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

郝大通

郝大通(公元1149--1212)名璘,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自幼通讀《老子》、《莊子》、《列子》,猶喜《易經》,洞曉陰陽、律歷、卜筮之術。不慕榮仕,稟性穎異,厭紛華而慕淡雅,漸隱以卜筮自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一說大定八年,公元1168)皈依全真教,大定十五年於沃州行乞時突有所悟,於橋下苦修六年,人稱“不語先生”。九轉功成後,往北傳教。

基本信息

簡介

郝大通 郝大通

姓郝名升字太古,號廣寧。又名璘。金代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生於金熙宗天眷(1138—1141年)三年(1140年)正月初三日。家世為宦族,故富饒。少孤,事母甚孝。自幼通讀《老子》、《莊子》、《列子》,猶喜《易經》,洞曉陰陽、律歷、卜筮之術。不慕榮仕,稟性穎異,厭紛華而慕淡雅,漸隱以卜筮自晦。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從關西至寧海傳播全真教,見其資稟高古,聰穎不凡,有意感化其出家修道,連背肆而坐。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答曰:“君何不回頭耶?”郝頗為所動,遂閉卜肆,前往馬丹陽南園,求教於王重陽。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記載,時重陽付之詞曰:“言下領悟如走萬里迷途,一呼知返蓋其根本知覺,分上夙有薰人三力故耳。”郝恍然大無悟,忽忙下拜。遂於次年(1168年)母逝後,棄盡財物,入於崑嵛山煙霞洞師王重陽學道。重陽乃喝之名曰:璘,號恬然子,後又更名為大通。時重陽解衲衣去其袖與之曰:“匆患無袖,汝當自成,善傳法之意也。”大通連攜瓦罐終日乞食於市。大定九年(1169年),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四人隨王重陽西行傳道,留大通與玉陽(王處一)隱居於鐵查山雲光洞。大定十一年(1171年),聞王重陽登仙,馬、譚、劉、丘已入關,遂西遊訪之。意與四人共結廬守孝,因處端以“隨人腳跟轉可乎”之言激之,遂離開終南山劉蔣村。至歧山遇神人授以《易》之大義。大定十五年(1175年)乙未乞食於沃州,頓悟重陽秘語,渙然開發,遂默然靜坐於石橋下,終日不語,常與小兒輩嬉戲,饑渴不求,寒暑不變,人饋則食,不饋則否。河水泛濫而不動,亦不傷;親戚看之而不答,亦不收贈,如此者六年,人呼不語先生。如是水火顛倒,陰陽和合,九轉還丹之功乃成,遂忻然而起,杖屨北游於真定、邢、洛間,在灤城經神人受在《易》秘義後,開堂演道,遠近常聽者達數百人。於是廣招弟子,以度人利物為已任,四下聞名。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道教流派——華山派。

郝大通 郝大通

擁有范圓曦、王志謹、徐志根、張志信、姬志真、孫履道等弟子。天人之蘊奧,昔賢所未發。大定中(1209—1211年),賜號“廣寧全道太古真人”。

其創立的新道派稱為華山派。著作頗豐,有《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太易圖》等,今見《道藏》中的《太古集》錄有《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周易象圖》、《金丹詩》等。

個人生平

初始時期

郝大通 郝大通

大定七年(1167)重陽自關西到寧海,見大通資稟高古,所習不凡,便欲感發點化他。於是背肆而坐,請大通占卜,大通說:“請先生回頭。”重陽說:“你為什麼不回頭?”大通頗感驚異,起身作禮,邀重陽赴他處閒話。第二天晚在朝元觀,大通獻詩云:“同席諸君樂太古,未明黑白希夷路,今朝得遇達人吟,伏望先生垂玉句。”重陽答道:“口愛郝公通上古,口談心非神仙路,足間翠霧接來時,日要先生清靜句。”大通看後,得意而歸。從此來往親密。因有老母,未即入道。

第二年,母親去逝,大通於是離家,於三月跟從重陽到崑崙山煙霞洞,焚香敬謁,請列門弟,甘灑掃之役。重陽於是賜名:璘,號恬然子,又解衲衣撕去其袖而給他。說:“不要擔心無袖,你當自成。”這大概是傳法寓意。

