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額濟納》

《聖地額濟納》

《聖地額濟納》由內蒙古黨委宣傳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廣電總局電影局、內蒙古阿拉善盟和額濟納旗聯合拍攝。影片反映了中國航天人艱苦創業的奮鬥歷程,內蒙古各族人民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航天人和內蒙古各族人民結下的深厚友誼。該片由知名導演麥麗絲導演,參加的演員有巴桑、哈斯高娃、陳建斌、巫剛、旭仁華、孟和烏利吉等。

基本信息

影片資料

《聖地額濟納》《聖地額濟納》

國家/地區: 中國

類型: 歷史

對白語言: 漢語國語

音樂:王黎光/曹·道爾基

攝影:格日圖

剪輯:張建華

美術:馮燕慶

錄音:莎日娜/劉燕

影片簡介

《聖地額濟納》《聖地額濟納》

作為新中國首部航天題材電影,《聖地額濟納》講述了漢族工程師吳文剛邵兵飾)和一位蒙古族女子(哈斯高娃飾)堅守多年的愛情故事,表現出航天人艱苦奮鬥歷程和額濟納人民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航天人和內蒙古各族人民結下的深厚友誼。小斯琴高娃在劇中扮演邵兵的女兒央金,是一位投身於航天事業的蒙族年輕少女,其中與邵兵有很多場對手戲。對這個角色充滿喜愛,毫不猶豫的接下,並且在艱苦的拍攝環境中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刻畫出來一個純樸,堅強的民族少女生的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很高,認為這不僅僅是一部反映民族題材的電影,而且占線了時代風貌,弘揚了民族精神。

主要演員

《聖地額濟納》《聖地額濟納》

《聖地額濟納》這部影片拍攝將歷時1年時間,主要集中在秋冬兩季拍攝,分別在額濟納居延海、戈壁灘騰格里沙漠、馬鬃山、航天基地等不同地域進行拍攝。主要演員均是國內著名演員,有在電影《赤壁》里飾演關羽,電視劇《成吉思汗》中扮演成吉思汗的巴桑,在《喬家大院 》、《結婚十年》中擔任主演的陳建斌,在電影《東歸英雄傳》中飾演主角的哈斯高娃,在電視劇《戈壁母親》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巫剛等。

劇情介紹

額濟納風光額濟納風光

額濟納是個水草豐美,人畜興旺的地方,勤勞的額濟納人放養著成千上萬峰雙峰駝,過著平靜安祥的日子。但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為了中國衛星基地的建立,額濟納人強忍著割捨生存家園的苦痛,開始了西遷。影片再現了那個時刻的神聖,他們在遭遇無水(飲用水),牲畜死亡,基至在野地里生育的數不盡的困難時依然默默地西遷,導演採用了大寫意的筆法,在洪荒大漠,廣闊的草原的映襯下充分顯示了額濟納人的民族大義。支撐他們的是共同的夢想———衛星上天!數年之後,太空傳來了“東方紅”的樂聲,西遷實現了它的歷史價值。影片沒有停留在敘述中,而是在貫穿於整部影片的愛情故事的演繹,將觀眾引向了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領悟。
美麗的德格瑪在沙海中救起了受傷的基地工程師吳文剛,在照顧他養傷的日子裡,兩個年輕人產生了真摯的愛情,沙丘上相擁觀景的情形,冰上釣魚的畫面……這是在那個歲月中頗具浪漫色彩的愛情,影片調動一切手段,將這段愛情鋪寫得純潔美麗。但當一個正追求德格瑪的頭腦靈活的策博克出現後,他為了得到她,便告了吳文剛的“黑狀”,結果吳文剛被調到新疆,一對戀人從此遠隔千里並斷了音訊。不失善良的策博克照顧著德格瑪和她的女兒,等待著心上人回心轉意,而德格瑪忍受著與愛人斷絕聯繫的痛苦仍然堅守著自己的“愛情”,吳文剛在同樣的痛苦中以拚命工作填補心中的空白……一女二男在愛情中苦苦相撐。這恐怕只有那個歷史階段和那樣的人群中才有的情景。如果說為了衛星上天,旗長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而這三人卻奉獻著自己的“愛情”。這是一段貌似平靜實而令人心碎意敬的愛情。影片在重現幾次大的衛星發射壯烈畫面的背景下抒寫這段愛情,不動聲色地告訴人們,為了衛星上天,額濟納人奉獻了自己的家園,而且也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和愛情,不僅僅是額濟納人,以聶帥和吳文剛為代表的基地人同樣在無私地奉獻著。
中國衛星基地的建立和衛星上天的輝煌是額濟納人和基地人的神聖奉獻鑄就的豐碑,影片以大寫意和工筆細描的手法,重現了那段光輝的歷史,揭示了額濟納人獨特的心靈世界並彰顯了民族大義,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讓觀眾在濃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風光中,領略了那段難忘的歷史。
《聖地額濟納》譜寫了一曲震撼心靈的神聖奉獻大歌。

