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晨曲》

《草原晨曲》

《草原晨曲》是一部很優秀的黑白故事影片,主要描寫了新中國建國初期蒙、漢人民建設包頭鋼鐵基地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青年獵手胡合、加米揚、拉西寧布和張玉喜縱馬疾馳,追擊著草原上的野狼。聖山白雲鄂博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這時他們突然發現日寇的地質勘探

隊也出現在白雲鄂博,原來日本人早已對那裡豐富的地下寶藏垂涎欲滴,胡合立即將這個訊息帶回了村里。在張玉喜、胡合的領導下,牧民們給日寇地質勘探隊以沉重的打擊,鬼子為了報復,指使蒙奸官布逮捕了胡合、加米揚和張玉喜。胡合的妻子——張玉喜的妹妹秀芝在官布家為仆,她幫助胡合等人越獄逃跑,張玉喜在途中被鬼子開槍打傷,他在臨死前要胡合去大青山找方誌誠加入游擊隊,並照顧好自己女兒小玲。胡合將小玲交給母親,忍痛告別了懷孕的秀芝,上了大青山。秀芝在胡合參加游擊隊後,被迫離開草原,與胡合失去了聯繫。十多年過去了,胡合回到解放了的家鄉,擔任區委書記。人民的地質勘探隊來到了大青山。胡合母親死後,拉西寧布將小玲撫養成人,改名娜布其。娜布其和胡合的義子關其卡積極要求參加勘探隊的工作,他們的理想實現了。勘探隊派秀芝的兒子張祥教娜布其開汽車。胡合的老首長方誌誠擔任了新建的鋼鐵公司黨委書記,胡合擔任了礦山的黨委書記。關其卡等蒙古族的第一批鋼鐵工人被派到鞍鋼學習。官布的兒子、壞分子道爾吉為了破壞蒙漢人民的團結,挑撥拉西寧布反對開採白雲鄂博。拉西寧布與胡合、加米揚、娜布其逐漸疏遠。胡合和加米揚盡力幫助落後了的老朋友拉西寧布,但拉西寧布的思想一時還轉不過來彎子。張祥當了胡合的司機,但父子相見不相識。一天,拉西寧布家著火,張祥為搶救拉西寧布的兒子身負重傷,秀芝要來看他。拉西寧布終於認清了道爾吉的反動面目,他揭露了道爾吉,回到了大家的行列中。秀芝隨去鞍鋼學習的工人一同來到這裡。在歡迎學習人員歸來的晚會上,娜布其請秀芝也來出席,她與胡合終於相認,全家人幸福地團圓了……

意義

《草原晨曲》《草原晨曲》

電影《草原晨曲》拍攝於1959年,是1958年內蒙古電影製片廠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本民族題材的影片,此片的拍攝得到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鼎力幫助。1958年,內蒙古電影有了自己的製片基地,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成立建構了一個“草原銀河”的神話,內蒙古電影有了供自己繼續騰飛的堅硬平台。《草原晨曲》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向全國傳送的第一首“晨曲”,這僅僅是個開始。

《草原晨曲》的意義似乎並不單單如此,它自身文本所體現出的藝術力量注定讓它成為草原銀幕經典,芳香彌久。

《草原晨曲》延續了《牧人之子》的主題意向,繼續把“建設”作為主題加以表現。影片描繪了內蒙古烏蘭察布大草原幾十年間圍繞開發白雲鄂博礦藏所展開的生死鬥爭及矛盾衝突,並在表現護礦與開礦鬥爭的同時,描寫了解放前後胡合一家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了蒙漢人民的愛國精神、民族氣節以及從事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從內容來看,影片有兩條線索貫穿始終,一條是解放前後圍繞聖山白雲鄂博的各種鬥爭,另一條是主人公胡合一家人的悲歡離合。考量這兩個內容,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影片把一個“悲歡離合”頗具類型化模式的原型母題嵌入到“建設”的主題中加以表現。“悲歡離合”的題材內容具有大眾化傾向,最能抓取觀眾的心。觀眾在為胡合一家人或悲或喜的故事吸引的同時,也關注了與胡合一家人關係重大的關於白雲鄂博護礦和開礦的故事,可謂一舉兩得。也許創作人員在建構這兩個內容的關係的時候,並沒有類型意識的指導,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有意把這兩個題材作了“類型化”的處理,但影像事實卻擺在我們面前,五十年後我們只能為《草原晨曲》慨嘆。

幕後

《草原晨曲》劇組《草原晨曲》劇組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有一個著名的城市包頭,許多人管它叫鋼城,這是因為包鋼。包頭因為包鋼聞名全國,當然也因為一部電影——《草原晨曲》,和那首廣為傳唱的同名歌曲。

