史有“唐創新,宋摹古”之說。到了明代尚古風氣仍在流行,集古玉與鑑賞古玉為時尚,盛行仿製古玉。現選擇西安地區出土明代玉器介紹如下: 
玉龍紋帶鑄:在傳世明代玉器中,相對講玉帶挎多見。玉帶是古代官服嵌玉帶鎔的腰帶。它在唐初就已形成,當時只有三品以上的官職才能佩戴,到明代仍在流行,至清消失。明墓出土帶銪的有南京北郊中央門外張家窪明洪武四年(1371年)榮祿大夫汪興祖墓、山東鄒縣九龍山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魯荒王朱檀墓、北 素麵玉帶鋅(未按規定擺)京市南苑葦子坑正德十年(1515年)慶陽伯夏儒墓、甘肅蘭州明中期彭澤夫人墓、江西南城岳口鄉游家巷明萬曆年間益宣王及王妃墓、西安市南郊南廓門明墓等。帶挎有雕刻紋飾的,也有光素無紋的,這為我們進一步認識玉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據《明史‘輿服志》《明 
會要·輿服》記載,玉帶的使用有極嚴格的規定,文武官員按九晶官階分別使用 
不同質地革帶。大祀、慶功、正旦、冬至、聖節及頒詔、進表、傳制時要穿著朝服,所佩革帶只有一晶用玉,其餘為犀、金、銀、烏角等。明朝玉帶形制逐漸規範,《正字通》銬字條云:“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掃≥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鉈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可知一條完整的玉帶是由三台、圓桃、掃<方、魚尾、輔弼5部分組成,共13塊。但也有14塊,甚或20塊的。例如南京板倉明太子太傅徐甫正德十二年(1517年)出土的玉帶上的帶鎊共20塊,是一件規範的玉帶。其中三台是由長方形擱>方與兩塊長條形輔弼組成,圓桃,即桃形6塊:排方,長方形共有8塊(其中有三台中間1塊),魚尾(鉈尾)長方形一窄面為弧形,共2塊;輔弼有4塊,其中2件與1排方組成三台,另2件分別置於圓桃與鉈尾之間,一般是細長條形。玉帶分為兩種,一種光素無紋飾,另一種雕刻紋飾。其紋飾分為龍紋、麒麟、鶴、嬰戲、鹿紋、花卉等,有的還設鎏金銅托。從有紀年墓中出土的玉帶板看,光素無紋的占多數,從明神宗朱翊鈞皇帝的定陵中出土的玉帶挎就光素無紋。由此可見玉帶挎有無紋樣與官職品級無關。 
為什麼明代玉帶銬相對多呢?這與當時的歷史有關。明代皇帝、皇親與一 
品文武以上官員,他們的著裝很多,有朝服、公服、常服等,不同場合著不同的服飾,戴不同的玉帶。玉帶在明代是地位與權利、等級與財富的象徵,對於上層官吏來說擁有玉帶標誌身份高貴,於是一些貪官污吏就拚命聚斂。據《天山冰山錄》記載,查抄嚴嵩家時,玉帶達200餘條,抄朱寧家時,玉帶達2500餘條。到了中晚期,國家腐敗,有很多制度陷於“崩毀”,可以說是“禮崩樂壞”,民不聊生,反抗起義不斷。例如明初規定龍紋玉帶只能皇帝佩用,太子、公主、王公及重臣都不能使用,但實際上處處亂用。連官品低下的官員也冒犯僭用玉帶。《明史·輿服志》記載:“正德十六年世宗登基,詔曰:‘近來冒濫玉帶、蟒龍、飛魚、鬥牛服色,皆庶官雜流並各處將領夤(yin)緣奏乞,今俱不許,武職卑官既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絕之。一看來當時濫用玉帶現象已很嚴重。在傳世品中龍紋玉帶挎較多,就是玉帶濫用的例證。 
玉帶鉤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春秋戰國到漢代曾一度盛行,與同時期 
的銅質帶鉤造型一樣。漢代以後逐漸衰落,隋唐時期從考古資料看很少發現玉 
