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帶紋

綬帶紋

綬帶紋,又稱綬帶鳥紋,是裝飾在青花瓷、銅鏡、玉器等古代器物上的紋樣,以綬帶鳥和寓意美好的花卉、枇杷等一起構圖,象徵幸福吉祥、高官長壽。

簡介

綬帶紋綬帶紋

綬帶紋是以綬帶鳥為主題的古代裝飾紋樣,綬帶紋圖案在魏晉隋唐時期流行於墓室壁畫和織物圖案中,從考古文物所展現其分布範圍看,在中國境內這種圖案樣式散落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並從新疆境內向東傳入中原腹地。據史料記載,在唐代綬帶紋之物即為貢品。所以綬帶紋器物,均為當時極有身份的人方可使用的,可能是御賜之物,非常珍貴。

裝飾寓意

綬帶鳥又名一枝花、白帶子、紫帶子等,傳說它們是“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身,寓意著幸福長壽。中國的傳統工藝品中,常借用綬帶鳥的美好寓意表達良好的祝願。在中國明、清兩代的青花瓷器中則常見“花卉綬帶鳥紋”圖。

綬帶紋還經常與枇杷一起構圖。枇杷,被古人稱為“備四時之氣”的佳果,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綬帶是古代官吏佩官印所用的彩色絲帶。綬與壽諧音,寓意高官與長壽。採用枇杷綬帶圖案,寓意四時吉祥,高官長壽。

裝飾器物

明,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明,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

明清時期器物上多採用的《齊梅祝壽》圖是根據“舉案齊眉”的故事,繪成一對綬帶鳥雙棲雙飛在梅花與竹枝間的瑞圖,以雙寓“齊”,以梅諧“眉”,以竹諧“祝”,以綬諧“壽”,寓意夫妻恩愛相敬,白頭偕老。

另一件明宣德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一枝枇杷占據盤心,枝間果實纍纍,一隻拖著長翎的綬帶鳥栖息枝頭,正啄食枇杷,寓意吉祥長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