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

《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

五四時代是一個永遠激動人心的時代。它讓人們看到,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曾經有那么一個輝煌的時代。諸子放恣,處士橫議,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張文學改良的,主張保護國粹的,主張三綱五常的,主張個性解放的,這邊要打孔家店,那邊要把孔儒升格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創造了眾聲喧譁、精彩紛呈的劇場效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

五四時代是一個永遠激動人心的時代。它讓人們看到,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曾經有那么一個輝煌的時代。諸子放恣,處士橫議,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張文學改良的,主張保護國粹的,主張三綱五常的,主張個性解放的,這邊要打孔家店,那邊要把孔儒升格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創造了眾聲喧譁、精彩紛呈的劇場效果。有人把它稱為文學革命運動,有人把它稱為新文化運動,也有人把它稱為啟蒙運動。

這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個異數,是一股偶爾漫出了河道的激流。五四運動的爆發,學生們高揭起“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旗幟,走上了街頭,宣告回歸革命時代。中國的歷史,在這裡與辛亥革命重新接軌,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終於納入了河道。

作者簡介

葉曙明,廣東作家。
1980年起開始寫作,並從事圖書編輯出版工作,曾任職於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總公司、廣東瀟灑雜誌社、廣東教育出版社。創作以歷史、散文、小說為主,出版了《軍閥》、《草莽中國》、《百年激盪:20世紀廣東實錄》(三卷)、《共和將軍》、《大國的迷失》、《廣州舊事》、《其實你不懂廣東人》、《萬花之城:廣州的2000年與30年》、《最是夢縈家國:霍英東與改革開放》、《雕刻美色:廣東玉雕》、《大都市綜合症》、《女巫之歌》等十幾部著作。

創作背景

新與舊交鋒的大時代,政界與學界的風雲往事。
大師輩出,群星璀璨,風雲際會,百年激盪……
最生動的歷史實錄,還原一個激動人心的年代
余世存撰寫長序,深度闡揚五四精神
解璽璋·十年砍柴·張宏傑聯合力薦
“五四”前後是中國近代史上群賢鹹集,大師輩出的年代,各種思想像山崩川涌,匯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盪,引領風騷。那是一段激情迸發、永不復返、令今人無限神往的光輝歲月。本書再現了這個新舊政治、新舊文化交鋒的大時代,細述民國政界與學界的風雲往事:
康有為、梁啓超、章太炎、蔡鍔、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段祺瑞、陳炯明、章士釗、傅增湘、吳稚暉、張東蓀、魯迅……時勢造就英雄,人才成就時代。
五四時代的北大,群星璀璨,出入的都是當世名人: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周作人、劉半農、沈尹默、高一涵、陶孟和、蔣夢麟、傅斯年、羅家倫、段錫朋、辜鴻銘、劉師培、黃侃、顧頡剛、馬敘倫、劉文典、馬其昶、梁漱溟……那是屬於他們的時代,有請大師們重返五四現場!

評價

葉曙明是當今華文世界最具潛力的作家之一。
——台灣大學教授蔡源煌
葉曙明先生的《重返五四現場》一書讓我們跟著他重溫了五四……以流暢的文字敘述了他眼中的五四,尤其是他把廣東人梁啓超、陳炯明當作五四運動的開端和結束,言之成理,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學者、作家余世存
長久以來,五四被各種思想搞得面目全非、奇形怪狀。現在,我們跟隨作者,穿過重重迷霧,重返五四現場,或許會有一些新的發現,使我們看到五四的真相,這是該書的魅力所在。

