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渡娜》

《潘渡娜》的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旅美華人張大仁,生化學家劉克用和人造人潘渡娜三個人物展開,而三個人物間的微妙關係,在作家細膩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在文章的最後,作者通過劉克用和張大仁之間的兩次對話,表現了科學理性和社會倫理之間的深刻矛盾,而由此所產生的人類內心世界的激烈碰撞,則成為了科幻文學所背負的眾多沉重命題之一。

作者感悟

談到〈潘渡娜〉這篇小說,我想我第一個要解釋的是它的名字,這個名字其實在我的作品裡頭也就是女主角的名字。不過呢這個名字其實是從希臘神話來的,就是說早期神爲了可以說,也許是說要給這個世界一些苦難吧,但是很弔詭的這苦難是由於人類自己選擇的,那麼所以就有一個盒子被送到這個叫做潘渡娜的這個女人的手上,然後給了她一個非常奇怪的命令,就說你不可以打開這個盒子。其實這個命令幾乎就是double的反過來的命令,就是說你一定要打開這個盒子,因為如果他說你一定要打開這盒子,她一定不打開;可是他說你一定不準打開這盒子,反而這潘渡娜一定會去打開,所以潘渡娜禁不住她的好奇心,就把這個盒子打開。今天我們人類的一切的災難,包括疾病、痛苦、戰爭,都是從那個盒子裡頭飛出來的。可是,這個盒子總算還有個好處,因為最後潘渡娜嚇的半死,因為她把這個世界弄得簡直是一團糟了,可是後來她就趕快關起這個盒子的時候,她就聽到裡頭有個聲音說,把我放出來吧,我也是這盒子裡頭的一個,不過我的名字叫做希望。所以好像不管放出多少災難來,不過終於也有一個也被放出來了,那個叫做希望,希望就跟其他的災難參雜在一起,成為我們今天整個人類歷史裡頭參雜的東西。這個名字對我來說非常富有象徵的意義,所以我就把它當作女主角的名字。
那個年代比較早,我被視為台灣第一篇科幻小說的作者,其實是有點僥倖的。這僥倖是因為我的作品發表在當時的《中國時報》,用連載的方式發表的。不過其實我相信張系國寫那篇〈超人列傳〉的時候,應該是很可能不晚於我,不敢說早於我,應該至少不晚於我,不過他選擇的發表的地方,是當時的林海音主編的《純文學》雜誌。《純文學》雜誌是個月刊,所以它要好久好久才會出一本,不像我投的稿子立刻會獲得發表,所以我相信張系國是在發表的時候被耽擱了。因為假如你忽然這一期出不來的話,你又要延一個月就是下一期,所以他很可能有一兩個月的耽擱。那我沒有耽擱,就很快的在《中國時報》發表,所以我被視為第一篇科幻小說的作者是多少有一點僥倖的吧!
當時其實是因為在生物界會提出很多DNA跟RNA的新出來的東西,去氧核酸這些,使得一個學文的我會有著莫名的興奮。我也有一些朋友,他們是學科學的,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會有一個小型的conference,就是每一個人把自己所學的講給別人聽聽,我想這個小小的私人性質的這種研討會,某些人報告他們所學所長,以及最近的學術動向,對年輕的知識分子是蠻好的。我自己在那個時候也蠻熱衷於參加這種活動,所以就會立刻想到,這些東西它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人似乎也插手去創造生命,或者是半創造生命,那麼這個引起來的問題是什麼?它會引起哲學上的,倫理學上的以及神學上的問題,那麼這個是一個學文的我比較關懷的。
所以如果要問我寫這篇小說有什麼目的,說老實話沒什麼大不了的目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就是,我認為一個創作者他有的時候有著她自己說不清楚的一種衝動,那她就是必須創作。就是這樣子她是被force,她被強迫的,並不是我策畫、我計畫。寫論文可以這樣,我要寫什麼東西,我計劃一下,然後我蒐集材料,然後我把它用文字寫出來,這個是寫論文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是創作者常常是很慌亂的,莫名奇妙的,是被強迫性質的,然後不知怎麼回事就把這孩子生出來了。因此我非常喜歡那個王鼎鈞講的一句話,他說作者分成兩類,一種是胎生;一種是卵生。有的人是卵生的作者;有的人是胎生的作者。卵生的就像雞生蛋,他可以一個一個的生,然後集成一堆,然後再可能廿八天裡頭去把它孵化,這個比較來的積極策劃。
可是胎生的作者似乎是更高級一點的作者,他整個是迷亂的,是慌亂的,他真的也不知道他怎麼生出來的。其實如果我們把它解釋成人類的生殖行為也是一樣,胎生的人當然有可能是經過計劃生育,然後她要在三年之內生小孩什麼之類。可是我們會發覺有些十六、七歲的未婚媽媽未婚爸爸,他們就是在很迷糊的狀態之下懷了孕,然後在很迷糊的狀態之下生出孩子來,然後孩子就是生出來。他們甚至有的人也都不知道自己懷了孕,甚至連孩子在生了,她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就冒出一個孩子來。
然後我認為創作者經常也是處在這樣的一個處境裡頭,就是創作是個蠻神秘的東西,研究者就是像在研究所裡頭寫論文的研究生,常常會去追打這個作者說,你是在甚麼樣的心境之下,經過怎樣的策劃,預期怎樣的成功才寫這個作品呢?其實這個對作者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因為創作者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你說,NO!我不知道,我不曉得爲什麼寫這個,但是當時就是很衝動,不寫不行,非寫不可,所以我就把它寫出來了。對我來說,〈潘渡娜〉也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創作,我覺得說,哇!人類要來做人,或者做羊,或者做狗,或者做馬。對!其實後來這些,桃莉啊什麼這些,有一部分也都做出來了。那接下來,天啊!會發生什麼事情?在這樣的一個焦慮之下我就會去把它寫出來。但是你說我寫出來,我預期它會有怎樣的成功,引起怎樣的反應,其實那個已經不是我能考慮的事情了。