帶鉤,到宋代又開始出現,屬復古品。明代使用較普遍,用途更多,除了作帶鉤用,還作文房用品或掛物件。例如明文震享《長物志》記:玉帶鉤“齋中多設,以備懸壁掛畫及拂塵、羽扇等用,最雅”。玉帶鉤也可以作鎮紙。1980年初西安市文物部門曾一次徵收玉帶鉤20多件,內明代的占三分之一。上海市龍華三隊明代萬曆潘氏墓出土白玉龍首螭紋帶鉤,長8.5厘米,具有明確紀年,其造型是龍首角分叉延伸腦後,下有三撮短髮向後飄浮,耳後抿,眉毛向上彎,如同勾雲紋,眼呈水滴狀凸出,鼻寬,口微張,有一排牙,兩側有延長的嘴角線,腮部凸起,鉤腹為板片狀,上有匍匐狀螭紋,五官靠前,發向後飄,背刻雙陰線,表示脊骨,肩與大腿上有火焰紋飄毛,螭首與龍首距離小,鉤鈕圓矮。在出土與傳世玉帶鉤中,宋元明清的帶鉤多為龍首或螭首,貌似相同,容易混淆,要認真區分。首先從主要部位分辨,宋代的鉤首龍頭造型面額平坦,五官雕刻無大起伏,鉤鈕較高並靠近尾部。元代帶鉤出土增多,說明較前朝使用普遍。西安南郊電子城元代劉達墓出土1件、小寨南鄉瓦胡同村出土1件、戶縣元代賀氏家族墓出土1件。結合外地出土元代帶鉤看,早期的保留宋代風格較多。元代常見帶鉤,眉粗,眼睛不凸出,蒜頭鼻增高,腮幫下肌肉大增,貓形耳向後聳立,角為單角向後分叉,根刻二字形,整個龍首面額有起伏變化,腹體扁薄,鉤頸空間較大,鉤鈕比宋代相對向前並顯短,中晚期鉤鈕還出現長方形,帶有環孔,腹背上若有螭獸的與鉤首對峙,螭須向後飄曳。明代帶鉤特徵分早晚二期,早期帶有元代遺風,螭上還有元代流行的雙陰刻脊柱,以表示脅骨的冰紋,但鉤首變窄,鉤腹為螳螂形,呈片狀,鈕矮,龍首的眉毛排列陰刻線,眼睛在眉下突出為水滴形,生“V”字形角,口較大,改口腔鑽孔,有延伸的嘴角線。到了明代晚期仍保留早期特徵,腹背螭紋作匍匐狀,面部器官集中在瞼下端,背上表示脅骨的冰紋消失,鉤首與背螭之間距離變小,鉤腹變薄,鉤鈕變得更矮。清代鉤首龍頭的角、6艮睛、鼻、耳及腮幫都是凸起的,角短,蝦米6艮且前凸,鼻翼出鼻尖,張口而口角深,露舌,如意形鼻,頭形矮,吻部“斜殺”。腹部上的螭獸,發與首同寬,順身飄拂,體渾圓,僵直無起伏狀,腹體成板條,鈕更薄,柱更短,從這裡可以看出宋至清代帶鉤的變化。 
玉帶扣與帶鉤造型不同,是用於便服的。圖4為明代螭紋帶扣,長方形倭角,背面有兩個圓形鈕,用於扣絲腰帶,面凸起上浮雕雙縭紋,大縭紋口含靈芝,四肢用力攀登,後尾上飄,如騰雲向上,回首顧盼小螭。小螭騰躍跟隨在後爭搶靈芝,嬉戲玩耍,意寓“蒼龍教子”。玉帶為白玉,長6.2厘米,寬5.3厘米,系西安市徵集。明代螭紋特徵,螭紋頭較前朝短而寬,螭耳尖並向兩側或斜上方豎立,五官在前二分之一處,背脊用2條陰線表示,筋骨線在明早期用陰線表示脅骨,明中期後已消失。玉帶鉤環是由兩件造型相同的近方形組成,一件有鉤,一件為環,可以鉤套,腹的背面各有一圓鈕,扣系腰際絛帶用,腹面有素麵的,也有雕各種紋樣的,用於便服。遼寧北鎮明墓出土玉帶鉤環,鉤雕龍首,腹近方形,腹背有一爬行螭,口含花枝。另雕有一環,腹背上同樣爬一行螭,紋飾對稱,鉤與環扣合。西安市考古所也藏一件玉福壽紋帶鉤環,由兩近方形板組成,一件龍首為鉤,另一件為環,兩個腹面上各鏤雕一大桃,枝葉纏繞,上有蝙蝠飛翔,寓意福壽吉祥,背各有一個圓形鈕,玉質白,長9.2厘米,寬4.4厘米。 
玉爐頂是銅、瓷、玉等質的爐蓋上的把手,拼起來作裝飾用。玉爐頂在宋代已出現,元代流行,明初仍有使用。西安市考古所藏有2件明代爐頂,分別為玉刻鏤空人物爐頂,高3.5厘米,青玉,立體圓雕,刻松樹、靈芝、山石,其間有一老人,頭戴幞頭,長髯垂胸,身著交領寬袖長袍,腰系帶,行走狀,旁有一鶴,長喙回首,寓意長壽吉祥,下設底座,底面凸起,有兩孔,起固定作用。傳世品玉爐頂較多,目前也有從明確紀年墓出土的,爐頂雕有鶻捉天鵝、山林群鹿、鷺鷥蓮荷、雲龍、螭紋等題材,有濃厚的北方民族生活氣息。 
