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各》

奧利維埃·梅西昂(Oliver Messiaen)的歌劇作品。

劇情介紹

《聖方濟各》《聖方濟各》
第一幕,第一場,《十字架》:教會兄弟萊昂滿懷恐懼地提出疑問,聖方濟各以充滿喜悅的頌揚作為答覆,大歡喜背後最深的秘密是接受十字架上的死亡。
第二場,《頌歌》:在頌揚自然的讚美歌聲中,聖方濟各超越了現實,感受到神性語言的力量,他祈求上帝安排他與一位麻風病人見面。
第三場,《聖方濟各親吻麻風病人》:面對麻風病人的咒罵,聖方濟各大度地讚賞其內心之美。面對人類心靈的控訴,天使的聲音顯示了上帝的偉大。麻風病人自慚形愧。聖方濟各親吻病人。他認為應該原諒所有曾經付出愛的人。
第二幕,第四場,《漫遊的天使》:聖方濟各是惟一能看見以神的形象出現的天使的人。天使輕叩修道院大門。馬賽歐兄弟打開門。修會代理牧師埃利亞牧師拒絕將神的旨意告訴天使。先知先覺的聖方濟各委託貝爾納多兄弟回答了天使的問題。
第五場,《奏樂的天使》:神秘的音樂讓聖方濟各失去了知覺。
第六場,《鳥的布道》:聖方濟各為馬賽歐兄弟講解鳥兒的啼聲,既有當地的,也有出現在他夢中的來自遙遠異國的鳥鳴。聖方濟各為所有鳥兒祈禱耶穌的祝福。
第三幕,第七場,《耶穌的傷痕》:一個巨大的黑色十字架放出五道明亮的光線,聖方濟各見到了耶穌的傷痕。
第八場,《死亡與新生》:聖方濟各回顧人生里程的各個驛站,在冥想中死去,從此踏入一個新的生命。

相關資料

台本:奧利維埃·梅西昂根據托馬索·達塞拉諾(Tommaso da Celano)、聖博納旺蒂爾(Bonaventura)的記載以及民間傳說創作
作曲:奧利維埃·梅西昂(Olivier Messiaen)
首演:1983年11月28日,巴黎加尼爾歌劇院
劇情時代:13世紀,聖方濟各時代
劇情地點:街道,小修道院,阿西西附近的聖薩爾瓦多麻風病院,蒙特阿爾維諾,卡爾塞利修道院,凡爾納,聖瑪利亞普爾齊姆科拉教堂
演出時間:約4小時
人物:天使 女高音。聖方濟各(Franziskus)男中音。麻風病人(Leon)男中音。馬賽歐兄弟(Masseo)男高音。埃利亞兄弟(Elia)男高音。貝爾納多兄弟(Bernardo) 男低音。西爾維斯托兄弟(Silvestro)男低音。魯費諾兄弟(Rufino)男低音。
合唱隊:教會兄弟,基督(十聲部)

