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一支來自德國的交響樂團在北京演出了一部具有轟動效應的交響樂這部作品是德國著名作曲家馬勒於1908年創作的。《大地之歌》的每一段音樂時,很多人都從華夏民族的音樂語言中找的音樂。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大地之歌》《大地之歌》
中國首部音樂風光藝術電影《大地之歌》是以新疆伊犁地區的草原、山巒、河流、湖泊等美麗風光為拍攝背景的影片,片中描述了哈薩克男孩薩依蘭,為尋找心目中神聖、勇敢的哈薩克民族英雄喀班巴依的足跡,歷盡身心磨難的故事。影片將通過薩依蘭穿越四季的不同生活場景和生活細節,生動記述哈薩克民族獨特而詩意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大地之歌》將以散點式的結構和追求整體印象的構想模式,以語言、畫面和音樂 對影片進行真實描述,詳盡的展現人與自然的抗爭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終極。《大地之歌》將藝術的表現人、自然、心靈三位一體的完整膠合,期望把中國紀錄電影帶入另一開闊境界。

《大地之歌》將讓你悉心體會最具傳奇色彩的馬背民族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英雄氣概;《大地之歌》牽引你無法飛躍城市喧囂和噪雜的眼睛,帶你真正回歸最原始、最自然的原生態世界……

作品欣賞

劇院表演《大地之歌》劇院表演《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是古斯塔夫·馬勒整個交響音樂文獻中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馬勒在這部作品中終於將自己畢生主要運用的兩種音樂體裁——交響曲和藝術歌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1907年夏天,他根據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中李白、錢起(長期以來誤作張籍,最近我們確證為錢起)、孟浩然和王維所作七首德譯唐詩創作的。《大地之歌》包括六個樂章:第一樂章《愁世的飲酒歌》(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歌詞選自李白的《悲歌行》;第二樂章《寒秋孤影》(Der Einsame im Herbst),歌詞選自錢起的《效古秋夜長》;第三樂章《青春》(Von der Jugend),歌詞選自李白的不明詩篇,德譯名《琉璃亭》(Der Pavillon aus Porzelian);第四樂章《美女》(Von der Schonheit),歌詞選自李白的《採蓮曲》;第五樂章《春天裡的醉漢》(Der Trunkene im Fruhling),歌詞選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樂章《永別》(Der Abschied),歌詞選自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止》和王維的《送別》。
馬勒對音樂和詩歌有特殊的愛好和理解。他在1893年8月的一次談話中不無偏頗地指出:“各種藝術如同姊妹一樣的一切說法,都是廢話。她們並不完全一樣,在等級上千差萬別。首先,顯然是音樂,這是心靈感受的藝術。其次是詩歌。接著是一長段空白。然後才是繪畫與雕塑,她們的主題來自外部世界。最後是建築,必須使用測量和比例。不過,真正、偉大的藝術作品,在於把所有這些藝術結合起來。闡說和創造這種藝術作品的人就是理察·華格納!”在長期勤奮地投入交響曲創作之後,馬勒身心交瘁,渴望得到休息。愛女的夭折,醫生的診斷,加深了壓抑、憂傷和孤獨的情緒。他預感在世不久,要向朋友們告別,但是仍然熱愛大地,熱愛青春,熱愛生命。這就是《大地之歌》的基調。馬勒在德譯唐詩中找到了表達這種思想情緒的靈感和形象,而且把它們完全變成了自己熟悉的東西。
馬勒最忠實的朋友和支持者布魯諾·瓦爾特在《古斯塔夫·馬勒》一書中指出:“在《大地之歌》里,大地在逐漸消逝;他呼吸到了另一種氣息,被新的光芒所照耀——這是馬勒寫出的一部完全新穎的作品……每個音符都傳遞著他的獨特聲音,每個詞,儘管來自千百年前的古老詩篇,都是他自己的。《大地之歌》是馬勒最個人化的內心表白,也是一切音樂中最個人化的內心表白。”
《大地之歌》於馬勒逝世後在慕尼黑首次演出,1911年11月20日,瓦爾特在慕尼黑指揮了這部作品的首演,該作品成為對馬勒的永久懷念。

