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

佳縣

金元明清四朝稱葭州,民國改為葭縣,1964年9月改稱佳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黃河中游西岸,榆林市東南部,毛烏素沙地的東南緣。東與山西臨縣隔黃河相望,西同米脂縣接壤,南同吳堡縣山水相連,北同神木縣相毗鄰,西南依綏德縣,西北靠榆陽區。轄20個鄉鎮,面積2144平方千米,耕地4.3萬公頃,綠豆出口日本等國。有佳榆、佳米、佳吳三條公路幹線與縣內支線公路相連通以及新建成的太佳、榆佳高速公路。境內有白雲山廟、香爐寺、雲岩寺等著名景觀。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佳縣白雲山道觀佳縣白雲山道觀
佳縣境內不少地方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春秋時期為白翟部族之地。戰國前期屬晉,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屬趙國地。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打敗趙國,成為秦國上郡地。
西漢惠帝五年(前190),境內設圁陰縣,屬西河郡。後圁陰改為圜陰。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改圜陰縣為方陰縣。
東漢時期,復稱圜陰縣,地域增加今榆陽區東部一隅。仍屬西河郡。東漢末年起,被匈奴占據。到東晉時,先後屬前秦(氐)、大夏國(匈奴)。
北魏始光四年(427),滅掉大夏,割縣境北部、榆林東南部置革融縣,屬夏州(治統萬城)化政郡(治今靖邊縣北)。西魏廢帝元年(552),割縣境西北部、米脂東北部,設開疆縣,以縣境南部及吳堡縣地,設延陵縣,兩縣均屬綏德州(治今綏德縣城)撫寧郡。北保定二年(562)縣境北部設中鄉郡、中鄉縣,南部仍為撫寧郡延陵縣轄地,均屬銀州(治今橫山縣黨岔鄉北莊村)。
隋開皇元年(581),因隋文帝楊堅父楊忠名諱,改中鄉郡、中鄉縣為真鄉郡、真鄉縣。三年(583)撤銷真鄉郡,真鄉縣、延陵縣均改屬銀州。十六年(596)延陵縣改名延福縣。大業二年(606),真鄉、延福二縣改屬上州。三年(607),二縣改屬雕陰郡(治今綏德縣城)。
唐初分全國為十道,陝北屬關內道。唐武德二年(619)設真州。六年(623),被梁師都占據,真州廢。貞觀二年(628),滅梁師都,置銀州,境內復設真鄉縣,歸銀州管轄。縣境南部則屬綏州延福縣。
五代十國時期,被党項拓跋部占據,縣境北部為真鄉縣,南部為延福縣,均屬銀州。
北宋年間,因緊鄰党項拓跋部,境常被其侵吞或割據。宋太祖至太宗淳化年間(960~994),屬河東路州管轄。至道三年(997)以後,被拓跋部占據。元豐五年(1082),宋置葭蘆寨。元祐四年(1089),為換回戰俘,
佳縣白雲山佳縣白雲山
將葭蘆、浮圖等寨劃給西夏,紹聖四年(1097)收復。元符二年(1099)葭蘆寨升為晉寧軍,並領臨泉縣(今山西臨縣),屬河東路。大觀三年(1109)又以定胡縣(今陝西省吳堡縣和山西省柳林縣一帶)歸屬晉寧軍,轄5寨5堡。
金、南宋對峙時期,縣境屬金統治。金初沿襲宋晉寧軍,屬河東路管轄。金貞元元年(1153)改屬汾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晉寧軍為晉寧州,二十四年(1184)更名葭州。興定二年(1218)五月,由於河東路殘破,改屬延安府,轄8寨9堡。正大三年(1226)改寨設縣,葭州領蘆、通秦、吳堡、神木、太和、彌川、府谷、建寧8縣。
元朝統一後,沿襲金時葭州建置,由延安府改屬延安路。至元六年(1269)撤銷葭蘆縣、通秦縣、彌川縣,轄地仍歸葭州;撤銷太和縣,轄地併入神木縣;撤銷建寧縣,轄地併入府谷縣。葭州領吳堡、神木、府谷3縣。
明朝初年仍稱葭州。屬延安府,轄神木、府谷、吳堡3縣。洪武四年(1371)十一月降州為縣,改屬綏德州。八年(1375)十一月又升縣為州,領屬同前。
清時葭州仍領神木、府谷、吳堡3縣,屬延榆道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改為直隸州(與府平級),直屬陝西布政司管轄,所領3縣同前。九年(1731)設榆葭道,道所設在榆林。乾隆元年(1736)降為散州(不領縣),原轄神木、府谷二縣改屬榆林府,吳堡縣轉屬綏德州。二十六年(1761)裁撤榆葭道。
1913年改為葭縣,屬榆林道。1935年歸陝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10月,縣北革命根據地,設立葭蘆縣,1937年秋撤銷,轄地部分併入神府縣。1941年1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綏德分區專員公署,葭縣屬該分區。
1944年1月1日成立葭縣人民政府,仍屬綏德分區。1955年3月改設葭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10月,改屬榆林專區。1958年12月10日併入米脂縣,1961年9月1日,復設葭縣。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經國務院批准,改為佳縣。1969年9月改稱佳縣革命委員會。1979年榆林專區改稱榆林地區。1980年12月復稱佳縣人民政府。2000年改設榆林市,佳縣屬之。

