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夜追韓信

歷史典故,又一個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是一部歷史劇,以楚漢相爭為題材,寫韓信的生平遭際。韓信投楚,不被重用;再投劉邦,仍不受重用,憤而出走。求賢若渴的蕭何連夜將他追回,再三推薦,劉邦始拜韓信為大將。垓下之戰,韓信率軍大敗楚兵,項羽烏江自刎。第一折〔雙調新水令〕“恨天涯流落客孤寒”套曲寫得蒼涼豪壯,膾炙人口。明沈采所作傳奇《千金記》多襲用這套曲詞。

簡介

《蕭何月夜追韓信》

中國元代雜劇作品。金仁傑著。是一部歷史劇,以楚漢相爭為題材,寫韓信的生平遭際。韓信投楚,不被重用;再投劉邦,仍不受重用,憤而出走。求賢若渴的蕭何連夜將他追回,再三推薦,劉邦始拜韓信為大將。垓下之戰,韓信率軍大敗楚兵,項羽烏江自刎。第一折〔雙調新水令〕“恨天涯流落客孤寒”套曲寫得蒼涼豪壯,膾炙人口。明沈采所作傳奇《千金記》多襲用這套曲詞。

詳細內容

蕭何月夜追韓信大體內容

秦末,淮陰住著一位父母雙亡的窮青年,他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韓信。

這位韓信只知讀書練武,連自己的生活也無法維持。經常穿著破爛,帶著一把劍,四處流浪。

實在沒辦法,他只得到一位當亭長的親戚家去找飯吃。只住了幾個月,就被親戚指桑罵槐氣走了。出來後,有一次竟幾天沒吃一口飯,餓暈倒在路邊,幸得一位洗衣婦把自己帶來充飢的飯,給他吃了,才未被餓死。

一天,他在準陰城遇到一群少年無賴,他們欺負韓信又窮又老實,硬要韓信從他們一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看了看那人,就趴下身子鑽了過去。引得一班惡少哈哈大笑,還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韓胯夫”,嘲笑他是個鑽人褲襠的男子。

後來,韓信投奔項梁,當了個小兵,算是有了衣食的基本保證。項梁死後,項羽也只是讓他當了個執戟郎中。韓信幾次向項羽獻計,都沒有受到重視。

韓信在項羽那裡待了些時間,知道項羽不是能成大氣的人,自己在他手下沒有出路,於是他又投奔到劉邦的部下。結果,劉邦也只是給了他一個小官做。

一天,韓信與幾位夥伴喝了酒,大發牢騷,訊息傳給劉邦,劉邦以為他們要叛變,就命令將他們斬首。韓信說:“你劉邦要奪天下,怎能斬壯士呢?”劉邦知道後,將他放了,並與他談了一次話,還升了他一級官,但還是沒有重用他。

蕭何深知韓信是位帥才,這時劉邦正想找人擔當大將的職位,蕭何向劉邦建議由韓信擔任,劉邦根本不聽。蕭何推薦韓信的次數多了,劉邦才答應要重用韓信,但卻沒有一點實際表示。

韓信見劉邦無重用之心,決定離開劉邦,於是一個人離開了部隊。蕭何知道後,急忙帶了幾個隨從追去,直追到月亮高懸半空,才追上韓信。後人根據這段材料,專門編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戲劇,十分受歡迎。

蕭何追上韓信,東勸西勸,才將他勸回漢營。回來後,蕭何又向劉邦推薦韓信,說:“你要奪天下,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終於聽信了蕭何的勸告,決定拜韓信為大將。拜將那天,跟隨劉邦多年、戰功顯赫的將軍,都以為自己會被拜大將,結果拜的是毫無名聲、一點戰功也沒有的韓信,大家都愣住了。

後來,韓信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齊王,劉邦還將齊地作為封地授給他。飽受饑寒交迫的韓信,得到封王的優厚待遇,便死心為劉邦打天下,立下了巨大功勞。

典故按評

需卦比喻事物發展都要適合時機,對時機的到來,需要等待。但等待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場合,就如天上聚集著的雲,何時可化成雨,降落何處,這需要一個契機,也就是需要有相互作用的條件。

韓信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指揮家,至今還傳頌“韓信用兵,多多益善。”但他的才幹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艱難的成長歲月中磨鍊出來的。

這位從小失去父母的窮孩子,由於發憤努力,攻書練武,練就一身本領,但投奔項梁,沒有得到重用,在項羽手下,也得不到重視。再到劉邦處,開始時,同樣不被重用。幸得蕭何知道他的才能。才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重視人才之舉。

這典故以需卦的釋義來論,說的是事業發展要靠人才,國家要發展,企業要創利潤,首先需要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但蒐集聘用人才,養賢納士,需要先付出代價,並且要有“伯樂”識別,要有高薪養給。做出了貢獻,要論功行賞。所以需卦第五爻說:“需於酒食,貞吉。”——要有酒食招待,等候才吉祥。

所以,國家、企業家付給創業者的報酬,就像是催化雲層聚變的風,它能在適當的時機,讓雲越聚越密,最後化成甘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