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

台灣作家張曉風,,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本任務為台灣作家張曉風作品的解讀與欣賞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你我間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說得清道的明》
《我想走進那則笑話里去》
《問題小說》
《許士林的獨白》
《祖母的寶盆》
《桑科有話要說》
《哭牆》
《哲思小品》
《初綻的詩篇》
《人生的什麼和什麼》
《非非集》
《傳說中的寶石》
《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
《林木篇》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
《血笛》
《白手帕》
《如果你有一首歌》
《念你們的名字》
《紅手帕》
《文學選粹》
《心繫》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小說教室》
《春日二則》
《三弦》
《春俎》
《自烹》
《第三害》
《和氏璧》
《詠物篇》
《第五牆》
《畫愛》
《第一個月盈之夜》
《步下紅地毯之後》
《哲學狀的男人》
《可叵語錄》
《可叵的娛樂》
《可叵派官令》
《關於爸爸這種行業的考核制度》
《咱們小人物要多多說話》
《九十八秒的謊言》
《笨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看女人”》
《別名別名》
《美國總統出缺記》
《做花當做玫瑰花》
《做蝦當做大龍蝦》
《都是竹子害的》
《雨之調》
《一缽金》
《到山中去》
《問石》
《你的側影好美》
《一山曇花》
《一番》
《一隻玉羊》
《一雙小鞋》
《我有一根祈雨棍》
《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六橋》
《有情天地》
《潘渡娜》
《你還沒有愛過》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玉想》
《石縫間的生命》
《行道樹》
《幽默五十三號》
《武陵人》
《步下紅毯之後》
《張曉風經典作品》
《張曉風自選》
《從你美麗的流域》
《張曉風精選集》
《動物園中的祈禱室》
《西湖十景》
《花之筆記》
《我在》
《愁鄉石》
《母親的羽衣》
《種種有情》
《我有》
《春之懷古》
《生活賦》
《我有一個夢》
《癲者》
《錯誤》
《星約》
《只因為年輕啊》
《林中雜想》
《一句好話》
《魔季》
《初雪》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我喜歡》
《他?她?》
《地毯的那一端》
《九十年散文選》
《鞦韆上的女子》
《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
《一個女人的愛情觀》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緣豆兒》
《音樂教室》
《劫後》
《大地之歌》
《再生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