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而釵》

《棄而釵》

《弁而釵》存世僅有筆耕山房刊本,無序,正文卷端題"筆耕山房弁而釵",有圖三十幅,全書分四集,分別冠以"情貞記"、"情俠記"、"情烈記"、"情奇記"之名,每集五回。明代白話小說。稱賞同性戀的性小說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弁而釵》四卷二十回,題“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評”。作者與評者均不可考。《 弁而釵》在晚明問世,它 強調人情義理,對於衝擊虛偽僵硬的假道學有一定進步意義,符合弘揚人性與 個性解放的歷史潮流。但評價這類故事的同時,必然涉及關於同性戀現象的自 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不同觀念與判斷。書中對肛交等性行為的具體描摹,使人 感到污穢惡濁。中國歷來將此類肯定南風之作列入淫穢書籍而禁止刊行。此書 作者另著《宜春香質》同樣演染、稱道同性戀。兩書比較,《弁而釵》對同性 做愛細節描繪較多,且同性戀角色普遍春風得意,結局美好,字裡行間未有微詞 異議,比《宜春香質》更傾向於認可同性戀活動。

內容介紹

卷一

《弁而釵》《弁而釵》

情貞記主人公林風翔是新科探花,入翰林,生性風流,喜好男風。一次在外出途中遇見揚州書生趙王孫,王孫英俊瀟灑,美如婦人,風翔便喜歡上了他。然而苦於沒有機會相接近。後來打聽到王孫的受業之師是秦春元,於是喬裝改名,投入秦的門下,借讀書為名,接近王孫。豈料王孫為人品格端正,風翔稍有狎穢之詞,就嚴辭拒絕。風翔心愿難遂,相思成疾。趙王孫知其為己而病,心中感動,遂以身相許。從此二人如同夫婦一般恩愛無比。此事漸為同窗們所知,妒嫉之心頓起。有張狂、杜忌二人知道後亦想與趙王孫相好,王孫不從,二人乃辱之,並將此事張揚開來。趙王孫之父得知此事後,即招王孫回家。風翔與王孫此時恩愛正篤,迫於無奈,悵然而別,時正逢縣考,王孫交卷後叩別秦先生,並與鳳翔約定三年後在北京相見。別後不久,風翔投書見江都知縣,知縣知其為翰林,請其為諸生閱卷。風翔藉機將趙王孫列為頭名,並排擠張狂、杜忌二人。趙王孫從此屢試屢中,不久即進京會試,其座師恰是風翔。會試三場下來,王孫名列金榜,殿試時取為二甲,得官而回。後王孫娶妻生子,且官聲頗佳。數年後,風翔因觸怒權貴下獄問斬,趙王孫乃上書鳴冤,風翔得以被釋。此後二人皆棄官歸隱,兩家世代相好。

卷二

情俠記天津衛有人名張機,字射四,身懷絕技,能文能武,且相貌英俊,儀表非凡。時逢天下紛亂,百官無能,遂立志匡濟天下,澄清四海。皇帝招考天下賢才,張乃前往赴試,三戰三捷,為撫台何濤所賞識,欲重用之。匪首鄭雄,號混天大王,聚集三千兵馬在鳳凰山為寇,前來攻打天津衛。手下有軍師名陸明者勸其派遣先鋒前往投獻,探城中虛實。鄭雄寨中有壯士王飛豹,本是良民,娶妻美艷,為權貴所霸占,不甘受辱而死,飛豹亦陷獄中,被釋後乃殺權貴一家,搶二女落草為寇。聞鄭雄派先鋒,自願帶領千人,率二女女英、女傑前往天津衛。至天津後,飛豹恃其武藝高強,連敗數將。張機挺身而去,不僅打敗飛豹,又擒獲其二女。飛豹為張機所伏,甘拜下風,並投誠官府,見張機人品俊逸,復將其二女嫁之。飛豹本人則被錄為參將。鄭雄知後大怒,然亦無可奈何,遂不得圖天津衛。 張機在天津衛結識一秀才,名鍾圖南,字六孟,亦丰姿美貌,多才多藝,又仿孟嘗君好交天下豪傑,見張機俊秀勇猛,心生愛慕,常思與其相交。後有一日設計灌醉張機,趁機奸之。張機醒後大怒,圖南欲拔劍自刎謝罪。張見其確有悔意,且情動於衷,亦為其所感動,乃釋前嫌,反而與其相交,二人日久情深。後二人同試秋闈,共題名金榜,正欲一同赴京殿試時,忽聞王飛豹被困於相山,張機乃放棄考試,與妻子奉命前往援救,得勝回師。此時春榜已發,鍾圖南名列二甲,入翰林,外放陝西。兩年後張機亦赴京會試,中探花。正逢陝西兵亂,鍾圖南上書求救,張機乃自薦率軍援救,又大獲全勝,與圖南相會,二人乃敘舊情。回師後張機獻上戰俘,皇帝大喜,封賞眾人。三年後,四川又有兵亂,張機奉命征討,勝利後即坐鎮川中十八年之久。後張機與圖南都上表辭官,歸隱南山,兩家世代聯姻。

