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者》

《癲者》

《癲者》是張曉風的著名散文。張曉風,筆名有曉風、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八歲後赴台灣,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

內容


癲者走入電影院,坐下來,看了一場越南大戰。
當曲終人散,一個穿制服的女孩子帶著一把掃帚來清場,她看見癲者正掩面失聲。
“回去,”她不耐煩的說,“如果你想看兩次,你得再去買票。”
“兩次?”癲者為之觳觫,“這樣悲慘的電影誰能受得住看兩次呢!”
“那么你出去,並且不要把眼淚灑得一地!”
“可是誰能不哭呢?”
“就是因為它只是電影---我知道真的戰爭將殘酷千倍。”
癲者一路哭了出去,把正午的日頭哭成昏月。

癲者站在嬰兒室的玻璃窗前,他的鼻子貼在冷冷的玻璃上,他的臉孔因而平板得像一張拙劣的畫。
“哪一個是你的孩子?”護士小姐走過來親切地問。
癲者轉過身來,張開嘴,因情急而流淚了。
“沒有,”他口吃地說,“沒有什麼人是什麼人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不屬於他們的父母---他們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
“你說什麼?”護士吃驚了。
“我看見他們的未來。”
“你看見什麼?”
“我看見他們將死於刀,死於槍,死於車輪,死於癌,死於苦心焦慮,死於哀毀悲慟,死於老。我看見他們的小臉被皺紋撕壞,他們的骨頭被憂苦壓傷。”
那善良的護士忽然失手,將針藥打了一地,襁褓中熟睡的嬰兒同時哭了起來。

癲者帶著一個很大的捕網,走向春天的郊野。
他在芳香得令人難以自持的空氣中跳躍著,追逐著,十分忙碌地把他的捕獲物塞入背後的大袋中。
一個孩子在旁邊看了許久,忽然受不了大叫了起來。
“你真笨,連一隻蝴蝶都捉不到。”
“我根本就不想捉蝴蝶。”癲者分辨道。
“那么你捉什麼?”
“我捕風。”
“什麼風?”
“今年春天的風,從岩穴來的風,穿過毿毿金縷的風。”
“你捉到了嗎?”
“我捉到了,在我背上的行囊里。”
癲者驕傲的展示他的皮袋,但其中空無一物,癲者驚訝得坐地大哭。
“原來是有的,只是現在散了。”
孩子不屑地轉身離去,他的運氣不錯,因為還趕得上到不遠的小溪邊去----那裡有一個高明的捕手,剛好捉到一隻耀眼的大彩蝶。

癲者在一家百貨公司里趑趄,,立刻引起店員的懷疑。
“要買什麼?”她們大聲咆哮。
“聽說,聽說你們有一種新貨色,叫做愛情。”
“是的,那是一種洗衣機。”
癲者黯然垂首。
“沒有人將多餘的愛放在這裡寄售嗎?”
“多餘?”女店員尖聲叫了起來,“我們人人自己都缺貨呢!”
一架鏇轉的黑梯把癲者送下樓,癲者覺得自己已被不斷的下沉將入地曹。

黃昏,癲者拿著一個又冷又乾的饅頭坐在路邊的椅子上啃食。
忽然,他把那無味的饅頭放入懷中,哀哀的哭了起來。
“我多么殘忍,”他說,“當我在咀嚼這細緻的白面的一分鐘,不正有許多跟我一樣圓顱方趾的人,因為連粗麥都得不著而餓死嗎?”
他就因為自己奢侈的晚餐而深悔,竟至終夜無眠。

癲者在公園的草地上午寐,有哭聲把他吵醒了,他看到兩個相咬的孩子。
“你們是一對仇敵嗎?”
“不,”他們懷著怨毒說,“我們是兄弟。”
癲者又睡去,並且再度被哭聲吵醒,他看到兩個相詬的男女。
“你們是一對仇敵嗎?”
“不,”他們懷著怨毒說,“我們是夫妻。”
癲者勉強合眼,仍然被哭聲吵醒,他看到相執的老人和青年。
“你們是一對仇敵嗎?”
“不,”他們懷著怨毒說,“我們是父子。”
癲者於是翻身而起,逃向山中。

精神病院的院長帶著繩索和從員來找癲者。
“我們聽說你是這座城中最有名的癲狂者,我們不能讓你隨便在街上走,你跟我們去治療吧!”
癲者緩緩地抬起他悲哀的令人揪心的眼睛。
“為什麼我不能在這城裡?”
“因為癲狂的人只應該跟癲狂的人在一起。”
“那么,讓我留在街上---因為這裡全是癲狂的人。”
“你應該住院。”
“我們的城市就是病院。”
精神病院的院長一躍而上,想要綁住他,但癲者反而綁住了院長,並且把他交給從員。從員們看也不看一眼,便把胡踢亂打的院長架上車,帶他到他自己所開設的精神病院去。