行政區劃

名稱 直轄區域
佳蘆鎮 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等7個居委會,木長灣、呂家坪、申家灣、暴家坬、張家莊、屈家莊、玉家莊、崔家河底、崔家畔、潘家畔、大岩岔、玉家畔、馬家畔、吳家山、王大溝、興才灣、王家墕、雲石峁、大會坪、小會坪、神泉、閆李家坪、雷家老莊、韓宏道、高家溝、曹家莊、李家莊、馬家墕、朱家山、大石板橋、高家源、西峰則、大西溝、小李家坬、石咀峰、小石板橋、高家畔、朱條溝、前賀家灣、獅則崖、城關等41個村委會
坑鎮 轄坑鎮、寨則灣、馮家山、紅崖卜綻、長溝條、馬連塌、三牛溝、官道峁、圪綹咀、孫家塄、高仲家坬、赤牛坬、背溝、郭家溝、馮家岔、關甲、劉家坬、梁家峁、四道峁、李家山、付家墕、峁上、關口、白家甲、倍甘、沙渠、張家岩、胡家山、白家山、小溝掌、高家溝等31個村委會
店鎮 轄店頭、勃牛溝、思家溝、宋家山、馬家條、牛家圪勞、紅崖舍窠、高家坬、張順家溝、西山、赤牛峁、劉順家坬、張仁家坬、墩山、鐵蘆峁、柳家山、烏狼峰、賀家溝、喬家棗坪、喬家老莊、南山、賀家墕、三岔溝、神堂溝、南坬、石窯、喬家寨、賈家新莊、葫蘆旦等29個村委會
烏鎮 轄烏鎮居委會,烏鎮、石板、古城、穆家坬、韓家墕、榆坬、當川、李家山、黃家圪勞、柴家老莊、高西溝、劉雙溝、符家畔、王家畔、秦家坪、劉家崖、坪墕、張家溝、玉家溝、劉家溝、劉家峁、尚家溝、王家墕、下高寨、核桃樹墕、閆家坪、張慶山、下劉渠、張家峁、張文鎮、樓家坪、柴家岔、大圪塔、任家坪、上劉家渠、杜家老莊、張興莊、紫圪堵坪、孫家坬、郭家畔、徐家坪、董家坪、任家山、秦梁、李家圪台、白家峁等47個村委會
金明寺鎮 轄王石畔、袁岔、中石家坬、秦馬鹼、李柏亮溝、地窖、劉家峁、賀黃溝、棒棒山、張家墕、劉武家峁、喬圪勞、蘇家坬、米峰塌、蔚家山、油房崖、元團峁溝、王連溝、魏家畔、季家溝、張崖窯、高陽灣、申家溝、周家溝、孟山、高家溝、白草坬、張家灣、白家渠、龍眼溝、白家應則、菜地、窯窠峁等33個村委會
王家砭鎮
轄王家砭、孫家峁、雷家坬、康家坬、打火店、馬軍王、康崖窖、三皇梁、火神山、舊寨、柳樹會、王寨、窯灣、曹鹼、潘圪塔、趙家溝、大稍梁、張家溝、奧圪塔、豪則溝、王車畔、高武溝、佛店山、劉家峁、老莊墕、白土溝、程家溝等27個村委會
通鎮 轄通鎮居委會,高道塄、楊道渠、高家塬、賀家坬、前曹家坬、後曹家坬、陳家墕、魏家坬、向陽灣、李家溝、薜家墕、高家集、郝梁溝、高家墕、西溝畔、桑溝、小里旺、大坬、王川、程家坬、郭家老莊、張家坡、李厚、槐樹峁、通鎮、李家坬、高滿溝、白家溝、萬家寨、中溝、王家溝、頁良灣、李家塌、史家溝、西良峁、常家坬、西山、白龍廟、劉家溝、李家坬、暴石家坬、陳家墕、強家坬、見虎墕、張家溝、馬興莊、進柏溝、康家寨、後家灣、白城、閆家坬、閆辛莊、羅山、河川、黑龍灘、小楊家溝、大楊家溝、張包山、崔家峁等59個村委會。
方塌鎮 轄方塌、任家溝、楊塌、王家灣、苗圪台、杏樹樑、謝家溝、尚寨、塔山、棗樹樑、黨山、馬岔、余山、崖窯坬、興莊、富家塌、園則河、喬則墕、喬興莊、圪勞灣、趙興莊、白草園、沙坡坬、紀家畔、水井、黑龍廟、李梁溝、劉家坬、趙家坬、中咀峁、妥則梁、廟梁、興廟梁、折家畔、馬能峁、山神梁、李棟畔等37個村委會
劉國具鄉 轄劉國具、閆家寺、後寨溝、前寨溝、窯坬、劉落則溝、張家溝、王元、馬家溝、賀家倉、魏家溝、梨灣、袁家溝、白家鋪、白家後灣、郝家坬、王家坬、呂家溝、高昌、草垛塄、白家舍溝、余家山、杜家圪勞、薜家溝、徐家畔、和市塌、高家畔、高家圪凹、黃谷地、興莊、復勝灣、白家下坬、徐家窯頭等33個村委會
