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雷射治療學》

《臨床雷射治療學》

《臨床雷射治療學》介紹了用雷射治療臨床各科有關疾病的基本原理、具體方法和基本規範。共分為八章,雷射在臨床各科中的套用概論,雷射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治療原則,普外、皮膚科疾病的雷射治療,泌尿、生殖系疾病的雷射治療,婦科疾病的雷射治療,五官科疾病的雷射治療,口腔科疾病的雷射治療,醫用雷射器的管理與安全防護。

基本信息


作品概述

《臨床雷射治療學》《臨床雷射治療學》
作者:黃少軍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號:7530820613

出版日期:1996年9月

開本:大16開

所屬分類:醫學

內容提要

《臨床雷射治療學》《臨床雷射治療學》
雷射在臨床外科的套用經過多年實踐,已取得了比較成熟而又豐富的經驗。由於光刀與鋼刀不同。切割效果也不一樣,使用雷射時光刀輸出的功率大。雷射為單色光、切割組織產生高熱,所以功率大切割時損傷組織重,癒合時間相對較長。在惡性腫瘤的切割時,雷射產生的高溫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或間接的殺傷作用,因此雷射切割比鋼刀切割更為有利,且利大於弊。切口近遲癒合反屬次要。
臨床上最常套用的手術治療屬普通外科。但雷射手術應與普通外科的基本要求相結合,可按手術要求進行必要的術前用物準備和標準操作,同樣雷射手術也十分重視整個手術的無菌要求。光刀與鋼刀對組織切割產生的切口應力不同,主要區別於光束高溫及鋼刀切力不同。因而臨床醫生使用雷射刀對病人進行手術前必須對雷射有徹底了解,否則將得到不理想的結果,使臨床的套用受到限制。我們根據雷射在臨床上套用的特點,在這裡僅選擇常見病例的雷射治療予以介紹。
治療消化道疾病使用範圍較廣的雷射有CO2雷射及Nd:YAG雷射。治療可分開放式手術和閉合式手術。前者按外科操作程式進行,以光刀取代鋼刀;後者藉助最先進的消化道內窺鏡於直視下手術,當然只有使用Nd:YAG雷射的石英纖維才能將雷射導入。而CO2雷射還無法經光纖導入。至於使用何方式手術應視病情及具體情況而定,作者曾用CO2雷射行胃切除及直腸根治術。目前在外科領域,套用較多的是內窺鏡下雷射治療消化道出血和腫瘤。
人體臟器中肝臟血管最豐富,外傷或手術切除肝臟時出血量多,肝臟手術常用阻斷肝門、肝鉗和肝灌注等技術以減少出血量。套用雷射刀對肝臟進行手術,在切割的同時進行光凝止血,出血量很少,是較理想的手術方式。自雷射刀問世以來,不少學者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以尋找在肝外科中發揮光刀的優越性。1975年國外經過對肝素化的狗造成模擬人的擠壓性肝外傷後,用連續波CO2雷射功率40~80W,功率密度6~12Kw/cm2,行壞死肝組織的清除,肝部分切除及止血手術的實驗,切除肝組織時阻斷肝動脈和門靜脈的血流。實驗結果令人鼓舞,發現此方法簡單而又安全,出血很少,無膽瘺、出血及腹腔感染等併發症。傷口癒合良好。
雷射套用的範圍已擴展到臨床各科,近年來雷射在肛腸外科的套用尤其引人注目。這不僅因為肛腸外科疾病如外痔、內痔、肛裂、肛瘺以及濕疣等病例多,而且用雷射治療的效果也好。並且對肛門鱗癌、肛管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觀察,發現收效甚好。因此,發展特別快。
近年來雷射在骨科的套用很廣泛,在國內外的文獻報導中已有切骨、鑽孔、截肢、關節置換、死骨病骨清除,骨腫瘤光動力治療等。在臨床工作中,作者用CO2雷射及Nd:YAG雷射對顱骨良性骨瘤切除等觀察療效令人鼓舞。

雷射對骨骼的作用原理主要有兩點:一是大功率雷射的損傷作用,是切骨、鑽孔、病灶清除等的基礎;二是低功率雷射對骨組織生長有促進作用,可用來照射促進骨痂生長,對改善血循環、激活細胞、促進炎症消散有積極的作用。因而臨床上常用來治療骨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腰肌等勞損性疾病。
從1970年以後雷射套用於神經外科的報導較多,特別是雷射顯微神經外科及雷射器的聯合套用於腦部的手術是神經外科的一大進步。根據臨床套用觀察,雷射對腦部的腫瘤治療均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顱內腫瘤經雷射治療復發率低,效果突出,並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對腦組織的損傷,切除腫瘤徹底,遠優於傳統的手術治療。

