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

丘處機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南宋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民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里)。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丘處機早年學道,拜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死後他隱居磻溪、隴州等地,潛心修煉,漸漸有了一定的聲名。朝廷聽說後把他召至中都傳教。後來他回到家鄉隱居。1219年,因成吉思汗邀請而率領弟子前往與忽必烈見面,並向成吉思汗宣講道教教義,勸他要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欲為要,被尊稱為神仙。丘處機從中亞回到內地後,皇帝又任命他在燕京太極宮主管天下道門,使全真道得到較大發展。他死後被埋葬於白雲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丘處機丘處機

1148年(皇統八年)農曆正月十九日,丘處機生於山東登州棲霞。自幼失去雙親,嘗遍人間辛苦。從童年時就嚮往修煉成“仙”,少年時棲身村北的公山,過著“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生活。傳說,他為了磨鍊意志,曾一次次將銅錢從石崖上扔進灌木叢,直到找到為止。

年十九出家寧海崑嵛山,(今牟平境內)。1167年開始學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1169年(大定九年),王重陽攜弟子4人西遊,途中得道飛升於汴梁城,囑咐:“處機所學,一任丹陽。”自此,丘處機在馬丹陽教誨下,知識和道業迅速長進。和其他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他們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弘揚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仙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之一。

1168年(大定八年)至1170年(大定十年)間,丘處機跟隨王重陽在山東和河南傳教。

1170年(大定十年)春,王重陽在河南汴梁升天后,丘處機跟隨同門馬鈺、譚處端和劉處玄到陝西終南山拜會王重陽的朋友,及後於1172年將王重陽靈骨遷葬終南山。

聲名大振

1174年(大定十四年)8月,丘處機隱居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潛修7年,又到隴州龍門山潛修6年。這期間,他“煙火俱無,簞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獨坐”,生活極為清苦,但“靜思忘念,密考丹經”,潛心於養生學和道學的研究,並廣交當地文人學士,獲得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官觀,並職“高功”,主持了“萬春節”醮事。對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誡。此時丘處機已名聲大振。

1191年(明昌二年)秋,丘處機東歸故里,修建了一處修道之所,金章宗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因該宮地處濱都里村,棲霞人俗稱之濱都宮。

到訪嶗山

丘處機多次到訪嶗山,開創了全真道教的“龍門派”。《太清宮志》載:“宋慶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長春……七真來嶗山。止於本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宮三皇殿之後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1208年(泰和八年),他到萊西永真觀後又來嶗山,較長時間在這裡修道,今白龍洞(仰口景區)有他的石刻20首。他認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鰲伏于海畔,命名為鰲山,因而明代在山畔建“衛城”的時候叫“鰲山衛”,海畔叫“鰲山灣”,是青島藍色矽谷主要“一極”。後又來青島,在上清宮有題“詞”和“詩”。

嶗山有許多丘長春的題詞、詞、詩的刻石,多為丘長春所寫,後人上石刻字,如上清宮旁的丘長春詞《青玉案》:“長春真人於大安己巳年膠西醮罷,道眾邀請來此山,上至南天門,命黃冠士奏空洞步虛畢,乃作詞一首,名曰《青玉案》。”白龍洞刻詩20首,是嶗山最大的一片石刻。

掌教時期

1203年(泰和三年),劉處玄去世,丘處機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處機掌教時間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乃至整個道教的發展都進入了興盛時期。

在1203年(泰和三年)至1219年(興定三年)間,他在山東蓬萊、芝陽、掖縣、北海和膠西等地傳教;1214年(貞祐二年),山東發生楊安兒起義,金朝駙馬都尉仆散朝恩請丘處機協助招撫亂民,憑藉丘處機的聲望,登州和萊州等地很快恢復平靜。

1216年(貞祐四年),金宣宗下詔派東平軍王庭玉召丘處機赴汴梁,但丘處機認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惡”,推辭未前往。

