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由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編選校注的一本山西籍元雜劇家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戲曲作品合選集。

基本信息

書目信息

封面封面

書名:《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作者:張繼紅校注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是一本山西籍元雜劇家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戲曲作品合選集,並附三位作家及作品研究資料彙輯,由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編選校注。

作家介紹

吳昌齡,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卒年不詳,其生活前期曾在內蒙從事過軍屯,後期升任婺源(今屬江西省)知州。元代鍾嗣成錄鬼簿》將其列入“前輩才人有所編傳奇(即雜劇)行於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吳昌齡屬於元代前期作家。

天一閣本《錄鬼簿》有元末賈仲明補作的[凌波仙]輓詞,最早對吳昌齡妁生平及其雜劇作了簡要評述:“西京出屯俊英傑,名姓題將《鬼簿》寫。《走昭君》、《東坡夢》、《辰勾月》、《探狐洞》、《賞黃花》、色目佳,《西天取經》,行用全別,《眼睛記》、《狄青撲馬》、《抱石投江》、《貨郎末泥》,十段錦,段段和協”。其中的“十段錦”即指吳昌齡所著十種雜劇。曹楝亭本《錄鬼簿》又著錄了一本《鬼子母揭缽記》,共十一種。今存者有《張天師斷風花雪月》(即《辰鉤月》),《東坡夢》和《西天取經》(今考出其殘存二折)。這在元代燦若群星的雜劇作家中,已算得上多產而頗有成就了。尤其他的《西天取經》是元代最早的較成熟的取經雜劇,於後世取經劇及小說影響巨大:他的回回雜劇《老回回探狐洞》、《浪子回回賞黃花》等直接反映少數民族生活風情,題材別具一格,表明吳昌齡在開拓雜劇題材方面獨具眼光,在元雜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認識價值。

劉唐卿,名不詳,太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後在世。為皮貨所提舉,善樂府,曾於集賢大學士王彥博(王約)右丞席上詠,“博山銅細裊香風”曲(見陽春白雪中,但署牧庵作)唐卿作有蔡順摘譫養母李三娘,麻地棒印二劇,(錄鬼簿)均巳佚。

於伯淵,平陽(今山西省臨汾)人,孟稱舜《錄鬼簿》錄作“平陽令”。生卒年不詳。《錄鬼簿》將其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可知他是元代前期雜劇作家。莊一拂先生認為其“約元世祖中統初前後在世”(《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卷五)。天一閣《錄鬼簿》有賈仲明為於伯淵作的《凌波仙》輓詞:“集成《鬼簿》老鍾仙,錄上名公列眾賢。生生邊,天花寫上文華選,是平陽於伯淵。翠紅鄉風月無邊。花前醉,柳下眠,命掩黃泉。”可見於伯淵屬於“眾賢”一類,做過平陽令的可能性不大。其生活經歷和態度則是沉湎於花前柳下,歌樓妓館,以至於“命掩黃泉”。可知於伯淵是一個下層文人。但是,元前期的平陽是當時全國雜劇繁榮的中心之一,這顯然成就了於伯淵。他的雜劇至今可知者有六種,即《丁香回回鬼風月》、《白門樓斬呂布》、《狄梁公智斬武三思》、《呂太后餓劉友》、《莽和尚復奪珍珠旗》、《尉遲恭病立小秦王》。其題材多寫歷史事件,更善寫傳奇人物,可惜都已失傳。於伯淵的散曲尚留一套〔仙呂·點絳唇〕《憶美人》,反覆吟詠一位美妓,濃態極妍,或可表現其“翠柳黃鵬”的風格(見《太和正音譜》),又是作者本人“翠紅鄉,風月無邊”生活經歷的真實註腳。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西廂彙編》
《古都西安長安戲曲》
《吡陵曲壇掇錄》
《太原戲曲史》
《蘇州梨園》
《寧波崑劇老藝人回憶錄》
《戲曲與浙江》
《中國戲曲史論集》
《中國古代戲曲史論》
《中國古代曲學史》
《關漢卿戲劇集》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中國戲曲史論》
《中國戲劇史論考》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琵琶記討論專刊》
《中國戲曲史略》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史漫話》
《中國百戲史話》
《中國悲劇史綱》
《天寶遺事諸宮調》
《南北皮黃戲史述》
《宋元南戲輯佚》
《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
《元明清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明雜劇史》
《元雜劇與元代社會》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雜劇藝術》
《元雜劇論》
《元雜劇史》
《梁辰魚集》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
《南戲新證》
《戲文概論》
《宋金雜劇概論》
《清都散客二種》
《冒鶴亭先生年譜》
《清代戲曲家叢考》
《明清戲曲家考略》
《元曲家考略》
《清中葉戲曲家散論》
《蘇州劇派研究》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
《洪升年譜》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李漁新論》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李漁研究》
《李漁評傳》
《張岱研究》
《金瓶梅和湯顯祖》
《論湯顯祖及其他》
《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
《古劇考》
《京劇流派劇目薈萃》
《青陽腔劇目彙編》
《中國古典戲曲劇目匯考》
《聊齋志異戲曲集》
《聊齋俚曲選》
《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
《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
《紅樓夢戲曲集》
《醉鄉記金鎖記》
《斷髮記金丸記》
《黨人碑琥珀匙》
《鸞篦記醉菩提》
《阮大鋮戲曲四種》
《張鳳翼戲曲集》
《湯顯祖戲曲集》
《幽閨記·琵琶記》
《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車王府曲本菁華宋卷》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首屆元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
《元曲聚珍》
《琵琶記版本流傳研究》
《鄭廷玉集》
《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
《元本琵琶記校注》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明清戲曲史》
《明清傳奇研究》
《湖南戲曲史稿》
《石君寶戲曲集》
《元曲選外編》
《宋金雜劇考》
《中國戲劇學史稿》
《劉知遠諸宮調》
《中國戲劇史》
《崑劇演出史稿》
《宋元戲曲史》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中國戲曲通史》
《董解元西廂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