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醬羊肉

一品醬羊肉

一品醬羊肉的做法非常簡單,只要按照菜譜步驟一步一步您來一定會享受到一道美味菜餚,一品醬羊肉是中國浙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一品醬羊肉以羊肉為主要材料,烹飪以醬菜為主。

製作材料

一品醬羊肉一品醬羊肉

主料

帶皮羊肉1500克,紅棗250克,羊網油2整張約1500克。

調料

茸125克,姜塊500克,青蒜茸125克,紅辣椒茸100克,冰糖屑250克,胡椒粉7.5克,紅曲5克,小荷香7.5克,紹酒750克,上等醬油1000克,鹽125克。

製作流程

羊肉羊肉

①將淨羊肉(雌湖羊)按部位分檔斬成若干大塊(每塊約重250克)。小茴香用沙布包紮。

②燒熱鍋,放入羊肉,加入清水至浸沒,煮滾後撇去浮沫,撈起羊肉,湯汁盛起備用。

③用竹箅子墊底,再將羊肉放入大鐵鍋,加入姜塊、紅棗、紹酒醬油、糖、鹽、紅椒茸、紅曲和小茴香,倒入適量的羊肉湯汁,翻攪幾下,使其著色調味均勻,隨後將肉鋪平,蓋上羊網油,覆上竹箅子,將重物放竹箅子上壓實,套上竹籠圈,加鍋蓋,用重物壓住,鍋沿、竹籠接縫用紗布塞實,不使漏湯跑氣。

④將鍋放大火上煮滾至冒氣(大氣),再改用小火燜2小時即可。食用前啟蓋撇去湯麵浮沫和羊油,揀去紅棗、姜塊和小茴香,逐層取肉,拆去羊肉的小骨,淋上原湯汁,灑上姜茸、蒜茸或胡椒粉即可。

食譜營養

紅棗紅棗

羊肉

羊肉鮮嫩,營養價值高,凡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
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體虛胃寒者;
2.發熱、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暑熱天或發熱病人慎食之;水腫、骨蒸、瘧疾、外感及一切熱性病症者禁食。紅酒和羊肉是禁忌一起食用的食用後會產生化學反應

食療作用

羊肉味甘、性溫,入脾、胃、腎、心經;
溫補,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溫補,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紅棗

大棗,又名紅棗,乾棗、棗子。自占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歷史悠久。大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在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複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亡。因此,大棗就有了“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
功效

大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可抑制癌細胞。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經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石,這是因為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機率也就隨之減少。大棗中富含,它們對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正在成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大棗還可以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

適合人群

適宜體虛胃寒者;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作用

腫瘤
大棗中的cAMP在生物體內參與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態形成、糖原脂肪分解、類固醇生成等多種生理生化過程,並可作用於基因轉錄,影響蛋白質的合成。更重要的是cAMP對治療各種腫瘤有顯著療效,能有效阻止人體中亞硝酸鹽類物質的形成,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形成與增殖。另外,大棗中富含的三萜類化合物具有抑
制癌細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強,甚至超過了常用的抗癌藥氟脲嘧啶。
抗氧化
大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及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參與組織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與體內多種物質的代謝有關,充足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力、減輕疲勞。
血壓、降膽固醇
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維持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從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還可促進維生素C在人體內積蓄。另外,大棗中所含的皂類物質,具有調節人體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炎、抗變態反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蘆丁有保護毛細血管通暢、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
的功能,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病有療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可用於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治療和預防。
保肝護肝
大棗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參與保肝護肝。大棗可使四氯化碳性肝損傷的家兔血清總蛋白與白蛋白明顯增加。同時大棗能提高體內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大棗中的維生素C及cAMP等,能減輕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並有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血清總蛋白含量的作用。
在臨床上大棗可用於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提高免疫力
大棗多糖是大棗中重要的活性物質,其有明顯的補體活性和促進淋巴細胞增殖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防治腦供血不足
大棗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防治腦缺血症並對腦缺血所致的腦組織超微結構損傷有保護作用。
抗過
食用大棗可治療過敏性紫癜。這主要是因為人體攝入足量的cAMP後,免疫細胞中cAMP的含量也升高,由此會抑制免疫反應,達到抗過敏效應;大棗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苷衍生物對5-羥色胺和組織胺有對抗作用,因而可抗過敏。
防治心血管病
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對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大棗中含有cAMP,其藥理作用表現為改善人體微循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腦和心臟的供血量,減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故可防治心腦血管病。
適合人群

是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是病後調養的佳品。
適用量

每天5枚。
溫馨提示

生吃時,棗皮容易滯留在腸道中而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吐棗皮。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過多食用人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果酸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引起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