至1219年(金興定三年,宋嘉定十二年),宋寧宗派遣將領李全、彭義斌持詔書敦請丘處機赴臨安,丘處機認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辭未前往。

萬里西行

丘處機丘處機

1219年(興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劉仲祿等人攜帶詔書前往山東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帝國相見,十二月,劉仲祿到達山東萊州昊天觀,奉命邀請丘處

機前往蒙古帝國與成吉思汗會面,丘處機說:“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欣然同意前往。

1220年(興定四年)農曆正月,丘處機挑選門人弟子趙道堅、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離開山東昊天觀,啟程西去,這時他已經年屆73歲。幾個月後到達大蒙古國統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國攻陷後改名燕京),丘處機一行人入駐玉虛觀,得到當地官員的熱情接待。此時,丘處機聽說成吉思汗已經於1219年(興定三年)六月統兵西征中亞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風沙,欲約成吉思汗來燕京會見,於是寫了一份陳情表。劉仲祿乃令曷剌急馳報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於西征戰事,不能東到燕京,便寫了回復詔書,派遣曷剌帶回復丘處機。

丘處機知道燕京會見不可能,便於1221年(興定五年)春天繼續西行。當時劉仲祿欲為成吉思汗挑選處女,丘處機當即勸阻,他說,“春秋時期齊景公為了削弱魯國,派人挑選美女80人送給魯定公。定公與國相季氏朝歡暮樂,朝政日衰,孔子為此指責定公:君相沉溺於聲色,國家何以圖強?”後成吉思汗知悉而罷選。

1221年(興定五年)四月出居庸關,途經漠南和中亞地區,在漠北草原拜會鐵木哥斡赤斤後一路西行,途經鎮海城時接納田鎮海的建議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棲霞觀,然後再經回紇城、昌八刺城、阿里馬城、賽藍城。於同年冬天抵達撒馬爾乾。

一言止殺

1222年(興定六年)四月,丘處機途經鐵門關抵達“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八魯灣行宮覲見成吉思汗,實現了龍馬相會(成吉思汗屬馬,丘處機屬龍)。成吉思汗稱他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見丘處機,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向他以“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欲等為回應。及後,成吉思汗下詔耶律楚材將這幾次的對話編集成《玄風慶會錄》。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處機向成吉思汗辭行,成吉思汗下詔豁免全真道的賦役,並沿途派兵護送,一行人於冬天抵達宣德府。

跟隨丘處機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據一路上的西行見聞,後來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晚年生活

1224年(正大元年)春天,丘處機應燕京官員的邀請主持天長觀。

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詔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並贈“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請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正大四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將他安葬在長春宮內的處順堂。

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現已成為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主要思想

丘處機倡導內丹心性說理論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別於傳統道教多為“飛升煉丹之術,祭醮禳禁之科”;

不重視文化修養的風習,力主文以載道、文道並重,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以便更好地宣傳本門教義。他原先文化水平不高,自入道門以後即刻苦自學,不僅精通道教經典,而且對儒佛二家經典也多有研究。元代人陳時可說丘處機“於道經無所不讀,儒書梵典亦歷歷上口,又喜屬文賦詩,然未始起蒿,大率以提唱玄要為意,雖不雕鐫而自然成文,有《溪》《鳴道》二集問世”。除了上述兩書外,丘處機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大丹直指》。該書系統地介紹了全真教內丹修煉法之奧秘,理論博大精深,被後人譽為“文簡而理直,實修真之捷徑,入道之梯楷”,是中國道教經典著作之一。