歌劇賞析

奧利維埃·梅西昂(Oliver Messiaen)是新音樂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尤以管風琴音樂而著稱;1975年,應當時的巴黎歌劇院經理羅爾夫·利貝曼(Rolf Liebermann)之約,梅西昂決定創作一部音樂戲劇作品。梅西昂希望表現“基督教信仰的神秘”,然而舞台上不允許以耶穌基督表現神秘,他便選擇了聖方濟各。儘管鋪陳宏大的規模對劇院設施提出了重大挑戰,但梅西昂的出發點及其中心思想卻明確乾脆、一目了然。他認為,信仰即是聆聽。
《聖方濟各》《聖方濟各》
劇中僅用為數不多的幾個主題來刻畫聖佛朗索瓦(聖方濟各)(Saint Francois/Franziskus),而且即使缺乏樂理知識的觀眾聽後也能對此熟記於心。對於梅西昂筆下的聖方濟各而言,生命存在就是不斷增強信仰。一個人惟有徹底改變自身的存在與自我,才能成為聖徒,為眾人所效仿,而頓悟不足以為之。聖方濟各努力克服接觸麻風病人的恐懼心理,他聽聞上帝的聲音,目睹天使的化身,遭受耶穌的傷痕,最後作為對生命的回顧,步入死亡的聖殿。這條環行的考驗路程由三個音樂主題組成。一段“弦樂鏇律,一個真正的主導動機”(梅西昂語)刻畫了聖方濟各的本性。這裡有一個關鍵性的細節,闡明了這些聖方濟各場景的戲劇性及歌劇性之所在:音樂不是描繪聖方濟各的手段,而是孕育他的母體。隨著劇情的發展,他漸漸長成,接受正規的塑造,卻不失個人魅力。這裡,梅西昂遵循了一條從蒙泰威爾第的《俄耳甫斯》一直延續到貝爾格的《沃采克》的古典主義原則:歌劇的主角應該是他人尊崇的模範。他們作為人類代表,經歷著人的痛苦。作品已經超越了舞台清唱劇的概念,而表現了一段不同尋常的認同過程,並由此成為一部經典歌劇,一部連線傳統與現代的理想紐帶。
兩段前後銜接的和弦象徵著“決定主題”――梅西昂這樣稱呼一個核心的音樂代號。它講述了一個無法推延的生命轉折點,是聖方濟各必須直面的一次挑戰。一段四和弦動機構成了“快樂主題”,表現了迫於壓力的抉擇情緒。梅西昂譜寫的不是心理,也非神性。他希望傳遞某種對宗教儀式的體驗。加美蘭音樂和鳥兒的啼鳴聲,讓觀眾直接地、或是以戲劇方式闖入聖方濟各的情感世界,前者是一種源於爪哇島巴厘島宗教儀式的打擊樂器合奏,後者則是人與自然的直接對話。此外,各場景的基本結構也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結構條理清晰,雖然情節本身帶有極其複雜的宗教冥想和存在含義,但每一位聽眾依然能據此直接了解劇情發展。幾乎每一組場景都有三次發展:第一遍是引入印象,第二遍是重複,讓觀眾產生舊友重逢之感,第三遍則是突破陳規。音樂形式往往反映著某種信念原則。
第一幕進入一種新的生活存在。第二幕是生命中期的遠景。第三幕是生命之路的圓滿。劇情中途,第五場,聖方濟各與奏樂的天使相遇,這時他闖入了一個充滿了類似玻璃豎琴音調的音樂空間,那種音樂既仿佛是登天的雲梯,又恍如天籟之音,深為各時代、各風格的作曲家所傾倒。生命的秘密作為音樂告白已深為作曲家梅西昂熟識。聖方濟各已獲知音樂的本質,於是同大自然展開一場激烈對話。結合了本地與異國鳥鳴聲的“布道”是劇中最長的一場,其中有的段落甚至是樂手在指揮給出起奏手勢後的隨意彈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何謂梅西昂“通過堅定的信念獲得新的自信”。最後兩場的主題是“耶穌傷痕”與“死亡”,梅西昂在此處採用了一些類似嚴刑拷問般的劇烈音響幻覺效果,不含任何美學主義或形上學的因素。歌劇最末尾是由讚美詩合唱和鳥語協奏曲組成的“哈里路亞”讚美詩,作曲家在這個莊嚴結局之前有意設定了一段“長久沉默”。劇本首演時,梅西昂始終認為劇院燈光效果無法達到“永恆的近似值”。聖方濟各的生命旅程代表了一條所有人都能踏上的道路,一條在音樂中最能得到體現的道路。

相關評價

儘管很少上演,但就各方評論來看,很難再找出第二部作品可以像該劇一樣既符合所謂的“現代音樂”――能動員觀眾興致勃勃、而且十分信任地參與一項發現行動,又具備歌劇的基本特徵――戲劇化表現個人的生活旅程和生命構想。

盤點一生必看的50部經典歌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