九年(1169),寧海有人構建金蓮堂請重陽,重陽挈邱劉等眾前去居住。大通攜瓦罐乞食,不小心觸碎瓦罐,重陽又另授一罐,且題頌其上云:“撲碎真灰罐,卻得害風觀,直等悟殘餘,有個人人喚。”馬、譚、劉、邱四師跟從重陽西去,留大通與王玉陽留居鐵查山。

發展時期

十一年(1171)大通聽說重陽登仙,四子已入潼關,於是西遊尋訪。十二年(1172)葬重陽祖師於祖庭,大通欲與四子同廬墓側,長真激將他說:“跟隨別人腳跟轉,能了道嗎?”。第二天辭別,到歧山奇遇神人傳授《易》之大義。

十三年(1173)過大慶關東行,翱翔於趙魏之間,十五年歲乙未(1175)乞食於沃州,才悟重陽密語,渙然開發,於是在石橋下默然靜坐,饑渴不求,寒暑不變,人饋則食,不饋則不食。雖有人侮狎戲笑也不發怒。常被兒童遊戲疊磚石為塔於頭頂,囑咐他不動,大通頭竟然不側。河水泛溢而不動,也不傷。如是緘口不言,身如槁木而心似死灰過了六年,世人呼他“不語先生”。如此水火顛倒,陰陽和合,九轉之功遂成,於是忻然而起,杖履北游,盤桓於真定之間,真定少尹郭長倩前來拜謁,竟一顧而不可得,嗟異離去。

二十二年(1182)大通又與神人遇,受大《易》秘義,自此為人言未來事不差毫髮。到陽居觀,升堂演道,遠近來聽者,常數百人,大通闡化十方,專以利物度人為己任。曾經作《悟南柯》示眾云:“地肺重陽子,崑崙太古仙,二人結約未生前,托居凡世飛下大羅天。共闡玄元教,行藏度有緣,奈何不悟似流泉,別後相逢,再約一千年。”

後到鹹平,與高士王賢佐同游,賢左右相從者也常十數人,占筮之應,十中八九,卻比不上大通的靈驗。於是眾人拜請大通為師,大通傳授秘義。賢佐因之此名動闕庭。

巔峰時期

明昌初(1190)東歸寧海。一天欲要作圖,遽索紙筆,其徒范園曦說米粥已熟,請食後再畫。大通說:“趕快拿紙筆來,我正得意,沒時間食粥。”筆入手,布紙揮染,疾若風雨,不一會作成三十三圖,其旨意都是天人之蘊奧,古賢之未發者。還有天長預告候子真之火,恩州夜入王鎮國之夢,人之休咎,道之行否,兵革所臨之期,凡有言之於其前,莫不驗之於其後,史館張邦直子中所謂驚動人之耳目。

榮譽

預備羽化三年前命匠者為他鑿地宮,每天前往偃息其中,告述門人說:“臘月三十日打算回去”。如此三年,法體康健,於崇慶元年(1212)臘月晦日對門人說:“師真有蓬萊之約,我要走了!”言畢,臥而返真。當時在先天觀。有《太古集》收入明正統《道藏》。另有:《心經解》、《救苦經解》、《示教直言》等著述。

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

至元六年(1269)敕贈“廣寧通玄太古真人”。

至大三年(1310)加贈“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

家庭狀況

郝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寧海人。金熙宗天眷三年庚申(1140)正月初三日出生。初名升,郝朝列的從弟。家故富饒,世為宦族。大通少年時父親去世,侍奉母親十分孝順。稟賦穎異,識度夷曠,曾經夢見神人傳授《周易》秘義,於是洞曉陰陽、律歷、卜筮之術。傾慕司馬季主、嚴君平之為人,以卜筮自晦。凡遇林泉幽寂之地,則徘徊自樂,終日忘返。

崇慶元年(公元1212)於寧海先天觀飛升。升天后元世祖贈號“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為主的門人派別稱為全真道全真教華山派。簡稱華山派。

思想著述

郝大通師徒吸收禪宗、理學的心性思想,建立起以心為基點,以本心本性和道三合一為特色的心性論。本心、真心是其心性論重點,二者又稱為心之體。同時有性、道、神諸範疇。理論的中心問題是:滌盪邪心、透悟本心。相應地,修煉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都最終歸結為如何明悟本心、磨盡塵心。