電影背景

《聖地額濟納》《聖地額濟納》

電影《聖地額濟納》是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和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內蒙古黨委宣傳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擬聯合拍攝的。該片是一部反映我國航天人艱苦創業的奮鬥歷程和內蒙古額濟納各族人民支持航天事業、奉獻航天事業的艱難歷史過程以及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航天人和內蒙古額濟納各族人民結下深厚友誼的影片,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第一部反映航天事業中軍地關係、軍民關係的民族題材電影作品。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已確定該劇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重點獻禮影片。

電影講述了從1958年開始額濟納牧民們把自己5萬平方公里的美麗牧場奉獻給祖國航天事業的歷史過程,片中反映了額濟納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額濟納旗蒙古族土爾雇特部為航天事業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是一部宣傳額濟納旗、宣傳內蒙古的經典影片,導演通過電影藝術的形式展示給廣大觀眾,讓更多人了解額濟納、了解內蒙古的歷史文化 。

故事梗概

《聖地額濟納》《聖地額濟納》

一九五八年春季,黨和國家為了改變中國落後挨打的歷史,決定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境內選址,建設飛彈試驗基地。鐵鷹將軍與蘇聯專家乘專機降落在一片胡楊林里,他們專程來拜訪納森嘉布旗長。“國防大事,我們一定支持。”老旗長帶領額濟納旗的數萬牧民為了國防建設,騰出了世代生存的天然牧場,向新的牧場遷徙……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和蘇聯專家的撤離沒有能阻止我們的國防建設步伐,實驗基地的軍人們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納森旗長率牧民們送去牛羊等物資幫助部隊克服困難……幾年中研製的飛彈、火箭連續不斷上天挫敗了敵人的陰謀,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七十年代夏天,東方紅的樂曲聲從太空中傳來,基地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讓老旗長悲喜交加,他興奮地騎著駱駝喝著酒要去見鐵鷹將軍訴說心中的一切,等到冬天終於見到鐵鷹將軍已病危。接過曾經送給將軍的鼻煙壺兩位老人含淚無語……老旗長從此變得沉默了,經常喝著酒與駱駝和胡楊對話。一天駱駝忠實的馱著老人走進了胡楊深處……一九七三年春,納森旗長的女兒德格瑪和她哥哥趕著駝隊在沙漠中偶然發現基地試驗的火箭殘骸,救起一個奄奄一息的軍人,德格瑪悉心照料使這位軍人起死回生,並把飛彈殘骸和軍人送回了基地。德格瑪知道了軍人叫吳文剛,是一名研究火箭的軍人。吳文剛感受到了德格瑪的溫柔體貼也目睹了牧人因缺水帶來的困苦,使他對淳樸的牧人充滿了感激之情。德格瑪家和周圍牧人氈包前開始擺放著部隊定期來換的水桶,德格瑪和哥哥知道是吳文剛乾的,德格瑪希望能在送水的軍人里見到他。一次次的等待。生活條件越來越艱苦,哥哥和德格瑪不得不再次搬遷。有一天吳文剛終於來到這裡,可面對的是白雪覆蓋的空地……在周總理逝世的日子裡,德格瑪與吳文剛偶然相遇了,他們悲喜交加。慶祝粉碎四人幫的鞭炮聲中,德格瑪家裡迎來了她的心上人吳文剛,也遇到了上門求親的策博克。德格瑪和吳文剛攜手走進蘆葦叢中,暢想在炙熱的沙海里,擁吻在廣闊的冰湖上,在大自然中享受著甜美的愛情……愛情的果實漸漸成熟,可軍人吳文剛再沒音信。這一切讓德格瑪無法理解,但她始終堅信他們的愛情,堅信他一定會回來,為此默默的承受著一切。女兒出生了,策博克從始至終照顧著她及女兒。改革開放給國家帶來繁榮,我國的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火箭飛船一次次升上太空。德格瑪的女兒央金也唱著歌一天天長大了。改革也給牧人的生活帶來了變化,物質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急功近利的行為給草原帶來的破壞也日趨嚴重。在利益驅動下人們破壞、毀滅著大自然,為阻止盲流們破壞植被亂采濫挖,哥哥被壞人打死……女兒央金八歲了。德格瑪在火車站與吳文剛偶然相遇,倆人見面心情複雜,當年不辭而別一時無法說清,吳文剛匆匆而別。打水回來的策博克想告訴吳文剛卻沒追上火車。吳文剛回到了航天基地默默的工作,他對組織上安排的女助手無動於衷,把全部身心放在運載火箭試驗上。策博克在改水工地上看到對水資源的破壞,他默默地離開了工地……時光荏苒,央金長大成人考取了軍校,德格瑪和嫂子由衷的高興。策博克在送央金上火車的同時寫信告訴了吳文剛他有個女兒。吳文剛趕到車站央金已經上車遠去。他來到醫院見到策博克,策博克愧疚地講了當年是他去部隊反映才使吳文剛和德格瑪沒有走到一起。吳文剛聽完氣憤地摔門而去後又默默地坐到策博克面前……策博克把吳文剛接到了德格瑪家,吳文剛和德格瑪終於見面了。兩人聽著德格瑪的歌互相敬著酒,一輛警車開來帶走了策博克,德格瑪和吳文剛一起送他上路。原來策博克為阻止建壩截水而炸壩,他主動投案自首得到從輕處理。因他的行為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當地的水資源得到保護和改善。央金一身戎裝站在航天城烈士陵園,她已經畢業分到了航天基地。面對烈士墓碑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輩當年為了國防一次次搬遷的浩蕩隊伍;看到了一代代航天人付出的代價,才換來了今天祖國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深感自己做為一個牧人的後代在祖先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從事把飛船送上太空的事業是多么的驕傲和神聖……央金被指揮長領到吳文剛面前,吳文剛深情地看著,這是他親自挑選的高材生來當自己的助手。“神七”的發射現場吳文剛和央金與許多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工作著。“神七”飛船升上太空,發射場歡聲雷動,航天員出艙五星紅旗舞動,全國人民舉國歡慶。神七”飛船成功發射標誌我國的航天技術又攀上一個新的高峰……航天城展覽館裡,吳文剛和德格瑪默默地望著對方,無限真情盡在不言中……央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在巍峨聳立的火箭發射架下,女兒一聲爸爸讓吳文剛熱淚盈眶。父女二人肩並肩迎著朝陽走向遠方……