有人看見癲者在海邊刳木為舟,就群聚前觀。
其中某個膽子較大的上前來問道:“癲者,你要走了嗎?”
“誰不走呢?誰又有‘永久地址’呢?”
“你要到那裡去?”
“你們誰又知道自己往哪裡去呢?”
眾人中較敏感的已開始為自己低泣。
“你真的是癲狂的嗎?”一個孩子跑上前去,抱著他的頸項。
癲者莊嚴地站起身來,緩緩地說:“我不配,但我祝福你是,立志做個大癲吧!孩子。”
眾人譁然,急去搶救那孩子。

有許多日子人們不見癲者,直到第二年春天,非洲菊開得特別絢麗的時候,有一個女孩說她在澎湃如海的花叢中看到過他的臉。
“真的是他的臉?”有人問。
“我不知道,”女孩說,“我定睛看時,只見春花不見人。”
於是有好事的人去看那片段預告海。
可是,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連那片花海都不在了。

作者簡介

圖片圖片
張曉風(1941-)江蘇銅山縣人,八歲時隨父母赴台,是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她是一名散文、戲劇、小說三棲作家,尤以散文創作名世。出版的散文集有《地毯的那一端》《給你,瑩瑩》《詩詩、晴晴與我》《玉想》《步下紅地毯之後》《你還沒有愛過》等近二十部。她的散文在海峽兩岸的讀者群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張曉風的散文創作,無論是就二十世紀的中國散文史而言,還是二十世紀的女性散文發展而言,都是其中不可低估的重要篇章”(樓肇明:《張曉風散文論》)。她的散文創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描寫友情、親情、愛情,抒發她對美好感情的眷戀和嚮往。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讀者抒發了對朋友的友情,對家人、兒女的親情,對丈夫的愛情,從而使讀者領略其豐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張曉風對於“愛”孜孜不倦的呼喚,使她得到一個“愛心馬拉松長跑者”的雅號(公仲、汪義生:《台灣新文學史初編》)。也許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吧,張曉風苦心經營的一些愛情篇什,引起了廣大讀者強烈的心靈共鳴,如《地毯的那一端》《我們》《矛盾篇》系列中的《愛我更多,好嗎?》與《愛我少一點,我請求你》等。[

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

台灣作家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本任務為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的解讀與欣賞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說得清道的明》
《我想走進那則笑話里去》
《問題小說》
《許士林的獨白》
《祖母的寶盆》
《桑科有話要說》
《哭牆》
《哲思小品》
《初綻的詩篇》
《人生的什麼和什麼》
《非非集》
《傳說中的寶石》
《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
《林木篇》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
《血笛》
《白手帕》
《如果你有一首歌》
《念你們的名字》
《紅手帕》
《文學選粹》
《心繫》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小說教室》
《春日二則》
《三弦》
《春俎》
《自烹》
《第三害》
《和氏璧》
《詠物篇》
《第五牆》
《畫愛》
《第一個月盈之夜》
《步下紅地毯之後》
《哲學狀的男人》
《可叵語錄》
《可叵的娛樂》
《可叵派官令》
《關於爸爸這種行業的考核制度》
《咱們小人物要多多說話》
《九十八秒的謊言》
《笨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看女人”》
《別名別名》
《美國總統出缺記》
《做花當做玫瑰花》
《做蝦當做大龍蝦》
《都是竹子害的》
《雨之調》
《一缽金》
《到山中去》
《問石》
《你的側影好美》
《一山曇花》
《一番》
《一隻玉羊》
《一雙小鞋》
《我有一根祈雨棍》
《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六橋》
《有情天地》
《潘渡娜》
《你還沒有愛過》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玉想》
《石縫間的生命》
《行道樹》
《幽默五十三號》
《武陵人》
《步下紅毯之後》
《張曉風經典作品》
《張曉風自選》
《從你美麗的流域》
《張曉風精選集》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
《西湖十景》
《花之筆記》
《我在》
《愁鄉石》
《母親的羽衣》
《種種有情》
《我有》
《春之懷古》
《生活賦》
《我有一個夢》
《癲者》
《錯誤》
《星約》
《只因為年輕啊》
《林中雜想》
《一句好話》
《魔季》
《初雪》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我喜歡》
《他?她?》
《地毯的那一端》
《九十年散文選》
《鞦韆上的女子》
《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
《一個女人的愛情觀》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緣豆兒》
《音樂教室》
《劫後》
《大地之歌》
《再生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