作品影響

電影《大地之歌》精彩劇電影《大地之歌》精彩劇

1998年5月,一支來自德國的交響樂團在北京演出了一部具有轟動效應的交響樂——《大地之歌》。這部作品是德國著名作曲家馬勒於1908年創作的。它之所以會引起“轟動”,就因為它的“根據中國唐詩創作”的特殊背景。本來,我們的文學遺產被外國人譜成了輝煌的樂章,這是令國人自豪的事情。但是,就在其流傳了近一個世紀之後,我們自己竟仍說不出樂曲依據的到底是哪些唐詩篇章,這實在又有些令人尷尬。
那么,我們的唐詩到底是怎樣進入德國作曲家的視野的呢?根據有關學者的考證可知,1862年,法國人赫維·聖丹尼斯根據中文版的《唐詩合解》(1726年出版)、《唐詩合選詳解》(乾隆年間出版)、《李太白文集》和《杜甫全集詳註》四種書選譯了法文版的《唐詩》。1867年,法國女意象派詩人朱迪斯·戈謝也出版了一本唐詩的法文選譯本——《玉書》。1905年前後,漢斯·哈依曼根據前兩種法文版本又轉譯出版了德文的《中國抒情詩》。1907年,漢斯·貝格根據以上三種版本再次轉譯的德文唐詩譯本《中國之笛》出版。第二年,即1908年,馬勒就根據《中國之笛》創作了《大地之歌》。

導演簡介

《大地之歌》《大地之歌》
陳建軍,中國第一部杜比數字立體聲紀錄電影的導演;中國唯一舉辦過個人電影周的導演;中國唯一已創作出5部90分鐘杜比數字立體聲電影紀錄片的導演;中國唯一入圍參賽全球20多個著名國際電影節的紀錄片導演。作品《牧魂》VHS錄像帶以高達245美元/盤的售價創美國紀錄片銷售價格最高紀錄,至今無人超越。該片曾先後入圍全球20多個電影節,2001年榮獲美國人類學會(AAA)第100周年年會及國際影像人類學電影節最高獎,被該學會評價為人類學電影的經典之作;2002年榮獲美國BLACK MARIA國際電影節紀錄電影最高獎;榮獲美國MOON DANCE 國際電影節紀錄電影最高獎SEAHOUSE AWARD FEATURE DOCUMENTARY;榮獲巴西里約熱內盧IV FICA紀錄電影唯一最高獎;榮獲希臘KALAMATA電影節紀錄電影唯一最高獎。

十二部大型系列紀錄電影《中華文明》的總導演,其中《青銅的光輝》榮獲2002年中國政府電影最高獎“華表獎”。

攝影師簡介

馬勒馬勒

李雄,生於1962年8月,1980年進入中國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1988年擔任攝影師,1992――1993年任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駐廣東省記者站新聞記者,1993年至今任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師,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主要作品:大型紀錄電影《巴金》;戲曲電影《武則天》;新聞紀錄電影《亞洲猛士》;紀錄電影《井岡山》;故事片 THE MONKEY KID《猴三》;電視專題片《新疆》;故事片《硯床》;文獻紀錄電影《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揮師三江》紀錄電影《牧魂》;大型系列紀錄電影《中華文明》 故事片 I DISCOMBOBBLED(《我暈了》)THE BEIJING SAN FRANCISCO FILM GROUP。 作品曾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大獎。

作曲家簡介

趙小也,著名作曲家,主要電影作曲:《牧魂》、《中華文明》第一部《英雄時代》、第二部《青銅的光輝》、第三部《禮樂與爭霸》、第四部《鐵血帝國》、《大進軍―解放大西北》、《大沙暴》。

個人作品專輯(CD):《敦煌印象》、《天地之間》。

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

台灣作家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本任務為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的解讀與欣賞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說得清道的明》
《我想走進那則笑話里去》
《問題小說》
《許士林的獨白》
《祖母的寶盆》
《桑科有話要說》
《哭牆》
《哲思小品》
《初綻的詩篇》
《人生的什麼和什麼》
《非非集》
《傳說中的寶石》
《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
《林木篇》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
《血笛》
《白手帕》
《如果你有一首歌》
《念你們的名字》
《紅手帕》
《文學選粹》
《心繫》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小說教室》
《春日二則》
《三弦》
《春俎》
《自烹》
《第三害》
《和氏璧》
《詠物篇》
《第五牆》
《畫愛》
《第一個月盈之夜》
《步下紅地毯之後》
《哲學狀的男人》
《可叵語錄》
《可叵的娛樂》
《可叵派官令》
《關於爸爸這種行業的考核制度》
《咱們小人物要多多說話》
《九十八秒的謊言》
《笨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看女人”》
《別名別名》
《美國總統出缺記》
《做花當做玫瑰花》
《做蝦當做大龍蝦》
《都是竹子害的》
《雨之調》
《一缽金》
《到山中去》
《問石》
《你的側影好美》
《一山曇花》
《一番》
《一隻玉羊》
《一雙小鞋》
《我有一根祈雨棍》
《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六橋》
《有情天地》
《潘渡娜》
《你還沒有愛過》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玉想》
《石縫間的生命》
《行道樹》
《幽默五十三號》
《武陵人》
《步下紅毯之後》
《張曉風經典作品》
《張曉風自選》
《從你美麗的流域》
《張曉風精選集》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
《西湖十景》
《花之筆記》
《我在》
《愁鄉石》
《母親的羽衣》
《種種有情》
《我有》
《春之懷古》
《生活賦》
《我有一個夢》
《癲者》
《錯誤》
《星約》
《只因為年輕啊》
《林中雜想》
《一句好話》
《魔季》
《初雪》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我喜歡》
《他?她?》
《地毯的那一端》
《九十年散文選》
《鞦韆上的女子》
《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
《一個女人的愛情觀》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緣豆兒》
《音樂教室》
《劫後》
《大地之歌》
《再生緣》