幕後花絮

“聖地”,因何而神聖
乍一接觸麥麗絲的新作《聖地額濟納》,就被“聖地”一詞震懾了。從其內涵來理解,聖地,應該是指成就了神聖事業之地,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人類的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和作用,從而令人景仰、令人嚮往之地。就世界性宗教領域而言,耶路撒冷和麥加是這樣;就中國的政治領域而言,延安也是這樣。當麥麗絲把內蒙古西部地區的額濟納譽為“聖地”的時候,觀眾對此能否認同呢?這就是我最感興趣的。

“1958年,美國人發現,包括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集團軍在內的10萬大軍回國後不久,竟神秘的消失了……”影片一開始,畫外音伴隨著盤鏇於胡楊林上空的軍用直升飛機,便拋出了一個塵封已久的“軍事秘密”,不僅撩撥起了觀眾強烈的心理期待,而且對“額濟納”何以能夠稱為“聖地”,也埋下了伏筆。
看過影片,人們卻發現,這應該是一部愛情題材的作品。那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冬天,蒙古族姑娘德格瑪在大戈壁的沙漠深處拯救了一位生命瀕危的軍人吳文剛。從此,相愛、分別、思念、婚姻、離散、堅守、期盼……所有構建愛情的“關鍵字”便成了男女主人公命運發展中不斷閃光的亮點。可是,這對情感誠篤的新婚夫婦,在“文革”中卻被無情的拆散了。他們能否掙脫政治縲紲的束縛,無視世俗生活的冷眼,跨越天各一方的局囿,再次得其所愛、固其所愛,終其所愛呢?就成了影片最牽動人心的地方。
可是,不論結局如何,聰明的觀眾卻仍然不免生疑,愛情即使再動人,又與“聖地”何乾?其實,細心的導演早有鋪墊,就在那架直升機盤鏇於額濟納上空的時候,一個六七歲的蒙古族小姑娘一面抬著頭看飛機,一面大聲喊:“爸爸,快來看呀!”她,就是德格瑪,當時擔任額濟納旗旗長納森嘉布的獨生女兒。從此,她的家,她的愛,她的命運,甚至她的“神聖”,都與這架飛機帶來的一切結下了不解之緣。
看過《聖地額濟納》,我一直在想,毫無疑問,“聖地”是由神聖的事業所成就,神聖的事業是由一批為之獻身的人物所成就;所以,“聖人”成就“聖事”,“聖事”成就聖地。說到底,“人”之非凡或曰人之“神聖”才是使額濟納成為“聖地”之根本。那么,麥麗絲塑造了哪些非凡的人物呢?這就不能不回到影片所講述的那段歷史了。
上個世紀50年代末,居住在弱水沖積平原上的四萬戶土爾扈特蒙古牧民,面對新中國國防建設開闢基地的需要,在納森旗長的帶領下,竟然出讓了自己的家園——居延綠洲,又一次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規模遷徙,從而保證了1960年、1975年、1983年、2003年、2008年中國航天試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此,我們看到的第一位“非凡的人物”就是納森嘉布,一位熱愛祖國、心存大義、開明睿智的領軍人物。當他第一次見到進入家鄉的解放軍時,政治的敏感使他立刻認識到,這支剛剛撤離朝鮮戰場的軍隊就是打敗了美國鬼子的“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到來就是要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為此,他才有了“驚天動地”的非凡之舉——率部遷徙,出讓牧場!
今天,對於從未到過大戈壁的人來說,很難體會沙漠深處的一塊綠洲一片森林一條河流一方湖泊對於這裡的生命意味著什麼;面對方圓千里沒有草原的境遇卻要出讓牧場,對世代生息在這裡的牧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如果把綠洲變為航天工業基地,植被難免被剷除,草場難免被破壞,自然生態難免惡化,這對於祖祖輩輩崇尚自然的蒙古民族又將意味著什麼!一切難題都擺在了納森旗長的面前:一邊是自己部族的生存保障,一邊是國防大業的開拓發展,怎樣取捨呀?!