峪口鄉 轄峪口居委會,峪口、譚家坪、任家畔、南河底、張西畔、大頁里峰、小頁里峰、叨同圪塔、李家寨、趙家坬、秦梁、史家溝、玉家溝、李文、馬家渠、十字坬、王家渠、郭家畔、馮家山、陳家坬、岳家坡、張家山、陳家溝等23個村委會
木頭峪鄉 轄木頭峪、張家圪勞、曹家坬、杜家元、喬家興莊、新舍窠、合心圪塔、上坬、下坬、柳樹圪券、劉木瓜溝、李家坬、高家山、東山、李家園、高艾家溝、羊圈山、於家山、於家峁、小畔、張家灣、張家畔、前畔、張家元、高家元、元坬則、林家坬、梨山、井畔、牛圈溝、棗樹條、薜家畔、高家畔、雷家畔、喬家峁、賀家畔、高李家溝等37個村委會
螅鎮鄉 轄螅鎮居委會,劉家坪、青瓜崖、大柳灣、新窯、石畔、牛草擴略、曹家溝、王家塔、高崖畔、菜元咀、李家坪、荷葉坪、南山、賀家墕頭、北坬、任甲、冉溝、新舍窠、馬乃畔、水井畔、李家山、老趙圪凹、龍王廟、馬蹄塌、梨樹坬、張家塌、大莊、小莊、磧頭、和山、道金條、中泥家灣、小社、廟墕、王川山等35個村委會
大佛寺鄉 轄張家坪、馮家塄、棗坪、樓底、王家坪、虎頭峁、棗林溝、廟岔、陳家山、邊則園、前坬、後坬、長塄、白家鹼、後劉山、前劉山、高家塄、趙家溝、丁家坪、草溝等20個村委會
康家港鄉 轄李家圪台、康家港、火石山、麻地溝、沙坪上、東山、石峁頭、雷家溝、任家溝、李家墕、王家墕、劉家墕、下墕、大社、郭家溝、張家山、元條則、石曹墕、李家圪凹、康家墕、曹家小莊、李家灣、王家畔、赤土坡等24個村委會
上高寨鄉 轄上高寨、白家土寨、趙大林、王家山、高家後寨、雲家碼頭、張家老莊、張家元、李治、徐家東溝、白家崖窯、段家溝、舍窠灣、開光峁、徐家西畔、順義峁、徐家峁上、斗范梁、高家坬上、後鄭家溝、陳家泥溝、水灣溝、前鄭家溝、稍店子、陳家墕、水灣畔、川賀、劉家崖窯、柳樹峁、木瓜樹峁、高砭梁、高家峁等32個村委會
劉家山鄉 轄劉家山、黃家梁、關西峁、桃元溝、秦家鹼、南溝、拓家鹼、王城、郭家圪勞、前姚家溝、後姚家溝、張家堡則、高起家坬、高家下坬、閆家峁、馬家溝、趙家坡、艽菜溝、申家莊、劉百治、暴家莊、雷家興莊、呂家溝、暖水溝等24個村委會
興隆寺鄉 轄中鹼、雙圪塔、梁家岔、高崖梁、王興莊、舊谷地峁、劉興莊、胡家峁、張家山、高家山、高家河、杏樹塌、王家坬、大塌則、小塌則、老莊峁、苦菜圪塔、毛巷、古城梁、楊家墕、磨家川、蔣家崖、郭家岔、元峁、劉倉坬、黃石克、桃梁溝、陳家山、麻黃界、菜地峁、賀家鹼、崖窯灣等32個村委會
官莊鄉 轄官莊、前揚家畔、後揚家畔、沙墕、賀家元、韓草溝、沙峁、劉泉塔、東元、三皇廟、曹家墕、劉才溝、高幫進、西伏良、十字墕、妹山、王木匠溝、王家墕、草垛塄、耙谷峁、呂家墕、李家元、金條溝、站馬墕、高處墕、雙碾、柴家畔、高家鹼、天池花界、柏樹墕、鞋帽圪塔等31個村委會
朱官寨鄉 轄朱官寨、石家坬、殷家坬、楊家園則、楊家窯則、槐樹峁、坬石塌、公家坬、大王廟溝、落古峁、石窯溝、文家山、茨莉圪塔、石拳峰、馮家圪勞、高樑上、杜家峁、強家坬、王家峁、崔家坬、曹家大塔、秦家溝、曹家崖窯、羊路溝、奧則墕、劉家崖窯等26個村委會
朱家坬鄉 轄朱家坬、武家峁、強家、馬連灣、腦畔圪塔、賀家峁、劉家溝、劉家坬、薛家元、白家墕、豐家山、桑墕、泥河溝、崖畔、沙灣、土溝、前何家坬、上何家坬、前呂岩、南呂岩、後呂岩、長溝、樓墕、寨渠、高家坬、暖渠山、申溝、廟峁、劉長、劉賢、李家坬、鄭家坬、安余梁等33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

