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又名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三十種三十卷 元•□□輯;徐沁君校點。中華書局1980.12北京一版,以195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珂羅版影印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輯的《古本戲曲叢刊四集•元刊雜劇三十種》為底本,參校1924年上海中國書店覆刻照相石印日本大正三年(1914)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覆刻《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等二十二種相關版本排印而成。

基本信息

元雜劇作品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元雜劇作品集。原為明代文學家兼藏書家李開先的舊藏,清代歸藏書家黃丕烈。黃丕烈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乙編》。由此得知,此書至少尚有甲編,惟至今尚未發現。後此書為羅振玉所得。1914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從羅振玉處把原書借出,請當時著名刻工陶子麟覆刻了一部,題為《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1924年,上海中國書店又將覆刻本照相石印,題為《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原書沒有作者姓名,次序雜亂,王國維考定作者,為石印本重新排列次序,並撰《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文。1958年,《古本戲曲叢刊》第4集收本書珂羅版影印本,題名為《元刊雜劇三十種》。這是現存元代雜劇的唯一元代刊本。30種雜劇中,有其他存本可見者16種。

意義

這些作品與明代抄本刻本的體制、文學,有很多不同之處。它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比勘資料,而且對研究劇本本身的演化及思想藝術特點,也有很大幫助。《西蜀夢》、《拜月亭》、《調風月》、《三奪槊》、《紫雲亭》、《貶夜郎》、《介子推》、《東窗事犯》、《霍光鬼諫》、《七里灘》、《周公攝政》、《追韓信》、《張千替殺妻》、《焚兒救母》等14種為僅見於此書的孤本,其中有自元代以來未見著錄者,有明中葉以後不得見者,更是研究元代雜劇的珍貴資料。元刊本不分楔子與折數,每組套曲前很少寫明宮調,科白也極為簡略。其中29種冠以“新刊”或“新編”字樣,冠以“古杭新刊”者7種,“大都新編”者3種,“大都新刊”者 1種,字型不一,錯別字、俗體字、異體字、簡寫字很多,而紙墨板式大略相同,可能都是元末書商刊刻的流行曲本,後由藏書者彙輯成集的。1962年,有鄭騫校訂《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台 灣)。1980年,有徐沁君校注《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中華書局出版。

子目

大都新編關張雙赴西蜀夢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閨怨佳人拜月亭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古杭新刊的本關大王單刀會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詐妮子調風月一卷 元 關漢卿 撰
新刊關目好酒趙元遇上皇一卷 元 高文秀 撰
大都新編楚昭王疏者下船一卷 元 鄭廷玉 撰
新刊關目看錢奴買冤家債主一卷 元 鄭廷玉 撰
新刊的本泰華山陳摶高臥一卷 元 馬致遠 撰
新刊關目馬丹陽三度任風子一卷 元 馬致遠 撰
新刊的本散家財天賜老生兒一卷 元 武漢臣 撰
古杭新刊的本尉遲恭三奪槊一卷 元 尚仲賢 撰
新刊關目漢高皇濯足氣英布一卷 元 尚仲賢 撰
趙氏孤兒一卷 元 紀君祥 撰
古杭新刊的本諸宮調風月紫雲亭一卷 元 石君寶 撰
大都新編關目公孫汗衫記一卷 元 張國賓 撰
新刊的本薛仁貴衣錦還鄉一卷 元 張國賓 撰
新刊關目張鼎智勘魔合羅一卷 元 孟漢卿 撰
古杭新刊關目的本李太白貶夜郎一卷 元 王伯成 撰
新編岳孔目借鐵拐李還魂一卷 元 岳伯川 撰
新編關目晉文公火燒介子推一卷 元 狄君厚 撰
大都新刊關目的本東窗事犯一卷 元 張文卿 撰
古杭新刊關目霍光鬼諫一卷 元 楊梓 撰
新刊死生交范張雞黍一卷 元 宮天挺 撰
新刊關目嚴子陵垂釣七里灘一卷 元 宮天挺 撰
古杭新刊關目輔成王周公攝政一卷 元 鄭光祖 撰
新刊關目蕭何月夜追韓信一卷 元 金仁傑 撰
新刊關目陳季卿悟道竹葉舟一卷 元 范康 撰
新刊關目諸葛亮博望燒屯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新編足本關目張千替殺妻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古杭新刊小張屠焚兒救母一卷 元 無名氏 撰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西廂彙編》
《古都西安長安戲曲》
《吡陵曲壇掇錄》
《太原戲曲史》
《蘇州梨園》
《寧波崑劇老藝人回憶錄》
《戲曲與浙江》
《中國戲曲史論集》
《中國古代戲曲史論》
《中國古代曲學史》
《關漢卿戲劇集》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中國戲曲史論》
《中國戲劇史論考》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琵琶記討論專刊》
《中國戲曲史略》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史漫話》
《中國百戲史話》
《中國悲劇史綱》
《天寶遺事諸宮調》
《南北皮黃戲史述》
《宋元南戲輯佚》
《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
《元明清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明雜劇史》
《元雜劇與元代社會》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雜劇藝術》
《元雜劇論》
《元雜劇史》
《梁辰魚集》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
《南戲新證》
《戲文概論》
《宋金雜劇概論》
《清都散客二種》
《冒鶴亭先生年譜》
《清代戲曲家叢考》
《明清戲曲家考略》
《元曲家考略》
《清中葉戲曲家散論》
《蘇州劇派研究》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
《洪升年譜》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李漁新論》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李漁研究》
《李漁評傳》
《張岱研究》
《金瓶梅和湯顯祖》
《論湯顯祖及其他》
《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
《古劇考》
《京劇流派劇目薈萃》
《青陽腔劇目彙編》
《中國古典戲曲劇目匯考》
《聊齋志異戲曲集》
《聊齋俚曲選》
《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
《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
《紅樓夢戲曲集》
《醉鄉記金鎖記》
《斷髮記金丸記》
《黨人碑琥珀匙》
《鸞篦記醉菩提》
《阮大鋮戲曲四種》
《張鳳翼戲曲集》
《湯顯祖戲曲集》
《幽閨記·琵琶記》
《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車王府曲本菁華宋卷》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首屆元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
《元曲聚珍》
《琵琶記版本流傳研究》
《鄭廷玉集》
《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
《元本琵琶記校注》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明清戲曲史》
《明清傳奇研究》
《湖南戲曲史稿》
《石君寶戲曲集》
《元曲選外編》
《宋金雜劇考》
《中國戲劇學史稿》
《劉知遠諸宮調》
《中國戲劇史》
《崑劇演出史稿》
《宋元戲曲史》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中國戲曲通史》
《董解元西廂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