卷三

《弁而釵》《弁而釵》

情烈記浙江苕溪人文雅全幼時與萬家訂親,後其家道中落,父親去世。岳家乃嫌其貧,欲悔婚,於是買通獄中大盜,使其誣雅全之兄窩藏盜贓。雅全亦因之連坐入獄,被迫退親。萬父又買通獄卒,欲置雅全於死地。幸而獄卒為人善良,暗中通信,放走雅全。雅全逃往南京,淪為戲子,後識得雲漢,二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後雅全在南京亦難以安身,逃往揚州,雲漢亦與之同行。雅全感激雲漢之情,乃以身相許。乃唱戲賺錢,供雲漢讀書,二人情同夫婦。時有山西人■某,為王府儀賓,將雅全接至家中唱戲,藉機奸之。雅全無可奈何,被迫順從,乃將所得銀兩轉贈雲漢,讓其上京赴會試。雲漢走後即自刎而死,以保名節。死後其魂魄遇見觀音大士,大士贈以聚形符,使其魂魄不散。雅全之魂乃在淮安追上雲漢,偽稱脫身而出,二人相伴至京。雲漢須納貢五百金,計無所出。雅全乃以己之魂魄入一新亡女屍體中,賣身於臨清知府,知府娶其為妾,雅全以所得銀兩交與雲漢,不久雅全之魂出女屍體,雲漢考中進士,雅全又撮合知府之女與雲漢成婚。後雲漢選官赴任,雅全又助其斷案。二年後,雅全於南海得道,終成正果。

卷四

情奇記福建人李又仙,字摘凡。其父因官糧被劫而下獄,摘凡家無長物,只得賣身為男妓,淪落“南院”,被迫接客。摘凡相貌俊秀,又腹有文才,故而名聲大振,成為當紅頭牌。然而心中愁苦,因而作《梁州序》,其辭感人。京師有匡時者,豪俠大方,濟困扶危。見摘凡《梁州序》,想見其作者,前往尋找。見摘凡窘況,設計使其跳出火坑。摘凡為報匡時之恩,決定侍奉其三年。恰好匡妻蔣氏為圖子嗣,勸匡時納妾,摘凡乃男扮女裝,嫁與匡時,匡使其居住別院。三年期至後,摘凡準備離開匡府,不料此時匡家為仇人所陷害,一家均被捕入獄。僮僕亦四散逃之。摘凡為主存孤,帶匡時之子匡肇新逃走。至一寺院中,摘凡乃為女冠住下,參研四典,悟得佛法。後有高尚書見其修為頗深,與之結交,並代為扶養匡肇新,後肇新終於中了狀元,尚書以己之孫女嫁之。摘凡言明事情本末,與肇新一同入京尋父母,報仇雪恨,洗刷冤屈,事畢後,摘凡告別匡家,入山修行,羽化登仙。

後世述評

《弁而釵》《弁而釵》

《弁而釵》與《宜春香質》一樣,都是以龍陽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宜春香質》雖有少許對龍陽的讚賞之情,但從總體上看是採取批判態度的,其中幾個故事也都是將龍陽作為反面角色來塑造。而《弁而釵》則一反《宜春香質》中的立場,同情同性戀者,並且認為在他們之間也存在真正的情感,作者將各卷題目標以“貞、俠、烈、奇”,本身就表明了作者認同這種情感的態度。 此外,每個故事中都極力歌頌為情而獻身的龍陽,並且讓他們都得以善終,而他們的性同伴亦是個個人品高逸,不同凡俗。這些都為同性戀者披上了美滿的面紗。作者藉故事中人物風翔的話說:“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今日之事,論理自是不該,論情則男可女,女亦可男,可以由生而之死,亦可以自死而之生。局於女男死生之說者,皆非情之至也”。這時作者抓住“情”這個關鍵,認為情是先於理的,也是明末清初思潮的影響所至。從客觀上說,它是解放人性,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一面旗幟,但是它也造成了人倫道德的破壞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因而具有兩面性。至於象《宜春香質》、《弁而釵》這樣的作品,則是從反面走到極端的產物。