主要成就

政治

丘處機丘處機

丘處機雖長期從事宗教活動,但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論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須要在實踐中給人們帶來好處,而這種實踐又必須要得到統治階級的全力支持。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他首先取得當時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睞,一月內兩次在京召見,尋問其長生與治國保民之術。丘處機對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愜上意”。這是丘處機首次向最高統治者宣傳自己的主張,並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僅親賜大桃以示褒獎,讓他主持萬春節醮事,而且下令在宮庵中塑全真教創始人王喆之像以為紀念,為丘處機擴大全真教的影響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1219年(興定三年),丘處機應邀赴中亞成吉思汗行營與其論道。這是在宗教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處機得以實現自己理想與才幹的重大舉措,意義極為深遠。在此之前,丘處機看到金朝國勢衰敗,乃隱居於家鄉棲霞傳道授徒,並先後謝絕了金朝與南宋統治者欲請其輔政的邀請。然而他卻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辭數萬里艱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內興都庫什山)行營,面見蒙古大汗,充分表現出這位道教領袖在政治上高瞻遠矚的洞察力。

在成吉思汗西征軍行營內,丘處機與成吉思汗朝夕相處數月,多次與之論道,具體內容見於耶律楚材所編的《玄慶風會錄》一書中。從該書的記載看,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宣傳“去暴止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蒙古統治者對所征服地區人民所推行的殘酷殺戮政策。丘處機針對成吉思汗希冀長生之心理,要他將追求“成仙”與行善結合起來,勸告成吉思汗,養生之道重在“內固精神,外修陰德”。內固精神就是不要四處征伐,外修陰德就是要去暴止殺。丘處機首先讚揚了成吉思汗起兵滅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迎合了這位大汗的心理,然後勸其務須禁止殘暴殺戮,才能使事業最後成功。

成吉思汗後期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在山東為官的木華黎及其繼任者對各地反抗大都採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種因素推動的,但丘處機雪山論道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後,丘處機仍然不斷勸告蒙元將帥,減少對人民的屠殺。

二是宣傳濟世安民思想,為恢復和發展中原地區社會經濟、救濟貧困百姓、安定社會秩序做出了貢獻。長期以來,丘處機盼望出現一個好皇帝,以便讓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成吉思汗大營,丘處機反覆向其灌輸愛民的道理。由於丘處機循循善誘的說教,對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觸動,認為:“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還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貴族,要他們按丘處機的話去做,又派人將仁愛孝道主張遍諭各地。

丘處機不僅宣傳濟世安民主張,而且也身體力行。在蒙古軍控制的邪米思干城(今阿富汗境內),他就將從蒙古貴族那裡得到的糧食救濟饑民。他利用宮觀廣發度牒,安撫了大批無以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從而免除了他們承擔的苛捐雜稅。

此舉在當時影響巨大,以致各階層人士紛紛湧入全真教門下,文人、官吏以與全真教相交為榮,道教其他派別甚至佛教寺廟也掛起全真旗號。丘處機在北京建長春宮(今白雲觀),作為全真教大本營,又在各地建立道觀向全國推廣。在元政府支持下,一時間全真教達到“古往今來未有如此之盛”的興旺局面。

文化

丘處機詩詞也有較高的文學造詣,從保留下來的近五百首詩和一百五十首詞看,丘處機繼承了唐詩宋詞之長,不追求辭藻之華麗,自有樸實、流暢、明快之風格。他把寫詩填詞作為宣傳道教理論、談機鋒、唱玄的一種方式,許多與文人學士唱和的詩詞中都表現出共同研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還有部分詩詞直接反映社會狀況和人民生活,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如《憫物》《因旱作》等詩將社會動亂、萬民塗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憤的心境描寫得淋漓盡致。丘處機對道教傳統文化的匯集尤為重視,“嘗視道經泯滅,宜為修復之事”,晚年組織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他委託其弟子宋德芳,在元朝政府支持下,歷時八年,完成重印《道藏》120卷。《道藏》的重修印行,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道教典籍,同時也弘揚了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

教育

丘處機在弘揚道教文化的同時,還培養了一批學識淵博的接班人,如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等弟子,均是名聞遐邇的高士。尹志平撰寫的《北游錄》等書,創造性地繼承、發揮了丘處機三教合一思想,是元代全真教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李志常儒學功底也很深厚,元太宗窩闊台曾邀其為皇太子講授《道德經》、《孝經》《易》《書》等。元憲宗蒙哥還向其請教治國保民之術。他根據親身伴隨丘處機西行的經歷所撰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內容翔實,文筆生動,堪稱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作。

