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銜綬帶紋五瓣銀盒

盒身呈五瓣梅花形,蓋底、蓋面均隆起。蓋面以一圈突棱為間隔,分為內外兩區。內區飾雙鳳作首尾相接狀,鳳翅雙層,鳳尾長飄,輔之以捲雲形綬帶紋、蔓草紋。外區以五瓣分成5區,每個區域內以一對相向而鳴的鴻雁為中心,底飾以蔓草、忍冬紋。

說明: 高3.5厘米,直徑15厘米,重500克。
盒口系綬帶,上有鴛鴦、蔓草組成的連續圖案。盒身通體鏨有魚子紋,裝飾花紋全部鎏金。蓋、身子母扣合。盒底鏨有“內園供奉合。鹹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造。使臣田嗣莒。重一十五兩五錢一字”。鹹通七年即公元866年
唐代金銀器以皇家貴族的生活用具、佛門法器、葬具等為多,盛唐以後,器物裝飾明顯地由簡單向複雜、繁縟發展,刻畫細膩,雍容華貴。唐代晚期金銀器既有宮廷手工作坊文思院的製品,也有許多外地官吏向朝廷進奉的物品。這款五瓣鳳銜綬帶紋銀盒即為進奉之物。
這件鳳銜綬帶紋五瓣銀盒於1980年12月在陝西省藍田縣湯峪鎮楊家溝村北的一唐代窖藏出土,此窖藏共出土了50多件唐代金銀器,這批金銀器中的鸚鵡團花銀盤、鸚鵡葡萄紋雲頭盒、鴛鴦綬帶紋銀盤、折枝團花銀海碗蓋等器物,皆具有紋樣細膩、寫實強的特點。其中鳳銜綬帶紋五瓣銀盒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