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堂區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劃之一,作為行政非正式的行政機構建置,不具備法律地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堂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劃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堂區”作為行政區劃單位。

(澳門以天主教澳門教區之“堂區”作為行政非正式的行政機構建置,不具備法律地位)。

澳門特別行政區(包括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大堂區)。

歷史背景

聖方濟各堂區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堂區位於路環島的計旦奴街,教堂不大,形狀為澳門一般教聖方濟各堂區學的巴羅克式建築特色。教堂的外觀為白色,窗戶為橢圓形,有一座鐘樓,教堂前有一座為紀念1910年戰勝海盜而建的紀念碑,教堂內有一個1978年移入的銀色骨箱,內盛著聖方濟各的手骸聖鐲;聖方濟各在400多年前隨傳教士從日本到達中國南部沿海。

552年在澳門附近的一個小島逝世。另外,教堂內還存有1835年大三聖堂火災後遺下的59位日本籍和15位越南籍死者的聖鐲。

由來

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堂區
聖方濟各又稱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nFrancescodiAssisi,生於1182年義大利亞西西,死於1226年10月3日)成立方濟會又稱"小兄弟會"。他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

建築背景

聖方濟各聖堂的設計主要採取澳門主要教堂的巴羅克式風格,聖堂外牆以奶白色為主,還有橢圓形的窗戶及鐘樓。在聖堂的前面還有建於1910年戰勝海盜的紀念碑,在教堂記憶體放著一些亞洲最神聖的遺物。在一個銀制聖骨匣里存放著聖方濟各,聖人在日本傳教後,打算進入中國,於1552年在距離澳門七十公里的上川島逝世。

人物

聖方濟各又稱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nFrancescoDiAssisi),生於1182年義大利亞西西,死於1226年10月3日,成立方濟會又稱"小兄弟會"。他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按照約旦·卡達拉尼的記載是1209年),《瑪竇福音》第十章第九節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他決定終生要神貧。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穌告訴他的信徒要他們出去宣揚天國地來臨,他們宣揚時不需要帶錢,連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帶,而且他們也不用穿鞋。
他穿著粗布衣服,赤腳,而且照聖經的說法連拐杖也沒有,四處呼籲大家要反省悔過。很快,城內有名望的人士伯納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財產都貢獻出去來跟隨他,而在一年內陸續加入有將近十一個跟隨者。他稱這些跟隨者為“fratresminores”,在拉丁話中“小兄弟”的意思。方濟會修士有時候會被稱為“Friars”,這是由會說拉丁語的兄弟“fratres”轉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