著作有《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釋義》、《太古集》。

郝大通弟子多系寧海人。著名者有弟子范圓曦和盤山真人王志瑾。范圓曦,道號玄通子,為全真較

著作 著作

為傑出的門人。王志瑾的“心性論”以圓通縝密著稱。

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詞是古代一種文體,但是只興盛於宋代,詞的最初特點是以詩文配上曲調,可以演唱。宋之後的金元兩朝代,都有哪些詞作呢。本任務就來細說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劉秉忠
倪瓚
袁華
劉著
柯九思
喬吉
金章宗
完顏亮
吳澄
許衡
耶律楚材
元好問
党懷英
趙孟頫
高永
王惟一
王旭
貫雲石
吳激
吳鎮
鮮于樞
歐陽玄
陳孚
丘處機
薩都剌
張可久
張養浩
白樸
康進之
段克己
蒲道源
韓奕
馮子振
任詢
李純甫
邵亨貞
石岩
李俊明
李孝光
王處一
王寂
王庭筠
李晏
廉希憲
無名氏
劉昂
高氏
劉處玄
劉因
辛願
徐再思
劉迎
許謙
薛昂夫
楊果
姚燧
劉仲尹
葉森
於立
虞集
蔡珪
陸行直
袁易
陸文圭
張遜
馬鈺
張野
張雨
張玉娘
張之翰
張翥
趙可
孟宗獻
周巽
朱思本
管道升
王伯成
洪希文
王沂
王予可
衛德辰
魏初
胡祗遹
華幼武
吳瓘
陸仁
吳景奎
冀國公主
馮延登
馮子翼
胥鼎
明本
李道純
安熙
許有孚
李時
錢霖
楊立齋
楊載
李庭
李獻能
耶律履
耶律鑄
葉衡
陳櫟
尹志平
高憲
俞和
俞俊
陳思濟
元德明
沈禧
凌雲翰
袁士元
蘇大年
張口
孫不二
譚處端
湯彌昌
唐桂芳
陳文海
白華
汪斌
蔡松年
趙汸
趙秉文
王逢
郝大通
鄭禧
鄭子聃
周權
王玠
王禮
何景福
劉元
宋褧
范真人
長筌子
呂濟民
宇文虛中
白賁
白雲山翁
偰玉立
高士談
蕭斞
謝應芳
張伯淳
梁寅
完顏璹
曹伯啟
許古
姜彧
金炯
曹方父
張中孚
許有壬
曹光輔
鄧千江
李德基
山主
趙庸
王渥
段成己
李齊賢
曹居一
王志謹
舒遜
宋德方
趙元
折元禮
劉鐵冠
陳益之
周景
馬需庵
洪翼
李天翼
苗善時
侯善淵
無存
牧常晁
胡炳文
牛真人
吳氏女
吳真人
歐陽先生
兀顏思忠
顧阿瑛
仆散汝弼
蕭烈
傅按察
李真人
謝醉庵
錢應庚
邢具瞻
邢叔亨
潛真子
徐遜
皇甫真人
梁曾
梁梅
黃澄
三於真人
林轅
許楨
玄悟玉
善住
燕公楠
姬翼
楊弘道
沈景高
高道寬
楊真人
施可道
杜仁傑
史藥房
舒頔
覺達
束從周
殷恕
劉敏忠
劉詵
宋遠
陳參政
劉燕哥
虞薦發
孫景文
郯韶
景覃
原妙
郝貞
袁介
何繼高
滕賓
岳瑜
雲陽子
詹仲舉
同恕
完顏從郁
張楫
劉雲震
劉則梅
劉志淵
劉忠之
梵琦
王丹桂
何可視
王國器
王澮
章凱
王吉昌
陸承孫
王磵
趙攄
李節
趙若秀
陸留
趙由俊
王瞞
王容溪
鄭黻
王特起
何守謙
紙舟先生
智久
仲璋
馮尊師
陸祖允
羅慶
周玉晨
王鉉
竹月道人
李仁山
馬熙

全真七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