醫學

丘處機堅持全真教“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宗旨,不僅做到了匡救時弊,而且時刻樂於助人。他認為養生學和醫學知識是救人性命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他長期研習中國傳統醫學知識,充分汲取《內經》等理論,寫出了《攝生訊息論》這部養生學、醫藥學專著。在這部書中,他根據人身及其活動應與四時相適應的原則,從起居、飲食、精神、環境和防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如在起居方面,主張人體氣血運行盛衰及腑臟經絡生理機能與四季晝夜之間發生陽消陰長、陰消陽長的生理變化相適應。春季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季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季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季要“早臥晚起,以待陽光”。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規律。他還根據內臟病理變化與症狀表現,分述了相肝臟病法、相心臟病法、相肺臟病法、相腎臟病法及其內臟病變的外在表現等,並提出了因時制宜,運用理、法、方、藥進行辯證治療的方法。如強調肝病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以補之;當服升麻疏散之劑。心病欲濡,急食鹹以濡之,用苦以補之,甘以瀉之;宜服補腎湯藥,壯腎陽,濡心陰,制心火。肺病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補之,苦以瀉之;肺氣燥,宜食芝麻以潤其燥。腎病,宜食鹹以補之,用苦以瀉之,辛以潤之;宜以溫補腎陽、滋補腎陰,利濕化痰等等。

書中還把一年四季按五行、五味與臟腑相配,依照生克制化與陰陽消長原理,論述了每季攝生訊息及注意事項。丘處機在書中提出的養生學和醫藥學知識,至今仍有其科學性極高的參考價值。

個人著作

丘處機道教詞是同類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對其評價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詞》收入其詞作的全部內容,顧嗣立《元詩選》陶湘補編《景宋金元明詞》、周泳先編《唐宋金元詞鉤沉》、朱祖謀輯《瞗村叢書》亦收入其詩詞。丘詞收入《磻溪集》,該書主要是丘處機居磻溪、龍門修道時所作,後由其門人編輯結集,共六卷,《正統道藏》收入太平部。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詞》收入其詞作的全部內容,該書“據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補朱本”,又據相關書籍增補了十九首,這樣一來,丘詞被唐圭璋先生搜羅殆盡。

丘處機遺著有《大丹直指》《攝生訊息論》《蹯溪集》《鳴道集》等。其詩詞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後人所編《元詩別裁》《詞林紀事》都選有他的作品。《蹯溪詞》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輯於《疆村叢書》。丘處機西遊經歷,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遊記》詳載。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與其餘六位同門合稱“全真七子”,是一位武學名家。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中丘處機影視形象中丘處機

1958年電影《射鵰英雄傳》:石堅飾演丘處機;

1976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麥天恩飾演丘處機;

1977年電影《射鵰英雄傳》:楊雄飾演丘處機;

1983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夏雨飾演丘處機;

1984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毛靜順飾演丘處機;

1988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楊元璋飾演丘處機;

1994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林尚武飾演丘處機;

1995年電視劇《神鵰俠侶》:郭德信飾演丘處機;

1998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李海傑飾演丘處機;

1998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潘虹飾演丘處機;

2000年電視劇《成吉思汗》:宋桂馥飾演丘處機;

2003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周浩東飾演丘處機;

2006年電視劇《神鵰俠侶》:陳繼銘飾演丘處機;

2008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趙毅飾演丘處機;

2013年電影《止殺令》:趙有亮飾演丘處機;