玉牌飾傳世品較多,形式多樣,有佩飾、墜飾等。西安市考古所藏有多件。其中一件玉飛雁穿花橢圓牌,長徑6厘米,短徑5厘米。在橢圓形環內,鴻雁穿花展翅飛翔,並張口嗚叫,以陰刻細線刻翅羽和腹毛,簡單概括,為鏤空透雕,在花片上有“打凹”,技藝嫻熟。白玉細潤。玉螭紋橢圓形牌,徑長5.5、4.5厘米,連珠紋圍繞一周,鏤雕一螭,曲體爬繞,雙耳豎起,昂首,圓目,直眉,四腿關節處飾捲雲紋,背上兩道陰紋表示脊椎,小腿脛邊側刻細短線,尾上卷,其間飾滿串枝花,白玉質細潤。玉梅花圓形牌,直徑6.5厘米,圓形整體鏤空,梅花由環周五朵中心一朵串連組成,每朵梅花心都有一小孔,可能是鑲嵌寶石用,牌整體外形又似一朵梅花,白玉細膩。以上3件均在西安市徵集。 
從有紀年墓出土的玉牌看,從宋到明之間有繼承關係,例如西安市東郊田家灣宋墓出土玉螭龍穿花牌飾、北京出土金代鳥古倫墓的青玉龜游牌佩、江蘇無錫元錢裕墓出土的鶻攫天鵝佩,到明代的佩飾牌(以上述3件為例),可以看出工藝由複雜到簡單,鏤空紋飾互相層疊,穿插交織減少為單層,由深“凸凹”變淺“凸凹”。明代的佩飾牌是繼承前朝的工藝與特徵,逐漸增加新的工藝雕刻,形成本朝特徵。在明代各種牌飾中,最有名的是一種“子剛”牌,即明代琢玉高手陸子剛所雕玉器,西安市文物部門曾徵集多件。 
玉童子在傳世品中常見,常被誤為清代晚期器。最近人們通過對紀年墓葬中出土的玉童子的研究已掌握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特徵。在宋代由於世俗文化的發展,兒童嬉戲的作品流行,有繪畫、石雕、瓷器、牙雕、泥塑等等。明代玉童子雕刻流行,傳世品有玉持蓮童子,高3.8厘米,最寬處3厘米,頭大略扁平,留髮髻,三刀即成,線條短粗,圓臉豐滿,陰刻眉眼,略加剔地隱起,楔形鼻,眉、鼻相連,耳朵略凸,身著圓領袍服,腰束帶,寬褲,右手置於腹前,左手持蓮葉,繞頭後下垂,由於腿殘被磨去,從頭頂到腿下有“通天孔”,青玉。在安徽嘉山縣明駙馬李員夫婦墓、南京板倉村明墓、江西南城明益王朱佑檳墓及上海地區明代墓等,出土玉童子各具形態,手持蓮葉的占一定比例,還有爬臥狀,具有明代典型風格。早期保留宋元的遺風,雕工不及宋代工整精細,簡練豪放,到了中期又趨向精巧。早期玉童持蓮葉多舉於頭上、或頭側、或頭後,到中晚期蓮葉垂至身後。早期雙腿交叉或分前後,中晚期多為並立狀。明代玉童頭大,面豐圓,髮型以桃形多,分二撮發或留髻,留髮較小,雕刻僅四五刀,稀疏而粗短。眼睛用陰線刻劃,眼眶不點“睛”,還有剔地隱起眼瞼或在眼眶內刻一短陰線。鼻多為楔形,少見直形與鉤形。到了中晚期,鼻、口連刻,甚至眉、鼻、口連刻,服裝多見交領、圓領衫或袍裝。早期的肚兜外著開衫的少見,腰間系帶和扎蝴蝶結,褲為寬胖等。 
器皿類,早期玉質實用器少,隨後逐漸增多,特別是到明清時期已流行。例如玉梅花杯,高3.4厘米,最大徑10.5厘米。造型獨特,構思巧妙。邊際作枝葉纏繞狀,枝上六朵梅花,一朵特大為洗口,其餘五朵在枝葉中開放,枝葉既為裝飾,又為“把柄”和“支座”,是件難得的陳設觀賞實用品,青玉,西安市徵集。明代社會尚古之風甚盛,用玉仿造古器也隨之流行,多仿商周青銅禮玉器,如鼎、匝、觚、尊、爵等。這類器型比較大,玉料要求自然也高,精工碾琢,造型凝重,此外還有仿秦漢時代器型,這類仿古器拓寬了玉器的品種。 