佳縣有機紅棗佳縣有機紅棗
佳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黃河中游西岸。東隔黃河山西臨縣相望;西與米脂縣印斗鄉、沙家店鄉接壤;南同吳堡縣岔上鄉、張家山鄉,綏德縣吉鎮山水相連;北和神木縣花石崖鄉,榆陽區安崖鄉、劉千河鄉、清泉鄉毗鄰。地處北緯37°41′47"~38°23′34″、東經110°0′45"~110°45′10″之間,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23.9公里,總面積2028平方公里。縣城距府谷縣城123公里,距省會西安市437公里,距山西太原市186公里,距首都北京1275公里。

地貌

縣內山丘連綿,主體山脈有兩條:一條由西北自榆林入境,沿佳蘆河岸,向東南延伸120公里於縣城落脈;另一條始於榆陽區、米脂,分趨於西北、西南境內。兩條山脈中,溝、澗、坡、梁、峁縱橫交錯,地形複雜。海拔高度介於675~1339.5米之間,相對高差為664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溝壑33條,平均長2.12公里。山峁頂與溝底部相
佳縣凌雲塔佳縣凌雲塔
對高差為30~2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起於西北,終至東南,西北山峰卑小,東南高峻,延伸至黃河沿岸成絕壁懸崖。由於水土嚴重流失,毛烏素沙漠緩慢南侵,逐漸形成東南黃河沿岸土石山區、西南丘陵溝壑區、北部風沙區3個有明顯差異的地貌分區。