2014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沈保平飾演丘處機。

軼事典故

丘處機丘處機

金興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聽隨行的中原人介紹丘處機法術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處機率弟子從山東萊州動身,經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嶺,東北行至呼倫貝爾,再沿怯綠連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經別十八里、昌八里(今薪疆昌吉)、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藍。(今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霍闡沒輦(錫爾河)、撒馬爾罕、碣石(今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沙勃茲),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與成吉思汗會見。進言“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欲為要”,被尊稱“神仙”。東歸後,受命在燕京太極宮主管天下道門,使全真道得到較大發展。死後遺骸葬於白雲觀(在今北京宣武區)。著有《溪集》、《鳴道集》等。徒弟李志常著《長春真人西遊記》,記其西行經過。

成吉思汗對他的話很讚賞,感嘆地說:“天賜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記錄下來,以此教育幾個兒子,並賜予丘處機虎符和璽書。璽書內容就是現存於內鄉縣石堂山普濟宮《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的碑文。後人評說丘處機有“一言止殺”之功。在行宮中,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尊禮備至,不喚其姓名,只稱呼“神仙”,並命丘處機統管天下僧道,豁免道士賦稅差役。他們雖為君臣,無綱常之禮,誠摯相見,肝膽相照,被後人傳為佳話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全文共406字。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石堂山普濟宮道人們為不忘成吉思汗的皇恩,紀念丘神仙的功德,請鄧州(當時內鄉隸屬鄧州)石堂山石匠李進忠將此手詔刻於圓頂石碑上,以詔後人。碑高2米,寬0.63米,碑文行楷。手詔碑文如下:

天厭中原驕華太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餐。視民如赤子,養士若兄弟,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恆,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南連蠻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佐。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以來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懼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河也;聘賢選佐,將以安天下也。朕踐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訪問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知先生猶隱山東舊境,朕心仰懷無已。先生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防闊,有失躬迎之禮。朕但遲位側身,齋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千里謹邀。先生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明於詔章。誠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無不應,亦豈違眾生小願哉!故慈詔示,惟宜之悉。御寶五月初一。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依然立於石堂山山坳里。石堂山普濟宮毀於20世紀中期。1976年石堂山普濟宮被內鄉縣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歷經690多個春秋,被完好地保存下來。

人物評價

丘處機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當時,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打遍天下無對手,滅國無數,建立了一個世界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當時,蒙古騎兵每攻占一個城市、一個國家,輕者大肆劫掠、抓戰俘和女人為奴隸,重者屠城,滿城人口盡數屠殺。可是後來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滅宋之時卻少有屠城,也使得中國多少年來的文化、建築等等諸多方面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中間丘處機所起的作用的不可估量。成吉思汗西征印度之時,丘處機受成吉思汗邀請第一次去會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深感丘處機知識淵博,以長者之禮待之,丘處機於是以中原文化,諸如孔孟之道引導成吉思汗,才使成吉思汗放棄了攻進中原後大肆屠城掠奪的打算,並且讓其子女學習中原文化,以禮御兵。

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勸說,減少了蒙古軍進攻中原時的殺戮和破壞,使他在當時已得到大眾的高度評價,亦使全真道成為當時最興盛的宗教。後世不少評價,都盛讚丘處機拯救生靈的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貢獻,例如全真道道士撰寫的《金蓮正宗記》便收錄了一個故事,記載三個人在討論丘處機的貢獻,首兩個人分別稱許他的修煉精湛和弘道有功,而最後一人則批評兩者“見其小不見其大”,讚揚丘處機的最大貢獻是使“四百州半獲安生”,幸免於難的百姓“不啻乎百千萬億”;又清高宗撰寫一副對聯,謂“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都表達了同類的看法,其中“一言止殺”四字成為簡括丘處機貢獻的常用詞。

後世紀念

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據載,丘處機仙化不久,有人看到他,衣帽穿戴與以前一樣等等,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就有了燕九節盛會。它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相傳,正月十八晚,丘處機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故居,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於是,皇帝派人送來祭祀酒席,前來宮內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道徒們在松樹下構築十九座簡易圓房,盤腿而坐,進行說法,人人希望有幸遇到道祖真師。有些人索性前往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因此,清代成書的《燕九節枝詞》詩云:“正月十五燕九節,神仙肯授長生訣,只今留得白雲觀,峭寒遍地霜花結。”正月十九,活動達到高潮