照常理,凡是“好看”的電影,都是因其傳遞了對“每一個人”切身體驗的關懷而打動人心的。譬如,面對利益如何取捨,是每一個人都時常遇到的問題;面對關乎生存的大利大益如何取捨,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難免遇到的問題。麥麗絲正是通過“利益取捨”這個事關人性的問題,來揭示不同的人所持的不同態度,不同的態度形成的不同行為,以及不同的行為折射出來的不同境界,以激發觀眾興趣的。
影片中,在額濟納綠洲面對著兩種社會需要——做牧場還是做航天基地的時候,納森嘉布對此還是有著高度政治覺悟的。他深知,只有當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大於人與自然的矛盾時,國家才可能以犧牲自然環境和一部分民眾的幸福為代價,去解決更嚴峻的人與人的矛盾。不是嗎,20世紀中葉,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年輕的紅色中國不斷施加的軍事壓力,一再證明了國防工業對於新中國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性。就在這個時刻,作為承繼了土爾扈特愛國主義血脈的蒙古漢子,納森嘉布明白:國防強大,國家才強大;國家強大,自己的民族才能不受欺辱。所以,“我們蒙古人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國家有困難,我們不能不管”,就成了他越來越堅定的信念。
但是,他也曾痛苦的猶豫過。為此,圍繞著“是否出讓牧場”的重大抉擇,導演設計了一系列揭示其心理矛盾的特寫鏡頭:當滿懷心事的納森旗長來到黃廟敬佛的時候,點燃神燈的右手突然被火苗燙了一下,隨之,一絲陰雲掠過了他沉鬱的眼睛;當他依照風俗習慣再次用四個“嘎拉哈”(羊拐骨)占卜的時候,結果是三個背朝上,一個背朝下,這似乎又預示著將會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
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聖者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就在納森嘉布心存憂慮的時候,那些遠離親人、獻身國防、嘴上裂著口子在啃乾饅頭的普通戰士,使納森嘉布認識到了什麼是眾志成城、攻克難關、志在必得的超凡境界;而那位頂天立地、擲地有聲的“鐵鷹”將軍:“只要20年,衛星上了天,就歸還牧場”的一個承諾,又使他懂得了什麼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忘我精神。至此,他不僅擁有了超乎神靈所能給與的巨大的心理支持,而且還擁有了源自政治信仰的心理力量——這就是舍鄉為國、勇於犧牲自己的民族“大義”,是在更為廣泛的意義上慈悲為懷、關愛眾生、升華了的“佛”的禪境。一旦悟出了這一點,他在面對不肯遷廟的僧人時,才能定力十足地說:“如果有人問,土爾扈特人的佛在哪裡?我就告訴他,大活佛洛桑丹增說,心裡有佛,不論走到哪兒,佛都會在你的心裡保佑你”。這不就是平凡之人所能達到的不平凡的境界,不就是額濟納之“魂”,聖地之“魂”嘛!
“轉場”就要開始了,這是四萬戶牧民、將近十萬人告別故鄉的長途遷徙啊!一時間,銀幕上出現了近乎悲壯的恢宏場景:那一望無邊奔涌的駝群,猶如移動的丘巒,在排山倒海的氣勢中默默行進;那滾滾如流的羊群,忍著戈壁石灼傷的疼痛,一路蹣跚著與故園的牧場漸遠漸行;那隆隆轟鳴的卡車,載著活佛和老人,載著婦女和兒童,向千里之外的馬鬃山挺進;那缺水缺草缺牧場的荒漠與石灘,無言的考驗著跋涉的人群……途中,有的生命在失去,有的生命在降臨。說來也奇怪,與表現人的各種活動的鏡頭相比,恰恰是那一組組“萬駝奔騰”的空鏡頭最為感人——出現幾次,就讓觀眾幾次為之動容。為什麼呢?經驗告訴我們,當與人類休戚相關的眾生靈也匯入到一種偉大精神引導下的隊伍中時,那么,心甘情願為“大義”而犧牲自身利益的人們,便是在用行動詮釋“聖地”為什麼而神聖了!
