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戲劇學研究》是南京大學陸林教授作品,是研究元雜劇的學術著作。

基本信息

書目信息

封面封面

書目:《元代戲劇學研究》

作者:陸林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元代戲劇學研究》是南京大學陸林教授“十年磨一劍”的作品,該書有理有論,有史有據,構建了一個元雜劇的完整理論框架,是繼葉長海先生《中國戲劇學史稿》之後,在中國戲劇學和元代戲劇研究領域的重大收穫。

學術價值

這本書令人振奮之點,首先在於他所選取的視角很特殊。從上編的《元代戲劇學史論》來看,作者並沒有像一般的史論那樣,著眼於從時間的流程對元雜劇的起源、發展及其流變進行整體的分析,也沒有採取以往研究的老套路:從時代背景、社會因素等方面來鋪敘元代戲劇產生、發展、高潮乃至衰落的原因,而是代之以戲劇學家為出發點,將他們置於大文化背景下,結合個人的人生遭遇和思想情感,通過對他們的戲劇思想的剖析來探討戲劇理念在元代的演化過程。這就宛若串聯起一顆顆的珠子,將元代戲劇思想的衍生軌跡清晰地勾勒出來,從而使得我們對元代戲劇思想的演變有了一個更為直觀感性的把握。這就是寧宗一先生所說的“歷史性的研究與邏輯性的建構相結合的獨特視角”(寧宗一《元代戲劇學研究·序》),將巨觀問題散化到一個個具體人物身上,通過對個體的分析來展示巨觀全景。在這裡,作者採用了理論闡釋與實證考據相結合的方法,這也正是此書貫穿始終的一個原則,這樣既避免了單純的理論闡述所帶來的空洞枯燥,同時也不會忽視對理論的系統構架。兩者相互印證,使得整部作品因此顯得血肉豐滿,厚實有力。
其次,他具有全面的研究意識。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樣式,元雜劇當時極受人們歡迎,上自宮廷的達官貴人,下至市井的街頭百姓,雖說還沒有繁榮到如希臘悲劇那樣觀戲有戲劇津貼,但不可否認在當時觀賞雜劇已成為一種帶有風俗化的普遍傾向。人們的踴躍參與再加上劇作家的傾情創作、演員的精心表演使得雜劇在元代風靡一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應該說,這些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可以使得元代戲劇學的研究向立體化、縱深化發展,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這些都被忽視了。即使有的著作有所涉及,也只是流於一般性的介紹、鋪述,缺乏系統的理論梳理,而陸林在下編《元代戲劇學專論》中從戲劇史論、功能論、作家論、創作論和表演論五大塊,對元代戲劇理論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以期從多角度對元雜劇進行深入而精微的解讀。在這裡,他相對淡化了對創作個體獨立性的論述,而主要從巨觀入手,從社會學、敘述學、語言學音韻學心理學以及闡釋學接受美學等層面對雜劇進行了探討,一方面再現了元代濃郁的文化氛圍與人世百態,另一方面梳理了元代戲劇在各個方面上的成就,不論是雜劇的社會功能、藝術成就,還是其內部的規律技巧、表現形式,抑或是劇作家的創作心路、表演者的演繹手法都給予了謹慎的定位和恰如其分的評價。這就使得陸林的《元代戲劇學研究》有史論又有專論,有敘有議又有考證,在不忽視既有的重要範疇的同時又有所創新,有所開拓,從而規劃了一個元雜劇的完整理論構架。
在今天,中國戲劇獨立於西洋劇、梵劇的獨特戲劇理念與審美價值已經是世所公認的了。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關於中國戲劇的種種界說,我們仍不免借重於許多西洋劇名詞和概念。陸林所做工作的重大意義在更深的層面上說就是追本溯源,廓清了許多歷史迷霧,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頗為可信的中國戲劇在成熟之初的理念形態。讀過此書的人都認為陸林所做的理論闡發是堅實的。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西廂彙編》
《古都西安長安戲曲》
《吡陵曲壇掇錄》
《太原戲曲史》
《蘇州梨園》
《寧波崑劇老藝人回憶錄》
《戲曲與浙江》
《中國戲曲史論集》
《中國古代戲曲史論》
《中國古代曲學史》
《關漢卿戲劇集》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中國戲曲史論》
《中國戲劇史論考》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琵琶記討論專刊》
《中國戲曲史略》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史漫話》
《中國百戲史話》
《中國悲劇史綱》
《天寶遺事諸宮調》
《南北皮黃戲史述》
《宋元南戲輯佚》
《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
《元明清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明雜劇史》
《元雜劇與元代社會》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雜劇藝術》
《元雜劇論》
《元雜劇史》
《梁辰魚集》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
《南戲新證》
《戲文概論》
《宋金雜劇概論》
《清都散客二種》
《冒鶴亭先生年譜》
《清代戲曲家叢考》
《明清戲曲家考略》
《元曲家考略》
《清中葉戲曲家散論》
《蘇州劇派研究》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
《洪升年譜》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李漁新論》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李漁研究》
《李漁評傳》
《張岱研究》
《金瓶梅和湯顯祖》
《論湯顯祖及其他》
《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
《古劇考》
《京劇流派劇目薈萃》
《青陽腔劇目彙編》
《中國古典戲曲劇目匯考》
《聊齋志異戲曲集》
《聊齋俚曲選》
《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
《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
《紅樓夢戲曲集》
《醉鄉記金鎖記》
《斷髮記金丸記》
《黨人碑琥珀匙》
《鸞篦記醉菩提》
《阮大鋮戲曲四種》
《張鳳翼戲曲集》
《湯顯祖戲曲集》
《幽閨記·琵琶記》
《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車王府曲本菁華宋卷》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首屆元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
《元曲聚珍》
《琵琶記版本流傳研究》
《鄭廷玉集》
《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
《元本琵琶記校注》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明清戲曲史》
《明清傳奇研究》
《湖南戲曲史稿》
《石君寶戲曲集》
《元曲選外編》
《宋金雜劇考》
《中國戲劇學史稿》
《劉知遠諸宮調》
《中國戲劇史》
《崑劇演出史稿》
《宋元戲曲史》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中國戲曲通史》
《董解元西廂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