氣候

佳縣深處內陸,屬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差較大。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較豐富。乾旱是佳縣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多發生在春夏。降水年際變化率大,相對變化率達80%,年內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只能滿足農作物需水量的1/2。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水分利用率極低。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2.1℃(2005年6月2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4.4℃(2002年12月27日)。

資源

生物資源

佳縣野生動物有獸類、禽類和蟲類。獸類境內有野兔,狐狸,黃鼬(黃鼠狼),獺,蝙蝠,松鼠,田鼠,中華鼢鼠,家鼠,獾等等。野生蟲很多,常見有蚊、蠅、蚤、蟋蟀、土蜂、壁虎、螢火蟲、長舌蟲、水馬、蝸牛、蝴蝶、履蟲(鞋底蟲)、蜘蛛蜥蜴、蠍等。
佳縣種植農作物品種有5大類,72種,233個品種。分布較廣的作物品種:糧食作物主要有穀子、綠豆、黑豆、高粱、玉米、馬鈴薯(洋芋)和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蓖麻(俗名老麻)、大麻(俗名小麻)、向日葵、黃芪等;蔬菜作物主要有白菜、南瓜、蘿蔔等;飼草作物主要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

土地資源

佳縣土地廣闊,總土地面積達304萬畝,農用地271萬畝(包括耕地98.6萬畝,園地7.8萬畝,林地101.7萬畝,牧草地47萬畝,其它農用地15.9萬畝),建設用地13萬畝,未利用地20萬畝。

礦產資源

通過調閱地質考查資料和試鑽探,佳縣境內蘊藏著較為豐富的岩鹽、煤炭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特別是岩鹽,縣境90%的區域都有儲藏,預測儲量8000億噸,已探明儲量1000億噸以上,分別占榆林市儲量的11.3%和13.5%,鹽層厚度80~120米。

水資源

境內多年平均自產徑流總量1.53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自產徑流7.55萬立方米。多年平均過境徑流總量0.41億立方米。自產徑流、過境徑流總量合計1.94億立方米,人均746立方米,屬水資源貧乏區。地下水資源總量2.48億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黃河、禿尾河、佳蘆河河谷。其中黃河河谷約1.87億立方米,佳蘆河河谷約0.08億立方米,禿尾河河谷約0.04億立方米,資源豐富穩定,屬富集區;其他河穀梁峁區約0.55億立方米,屬貧乏區,無開採價值,僅可供人畜飲用。地下水年可開採量約7140萬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總量為12820千瓦。[7]

人口

1914年縣內農家戶達21559戶。1923年,有94818人。1924年有105765人。1928年有21639戶、118374人,與1912年相比,人口增加53090人,平均每年增加3318人。
從1929~1937年,境內連遭旱、鼠及疫病大劫。但人口數量沒有太大起落。1933年,有21423戶、120227人,1935年,有21423戶、119897人,1937年有16281戶、89477人。1940年後,縣境人口不斷增加,1941年有21694戶、119833人,1942年有21694戶、119831人,1943年有19517戶、136270人,1944年有25020戶、140382人。
1948年,境內遭大旱災後,政府組織移出全家戶1938戶,半家戶1384戶,單身戶1008人。共移出人口12174人。1949年佳縣總人口為110831人,與1948年的127255人相比減少了16424人,減幅為12.9%。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口迅速增長。1949年佳縣總人口為110831人,1959年達到159149人,較1949年增加48318人。1989年為218844人,較1949年增加108013人。
2005年為271008人,是1949年的2.45倍,56年裡淨增160177人,年均淨增2860人。