50部必知的音樂經典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那些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的經典音樂已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那些曾經扣人心弦的鏇律至今仍舊在世問縈繞。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聆聽歷史長河中那些音樂大師們的經典之作,我們的心靈將得到淨化,我們的靈魂將受到震撼,我們的人生將獲得至高無上的啟示。

BBC經典紀錄片一覽

對於紀錄片愛好者來說,追BBC(英國廣播公司)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的紀錄片是人生一大樂事。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而其其超級精彩的畫面即使定格,也是一幅攝影佳作。

《恆河》
《活力星球》
《地平線:超大質量黑洞》
《百慕達三角洲之謎》
《野性加勒比》
《星際漫遊》
《探潛鯊魚火山 》
《太空漫遊》
《神秘的瑪雅》
《冷血生命》
《俄羅斯音樂祭》
《地球的力量》
《透視動物》
《古代啟示錄》
《藝術精品全記錄》
《地球》
《空中特勤組》
《製造新人類》
《消失的古文明》
《喜馬拉雅壯麗之旅》
《與野人同行》
《藝術的力量》
《極地之旅》
《超自然力量》
《八十天環遊地球》
《揭秘裕仁天皇》
《人類親緣》
《人類本能》
《鬼盜船真面目》
《行星地球探索記》
《藍色星球》

《世界自然奇觀》
《神跡透視》
《埃及》
《白色星球》
《野性南美洲》
《彗星的故事》
《二戰大突擊》
《動物超感官》
《成吉思汗》
《微觀世界》
《漂移的災難冰山》
《尋找特洛依戰爭》
《北極傳說》
《地平線》
《與恐龍同行》
《納粹警示錄》
《地球脈動》
《兩性奧秘》
《霍金的宇宙》
《海洋奧德賽》
《動物戰場》
《野生動物奇觀》
《海明威冒險之旅》
《錦繡中華》
《長城》
《探索不列顛的高地》
《世界八十寶藏》
《超級風暴》
《維生素真相》
《觀星指南》
《愛因斯坦的最大失誤》
《時光機器》
《復活節島上失落的眾神》
《地圖上的空白》
《大地之歌》
《野性印尼》
《亞馬遜深淵》
《尼羅河》
《園丁鳥的魅力藝術》
《以色列的誕生》
《曠世傑作的秘密》
《文明的軌跡》
《環太平洋之旅》
《瑪雅地底之謎》
《人腦漫遊》
《死屍的價值》
《地球:氣候戰爭》
《上帝之子》
《仰望夜空:大爆炸》
《人體世界》
《自然世界:鱷魚謠》
《1929年大崩盤》
《抹香鯨:深淵歸來》
《動物犯罪現場》
《驚世一刻》
《金字塔》
《宇宙行星探索記》
《宇宙無限》
《龐貝古城:最後的一天》
《羅馬鬥獸場》
《自然世界:馭風而歸》
《自然世界:聰明的猴子》
《生命之源》
《爆破達人:前進賭場》
《印度的故事》
《自然生態精選》
《消逝的生物》
《神話與英雄大觀》
《群體大自然》
《戰慄東方》
《雌雄爭霸戰》
《挪亞方舟》
《諾曼第大登入》
《廣島核爆》
《敦刻爾克大撤退》
《地球水之旅 》
《從諾曼第到柏林》
《大西洋之戰》
《戰爭之路》
《地球形成的故事》
《邱吉爾的保鏢》
《BBC 海底世界揭秘》
《光的故事》
《宇宙間的各種洞》
《野性非洲》
《未來景象》
《血戰奧馬哈海灘》
《最初的伊甸園》
《昆蟲帝國》
《深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