明代玉器的質地,是以新疆和田料為主,多為青玉,其次為白玉,也有少量其他玉,一般玉質較精。明代玉器表面有柔和光澤、晶瑩潤澤的蠟質光,這種質感光澤與明代的拋光技術有關,同清代帶有一種玻璃光是有區別的。還有不論平雕還是鏤雕與立體雕都將稜角磨平,使之光滑,同時在稜角處呈現一窄條平面。多層鏤雕僅將外表層打磨光,內層不拋光,內外反差大,更加精美。明代早期的玉器帶有濃郁的宋元特徵,用深層立體鏤雕手法,分層疊壓。例如花枝互相重疊或花枝中穿越螭龍,有打凹、壓地、加陰線等雕法,增加立體效果。碾工紋樣精巧細緻,一絲不苟,生動遒勁,構圖清新,線條流暢,刀法圓熟,從出土情況看,品種豐富。中期,鏤雕疊壓層少,次後又出現分上下層鏤雕的手法,紋飾圖案繁密,底層紋如同織錦紋。例如上層雕龍、鳳、鶴、鹿、麒麟及花卉,下層雕斜方格紋、萬字紋、錢紋、龜背紋等,初看有較強裝飾效果,實為“偷工減料”。“打凹”也淺,壓地減少,趨向簡單化,有的碾工稍粗糙,玉質較差,個別的玉有綹,有偽裝巧作。而到了晚期、刀法纖巧,流暢,刀鋒外露,裝飾性強,更加商品化了。 
明代玉件有本朝的特點,鑑別時要“心中有數”。以常見龍紋為例,龍頭較長,兩隻6眼連得很近,顯得呆滯,如意雲紋大鼻向上翻卷,兩側兩條長須,隨勢向上伸展,發毛向上或向前沖,體長,體刻菱紋或斜方格紋,尾部有雲紋裝飾,爪呈球形,又稱“風車爪”,有四爪或五爪。螭龍紋頭圓略長,五官集中在瞼下方,額有二道月牙紋,腦後——縷長發隨風飄蕩(早期還有一角向後),身長,四肢騰躍狀,關節處刻雲紋裝飾,尾部分枝翻卷。這些知識在鑑定時隨時都要運用,特別是現代的仿製玉器,按原造型雕刻,然後用各種方法作舊充古玉。所以在鑑定時要掌握正確方法,要抓住時代風格與“刀法”,不要只看鏽蝕程度與“泡漿”,這只能在鑑定中作為參考,作為輔助條件。千萬不要看到有泡漿就是古玉。

明代玉器鑑定

明代玉器有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俗稱的“明大粗”。這個明大粗,並非指粗糙,而是指率性的工藝、不重細節的加工。通常認為明代玉器繼承了宋元的特點,造型粗獷,多以日常生活為題材,胎體較厚,鏤雕用法廣泛,平面雕兩層花,俗稱“花上壓花”。裝飾線條剛勁利落,稜角分明,不拘小節。
明代玉器工藝的發展經歷了早中晚三個時期。
明早期:明初玉器出土和傳世的均有佳作,風格繼承元代,嚴謹而精美。上世紀70年代初,山東鄒城朱檀墓(1389)出土了冕飾、玉帶、玉佩、玉圭、玉硯、玉筆架、玉杯等玉器,表現了明宗室親王生前和殉葬用玉的狀況。這類玉器所採用的玉材光澤較強,碾工遒勁,磨工精潤,不重細部,明顯保存著元代玉器的遺風。嚴格地說,明初玉器無自己的風格,許多出土物玉帶板應歸入元代範疇,或原本就是元代遺留的玉器。
明中期:明朝中期玉器趨向簡略,承襲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興盛,出現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蔭策杖斗杯等。明中期加工與集散多集中在南京、上海、江西等。
明晚期:晚明前城市經濟繁榮,民間富裕,玉器產量增加。當時蘇州制玉業代表著全國玉器工藝的發展趨勢,著名玉工陸子剛就出自蘇州。當時古玉已成為古董(或稱古玩),是高價的特殊商品。商人為了獲取高利,便用劣質玉、摻色玉等廉價玉材製造了大批假古董。同時玉器數量激增,藝術粗獷,精工較少,有的多與金銀寶石鑲嵌工藝結合。晚明符瑞吉祥的諧音題材風行,這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案,其功能首先是祈福,其次是工藝。
明代玉器加工可以總結出這么幾條:
1.明代谷釘紋,多以管鑽套打,谷釘較大橫豎成行,周邊有明顯的套打痕跡。
2.動物造型的耳內多用錐鑽打凹,少見直筒。鏇紋細而不均。
3.陰線寬深粗獷,邊棱鋒利,槽地砣痕明顯,其過線,岐出現象比比皆是
4底子處理不清,不整,俗稱“麻底”。
5明代裝飾用線以寬而深的陰線為主,截面呈“V”字型,拋物線狀,首尾均出峰。
6.明代玉器的玉材主要使用質地細膩溫潤的和田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