經濟

農業

佳縣 香爐寺佳縣 香爐寺
道光十九年(1839),佳縣糧食總產750萬公斤,畝產16公斤,人均占有糧79公斤。民國初期,兵匪搶掠,賦稅繁多,土地兼併嚴重,生產方式陳舊,農業生產緩慢發展。1938年,糧食總產1000萬公斤,畝產16.5公斤,人均占有糧110公斤。
1947年,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成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經過變工隊、互助組和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四個階段,引導農民走上合作化道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通過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廣施化肥農藥,不斷推廣良種,改進勞動工具,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基本逐年遞增。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經濟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生產力。1982年,糧食總產6512.5萬公斤,畝產119.3公斤,人均占有糧340公斤,總產比1949年增長5.8倍,向國家提供商品糧239萬公斤,是1949年的3倍。
1985年,縣內逐步形成綠豆、烤菸、紅棗、白絨山羊4個生產基地,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加快農產品商品化進程,糧食生產逐步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大豆、綠豆、玉米、馬鈴薯已成為種植業的主導產品,小雜糧種植逐步形成規模。
2004年,中央一號檔案關注“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中共佳縣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快品種更新換代,實施種子工程,大力推廣節水旱作農業技術,組織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推動種植業的又一次革命。佳縣糧食總產再次突破6000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19元。

工業

清朝以前,境內僅有幾家簡陋的手工作坊。清代始有造紙業。
1942年,陝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縣內造紙、紡織、軍工業有較大發展。峪口村給邊區政府、軍民生產大量票證、制幣和課本用紙,為邊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家庭紡織業悄然興起,縣城辦起了設備先進的同益紡織廠。晉綏軍區工業部在境內擴建、新建了8個工廠。到1945年,佳縣紙張、土布除自給外,還大量銷往周邊縣區,軍隊和地方從事工業生產的工人約4000餘人,工業盛極一時。
1955年,縣內辦起第一個國營工業企業——李潤山煤礦。到1978年,國有企業發展到10個,社隊集體工業企業有23個,但仍以農產品加工、機械修理為主,且規模較小,固定資產多在50萬元以下,工業產值均在10萬元以內。
1986年在神(木)府(谷)經濟開發區籌建瓷窯灣煤礦,但始終未能扭轉佳縣縣辦工業的頹勢。其他多數縣辦工業也出現虧損,生產經營每況愈下,進而停產、拍賣、轉制,而民營企業則代之而起。
2005年,華鹽公司與陝西省化工六院的專家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利用佳縣岩鹽和神府煤炭資源,建設煤鹽一體化工業園區規劃,計畫總投資7億元人民幣。

商貿業

民國前期,佳縣商品貿易以小雜糧油料、牲畜、木材、紅、皮革、絨毛、飲食等土特產為主。抗日戰爭開始,日本侵略者飛機轟炸縣城,國民黨實行經濟封鎖,商號紛紛歇業,只有螅蜊峪作為延安和晉綏邊區的交通樞紐,每日停船40餘艘,裝卸貨物400多噸,河面桅檣相望,街市店鋪林立,成為晉綏和陝甘寧邊區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商品流通也在曲折中逐漸擴大。1949年,佳縣社會商品零售額79萬元。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縣內形成以國有商業為主導、供銷商業為助手、集市貿易為補充的商品流通體系。佳縣社會商品零售額達447萬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將個體經營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加以批判、革除,只有國有商業和供銷商業獨占市場,造成統得過死、缺乏競爭、市場呆板。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後,商業、供銷、糧食等系統進行一系列改革,實行多種經濟形式、經營方式並存的流通體制,逐步引入競爭機制,市場日益繁榮。1988年,佳縣有商業零售機構1010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079萬元,其中個體有證商業戶819戶,商品零售額1350萬元;集體所有制商業(主要是供銷合作商業)零售總額1383萬元,全民所有制商業零售總額2346萬元。
1996年,佳縣有貿易零售網點1301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981萬元。2000年,商業零售網點增至2352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7980萬元。
2005年,貿易零售網點整合為1416個,其中國有企業網點30個,從業人員320人;集體企業網點22個,從業人員147人;有限責任公司3個,從業人員10人;私營企業6個,從業人員30人;個體經營網點1355個,從業人員1802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4613萬元,其中國有企業銷售3543萬元,集體企業銷售124萬元,個體、私營經濟銷售10946萬元。