目錄

序:百年淬厲電光開
上篇啟蒙
第一章價值崩潰的年代
一場未遂的五四運動
嘗試用宮廷政變來進行政治改革
“托洋改制”對決“托古改制”
體制內改革走進死胡同
這樣的國家,你愛它就是害它
有了二次革命,就有三次、四次革命
第二章向北京大學集合
胡適率先打出“文學革命”旗號
“開下了一場戰爭”
蔡元培入主北大
校長為教員偽造履歷
載酒行吟的古文家林紓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二)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說唐全傳》
《國史大綱》
《白話本國史》
《門巴族簡史》
《維吾爾族簡史》
《苗族通史》
《寧化縣誌》
《中亞東乾學研究》
《籌蒙芻議》
《雪妃娘娘和包魯嘎汗》
《清代蒙古志》
《來安縣誌》
《紅都保全:志丹縣》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史》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遼、宋、西夏、金卷》
《爾蘇藏族研究》
《瀘沽湖畔的普米人》
《族際認知:文獻中的他者》
《滇池東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歷史與文化》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系列:弓場神韻》
《涼山彝族鄉土紀實:火焰與柔情之地》
《藏史新考》
《汪寧生藏西南民族老照片》
《土家族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
《清朝治理侗族地區政策研究》
《納西學論集:習煜華》
《東北亞時代的朝鮮族社會》
《裕固族東鄉族保全族社會歷史調查》
《白語與白族歷史文化研究》
《民族研究文存》
《西南民族研究書系:納西族歷史文化研究》
《閔台移民系譜與民系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民族歷史文化》
《雲南回族歷史與文化研究》
《新疆世居民族》
《儀式:崇拜與有序的神聖》
《中國民族地區市場化問題研究》
《資治通鑑故事》
《一本書讀懂大唐史》
《猶太秘史》
《千古大變局:影響近代中國的是一個關鍵人物》
《台灣民眾抗日史》
《晉朝那些事兒》
《隋亡唐興七十年:家國天下的父子兩代》
《跟大師學國學:三國史話》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
《帝國的惆悵: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與人性》
《歷史不忍細讀》
《名家講壇:漢唐精神》
《衛拉特蒙古史綱》
《中國民族史兩種》
《中國近代史八種》
《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
《歷史謎團》
《紫禁城的黃昏》
《歷史大脈絡》
《賈志剛說春秋之5:吳越興亡》
《2008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報告》
《百苗圖疏證》
《桂北瑤歌的文化闡釋》
《北極民族學考察筆記》
《柯爾克孜族社會歷史調查》
《民族大遷徒》
《山東通史:先秦卷》
《李克郁土族歷史與語言文字研究文集》
《三代人與三個時代的對話:近現代陝甘寧青回族家族社會研究》
《明朝經營百夷研究》
《台灣先住民史》
《中國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清末民初壯族土司社會研究:以廣西大新縣境為例》
《蒙古史經典著作:蒙古黃金史綱》
《裕固族民族過程研究》
《青海省回族撒拉族哈薩克族社會歷史調查》
《世界視野中的回族》
《北方民族史十論》
《民族史視角下的近代中國論稿》
《鄂西民族地區發展史》
《中國古代和親通史》
《羌族簡史》
《南疆農村社會》
《蒙曼說唐:武則天》
《佤族簡史》
《內蒙古歷史文獻叢書之五和林格爾廳志略》
《革命年代》
《中國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經籍彙編:畢摩經卷》
《中國歷史年表》
《閔台民族史辨》
《仫佬族簡史》
《帝國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紀事》
《蒙古源流:新譯校注》
《侗族社會歷史調查》
《雲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態的變遷》
《國語集解》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大全集》
《木基元納西學論集》
《春秋戰國的那些CEO們》
《紅牆見證錄》
《中國南方回族古籍資料選編補遺》
《藏彝走廊西部邊緣民族關係與民族文化變》
《西部地域文化心態與民族審美精神》
《安多藏族牧區社會文化變遷研究》
《保全族簡史》
《中國人盜墓史》
《雲南方誌民族民俗資料鎖瑣編》
《史林遺痕》
《最後的長房·基諾族:父系大家庭與文化變遷》
《內蒙古歷史文獻叢書之二西盟會議始末記》
《多維民族文化邊界地帶民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以丹噶爾臧人為視點》
《人類未解之謎》
《哈薩克跨國民族社會主義比較研究》
《馬壽千回族史志論集》
《漢村與苗鄉:從20世紀前期滇東漢村與川南苗鄉看傳統中國》
《青海湖畔的人與神》
《西川羌族特殊載體史料研究》
《民國江蘇省會鎮江研究》
《跨越時空》
《藏彝走廊:文化多樣性、族際互動與發展》
《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
《當代雲南景頗族簡史》
《帝王世紀·世本·逸周書·古本竹書紀年》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
《滿洲民族共國體形成歷程》
《中國民族史研究60年》
《尤中文集》
《滇桂地區與越南北部上古青銅文化及其族群研究》
《兩晉南北朝史》
《羌族》
《中國朝鮮族移民史》
《中國歷史風雲錄》
《漢朝宮廷秘史》
《大廠回族自治縣誌》
《湖北回族古籍資料輯要》
《西夏學》
《哈尼族社會歷史調查》
《大家庭:中華民族巡禮》
《清初遺民社會》
《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謎》
《簡明西夏史》
《體制政策與蒙古族鄉村社會變遷》
《天公不語對枯棋》
《鄂溫克民族傳統社會與文化》
《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西晉十六國卷》
《文化傳承與民族教育田野調查:三十三位涼山彝人訪談錄》
《西域往事:新疆最後一個王公200年的家族記憶》
《台灣平埔族群文化變遷之研究》
《女真:滿族建國研究》
《騰飛的鄂溫克》
《侗族簡史》
《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江西》
《守望故土:長治回族六百年》
《安木多東部藏族歷史文化研究》
《黔南苗蠻圖說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