當然,犧牲總是和悲劇聯繫在一起的,就如英雄總是和犧牲聯繫在一起一樣。因而納森嘉布最終也難免悲劇的命運,便是在情理之中的。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20世紀70年代初,就在衛星發射成功的那年秋天,從半導體裡聽到了這個訊息的納森老人,騎著駱駝、喝著酒,十分高興地來到了東風航天城。當他親眼目睹締約20年歸還牧場的老朋友“鐵鷹”將軍為基地建設嘔心瀝血而病入膏肓,竟至英年早逝的時候,他和心愛的白駱駝便默默的“消失”在了胡楊深處,再也沒有回來……究竟是國防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功使他多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踏實了、放鬆了,從而可以永遠的休息了;還是將軍之死使他痛不欲生;抑或是因此不能如期收回牧場而無法面對父老鄉親,人們也就永遠不得而知了。
如果說,納森旗長是因“痛苦”而逝,那么,也是由於他的“偉大”才會有這樣的痛苦;如果說,他是因“偉大”而終,那么,也是因為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才偉大!就是這樣的痛苦和偉大,在額濟納神奇的土地上,竟然也會落地生根。
於是,我們看到了第二位“非凡的人物”——納森嘉布生命和精神的傳承人,他的女兒德格瑪。所不同的是,對於父親,導演基本是按照歷史的真實刻畫出來的,具有厚重的寫實色彩;對於女兒,則是按照理想的境界塑造起來的,具有濃郁的浪漫意味,從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在蒙古語中,“德格瑪”是“女神”的意思。也許是帶有幾分宿命的色彩吧,這位美麗、善良、勇敢而堅強的蒙古族姑娘幾乎是用了大半生對於“信念”的堅守,才讓世人理解了什麼是“名副其實”。應該說,當年德格瑪與吳文剛的相愛,完全是出自“兩性之間天然的情感呼喚”,那么本真,那么自然,那么純淨,那么神聖。且不說在荒無人煙的沙漠深處邂逅昏迷的吳文剛時,德格瑪出於崇尚生命的善良本性,用自己青春的胴體是怎樣把凍僵了的小伙子溫暖過來的;也不說在夏營盤到秋營盤的往復轉場中,她是怎樣一直把吳文剛發明的已經壞了的“風力發電網”帶在身邊,執拗的豎在蒙古包前召喚他“回家”的;還不用說面對聰明能幹、窮追不捨的蒙古族小伙子策博克,她是怎樣不為既得利益所動,痴情的等候著吳文剛歸來的;僅就那個年代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有人心懷叵測的把納森嘉布的失蹤誣陷為“投敵叛國”,從而強硬的將吳文剛秘密調往新疆,拆散了他和德格瑪的家庭)失去了婚姻、失去了親人,她依然能夠頑強的去承受磨難、堅守信念,就不是平常的人所能夠做到的。所以說,“女神”之於德格瑪,已不再是一個名稱,而是一種精神。
那么,什麼是“德格瑪”的精神呢?從中國傳統文化來看,就是“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的精神,即能救世於危難之中的自我犧牲。為此,郭沫若曾在他的《女神之再生》一詩中,讚美過女媧“在廢墟上再造光明的創造精神”。可見,倘若沒有對“信念”毫不動搖的信心和堅守,沒有犧牲自己“以為天下”的執著,就不是真正的“女神”。
以此為參照,德格瑪是否當之無愧呢?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德格瑪精神”是在與吳文剛、策博克、央金的情感關係中,在面對自然災難與社會災難的各種挑戰時,逐漸清晰起來的。一般說來,女神,首先是要創造生命的。為此,她不僅在自然災害面前忘我的拯救了吳文剛,在社會災害面前含辛茹苦的孕育並培養了女兒央金,而且在策博克鋃鐺入獄的時候以博愛之心賦予了他全新的“精神生命”。
即使如此,其中有一個情節還是耐人尋味的。1985年秋季的一天,東風航天城火車站的月台上,8歲的央金蹦蹦跳跳的在玩耍。路過這裡的吳文剛走了過來,也許真的是生物磁場的緣故吧,他對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女兒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當他正饒有興致的看著孩子時,德格瑪走了過來。看著日思夜想卻8年杳無音訊的心上人,兩人一時竟都愣住了。“這孩子真可愛!她叫什麼?”像以往一樣,還是吳文剛先開了口。“沒名字,她爸爸沒給起。”當吳文剛還想問些什麼的時候,策博克走了過來。心存誤會的吳文剛只好留下自己的地址,再一次離去了。觀眾此時又是著急、又是不解。因為德格瑪是有足夠的時間把央金的身世說清楚的,可她為什麼不說呢?連策博克都指責她說:“孩子不能沒有阿爸呀!你這個蠢女人!”