查禁原因

僅表現同性之間的戀情並不是這類書籍被禁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在明清小說中,尤其是艷情類小說中,幾乎沒有不涉及同性戀的。真正原因在於書中大量鋪陳寫實的關於同性性交場面的描寫,不僅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甚至也引起了一般市民閱讀者的反感,人們帶著獵奇心理閱讀這些作品,除了少數變態者外,無不難以忍受這些場面,因為它本身就缺乏一般淫穢小說中描寫男女之間性交場面所引發的同情心。例如在情奇記中,匡時將摘凡當作女性,且題八首絕句,吟詠摘凡之目、歌、口、顏、鬢、足、妝、耳環等等。香艷詩本為傳統詩文中的一部分,但是將它移來對一個男性進行讚美,且肉麻到如此地步,這種趣味就遠非一般讀者所能接受的了。所以此書的被禁不僅是官府的行為,也是輿論所向。這類以龍陽為題材的作品在明末還有一些,如《龍陽逸史》等,均為當局所禁,劉廷璣在《在園雜誌》中載:“更甚而下者,《宜春香質》、《弁而釵》、《龍陽逸史》,悉當斧碎梨棗,遍取已印行者,付祖龍一炬,庶快人心。”但是這一類書還是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清代的《品花寶鑑》、《花月痕》等小說就是以此發展而來的。

中國古代禁書大全

中國歷代“禁書”有多種,主要有因“誨淫”之罪而遭禁的,有因政治原因而遭禁毀的。清同治七年,江蘇巡撫丁日昌下令嚴禁“淫詞小說”,分二批總計二百六十八種:
批次
書名
首批
《龍圖公案》《品花寶鑑》《昭陽趣史》《呼春稗史》《春燈迷史》《濃情快史》《玉妃媚史》《隋煬艷史》《繡榻野史》《巫山艷史》《禪真逸史》《幻情逸史》《株林野史》《禪真後史》《浪史》《夢納姻緣》《巫夢緣》《金石緣》《燈月緣》《一夕緣》《五美緣》《萬惡緣》《雲雨緣》《夢月緣》《雅觀緣》《聆痴緣》《水滸》《西廂》《何必西廂》《桃花影》《梧桐影》《鴛鴦影》《隔簾花影》《如意君傳》《三妙傳》《姣紅傳》《肉蒲團》《歡喜冤家》《紅樓夢》《續紅樓夢》《後紅樓夢》《補紅樓夢》《金瓶梅》《唱金瓶梅》《續金瓶梅》《艷異編》《日月環》《紫金環》《天豹圖》《天寶圖》《前七國志》《增補紅樓》《紅樓補夢》《牡丹亭》《脂粉春秋》《風流野志》《七美圖》《八美圖》《杏花天》《桃花艷史》《載花船》《鬧花叢》《燈草和尚》《痴婆子》《醉春風》《怡情陣》《倭袍傳》《摘錦倭袍》《兩交歡》《一片情》《同枕眠》《同拜月》《皮布袋》《棄而釵》《蜃樓志》《錦上花》《溫柔珠玉》《石點頭》《奇團圓》《清風閘》《蒲蘆岸》《八段錦》《今古奇觀》《情史》《醒世奇書》(空空幻)、《漢宋奇書》《碧玉塔》《碧玉獅》《攝生總要》《杵杌閒評》《反唐》《文武元》《鳳點頭》《尋夢托》《海底撈針》《國色天香》《拍案驚奇》《十二樓》《無稽瀾語》《雙珠鳳》《摘錦雙珠鳳》《綠牡丹》《芙蓉洞》《乾坤套》《錦繡衣》《一夕話》《解人頤》《笑林廣記》《豈有此理》《更豈有此理》《小說各種》(福建版)、《宜春香質》《子不語》《北史演義》《女仙外史》《夜航船》《風流艷史》《妖狐媚史》(疑似《妖狐艷史》)
續查 《隋唐》《九美圖》《空空幻》《文武香球》《覃史》《十美圖》《五鳳吟》《龍鳳金釵》《二才子》《百鳥圖》《劉成美》《綠野仙蹤》《換空箱》《一箭緣》《真金扇》《鸞鳳雙簫》《探河源》《四香緣》《錦香亭》《花間笑語》《盤龍鐲》《繡球緣》《雙玉燕》《雙鳳奇緣》《雙剪髮》《百花台》《玉連環》《巫山十二峰》《萬花樓》《金桂樓》《鍾情傳》《合歡圖》《玉鴛鴦》(又名《鴛鴦配》)、《白蛇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