“燕九節”這天,兒童們從幾十里外,由父母帶來,摸摸獅子,可保好養、長大成才。

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詞是古代一種文體,但是只興盛於宋代,詞的最初特點是以詩文配上曲調,可以演唱。宋之後的金元兩朝代,都有哪些詞作呢。本任務就來細說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劉秉忠
倪瓚
袁華
劉著
柯九思
喬吉
金章宗
完顏亮
吳澄
許衡
耶律楚材
元好問
党懷英
趙孟頫
高永
王惟一
王旭
貫雲石
吳激
吳鎮
鮮于樞
歐陽玄
陳孚
丘處機
薩都剌
張可久
張養浩
白樸
康進之
段克己
蒲道源
韓奕
馮子振
任詢
李純甫
邵亨貞
石岩
李俊明
李孝光
王處一
王寂
王庭筠
李晏
廉希憲
無名氏
劉昂
高氏
劉處玄
劉因
辛願
徐再思
劉迎
許謙
薛昂夫
楊果
姚燧
劉仲尹
葉森
於立
虞集
蔡珪
陸行直
袁易
陸文圭
張遜
馬鈺
張野
張雨
張玉娘
張之翰
張翥
趙可
孟宗獻
周巽
朱思本
管道升
王伯成
洪希文
王沂
王予可
衛德辰
魏初
胡祗遹
華幼武
吳瓘
陸仁
吳景奎
冀國公主
馮延登
馮子翼
胥鼎
明本
李道純
安熙
許有孚
李時
錢霖
楊立齋
楊載
李庭
李獻能
耶律履
耶律鑄
葉衡
陳櫟
尹志平
高憲
俞和
俞俊
陳思濟
元德明
沈禧
凌雲翰
袁士元
蘇大年
張口
孫不二
譚處端
湯彌昌
唐桂芳
陳文海
白華
汪斌
蔡松年
趙汸
趙秉文
王逢
郝大通
鄭禧
鄭子聃
周權
王玠
王禮
何景福
劉元
宋褧
范真人
長筌子
呂濟民
宇文虛中
白賁
白雲山翁
偰玉立
高士談
蕭斞
謝應芳
張伯淳
梁寅
完顏璹
曹伯啟
許古
姜彧
金炯
曹方父
張中孚
許有壬
曹光輔
鄧千江
李德基
山主
趙庸
王渥
段成己
李齊賢
曹居一
王志謹
舒遜
宋德方
趙元
折元禮
劉鐵冠
陳益之
周景
馬需庵
洪翼
李天翼
苗善時
侯善淵
無存
牧常晁
胡炳文
牛真人
吳氏女
吳真人
歐陽先生
兀顏思忠
顧阿瑛
仆散汝弼
蕭烈
傅按察
李真人
謝醉庵
錢應庚
邢具瞻
邢叔亨
潛真子
徐遜
皇甫真人
梁曾
梁梅
黃澄
三於真人
林轅
許楨
玄悟玉
善住
燕公楠
姬翼
楊弘道
沈景高
高道寬
楊真人
施可道
杜仁傑
史藥房
舒頔
覺達
束從周
殷恕
劉敏忠
劉詵
宋遠
陳參政
劉燕哥
虞薦發
孫景文
郯韶
景覃
原妙
郝貞
袁介
何繼高
滕賓
岳瑜
雲陽子
詹仲舉
同恕
完顏從郁
張楫
劉雲震
劉則梅
劉志淵
劉忠之
梵琦
王丹桂
何可視
王國器
王澮
章凱
王吉昌
陸承孫
王磵
趙攄
李節
趙若秀
陸留
趙由俊
王瞞
王容溪
鄭黻
王特起
何守謙
紙舟先生
智久
仲璋
馮尊師
陸祖允
羅慶
周玉晨
王鉉
竹月道人
李仁山
馬熙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高手(男)

全真七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