由此,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一個道理了,人之非凡,在於境界。譬如,佛教主張“從理智上求覺悟。……儘管是出世思想,卻不予人以熱烈追求幸福的激動,或急於逃避地獄的恐怖,主要是勸導人求智慧的”(傅雷)。儘管我們不能因為上面的這個情節,就認定德格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但是,她把一切艱辛、磨難、痛苦都獨自承受下來的精神,卻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所以,我們若承認,追求“大義”的納森嘉布之“非凡”,是得益於政治理性;講求實際,不懈追求“幸福”的策博克之“非凡”,是得益於道德理性——他不僅在追求德格瑪時十分理性,在炸毀截斷黑河上游的大壩時十分理性,而且在承認自己當年向軍方誣告老旗長叛逃進而破壞吳文剛婚姻的事情上,依然十分理性;那么,德格瑪卻是不同的。她的“非凡”,既超越了政治理性,也超越了道德理性,所達到的是真正意義上的“非凡”之境。
為什麼這樣講呢?當初,她與吳文剛之間的愛情,就是在純粹的真誠中生成的“天然之愛”;她與吳文剛的婚姻,也是沒有任何雜質的“真誠的結合”,而真誠的結合才是人類“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盧梭)。可是20多年過去,社會身份、政治地位、階級鬥爭,使她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像的。當她跳出這段情感再來反思這段情感的時候,她的認識升華了:在她心裡,對吳文剛的愛情,早已超越了世俗意義上的男女之情,從而沉澱為一種信念了——那是一個生命強悍的古老民族一定能夠騰飛的信念,是舍鄉為國、不怕犧牲的信念,同時也是凡事要為他人著想的慈悲為懷的信念。為此,她見到闊別的丈夫時,選擇了緘默,這是“不為個人幸福而追求”的一種追求,是“殉道者和聖者”才可能有的一種“大覺悟、大智慧”。所以,德格瑪只是一個象徵,是承受了太多磨難而無怨無悔的額濟納的象徵!
有人說,當一個人寧肯放棄生命,也不肯放棄某種信念的時候,他(她)就是“神聖”。那么一片土地呢?倘若用這個尺準衡量一下額濟納,你就會明白,在麥麗絲的心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它是因何而“神聖”的了。

