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家的女人們》

《尼瑪家的女人們》

《尼瑪家的女人們》影片由蒙古族導演卓·格赫執導、格日樂主演,圍繞內蒙古草原牧區三個女人的情感故事展開,表達了蒙古族婦女的勤勞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她們在遭遇痛苦與挫折後,勇敢面對生活的一種勇氣。影片向觀眾展示了遼闊美麗的草原風光和獨特濃郁的察哈爾蒙古族風情。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6

尼瑪家的男人相繼離去,留下三個獨身女人。兩個女兒為了給母親慶祝壽辰,“精心虛構”出了一系列喜事:二女兒與樸實善良的牧人阿迪亞談起了戀愛,大女兒從城裡趕回家中帶來了新婚丈夫哈斯巴斯特爾。女兒們的良苦用心換回了母親的歡樂,然而在戲劇散場的時候,女兒們才知道原來母親早就知道事情的真相……在這種痛苦而奇特的經歷過去後,尼瑪家的女人們面對生活擁有了更加堅強的勇氣。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內蒙古藍色故鄉影業公司 [中國]

精彩影評

這是今年先鋒光芒電影展看的第四部電影,之前已經錯過了不少自己想看的電影,但工作、生活、家庭、煩惱等等等等,人生實在太多東西需要兼顧了,我也只能承認電影還不能成為我生命中的唯一。

尼瑪家的女人們
尼瑪家的女人們

簡單說幾句電影,尼瑪生活在內蒙古牧區的蒙古包,家中的父親已去世,姐姐離婚了,妹妹的丈夫遇車禍也去世了,只剩下母親和妹妹一起生活,姐姐到了城市。最近,姐姐帶回了新丈夫,妹妹也在牧區附近找到了心上人,儘管兩個女兒的男人都不算很理想,但母親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尼瑪家終於有了男人。

然而,這份女兒們獻給老母親最好的大壽禮物卻讓精明的母親看透了女兒們的心事:姐姐的新丈夫是簽契約僱傭回來的,而妹妹的心上人在家裡還有成了植物人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兒。但女兒對母親的愛及母親為女兒的操心都在這樣一個“鬧劇”中真摯的呈現出來。

除了情感表達比較純樸自然外,故事極其簡單,拍攝毫無技巧,非職業演員的表演也一般般,就像現場導演和觀眾的交流那樣的漫不經心、有心無力、平淡無味,聽了一段我就忍不住離開了電影院……

導演簡介

卓·格赫,蒙古族,生於1953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研究班),後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兩年。在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從事導演工作至今。先後從事過的專業包括:歌舞團的小提琴手、作曲者,小說創作,電影製片廠的編劇、導演 。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中國的電影題材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對少數民族題材的挖掘,無疑會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電影事業的全面繁榮。
《靜靜的嘛呢石》
《五朵金花》
《阿詩瑪》
《花腰新娘》
《香巴拉信使》
《買買提的2008》
《冰山上的來客》
《婼瑪的十七歲》
《劉三姐》
《走路上學》
《紅河谷》
《蘆笙戀歌》
《紅河》
《東歸英雄傳》
《益西卓瑪》
《孔繁森》
《青春祭》
《鮮花》
《綠草地》
《傲蕾·一蘭》
《聖地額濟納》
《卡德爾大叔的日記》
《草原晨曲》
《阿娜爾罕》
《達吉和她的父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農奴》
《額吉》
《天山的紅花》
《景頗姑娘》
《從奴隸到將軍》
《獵場札撒》
《現代角鬥士》
《騎士的榮譽》
《絕代》
《天上草原》
《鍬里奏鳴曲》
《錫林郭勒·汶川》
《尋找劉三姐》
《背上歌聲去遠方》
《牧人之子》
《美麗家園》
《爾瑪的婚禮》
《神秘的旅伴》
《尼瑪的夏天》
《哈森與加米拉》
《松贊乾布》
《騎士風雲》
《風雪狼道》
《孔雀公主》
《草原上的人們》
《金沙江畔》
《不當演員的姑娘》
《內蒙人民的勝利》
《愛在他鄉》
《奴隸的女兒》
《暴風中的雄鷹》
《摩雅傣》
《阿凡提》
《同心》
《最後的獵鹿者》
《應聲阿哥》
《黑駿馬》[電影]
《斯琴杭茹》
《藍色騎士》
《我們的嗓嘎》
《悲情布魯克》
《滾拉拉的槍》
《長調》
《季風中的馬》
《天脊》
《索蜜婭的抉擇》
《金玉姬》
《賽音瑪吉克的兒子》
《青檳榔之味》
《五彩路》
《吐魯番情歌》
《羌笛頌》
《成吉思汗的水站》
《浪漫的心》
《雲上太陽》
《荒漠中的獅子》
《蔚藍色的杭蓋》
《俄瑪之子》
《勐壠沙》
《走向太陽》
《尼瑪家的女人們》
《祖國啊母親》
《孔雀飛來阿佤山》
《心跳墨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