用雷射光凝治療腦動脈畸形或動脈瘤:對腦動脈畸形用CO2雷射照射,使之凝固,然後進入病灶內,夾閉其血管,最後再分塊切除。國外文獻報導用CO2雷射與Nd:YAG雷射合用治療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32例非常成功,而且術後恢復良好。
在70年代以後雷射刀被套用於胸腔外科的切割,包括:胸壁的切開、胸廓成形術及胸壁腫瘤的切除等。自1987年到1994年,筆者用CO2雷射及Nd:YAG雷射切割胸壁纖維瘤、肋骨骨瘤及大血管瘤近60例觀察療效滿意。雷射刀切口癒合比常規手術刀切口稍遲3~5天,其主要原因是與使用功率過大有關,經改變切割功率以能切開組織,不見切口有黑色焦痂,即切口兩側組織無明顯顏色改變為主。結果切口於術後8天癒合,可與傳統手術切口癒合相同。而且速度快,創傷輕、血液丟失少。北京結核病研究所曾用CO2雷射進行開胸手術,使用輸出功率20~40W雷射切開皮膚、肌肉一般不出血,切除一根肋骨約5秒鐘;作一胸部後切開約15分鐘,出血量明顯減少。手術中注意防護雷射,尤以進入胸腔前必須用6層紗布襯墊在胸膜下以防雷射誤傷到胸內重要臟器,每次切割時輸出雷射必須準確,控制得當。當前CO2雷射的關節臂靈活性不夠,在使用時不如Nd:YAG雷射,更需小心謹慎。

圖書特徵

《臨床雷射治療學》《臨床雷射治療學》
在現代外科學中《臨床雷射治療學》已形成一門獨特而又新穎的學科。基於臨床的套用總結,雷射外科治療的基本原則與傳統外科的基本原則相同,而且在眾多種類疾病的治療中與其基本原則相同。雷射手術雖在很多方面可免去複雜的程式,然而各種外科治療適應症及方法不同。事實上,臨床雷射外科的實踐受時間、地區、設備諸多因素的影響,理論的形成及實踐經驗(研究),思維方法等密切相關,所以治療主張的某些分歧再所難免。雷射外科治療適應證及方法的選擇,在實際的工作中,雷射手術治療還不能被多數人所接受,由於雷射手術治療要求手術人員必須具備全方位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而且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中必須按傳統外科的原則進行準備,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療效。實踐證明雷射外科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要想套用得當,病人安全,手術治療後收效突出,很值得思考與探索。

圖書作用

《臨床雷射治療學》《臨床雷射治療學》
明確治療目標在臨床上雷射治療應以達到救治人的生命和或改善生命的質量為目標。改善病人生命的質量,指治療修復組織缺損,改善生理功能,緩解症狀。即通過雷射治療改善病人的生活、學習、勞動能力。各種疾病的治療,最終可能是完全、大部分或小部分達到預定目標。經過治療不成功或者失敗有多種原因,病人方面有機體抵抗力過低,惡性腫瘤擴散轉移,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其次還有診斷及治療等醫療方面的原因。因此,雷射外科醫師對病人實行治療以前要仔細研究,根據病情以及醫療上的主客觀條件能否達到救治生命和改善生命質量的目的。

作出正確的臨床診斷雷射手術治療前診斷正確是選擇適宜的治療前提。選擇外科日益廣泛套用的各種內腔鏡、超聲、細胞學技術、X線造影術等以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下面以泌尿道出血為例加以說明,在臨床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的基礎上,選用膀胱鏡,X線碘劑及氣鋇對比造影等可以幫助確定出血部位,以及何種性質的出,為選擇適宜的雷射治療方式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同時還要從整體上分析病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套用手術、藥物及導管術等醫療措施,從而獲得正確的診斷。

雷射手術都是在人體的局部進行雷射能起分離、接合、復位、開放、閉合等機械作用,改變局部的組織結構,促進疾病趨向癒合。但是雷射手術也是一種創傷,至少在手術時對機體起干擾及侵襲作用,可能會引起併發症。必須嚴格防治併發症方能收到預期效果。因此,雷射手術套用必要的術前、術後處理及其他的輔助治療措施。對原有重要器官疾病的病人進行手術時尤須重視輔助治療。在現代雷射外科學中,套用各種不同的內窺鏡技術,將雷射經內鏡導入不同器官空腔內進行直視下的密閉式手術,使很多種腔內疾病患者免除了開放顯露切除的許多痛苦,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創傷。擴大手術領域和減少一部分手術都是為了使病人得到比較適宜的治療。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