在拍攝《草原晨曲》的前幾年,作家瑪拉沁夫的《科爾沁草原上的人們》被改編成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歌頌剛剛建立人民政府、生機勃勃的內蒙古草原上的人們的幸福生活,和對更加幸福的生活的嚮往,一起歌頌這些生活的還有那幾首著名歌曲:《草原牧歌》、《敖包相會》、《剪羊毛》。

1959年國慶十周年前,蒙古草原上迎來了包鋼,這或許就是人們嚮往的更加幸福的生活。拍攝《草原上的人們》時,同每一個初次來到草原的人一樣,攝製組被美麗的草原折服了,抬頭見藍天白雲,低頭見綠草羊群的草原讓人幸福之感油然而生,禁不住就想歌頌。再次來到草原,面對包鋼,面對高聳的井架和飛馳的汽車的電影人,恐怕忍不住都會熱血沸騰,那時的人們,都不乏有顆火熱的心。

那時的瑪拉沁夫,書房下面是馬路,24小時機械喧騰,汽笛長鳴。當時的他感到特別甜蜜,說這是時代的聲音。在一篇散文中他這樣描述:“時代的交響曲中,我作為安眠曲睡去,而第二天早上作為晨曲喚醒我。”

那時的作曲家通福,譜寫了《敖包相會》之後,再次寫出了《草原晨曲》,後來成了包鋼的廠歌。

那時的導演朱文順,是組裡成熟的長輩。

那時的演員劉世龍、柏瑞桐正努力的學著開車、騎馬。已經懷孕的柏瑞桐為了繼續飾演角色,曾故意從馬上摔下,企圖造成流產,險些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歌曲

歌曲:懷舊

《草原晨曲》《草原晨曲》

歌手:梅艷芳專輯:變奏

詞:曲:

戀愛那一天

沒想過回頭

看滿眼春光

喝盡美酒

但一息間變陳舊

愛到瘋癲

沒想到盡頭

確有過春光

似沒掛憂

在今天只有懷舊

情是一滴淚

永遠的牽掛著誰

是我始終拋不去

過時的一個默許

想到快瘋癲

願一切停留

與你有芬芳卻獨過秋

在一生一世懷舊

( music )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中國的電影題材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對少數民族題材的挖掘,無疑會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電影事業的全面繁榮。
《靜靜的嘛呢石》
《五朵金花》
《阿詩瑪》
《花腰新娘》
《香巴拉信使》
《買買提的2008》
《冰山上的來客》
《婼瑪的十七歲》
《劉三姐》
《走路上學》
《紅河谷》
《蘆笙戀歌》
《紅河》
《東歸英雄傳》
《益西卓瑪》
《孔繁森》
《青春祭》
《鮮花》
《綠草地》
《傲蕾·一蘭》
《聖地額濟納》
《卡德爾大叔的日記》
《草原晨曲》
《阿娜爾罕》
《達吉和她的父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農奴》
《額吉》
《天山的紅花》
《景頗姑娘》
《從奴隸到將軍》
《獵場札撒》
《現代角鬥士》
《騎士的榮譽》
《絕代》
《天上草原》
《鍬里奏鳴曲》
《錫林郭勒·汶川》
《尋找劉三姐》
《背上歌聲去遠方》
《牧人之子》
《美麗家園》
《爾瑪的婚禮》
《神秘的旅伴》
《尼瑪的夏天》
《哈森與加米拉》
《松贊乾布》
《騎士風雲》
《風雪狼道》
《孔雀公主》
《草原上的人們》
《金沙江畔》
《不當演員的姑娘》
《內蒙人民的勝利》
《愛在他鄉》
《奴隸的女兒》
《暴風中的雄鷹》
《摩雅傣》
《阿凡提》
《同心》
《最後的獵鹿者》
《應聲阿哥》
《黑駿馬》[電影]
《斯琴杭茹》
《藍色騎士》
《我們的嗓嘎》
《悲情布魯克》
《滾拉拉的槍》
《長調》
《季風中的馬》
《天脊》
《索蜜婭的抉擇》
《金玉姬》
《賽音瑪吉克的兒子》
《青檳榔之味》
《五彩路》
《吐魯番情歌》
《羌笛頌》
《成吉思汗的水站》
《浪漫的心》
《雲上太陽》
《荒漠中的獅子》
《蔚藍色的杭蓋》
《俄瑪之子》
《勐壠沙》
《走向太陽》
《尼瑪家的女人們》
《祖國啊母親》
《孔雀飛來阿佤山》
《心跳墨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