關於影片

《聖地額濟納》主創現身《聖地額濟納》主創現身

2010年4月19日,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老朋友——蒙古導演麥麗絲執導的影片《聖地額濟納》在中影電影院動人上映。這部即將在5月份正式公映的影片意在獻禮建國60周年的同時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發展50年,影片所講述的動人故事給現場觀影學生帶來了許多意外的感動。觀影結束後的見面會中,導演麥麗絲、編劇張建華及主演哈斯高娃共同參與與大學生的互動交流。《聖地額濟納》講述了從1958年起內蒙古額濟納土爾扈特族人民把自己5萬平方公里的美麗牧場奉獻給祖國航天事業的歷史故事。影片以航天工作者吳文剛與額濟納女子德格瑪相遇、相愛、無奈分離、再度重逢的動人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了我國航天國防事業發展過程中,航天人的無私投入、終身奉獻,內蒙古人民的真誠支持、巨大犧牲以及奮鬥過程中航天軍人與額濟納人民協力共進情同一家的深厚情誼。航天工作者的熱血付出與蒙古人民的無私犧牲相交匯,軍人的堅忍不拔與額濟納少女的善良奉獻相融合,額濟納的壯美自然與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相呼應。這部獻禮片沒有流於單調枯燥的歌頌,卻以一種大氣磅礴的獻身之愛、奉獻之美打動了在場所有觀眾。影片結束後,主創一登台亮相立刻得到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歡迎。台上台下熱烈互動。
愛與奉獻的史詩
導演麥麗絲曾執導金雞獎最佳影片《東歸英雄傳》,《東》講述的是蒙古土爾扈特部族歷盡艱辛東歸祖國的民族遷徙大事。碰巧的是,《聖地額濟納》中為了祖國航天事業遷離故土的額濟納人民又是土爾扈特人。說到這個巧合,主創們感慨萬千,導演麥麗絲說:“額濟納旗竟然是土爾扈特回歸的一個部落,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但命運就是這么奇怪。”編劇張建華說“這次的遷徙意義重大。他們為了中國航天,毅然決然,整個部落遷徙。”回憶起影片創作中在額濟納地區見聞的一切關於1958年起額濟納人民和航天事業的故事,導演用“感動”二字形容。“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土爾扈特人心甘情願地放棄牧草豐美的家園,舉族遷徙在額濟納周邊不斷支援幫助駐紮額濟納的航天部隊,以無私地犧牲給與祖國航天事業以最大支持。創作中,那些當年額濟納人民與航天不對相濡以沫的動人事跡讓導演深悔“來晚了”,當年參與遷徙的大部分土爾扈特人都已不在人世,但從故人的點滴回憶,即使是軍隊給百姓們送水的細節都滿載著軍民情深。
為國防的舉族遷徙是一部蒙古民族的壯美史詩,土爾扈特人民對祖國的深愛和奉獻,卻滲透在軍民接觸的點滴瞬間。“我想瞬間相逢是真愛最撞擊心靈的,就是那些瞬間,把我們的生命給提煉了。”麥麗絲說。出於這樣的感悟,麥麗絲通過《聖地額濟納》為我們展現了那些觸動人心的真實事跡,將這樣壯闊的歷史事件以真摯的軍民事跡呈現,更讓人感受到那種默然無聲的大愛和奉獻。
堅守的使命
讓麥麗絲導演深有觸動的除了土爾扈特人的付出,更有航天部隊為國防的無私獻身。電影中吳文剛和德格瑪數十年後才得以重逢。而在額濟納,一個堅守航天基地的軍人20年後回家,認不出自己媳婦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麥麗絲導演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劇組在當地的見聞。當時劇組和一個電影頻道記者走在這樣一片無邊無際看不到地平線的土地上是,突然間在一片窪地中看到一個師級部隊。一個部隊領導告訴導演,他在此已在此紮根,20多年沒有回一趟家,他的父親是這個團一個旅長,就在這個哨所長眠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當導演問他為什麼他還要留在這裡時,他回答說,堅守就是他的使命。面對這樣一群獻出自己一生堅守這裡的軍人,這裡的人民真的會願意把他們的愛、家園奉獻出來。講到這裡,麥麗絲導演泣不成聲,哈斯高娃和張建華編劇也不禁潸然淚下,觀眾們含著淚,為這些可愛的人用力鼓掌。
土爾扈特的女兒
從《騎士風雲》到如今的《聖地額濟納》,麥麗絲導演的作品基本沒有離開民族題材。民族題材的電影並不像其他題材那樣吸引眼球,要獲得高票房高關注並不容易,身穿民族盛裝的女主演哈斯高娃也說到,真的希望更多人能支持民族電影,因為“做民族題材的電影真的,非常不容易。”這些年我國電影發展迅速,影片數量激增,觀眾對電影的需求和審美取向多樣,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麥麗絲導演依然堅持民族題材,並且越拍越有強烈民族使命感。《東歸英雄傳》到《聖地額濟納》,麥麗絲對土爾扈特族的關注讓她受到了土爾扈特人的愛戴和尊敬,他們把她稱為土爾扈特的女兒。“當你把作品為一個民族做到極致,人民會記得你,所有百姓會喜歡你。”
被稱為土爾扈特女兒的麥麗絲也在影片拍攝中不知不覺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切的愛和依戀,她喜愛並珍惜這裡的胡楊林、雙峰駝。因此,對環境的保護,對這片土地的愛護,也成為了《聖地額濟納》的另一個主題。
民族加主鏇律的題材似乎真的不如商業大片吸引眼球,對於即將迎來的影片正式上映,麥麗絲很坦然的說:“我已經做好了票房慘敗的準備。”但正如一位觀眾所說,我們看過影片的每一個人,都會把《聖地額濟納》推薦給同學朋友,因為我們真的被這樣一個關於奉獻關於堅守關於民族大愛的故事給觸動、震撼。