交通

佳縣佳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重視交通事業。20世紀50至70年代初,拓修佳(縣)米(脂)、佳(縣)榆(林)、佳(縣)吳(堡)公路,佳縣初步形成“丁”字形公路交通幹線。70年代後注重鄉村公路建設。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交通事業率先發展。1980年,各鄉鎮至縣城公路全部貫通。1985年起,突出公路改線、路面等級改造。
1989年,佳縣600個村通了汽車;1996年,佳臨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2003年,實現村村通公路,同年,投資1.3億元的佳(縣)榆(林)、佳(縣)神(木)、大(社)清(河口)路改線工程同時開工。
2005年,縣內有省道1條,57公里;縣道8條,199公里;鄉村道路1773.2公里。其中二級油路59.7公里,三級油路143.2公里,四級油路、沙礫石路、四級土路398.5公里,簡易公路1427.8公里。形成以縣城為中心,9條省縣道路、13條鄉鎮公路為幹線的扇形公路網。擁有汽車492輛,各類農用車3154輛,機車3萬多輛。年客運量17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63萬人公里,貨運量48萬噸,貨運周轉量4892萬噸公里。

社會

衛生

1952年坑鎮、烏鎮、通鎮建立衛生所,配備醫生、護士各1人,以後人員逐年增多。1957年成立王家砭、金明寺、劉國具衛生所。
1956~1958年成立了烏鎮、通鎮、店鎮、坑鎮、王家砭、城關6個聯合診療所。1965年成立了康家港、官莊、上高寨、螅鎮、朱官寨、下高寨、神泉、崖窯坬、西山、朱家坬和烏鎮第二聯合診療所,各有醫務人員2~3人。1966年烏鎮一、二診療所合併。1969年將坑鎮、烏鎮、通鎮、王家砭、金明寺、劉國具6個衛生所更名為地段醫院,14
佳縣山川佳縣山川
個公社聯合診療所改為公社衛生院。
1989年,店鎮、興隆寺衛生院改為地段醫院。8個地段醫院有專業人員150人,設病床177張。14所鄉醫院有專業人員150人,設病床100張,一般設內科、外科、中醫科、藥劑科、住院部、護理部、檢驗室。
1995年,地段醫院更名為中心衛生院,鄉醫院更名為鄉衛生院。2002年撤鄉並鎮,下高寨鄉衛生院併入烏鎮中心衛生院,西山鄉衛生院併入通鎮中心衛生院,神泉鄉衛生院併入劉家山鄉衛生院
2005年,佳縣共有8所中心衛生院、11所鄉衛生院共有職工123人,開設病床281張。

科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佳縣科技極其落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為了改變老區貧困落後面貌,積極提倡大專院校畢業生到老區工作,支援老區建設。1953~1954年,有16名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到佳縣。
1978年,佳縣已有各種科技人員(有中專以上學歷者)532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47人,農林牧技術人員80人,醫療衛生技術人員255人,科學研究人員4人,教學人員146人。
1980年開展技術職稱評定工作。至1985年,佳縣有專業技術職稱者380人,有中專以上學歷者1103人。1988年,佳縣科技人員中有大學本科學歷者116人,專科學歷者329人,中專學歷者2085人,有專業技術職稱者2285人。
1985年,佳縣還有能工巧匠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47人。其中種植業43人,養殖業28人,林業18人,加工業83人,醫療衛生38人,服務業74人,工業60人,建築建材83人,運輸業209人,經營管理1人,各種工匠710人。各類人員中,有中專以上學歷的34人。
1992年,科技幹部管理局成立後,職稱評聘工作進入經常化。
2005年,佳縣共評定專業技術人員4832人。其中正高級10人(主任醫師9人,農業研究員1人);副高級169人;中級1304人;初級3349人。

教育

嘉慶十四年(1809)《葭州志》載,“郡邑建學自宋迄明始備”。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修學宮,儒學更盛。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州城創立正鄉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行新法,廢歲科,將州城書院、講堂擴建為高等國小堂,鄉間私塾稱為初等小學堂。1912年,學堂改稱學校。
民國初,實施“強迫教育”,開始普及城鄉初級國小。至民國17年(1928),縣內共建立初級國小84所(其中女子國小1所),高級國小5所,學生747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事業發展較快。1953年,烏鎮中學建成,境內始有初級中學。至1958年,初級中學增至7所(其中職業中學1所),國小306所,學生近2萬人。1959年,烏鎮初級中學成為完全中學,縣城創辦初級師範學校。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師受到衝擊、迫害,教育事業經歷了一場浩劫。“文化大革命”後期,又出現盲目升格辦學現象,1971年,古城辦起了毛澤東思想大學。至1976年,佳縣有中學166所,其中生產大隊自辦“戴帽中學”達158所。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普通教育、專業教育、成人教育形式多樣。1987年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94~2001年,政府、民眾投入教育建設資金近7000萬元。2003~2004年,教育經費支出占佳縣財政總支出的37%,教育建設投資達3537萬元。
2005年,佳縣共有各類學學校校319所(含私立學校4所),其中中學17所,國小302所,幼稚園6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學生42501人,教職工2828人。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88%。

文化藝術

音樂舞蹈

民歌
境內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語言質樸,曲調優美,富有粗獷豪邁、熱情淳樸的特點,是陝北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方紅》、《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更是陝北民歌中的經典之作。境內民歌主要有小調、秧歌、水船曲、信天游、勞動歌曲、酒麴、民俗歌等。
舞蹈
境內有民間舞蹈舞蹈20多種,主要有秧歌、腰鼓、搬水船、踢場子、耍獅子、舞龍燈、騎竹馬、騎毛驢、推小車、踩高蹺等。秧歌是境內代代相傳的一種民眾性舞蹈。通常在寬闊場地上表演,演員30~50人或更多,組成一隊,在鑼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由傘頭引領,粉墨凳場。

工藝美術

境內工藝美術主要有剪紙、刺繡、玉米皮編織、棗編、面捏、紙紮等。
剪紙
佳縣逢年過節、婚嫁吉日,都要在窗戶和居室內貼五顏六色、多姿多采的剪紙圖案,人物房舍、飛禽走獸、田園山水、草木花卉,其作者大多是婦女。
雕刻
在佳縣流傳久遠。主要分石雕、磚雕、木雕,多用於家宅、寺廟、墳塋等建築物的裝飾點綴,大量集中在白雲山、雲岩寺、佛堂寺和木頭峪及縣城的古民居內。
刺繡
刺繡是女紅的重要組成部分。婦女們在帽沿、衣邊、袖口、布裙、鞋面、枕套、門帘、荷包上繡花紋、幾何圖案或虎頭、鹿、松、花卉等。

旅遊

白雲山

白雲山觀廟宇白雲山觀廟宇
位於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岸邊,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道教聖地。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由開山道人李玉鳳、總兵張臣、山主牛登弟組織修建的,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御馬太監葉忠奏請神宗皇帝朱翊鈞為白雲觀住持及道眾請來聖旨一道,御製《道藏》4726卷,御賜“白雲勝境”匾額一塊。後經歷代重修並增修,共有各類建築99處,建築面積為8.5萬平方米,各代碑碣157塊,匾額95塊,壁畫1300多幅,以及石獅、古鐘、旗桿、龍盤等珍貴文物。
白雲觀廟群建築由道路區和建築區兩部分組成。道路區位於建築區前方,依山勢依次排列著山門、神路、石碑坊、木牌樓、五龍宮及四道天門。建築區位於白雲山中央地帶,形成三條平行軸線。主軸線沿山脊從南向北排列有: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經閣、超然閣、玉皇閣、文昌樓、聖父聖母祠、五老祠、馬王廟;玉皇閣西上一道石台階,有三清殿,再往西有元辰殿、玉皇廟、魁星樓。第二軸線位於主軸線東側下方,建有白雲洞、七聖樓、三聖閣、碧霞宮、東嶽大殿。再往東為第三軸線,建有戲台、關帝廟、財神廟、佛殿等。

雲岩寺

佳縣雲岩寺佳縣雲岩寺
岩寺位於古城南1公里的青嶺下,是以石窟為主的佛寺,此窟開鑿於宋宣和四年(公元1112年)。窟內有釋迦牟尼等石刻48宗,造像形態逼真,條理清晰,是難得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雲岩寺依山而建,內外怪石嶙峋,寺前是黃河於佳蘆河匯集處,為陝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有石窟8個,記憶體石刻造像48尊。主窟深6米,寬7米,高4米,窟內供奉的主神為釋迦牟尼,兩邊為文殊,普賢、十六羅漢、地藏、觀音等。主窟內還有石獅、石象、石虎、龍雕像各一尊稱,小石佛8個。窟頂為八卦懸頂,窟前有正閣,左右有配殿。除主窟外,其餘石窟內還雕有道教中的三清、玉皇大帝、藥王、禹王等造像。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