國慶60周年獻禮影片展映

2009年8月19日晚,由電影局、中宣部文藝局聯合主辦,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向祖國匯報重點國產影片推介慶典”在京西賓館隆重舉行,30部獻禮影片閃亮登場。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中國的電影題材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對少數民族題材的挖掘,無疑會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電影事業的全面繁榮。
《靜靜的嘛呢石》
《五朵金花》
《阿詩瑪》
《花腰新娘》
《香巴拉信使》
《買買提的2008》
《冰山上的來客》
《婼瑪的十七歲》
《劉三姐》
《走路上學》
《紅河谷》
《蘆笙戀歌》
《紅河》
《東歸英雄傳》
《益西卓瑪》
《孔繁森》
《青春祭》
《鮮花》
《綠草地》
《傲蕾·一蘭》
《聖地額濟納》
《卡德爾大叔的日記》
《草原晨曲》
《阿娜爾罕》
《達吉和她的父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農奴》
《額吉》
《天山的紅花》
《景頗姑娘》
《從奴隸到將軍》
《獵場札撒》
《現代角鬥士》
《騎士的榮譽》
《絕代》
《天上草原》
《鍬里奏鳴曲》
《錫林郭勒·汶川》
《尋找劉三姐》
《背上歌聲去遠方》
《牧人之子》
《美麗家園》
《爾瑪的婚禮》
《神秘的旅伴》
《尼瑪的夏天》
《哈森與加米拉》
《松贊乾布》
《騎士風雲》
《風雪狼道》
《孔雀公主》
《草原上的人們》
《金沙江畔》
《不當演員的姑娘》
《內蒙人民的勝利》
《愛在他鄉》
《奴隸的女兒》
《暴風中的雄鷹》
《摩雅傣》
《阿凡提》
《同心》
《最後的獵鹿者》
《應聲阿哥》
《黑駿馬》[電影]
《斯琴杭茹》
《藍色騎士》
《我們的嗓嘎》
《悲情布魯克》
《滾拉拉的槍》
《長調》
《季風中的馬》
《天脊》
《索蜜婭的抉擇》
《金玉姬》
《賽音瑪吉克的兒子》
《青檳榔之味》
《五彩路》
《吐魯番情歌》
《羌笛頌》
《成吉思汗的水站》
《浪漫的心》
《雲上太陽》
《荒漠中的獅子》
《蔚藍色的杭蓋》
《俄瑪之子》
《勐壠沙》
《走向太陽》
《尼瑪家的女人們》
《祖國啊母親》
《孔雀飛來阿佤山》
《心跳墨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